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忙碌中的温情与商机
1914年5月,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地上,微风裹挟着丝丝缕缕的热气,轻轻拂过明大城的每一个角落。这座饱经战争洗礼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历经长达一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杨涛,这位带领众人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厮杀、在波谲云诡的局势里艰难求生的领导者,身心俱疲,那原本坚毅的面庞上,也悄然爬上了几分憔悴与沧桑。
回首这一年,杨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战争与徽州省的治理中。无数个日夜,他在昏暗的营帐中对着军事地图反复斟酌、彻夜不眠;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在战后的废墟里,他又为了百姓的生计、城市的重建而奔波忙碌,殚精竭虑。忙碌的生活让他几乎抽不出一丝一毫的时间,去陪伴那些在他心中无比重要的亲人,尤其是他的弟弟妹妹们。
在杨涛的记忆中,弟弟妹妹们还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那纯真无邪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总能驱散他心中的阴霾。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他与弟弟妹妹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匆匆相见,又不得不匆匆分别。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如今只能在他的回忆中找寻,而弟弟妹妹们成长的点滴,他也只能从旁人的口中得知。这份对家人的亏欠,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锁,时刻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愧疚和自责。
今天,阳光格外灿烂,温暖而柔和的光线洒在大地上,仿佛在召唤着人们走出家门,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杨涛望着窗外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想要放下手中堆积如山的事务,抛开那些令人头疼的军政难题,好好地陪伴一下弟弟妹妹们。于是,他下定决心,推掉了所有的会议和应酬,带着妹妹杨瑶、杨悦、杨晨和杨烁走出了城主府,准备度过一个温馨而愉快的下午。
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一蹦一跳地在前面奔跑着,清脆悦耳的欢声笑语在街头巷尾回荡,如同银铃般清脆动听。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杨涛看着眼前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幕,心中的疲惫与阴霾瞬间消散了许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跟在孩子们身后,步伐也变得轻松而愉悦,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他们漫步在热闹非凡的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有色彩斑斓的绸缎布匹,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有香气扑鼻的小吃摊,热气腾腾的美食散发着的香气,引得孩子们频频驻足观望;还有摆满了各种手工艺品的摊位,那些精美的木雕、陶瓷、刺绣,无不展示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突然,杨涛的脚步猛地停住了,他的目光被一个毫不起眼的摊位深深吸引住了。摊位上摆放着一块块棕褐色的橡胶,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光泽。看到橡胶的那一刻,杨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橡胶在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巨大用途。他深知,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战争不断的时代,橡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制造汽车轮胎、飞机部件,还是生产武器装备、通信器材,都离不开橡胶。如果能够掌握足够的橡胶资源,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还能推动徽州省的工业发展,为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加繁荣的生活。
“哥,你怎么不走啦?”杨瑶像一只灵动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了回来,拉了拉杨涛的衣角,好奇地问道。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杨涛笑着摸了摸杨瑶的头,宠溺地说道:“你们先去那边玩会儿,我和这个商贩聊点事情。”他的声音温柔而亲切,就像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孩子们的心田。
杨瑶和其他几个妹妹听话地点点头,像几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到一旁的小摊位前。她们围在摊位前,看着各种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兴奋地讨论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的拿起一个精致的小木雕,爱不释手地端详着;有的拿起一串五彩斑斓的手链,戴在手上比划着,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杨涛走上前去,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着橡胶。他轻轻拿起一块橡胶,放在手中反复揉搓、按压,感受着它的质地和弹性。只见橡胶质地柔软而富有韧性,弹性十足,用力按压后能够迅速恢复原状。他又凑近闻了闻,橡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天然气息,没有任何刺鼻的异味。确认橡胶的品质不错后,杨涛站起身来,对商贩说道:“老板,你这橡胶怎么卖啊?”他的语气沉稳而平静,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期待。
商贩是一个中年男子,身材微微发福,脸上带着精明的笑容。他看了看杨涛,又看了看他手中的橡胶,不紧不慢地说道:“客官,我这橡胶可是上等货,从老远的地方运来的,费了我好大的力气。20个银元一斤,少一分都不卖。”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杨涛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价格可不低啊,比我预想的要高出不少。看来得和他好好讲讲价。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道:“20个银元?价格可不低啊。我看这成色,也就一般般,15个银元一斤,行的话我多买点。”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橡胶放回摊位上,脸上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商贩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说道:“客官,您这砍价也太狠了,我进价都不止这个数,最少18个银元,不能再少了。这橡胶的品质您也看到了,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货,在市面上可不好找。”他的语气诚恳而急切,试图说服杨涛接受他的价格。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哟,杨大哥,在这儿碰到你了。这是在看啥呢?”
杨涛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猛。只见王猛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迈着大步走了过来。他的身上还穿着一身沾满尘土的军装,显然是刚刚从军营赶来。
杨涛笑着说:“看到点好东西,正和老板谈价格呢。你来得正好,帮我参谋参谋。”他指了指摊位上的橡胶,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王猛凑上前,看了看橡胶,大大咧咧地说:“这玩意儿能有啥用?杨大哥,你要这干啥?”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表情。
杨涛耐心解释道:“这橡胶用处可大了,能用来做轮胎、鞋底,在军事上还能制作防毒面具、密封件。咱们军队要是有了足够的橡胶,装备就能提升一个档次。以后行军打仗,士兵们的鞋子更耐磨,汽车的轮胎更耐用,武器的密封性更好,战斗力自然就更强了。而且,橡胶还能用来发展工业,生产各种生活用品,带动咱们徽州省的经济发展。”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王猛听了,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原来是这样,那杨大哥你可得好好和他讲讲价。这可是个好东西,多买点准没错。”他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对橡胶的用途有了新的认识。
杨涛又转向商贩,说道:“老板,你看我是真心想买,而且需求量不小。16个银元一斤,我首接买500斤,这价格你肯定有的赚。这么大的生意,你可别错过。”他紧紧盯着商贩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松动的迹象。
商贩面露犹豫之色,沉思片刻后说道:“客官,你这数量倒是不少,不过这价格实在太低了。这样吧,17个银元一斤,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赔本了。我也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几个钱,您就当帮我个忙,这个价格真的是最低价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恳求。
杨涛心中盘算着,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民国我在系统发布中崛起 觉得这个价格还能接受,便说道:“行吧,那就17个银元一斤,500斤。不过我得先检查一下货物的质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和警惕,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交易,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商贩连忙点头:“没问题,客官您随便检查。我这货物的质量绝对有保证,您放心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橡胶一一摆开,让杨涛检查。
杨涛蹲下身子,再次仔细检查着橡胶的质地、弹性,还闻了闻气味,确认质量合格后,才满意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李长风和赵刚也走了过来。李长风身材修长,面容儒雅,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和睿智;赵刚则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看上去十分精明能干。他们看到杨涛在和商贩交易,好奇地问:“杨兄弟,这是在做什么买卖呢?”李长风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杨涛站起身,笑着说:“李大哥,赵刚,你们来得巧。我发现了这个橡胶,准备买点回去,对咱们以后的发展有大用处。”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将橡胶的用途又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赵刚推了推眼镜,说道:“橡胶确实是个好东西,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杨大哥,你这眼光独到啊。现在国际形势动荡,橡胶的价格肯定还会上涨,咱们多储备一些,准没错。”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李长风也点头表示赞同:“这可是个重要物资,有了它,咱们军队的装备和一些民生设施都能得到改善。不过,采购这么多橡胶,运输和储存可得安排好,不能出任何差错。”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提醒着杨涛要考虑周全。
杨涛对商贩说:“老板,我先给你付一半的定金,剩下的等我验完货再给你。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别耍什么花样。”他从怀中掏出一叠银元,递给商贩。
商贩连忙接过银元,数了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行嘞,客官您放心,我这货物肯定没问题。我在这集市上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信誉可是有口皆碑的。”他小心翼翼地将银元放进怀里,仿佛那是他的命根子。
杨涛付了定金后,转身对李长风和赵刚说:“李大哥,赵刚,你们帮我安排一下运输和储存的事情,别出什么岔子。找几个可靠的人,用最好的马车,尽快把橡胶运到仓库里。仓库要做好防潮、防火、防虫的措施,确保橡胶的质量不受影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两人的信任和期待。
李长风和赵刚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安排相关事宜。李长风立刻召集了几个得力的手下,吩咐他们准备好马车和搬运工具,前往集市接货;赵刚则去联系仓库管理员,安排仓库的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橡胶能够安全存放。
杨涛看着妹妹们还在一旁开心地挑选着小玩意儿,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年来,他忙于战争和政务,很少有时间陪她们。今天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他决定好好陪陪她们。
“瑶瑶,悦悦,晨晨,烁烁,走,哥带你们去吃好吃的。”杨涛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慈爱和关怀,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田。
妹妹们听到后,兴奋地跑了过来,像几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在杨涛身边。她们拉着杨涛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们来到一家小饭馆,饭馆里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气。杨涛点了一桌子孩子们爱吃的菜,有糖醋排骨、红烧鱼、清炒时蔬、虾仁蒸蛋等等。不一会儿,饭菜就端上了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嘴里还不时发出赞叹声,“太好吃了!”“哥,你也快吃。”妹妹们一边吃着,一边给杨涛夹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饭馆里。
杨涛看着妹妹们吃得津津有味,心中满是满足。他也拿起筷子,陪着妹妹们一起吃了起来,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哥,你最近怎么总是这么忙啊?都好久没陪我们了。”杨悦一边吃着菜,一边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不满,眼神中透露出对哥哥的思念。
杨涛微微一愣,心中有些愧疚,说道:“哥这不是忙着打仗嘛,现在战争结束了,以后哥就有时间陪你们了。之前是哥不好,忽略了你们,以后哥一定多抽时间陪你们玩,带你们去吃好吃的,给你们买喜欢的东西。”他轻轻地摸了摸杨悦的头,眼神中充满了歉意和温柔。
杨瑶眨着大眼睛说:“哥,你以后可不许再说话不算话了,我们还想和你一起出去玩。你答应过我们,要带我们去郊外放风筝,去河边捉鱼的。”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拉着杨涛的手,撒娇地说道。
杨涛笑着说:“好,哥答应你们,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带你们出去玩。等忙完这阵儿,哥就带你们去郊外放风筝,去河边捉鱼,让你们玩个痛快。”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妹妹们许下一个永恒的承诺。
吃完饭后,他们又在集市上逛了一会儿,买了一些小礼物。杨涛给每个妹妹都挑选了一件她们喜欢的小饰品,有精美的发簪、漂亮的手链、可爱的挂坠。妹妹们拿着礼物,爱不释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停地向杨涛道谢。看着妹妹们开心的样子,杨涛也觉得无比幸福,心中的疲惫和压力瞬间烟消云散。
回到城主府后,杨涛开始思考橡胶的后续利用。他深知,橡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徽州省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于是,他召集了李长风、王猛和赵刚等人,在议事厅里讨论起来。
杨涛说道:“这次买到的橡胶,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它,提升我们的军事和工业水平。不仅要满足军队的需求,还要发展相关的产业,带动经济的繁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李长风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小型的加工厂,生产一些简单的橡胶制品,比如轮胎、鞋底。这样既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增加收入。我们可以招聘一些当地的工匠和工人,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橡胶加工的技术。同时,我们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猛点头说:“这个主意好,我可以负责找一些工匠,尽快把加工厂建起来。我认识一些手艺不错的木匠和铁匠,他们可以帮忙打造加工设备。而且,我还可以组织一些士兵,协助他们工作,确保工程的进度。”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
赵刚则说:“在生产之前,我们得先找一些懂橡胶加工技术的人来指导,不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能不过关。我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联系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邀请他们来我们这里工作。同时,我们还可以派一些人去学习橡胶加工的技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他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杨涛沉思片刻后说:“赵刚说得对,技术是关键。我们可以发布招募信息,高薪聘请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和技术人员。李大哥,加工厂的选址和建设就交给你了;王猛,你负责招募工匠;赵刚,你负责寻找懂技术的人。大家务必尽快落实。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尽快让橡胶发挥出它的价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众人的信任和期待,语气坚定而有力。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李长风开始西处寻找合适的厂址,考察土地的位置、面积、交通等因素;王猛则忙着联系工匠,张贴招募告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加工厂的建设中来;赵刚则通过各种关系,打听懂橡胶加工技术的人员信息,发出一封封邀请函。
杨涛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让徽州省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他们将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http://www.220book.com/book/JMH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