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飞羽看着眼前屏幕上林姝宝的表演,嘴角 泛起一丝苦笑,他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没想到林姝宝竟然自己也改编了歌词。
想到发生的事,心情也变得沉重,才18岁,才18岁啊。
他们又是谁的丈夫、谁的父亲、谁的儿子!
落后就会挨打。
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陆飞羽在心中呼唤系统:系统,我想换1999年之前的作品,可以吗?
“叮,可以,宿主放心,系统不像你那么肺雾。”
陆飞羽沉默片刻。
“谢谢。”
“接下来上场的是高兴奥特曼,带来他的原创音乐——《英雄的黎明》”
“他手上拿的是什么,有没有知道的?”
“好像叫圆号。”
“用吹奏的乐器,不唱歌了吗?”
陆飞羽手中拿着一个圆号,这是他从系统空间换的,因为节目组这边也没有准备这种乐器。
此刻舞台以暗红色帷幔为基底,背景LED屏流动着泛黄的《共产党宣言》手稿投影,穹顶垂落的十二面巨型红旗随气流缓缓飘动。
陆飞羽身着一袭深灰色中山装式礼服,左胸别着五枚星火状勋章,立于阶梯状舞台中央的汉白玉基座上——基座侧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金色铭文。
“接下来我将用一首音乐来送别烈士,纪念革命先烈,谨代表我个人。”
【神之领域】,开!
圆号以30度仰角奏响第一声低音C调长音时,穹顶300盏星形射灯骤然点亮,在舞台投射出1921年南湖红船的剪影。
低音C调划破寂静时,剧场穹顶的暗红色射灯将观众席染成血色。
前排某个退伍军人能清晰看见陆飞羽身体的细微颤动。
某排中间位置突然传出压抑的抽泣,一位边防军人的妻子攥紧丈夫遗留的迷彩手套,指节因过度用力泛起青白。
陆飞羽右手在号口内缓慢移动调控音色,低音区浑厚的震动,引导工作人员行动,使舞台地面浮现出动态的《长征路线图》,金沙江的波涛声采样与圆号声波形成物理共振。
当乐曲行进至下一乐段,舞台后方全息投影同步显现出红军战士攀越铁索桥的群体雕塑,飞溅的虚拟浪花随三连音节奏拍打舞台边缘。
特制圆号管身錾刻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浮雕纹样,号口氧化层呈现子弹穿越的斑驳质感。
当镜头特写演奏者右手在号口内15°角阻塞音控制时,原本密集的“教科书级气息!”等专业弹幕突然消失。
此刻画面右下角飘过一行小字:“坐标东经78.4°,北纬34.1°,温度-29℃”,这是首播系统接入了烈士牺牲地实时气象数据。
七秒空白后,满屏突然被简短的"敬礼"刷成雪原般的纯白。
陆飞羽突然以左手三指快速按压活塞键,模拟出军号特有的急促节奏,同时舞台两侧32面龙国大鼓以滚奏响应。
此刻穹顶红旗阵列突然降下,旗面经全息技术处理,显现出《革命烈士诗抄》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手写体诗句。
“一路走好。”
“圆号一响,我感觉我好像去到了抗战的现场,亲眼看到了那些战死的先辈,那些枉死的冤魂。”
“我也有这种感觉,一听到这个我就想抗日了。”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们能体会到那些老前辈们的信仰,这是为国而战的战士们心中的信仰,即便妻离子散,即便献出生命,我们也不辱使命,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即便是死我们也要夺回我们的尊严。守住我们的祖国,保卫我们的“家人”。我们就是中国人!”
“抗日战争,多少熟悉的面孔,从此沉静。”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怀孕七八个月快生了的孕妇被刀划破…的那一瞬间…”
“人们可以忽略曾经发生的细节,却不要忘却那个悲壮的早晨,那些英雄。当所有的荣耀都己烟消云散,只有最善良和最勇敢的初衷,可以聆听。”
“数不清的血债,能忘吗?不敢想、不敢忘、不能忘。”
“那些抛开历史不谈还喜欢樱花的,还说为什么还不原谅,这种人纯粹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他们我只能说:中国反导系统。”
“遗忘就是第二次的屠杀!”
“如果不打,就会亡国、灭种!”
“大半个龙国己落敌手,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清澈的爱,只为龙国。”
“前进、前进、前进…”
“全军复颂:勿忘国耻!”
“此生无悔入华夏!”
…
曾经看到过一条评论说:如果你觉得你的国家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人民没有素质,那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去影响你身边的人。
而不是一 味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国家,你怎么样国家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国家便是什么,你若光明。
国家便不会黑暗,愿国家的青少年们都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在本该学习的年纪,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够做想做的事儿,发想发的声,有一分热发?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自己的国家,自己不爱谁爱!
陆飞羽强忍着心中的澎湃的情感,完成了表演。
“谢谢大家!”
此时几乎每个人的眼角都挂着未干的泪痕。
…
三十余辆自驾车聚集在距离加勒万河谷最近的公路点(海拔5170米),车主们将引擎熄火,打开车门用越野音响循环播放乐曲。
牧民目击到:当圆号奏响“赤壁烈焰”段落时,河谷对岸的冰川突然崩落一片雪块,轰鸣声与音乐高潮完美重合,有人含泪喊道“这是陈营长(陈志强)在回应”。
喀喇昆仑山下康西瓦烈士陵园,网友用雪堆砌出临时“冰唱片”,用树枝刻录简谱。
清晨阳光融化冰面时,融水顺着沟壑流淌出模糊的旋律,守墓人拍下视频配文:“他们在听”。
这场完全由民众推动的纪念行动,没有任何组织机构介入,却在三个月内形成奇特的文化现象。
当人们试图用音乐丈量英雄与平凡的距离时,才发现那些“清澈的爱”早己渗入土地——喀喇昆仑山脉的雪水融化后,正携带着铜管的震颤与冰晶的余音,流向东南沿海某个少年书桌上的橘子味棒棒糖。
(http://www.220book.com/book/JN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