天色破晓,晨曦微露,淡金色的光芒驱散了笼罩京城的最后一丝寒意。
然而,苏璃月的心中却无半分暖意,韩墨轩那阴狠的低语,如同跗骨之蛆,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她知道,今日的朝堂,必将是她的一场硬仗。
卯时刚过,苏璃月便己穿戴整齐,作为特别顾问,前往崇政殿参加由景元帝亲自主持的边疆问题紧急会议。
这无疑是天大的殊荣,寻常官员穷极一生也未必能踏足如此核心的决策圈。
崇政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景元帝萧承煜端坐龙椅,面沉如水,下方则是兵部、户部、吏部的一众尚书、侍郎,以及几位军中宿将,个个神色凝重。
苏璃月一个八品女官,立于其中,显得格外突兀,不少官员投来或审视、或轻蔑的目光。
“诸位爱卿,北戎异动,鹰愁峡之事,昨夜己有初步定论。今日召集尔等,便是要商议具体应对之策。”萧承煜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会议伊始,兵部尚书率先陈述了当前的边防压力与粮草储备,言语间颇有难色。
几位武将也纷纷发言,有的主张固守,有的建议主动出击,一时争论不休。
苏璃月静静聆听,她的历史记忆库中,无数相似的边疆冲突、防御策略、乃至奇袭战例一一闪过。
当争论陷入僵局,萧承煜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她时
“皇上,奴婢有一愚见。”苏璃月出列,声音清亮而沉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讲。”萧承煜惜字如金。
“北戎此次异动,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内有隐忧。据史料载,北戎前任大汗暴毙,新汗年幼,内部三大部落貌合神离,均有争夺汗位之心。此次大举进犯,或为新汗稳固权位,转移内部矛盾之举。其势虽猛,然军心不稳,难以持久。”苏璃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这些信息,纵是兵部也未必能掌握得如此详尽。
一位老将军皱眉道:“苏女官此言,可有实据?北戎内情,向来隐秘。”
苏璃月微微一笑:“奴婢曾于古籍中见一孤本,记载了百年前北戎部落的兴衰更迭,其权力交替模式与当今颇有相似之处。书中提及,北戎每逢权力不稳,必对外用兵,以战功凝聚人心。且其出兵时节、兵力配置,亦有迹可循。奴婢斗胆推断,此次北戎看似针对鹰愁峡,实则其主力佯攻,另有精锐小股部队,会循旧例,奇袭我朝一处意想不到的粮草转运之地——黑风渡。黑风渡一旦失守,我边军粮道受阻,鹰愁峡之围不攻自破。”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不仅指出了北戎的潜在弱点,更预判了对方可能存在的更深层图谋。
她甚至当场复述了那本孤本中关于北戎特殊旗号、通讯方式的记载,其细节之精准,令人咋舌。
兵部尚书额头渗汗,黑风渡地处偏僻,虽也布防,但远不如鹰愁峡戒备森严,若真被奇袭,后果不堪设想!
萧承煜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不动声色地看向沈将军。
沈将军出列,沉声道:“苏女官所言,颇有道理。黑风渡确是我军粮草转运的重要节点之一,若依循常规思维,北戎断不会分兵至此。但若其内部真如苏女官所分析,此举反倒是险中求胜的妙招。”
接下来的议事中,苏璃月又针对粮草调度、边民安抚、以及如何利用北戎内部矛盾巧妙反制等方面,提出了数条极具建设性的意见。
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历史经验与当前局势完美结合,其见识之广博,逻辑之严密,让在场一众久历宦海的老臣也暗暗心惊。
原先的轻视与怀疑,渐渐转为凝重与钦佩。
萧承煜始终未曾多言,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显示出他此刻的心情极佳。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最终敲定了一系列周密的应对方案。
散会时,不少官员看向苏璃月的眼神己截然不同。
“苏女官,今日之见,着实让老夫大开眼界啊!”六品掌记赵文博快步赶上苏璃月,脸上满是真诚的赞赏,“假以时日,苏女官定非池中之物!”
苏璃月谦逊道:“赵大人谬赞,璃月不过是纸上谈兵,拾人牙慧罢了。”
赵文博摆摆手,压低声音道:“苏女官不必过谦。你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在崇政殿大放异彩,怕是会招来更多妒忌。尤其……礼部那位李侍郎,素来心胸狭隘,你需多加提防。”
李承言,苏璃月自然记得此人。
自她入职以来,便处处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排挤与刁难。
她微微颔首:“多谢赵大人提醒,璃月明白。”心中却己了然,真正的风暴,恐怕还在后头。
韩墨轩的阴谋,绝不会因为她在会议上的表现而中止。
果然,午后未过,宫中便有流言蜚语悄然传开。
先是有人在御史台的同僚间窃窃私语,质疑一个八品女官何德何能,竟可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紧接着,便有声音在朝堂官员中散播,璃月权策:女相倾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璃月权策:女相倾君最新章节随便看!称苏璃月不过是仗着几分小聪明,哗众取宠,其所言多为臆测之谈,不足为信。
更有甚者,竟隐晦地暗示她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是用了些“特殊手段”才得了陛下的青睐。
这些污言秽语,如同一盆盆脏水,毫不留情地向苏璃月泼来。
一时间,她再次成为朝堂上下的焦点,只是这一次,伴随的是无尽的恶意与揣测。
苏璃月身处司经局,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仿佛未闻。
她依旧如常整理典籍,誊写文书,神色平静无波。
她深知,此刻任何辩解都是徒劳,反而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显得自己气急败坏。
唯有沉默,才是最有力的回击,也唯有真正的功绩,才能彻底击碎这些谣言。
她不辩解,不代表她不行动。
她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跳梁小丑一网打尽。
黄昏时分,当苏璃月以为今日的风波暂告一段落时,御书房的内侍再次传来口谕:“皇上召苏女官觐见。”
又一次的召见,在如此微妙的时刻,让苏璃月的心弦微微一紧。
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踏入灯火通明的御书房,萧承煜正批阅奏折。
见她进来,他放下朱笔,目光沉静地看着她:“今日朝堂内外的风言风语,你都听说了?”
“奴婢略有耳闻。”苏璃月垂首道,语气依旧平静。
“哦?那你如何看?”萧承煜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苏璃月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清澈的眼眸中没有丝毫慌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会证明一切。奴婢相信皇上圣明,断不会被流言所惑。”
萧承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嘴角忽地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好一个‘清者自清’。苏璃月,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他顿了顿,继续道:“今在崇政殿的表现,诸卿有目共睹。你的才干,远不止于一个八品司记。朕有意……让你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苏璃月心中一动,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奴婢惶恐,唯恐才疏学浅,辜负皇上厚望。”
“不必过谦。”萧承煜摆手道,“朕用人,唯才是举。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朝堂波谲云诡,暗流汹涌,今日之事,不过是冰山一角。前朝余孽未清,南北士族党争不休,后宫亦非宁静之地。你身处其中,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朕能护你一时,却不能护你一世,你可明白?”
这番话,既是提拔的暗示,更是严厉的警告。
苏璃月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也品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关切。
她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奴婢明白!多谢皇上提点。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奴婢定当竭尽所能,为君分忧,为国效力,绝不退缩!”
萧承煜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先退下吧,朕会给你时间,也给自己时间,好好看清楚一些人和事。”
“奴婢告退。”
走出御书房,夜风拂面,带着深秋的凉意。
苏璃月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星光寥落。
皇上的信任与期许,如同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
今日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对手,如韩墨轩之流,依旧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她回想起萧承煜那句“后宫亦非宁静之地”,心中更是警铃大作。
景元帝少年登基,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远非一朝一夕可以拔除。
如今她一步踏入权力核心,无疑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钉子。
前路漫漫,挑战接踵而至。
但苏璃月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生出一股豪情。
她融合了现代历史学教授的千年智慧,又岂会惧怕这些古代的权谋诡计?
回到司经局的临时住处,苏璃月并未立刻歇下。
她点亮油灯,摊开一张空白的宣纸,脑中飞速盘算着。
皇帝的信任是她最大的倚仗,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倚仗。
她需要尽快做出实绩,堵住悠悠众口,更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鹰愁峡之事虽己定策,但边疆防御体系的完善,绝非一日之功。
北戎的威胁也远未解除。
她今日在崇政殿提出的诸多建议,尚需细化为可执行的方案。
这不仅是向皇帝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更是为这个国家,为这方百姓,尽一份心力的责任。
夜色渐浓,灯光下,苏璃月纤细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
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个构想,一条条策略,逐渐成形。
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不远处等着她,但在此之前,她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强到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新的棋局己然铺开,而她,甘为执棋之人,在这波涛诡谲的大景王朝,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之路。
未来的几日,注定又将是不眠不休的忙碌。
(http://www.220book.com/book/JL2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