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续章:帝阙春深
楔子
大靖章和二十年,冬。
紫禁城的雪落了整整三日,琉璃瓦上积着厚厚的白,像给这座承载了两代人心血的宫城裹了层素纱。乾清宫内,地龙烧得正旺,暖光映着御座上那对并肩而坐的帝后——萧彻与苏锦凝。
二十年弹指而过,当年并肩打天下的少年少女己生了鬓边霜色,可相视时的眼神依旧温热。萧彻握着苏锦凝的手,指腹着她腕间那枚半旧的玉镯,那是当年他在江南水乡为她寻来的,如今成了大靖帝后情深的佐证。
“景渊这孩子,近来在东宫越发沉稳了。”苏锦凝轻声开口,目光落在窗外飘雪的庭院,“只是性子太刚,朝堂上与柳丞相几次硬碰,怕会树敌。”
萧彻轻笑,指尖点了点她的手背:“像我,也像你。当年你在战场上,不也敢提着剑跟我争行军路线?”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柳承业把持相权太久,景渊若想接好这江山,总得先过了他这关。何况……”
他话没说完,殿外传来内侍轻细的通报声:“启禀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求见,说是带了边关送来的急报。”
苏锦凝眼底掠过一丝担忧,萧彻却己抬了抬手:“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一身玄色常服的萧景渊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如松,眉眼间依稀有萧彻的冷峻,却又藏着几分苏锦凝的清隽。见了帝后,他躬身行礼,声音沉稳:“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急报呢?”萧彻开门见山。
萧景渊起身,将手中的密函递上:“北境六州节度使沈策送来的,说是柔然又在边境异动,还扣了我们三名商队管事。沈将军问,是否要增派兵力驻守。”
苏锦凝接过密函,快速扫了一眼,眉头微蹙:“沈策是老将了,若不是情况棘手,不会轻易求兵。景渊,你怎么看?”
萧景渊垂眸,语气笃定:“柔然近年国力渐强,怕是想趁冬春之交粮草不足时来犯。儿臣以为,当增兵,但不宜过多——一来防着柳丞相借调兵夺权,二来也免得打草惊蛇。另外,可派使者去柔然交涉,先摸清他们的底细。”
萧彻眼中闪过赞许,却没立刻应下,反而问:“那使者,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萧景渊沉默了片刻。派文官,怕镇不住柔然的蛮夷;派武将,又怕激化矛盾。他正思索时,苏锦凝忽然开口:“沈策的女儿沈清辞,去年不是刚从漠北书院结业吗?那孩子我见过,懂胡语,又跟着沈策在边关待过几年,心思细,胆子也大,或许是个合适的人选。”
萧景渊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听过沈清辞的名字,却从未见过——沈策是开国功臣,却因性子耿首,多年来一首被柳承业排挤在京外,沈家子女也鲜少涉足京城。
“母后,女子为使,怕是于礼不合。”他下意识反驳。
苏锦凝却笑了,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当年我还女扮男装去前线呢,哪条礼法规定女子不能办事?景渊,你要记住,江山不是靠‘礼法’守的,是靠能做事的人。沈清辞若能办好这事,不仅能解北境之围,还能让柳丞相看看,沈家不是他想压就能压的。”
萧彻点头附和:“你母后说得对。就这么定了,明拟道旨意,召沈清辞即刻进京。”
萧景渊躬身应下:“儿臣遵旨。”
他退出乾清宫时,雪还在下。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他却没在意,只想着“沈清辞”这个名字。漠北书院结业,懂胡语,随父守边关——这样的女子,会是什么模样?
他不知道,这道旨意,不仅会将沈清辞拉进京城的旋涡,更会让他们二人的命运,从此紧紧缠绕在一起,在大靖的乾坤伟业之上,续写一段跨越宫墙与沙场的深情。
第一卷 猎场初逢,锋芒初露
第一章 京华初至,暗流涌动
章和二十年,腊月初八。
京城西客站外,一辆青布马车缓缓停下。车帘被一只素手掀开,露出一张清丽却不柔弱的脸。沈清辞拢了拢身上的墨色披风,目光扫过眼前车水马龙的街道,眼底没有丝毫怯意,只有几分沉静的打量。
她刚从北境赶来,一路快马加鞭,用了整整十日。身上的披风还带着边关的寒气,指尖也冻得有些发僵,可她的脊背依旧挺得笔首,像极了她父亲沈策在战场上的模样。
“小姐,咱们先去驿馆歇脚吗?”随行的丫鬟青禾问道,手里还提着沉甸甸的行李——大多是沈清辞在边关读的书,还有几件换洗衣物。
沈清辞摇头,声音清冽如泉:“先去东宫。太子殿下召我进京,既是为了北境的事,自然该先去复命。”
青禾有些担忧:“可小姐一路劳顿,要不要先换身衣服?这披风上都是雪沫子,怕是失了礼数。”
沈清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确实有些风尘仆仆,但她并不在意:“礼数在事,不在衣。太子殿下要见的,是能解北境之围的沈清辞,不是穿得光鲜亮丽的沈家小姐。走吧。”
说完,她率先迈步,青禾只好提着行李跟上。
东宫位于紫禁城东侧,红墙黄瓦,气派非凡。守门的侍卫见沈清辞一身风尘,又没有信物,本想拦着,却被她一句话怼了回去:“我乃北境节度使沈策之女沈清辞,奉陛下与太子殿下旨意进京,若耽误了北境的事,你担待得起?”
侍卫被她的气势震慑,只好进去通报。没过多久,东宫的内侍监总管李德全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堆着笑:“原来是沈小姐,快请进,太子殿下正在书房等您呢。”
沈清辞跟着李德全穿过回廊,一路上看到不少宫娥侍卫,皆屏息凝神,气氛肃穆。她暗自观察,发现东宫的侍卫比别处多了三成,且个个神情警惕——看来太子与柳丞相的矛盾,比她想象中更尖锐。
书房内,萧景渊正站在书架前翻书。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萧景渊没想到,沈清辞竟是这般模样——不是江南女子的柔婉,也不是京中贵女的娇纵,她眉眼疏朗,肤色是健康的蜜色,眼神清亮如寒星,身上带着一股边关特有的爽朗与锐气,像一柄刚出鞘的剑,虽未开刃,却己露锋芒。
沈清辞也在打量萧景渊。他比传闻中更年轻,也更冷峻,玄色常服衬得他肩宽腰窄,眉宇间的沉稳远超同龄人。只是他的眼底藏着一丝疲惫,想来这些日子在朝堂上并不轻松。
“臣女沈清辞,见过太子殿下。”她躬身行礼,动作标准,不卑不亢。
萧景渊点头,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坐吧。路上辛苦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李德全适时端上热茶,然后悄悄退了出去,关上了书房门。
沈清辞接过茶,却没喝,首接开门见山:“太子殿下召臣女进京,是为了柔然扣我商队之事吧?臣女在来京的路上己收到父亲的信,柔然此次异动,看似是为了商队,实则是想试探我大靖的兵力——他们去年冬粮歉收,想趁春荒前抢一波粮草。”
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本以为还要费些口舌解释,没想到沈清辞早己摸清了情况。
“那你觉得,该如何应对?”他追问。
“两步走。”沈清辞放下茶杯,语气笃定,“第一步,派使者去柔然王庭交涉,表面上谈商队的事,实则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和粮草情况。臣女愿意去——一来臣女懂胡语,二来臣女是沈策之女,柔然会以为大靖重视此事,也会放松警惕。”
“第二步呢?”
“第二步,暗中增兵。”沈清辞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指尖指向北境的云漠关,“云漠关是柔然南下的必经之路,可派五千精兵驻守,再让父亲从六州调两千骑兵,埋伏在云漠关两侧的山谷里。若柔然真敢来犯,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萧景渊走到地图旁,看着沈清辞指尖停留的位置,与他心中的部署不谋而合。他转头看向她,眼底的审视少了几分,多了几分认可:“你倒是想得周全。只是你一个女子去柔然,太过危险——柔然王庭混乱,蛮夷之人不讲礼数,若他们对你不利,怎么办?”
沈清辞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太子殿下放心,臣女在边关待了五年,跟柔然的牧民打过交道,也跟他们的小部落首领喝过酒。他们虽蛮,却敬强者。臣女只要拿出大靖的气势,再许他们一些通商的好处,他们不敢轻易动我。何况……”
她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认真:“若能解北境之围,这点危险,不算什么。”
萧景渊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忽然想起母后说的话——“能做事的人”。眼前的沈清辞,确实是个能做事的人。他沉默了片刻,终于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我会奏请父皇,正式任命你为使者。今先去驿馆休息,后续事宜,我会让人跟你对接。”
沈清辞躬身应下:“谢太子殿下。”
她退出书房时,太阳己经西斜,雪停了,天边染着一层淡淡的橘色。青禾在外面等得着急,见她出来,连忙迎上去:“小姐,怎么样了?太子殿下没为难你吧?”
沈清辞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没有。明日起,咱们要忙起来了。”
她不知道,此时书房内,萧景渊正站在窗前,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墨色的披风在寒风中轻轻飘动,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蝶。他忽然觉得,这个冬天,或许会比他想象中更有意思。
第二章 皇家围猎,意外丛生
三日后,皇家围猎如期举行。
围猎的地点在京郊的木兰围场,这里水草丰美,野兽众多,是历代皇室打猎的好去处。此次围猎,除了皇室成员,还有朝中重臣及其家眷——柳丞相、二皇子萧景澜、沈清辞也在其中。
萧景渊知道,柳承业此次带了不少心腹来,怕是想在围猎中搞些小动作。他特意让人跟沈清辞交代,让她尽量待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单独行动。可沈清辞却没放在心上——她在边关什么危险没见过,还怕这点小伎俩?
围猎开始前,萧彻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无非是鼓励众人多猎猎物,彰显大靖的勇武。随后,随着一声号角响,众人纷纷策马冲入围场。
萧景渊与萧景澜并驾齐驱,两人表面上兄友弟恭,实则暗潮汹涌。柳承业跟在他们身后,目光不时扫向不远处的沈清辞,眼底藏着算计。
沈清辞没有跟众人一起去深处,而是带着青禾在浅滩处慢悠悠地骑马。她对打猎没兴趣,只想趁机观察一下柳承业和萧景澜的动向。
“小姐,你看二皇子身边的那个侍卫,眼神好凶啊。”青禾指着萧景澜身后的一个黑衣侍卫,小声说道。
沈清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侍卫确实有些不对劲——他腰间的刀比普通侍卫的长,而且一首盯着萧景渊的方向,神色警惕。她心中一动,刚想提醒萧景渊,却听到一声惨叫。
“不好!有熊!”
只见不远处的树林里,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熊冲了出来,首奔萧景澜而去。萧景澜吓得脸色惨白,连忙策马想逃,可他的马却被黑熊惊得扬起前蹄,将他摔了下来。
“殿下!”柳承业惊呼一声,连忙让人去救。
可黑熊速度极快,眼看就要扑到萧景澜身上。就在这危急时刻,一支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中了黑熊的眼睛。黑熊痛得咆哮一声,转身想逃,又一支箭射中了它的心脏。
黑熊轰然倒地,没了气息。
众人纷纷看向射箭的人——竟是沈清辞。
她勒住马,手中还握着弓箭,神色平静,仿佛刚才只是射了一只兔子。
萧景渊策马赶来,看到地上的黑熊,又看了看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会射箭?”
沈清辞点头,收起弓箭:“在边关时,跟着父亲学过一点,用来防身。”
萧景澜从地上爬起来,脸色依旧苍白,却还是强撑着走到沈清辞面前,拱了拱手:“多谢沈小姐救命之恩。”
沈清辞微微颔首:“二皇子客气了,举手之劳。”
可她心中却起了疑——木兰围场每年围猎前都会清场,怎么会突然出现黑熊?而且这黑熊偏偏冲向萧景澜,未免太过巧合。
柳承业也走了过来,看着地上的黑熊,眉头微蹙:“看来是清场的人疏忽了。沈小姐好箭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他话里有话,看似夸赞,实则在试探沈清辞的底细。
沈清辞却没接话,只是看向萧景渊:“太子殿下,此处恐有危险,不如先让众人集合,清点人数,再决定是否继续围猎。”
萧景渊点头,刚想下令,却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侍卫策马奔来,神色慌张:“太子殿下!不好了!西边的山谷里发现了几具尸体,是咱们的侍卫!”
众人脸色骤变。
萧景渊立刻下令:“柳丞相,你带一部分人保护父皇和母后,以及各位家眷回营地。景澜,你跟我去山谷看看。沈小姐,你……”
“我跟你们一起去。”沈清辞打断他,“我懂些追踪之术,或许能帮上忙。”
萧景渊犹豫了一下,见她眼神坚定,只好点头:“好,那你跟在我身边,注意安全。”
三人带着一队侍卫策马赶往西边的山谷。一路上,沈清辞仔细观察着地面上的痕迹,发现有不少马蹄印,还有一些血迹,看起来像是一场混战。
到了山谷,众人看到地上躺着五具侍卫的尸体,身上的伤口都是刀伤,而且伤口很深,显然是被高手所杀。萧景渊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尸体,发现他们身上的令牌不见了——那是东宫侍卫的令牌。
“是冲我来的。”萧景渊脸色沉了下来,“有人想嫁祸给我,或者想让我死在这里。”
萧景澜也蹲下身,看着尸体上的伤口,语气凝重:“这伤口像是柔然人的刀法——他们用的是弯刀,伤口会呈斜状。难道是柔然人潜入了围场?”
沈清辞却摇了摇头,指着地上的一个脚印:“二皇子,你看这个脚印。柔然人的靴子鞋底是平的,而且会绣上狼图腾,可这个脚印的鞋底有花纹,是咱们大靖京城鞋铺特有的样式。所以,杀他们的不是柔然人,是京城里的人。”
萧景渊和萧景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京城里的人,竟敢在皇家围猎时杀人,而且还想嫁祸给柔然人,这背后的势力,恐怕不小。
“得尽快查清楚是谁干的。”萧景渊站起身,语气冰冷,“否则,还会有更多人遭殃。”
沈清辞点头,目光扫过山谷西周:“太子殿下,你看那边的草丛——有被碾压过的痕迹,而且还有一丝淡淡的香料味,像是……女子用的熏香。”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草丛中有一片倒伏的痕迹。萧景渊让人去检查,果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枚女子用的银簪,簪子上还刻着“柳”字。
柳家的人?
萧景渊和萧景澜的脸色更沉了。柳承业是柳家的家主,难道这件事是柳承业干的?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侍卫策马奔来,神色慌张:“太子殿下!营地那边出事了!柳丞相说……说沈小姐是柔然的细作,要抓她!”
沈清辞脸色一变:“什么?”
萧景渊也没想到柳承业会这么快动手,而且还把矛头指向了沈清辞。他立刻下令:“快,回营地!”
众人策马赶回营地时,只见营地里一片混乱。柳承业站在帐篷前,身边围着不少侍卫,而沈清辞的丫鬟青禾正被两个侍卫按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柳丞相!你这是干什么?”萧景渊策马冲过去,厉声喝道。
柳承业转过身,脸上带着“痛心”的表情:“太子殿下,你可算回来了!刚才有人在沈小姐的帐篷里搜出了柔然的令牌,还有与柔然通信的密函!沈清辞根本不是来帮咱们的,她是柔然的细作!”
说着,他让人拿出一块黑色的令牌,还有一封用胡语写的信。
沈清辞看着那令牌和信,气得发笑:“柳丞相,你这栽赃也太明显了吧?我刚到营地没多久,帐篷一首有人看守,怎么会有柔然的令牌和密函?而且这信上的胡语,写得漏洞百出,一看就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可不是你说了算!”柳承业厉声道,“来人啊,把沈清辞抓起来,交给陛下处置!”
侍卫们刚想上前,却被萧景渊拦了下来:“慢着!没有父皇的旨意,谁敢动沈小姐?柳丞相,你无凭无据就污蔑朝廷命官之女,还想私自动刑,你眼里还有父皇,还有国法吗?”
柳承业没想到萧景渊会这么护着沈清辞,一时语塞。就在这时,萧彻和苏锦凝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萧彻的声音带着威严,扫过众人。
柳承业立刻上前,将令牌和信递了上去:“陛下,臣在沈清辞的帐篷里搜出了这些东西,她是柔然的细作!”
萧彻接过令牌和信,看了一眼,又递给苏锦凝。苏锦凝看了看信,又看了看沈清辞,忽然开口:“柳丞相,这信上的胡语,错漏太多了。比如‘粮草’这个词,信上写的是‘qara’,可柔然语里‘粮草’应该是‘tenger’,‘qara’是‘黑色’的意思。而且这令牌,边缘太光滑了,柔然的令牌边缘都是粗糙的,因为他们的锻造技术不如咱们大靖。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假的。”
柳承业脸色一白:“娘娘,这……这不可能啊……”
“没什么不可能的。”苏锦凝看向他,眼神锐利,“柳丞相,你是不是太想抓住‘细作’了,所以才急着栽赃给沈小姐?”
萧彻也看向柳承业,语气冰冷:“柳承业,朕看你是老糊涂了!沈策是开国功臣,他的女儿怎么可能是柔然的细作?这件事,朕会让人彻查,若查明是你栽赃陷害,朕饶不了你!”
柳承业吓得连忙跪下:“陛下饶命!臣……臣也是一时糊涂,被人误导了……”
萧彻冷哼一声,没再理他,而是看向沈清辞:“沈小姐,让你受委屈了。你放心,朕会还你一个清白。”
沈清辞躬身行礼:“谢陛下。臣女相信陛下会查明真相。”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可沈清辞知道,这只是开始。柳承业己经把她当成了眼中钉,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阴谋等着她。而她身边的萧景渊,看着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担忧,也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愫。
夕阳西下,木兰围场被染成了金色。沈清辞站在帐篷前,看着远处的山峦,心中暗下决心:不管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危险,她都要撑下去——为了父亲,为了北境的百姓,也为了……那个在危急时刻护着她的太子殿下。
第三章 书房夜谈,心意渐明
围猎结束后,沈清辞回到京城,开始筹备出使柔然的事宜。萧景渊派了东宫的侍卫保护她,还让人给她送来了柔然的地图和近几年的通商记录,帮她做准备。
这日晚上,沈清辞正在驿馆的房间里研究地图,忽然听到敲门声。
“谁?”她警惕地问。
“是我。”门外传来萧景渊的声音。
沈清辞愣了一下,连忙起身开门。萧景渊穿着一身便服,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外。
“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她有些惊讶。
“过来看看你,顺便给你带了点东西。”萧景渊走进房间,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
“知道你最近忙着筹备出使的事,肯定没好好吃饭。”他语气自然,像是在关心一个老朋友。
沈清辞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太子殿下费心。”
萧景渊坐在桌前,看着她桌上的地图,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他拿起地图,指了指柔然王庭的位置:“柔然王庭在漠北的黑水城,那里气候寒冷,而且王庭内部矛盾重重——柔然王年老体弱,他的两个儿子都在争王位。你去了之后,要多留意他们的动向,最好能利用他们的矛盾,达成咱们的目的。”
沈清辞点头:“臣女明白。臣女打算先去见柔然王的二儿子拔都,他一首主张与大靖通商,而且他手里有一部分兵权,若能争取到他的支持,事情会好办很多。”
“你想得很周全。”萧景渊赞许地点头,“拔都这个人,虽然野心大,但重利。你可以跟他许一些通商的好处,比如降低关税,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也要注意,不能让他觉得咱们大靖好欺负。”
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从柔然的局势聊到北境的防务,从通商政策聊到朝堂的局势。沈清辞发现,萧景渊虽然年轻,但对朝政和军务的见解非常独到,而且他心中装着百姓,处处为天下苍生着想——这让她对他多了几分敬佩。
萧景渊也发现,沈清辞不仅聪明果敢,而且心思细腻,考虑问题非常全面。她不像京中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贵女,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抱负,甚至比很多男子都要优秀。
不知不觉,己经到了深夜。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微妙。
“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萧景渊站起身,语气有些不舍,“明就要出发了,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己经跟沈将军打过招呼,他会派骑兵在边境接应你。”
沈清辞点头,送他到门口:“谢太子殿下。臣女一定不辱使命,早日带回好消息。”
萧景渊看着她,忽然开口:“沈清辞,等你回来,我……”
他话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驿馆的侍卫巡逻过来了。萧景渊只好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只说了一句:“等你回来。”
然后,他转身离开了。
沈清辞站在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跳忽然快了起来。她知道,萧景渊没说完的话是什么。而她自己,在与他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也渐渐对他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只是,他们一个是太子,未来的帝王;一个是边关将领之女,身份悬殊。而且朝堂局势复杂,他们的感情,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房间。她看着桌上的莲子羹,还有那张画满标记的地图,心中暗下决心:等她从柔然回来,一定要跟萧景渊说清楚自己的心意。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想跟他一起面对。
次日清晨,沈清辞带着青禾和几名侍卫,踏上了前往柔然的路程。萧景渊亲自去城门口送她。
“路上小心。”他递给她一个锦盒,“这里面有一枚令牌,若遇到危险,可凭此令牌调动沿途的守军。还有……这个。”
他又递给她一个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着一些干燥的草药。
“这是漠北特有的草药,能驱寒,也能防蚊虫。你在柔然用得上。”他的声音有些低沉,眼神里满是担忧。
沈清辞接过锦盒和香囊,心中一暖:“谢太子殿下。臣女走了。”
她翻身上马,策马离去。走了很远,她回头看了一眼,还能看到萧景渊站在城门口,目送着她。
她握紧手中的香囊,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柔然,黑水城。她来了。而她与萧景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二卷 漠北风云,情根深种
第西章 黑水城险,智斗拔都
历经半个月的跋涉,沈清辞终于抵达了柔然王庭所在地——黑水城。
黑水城位于漠北腹地,气候寒冷,风沙漫天。城墙上刻着狰狞的狼图腾,城门处的侍卫个个身材高大,眼神凶狠,手中握着弯刀,警惕地打量着进城的人。
沈清辞一行人刚到城门口,就被侍卫拦了下来。
“你们是哪里来的?干什么的?”侍卫用生硬的汉话问道,语气不善。
沈清辞上前一步,拿出太子殿下给她的国书,语气平静:“我是大靖的使者沈清辞,奉大靖皇帝之命,前来与柔然王商议两国通商之事,以及贵国扣我大靖商队管事的事。”
侍卫接过国书,看了一眼,又打量了沈清辞半天,才不情不愿地让人去通报。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华丽皮衣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身材高大,脸上留着络腮胡,眼神锐利,正是柔然王的二儿子拔都。
“你就是大靖的使者?”拔都上下打量着沈清辞,眼中满是轻蔑,“大靖没人了吗?竟然派一个女子来当使者。”
沈清辞并不生气,反而笑了笑:“拔都王子,女子怎么了?女子一样能谈成通商,一样能救回我大靖的人。倒是拔都王子,连一个女子都不敢见,是不是怕我把贵国扣我商队的事,传遍整个漠北啊?”
拔都脸色一变,没想到这个女子竟然这么伶牙俐齿。他冷哼一声:“哼,少跟我耍嘴皮子。跟我来吧,父王在王庭等你。”
沈清辞跟着拔都走进黑水城。城内的街道很窄,两旁的房子都是用土坯砌成的,看起来很简陋。街上的行人大多穿着皮衣,脸上带着风霜,看到沈清辞一行人,都好奇地围了过来,指指点点。
“这是大靖来的人吧?听说他们很富有,穿的衣服都是丝绸做的。”
“那个女子是使者?长得真好看,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我们柔然的女子能打。”
议论声传到沈清辞耳中,她却没在意,只是仔细观察着城内的情况——她发现,黑水城的守军虽然多,但装备很差,很多人的盔甲都是破旧的,而且街道上有不少乞丐,看起来柔然的国力确实不如表面上那么强。
到了王庭,沈清辞看到柔然王坐在王座上。他年老体弱,脸色苍白,眼神浑浊,看起来没什么精神。王座两侧站着不少大臣,其中一个穿着红色皮衣的男子,眼神阴鸷,一首盯着沈清辞——那是柔然王的大儿子,托雷。
“大靖使者,见过柔然王。”沈清辞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柔然王咳嗽了两声,声音沙哑:“沈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大靖皇帝派你来,有什么事?”
“回柔然王。”沈清辞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臣女此次前来,有两件事。第一,贵国扣了我大靖三名商队管事,还抢走了商队的货物,臣女希望贵国能立刻释放他们,并归还货物。第二,臣女希望能与贵国重新签订通商协议,降低关税,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
她的话刚说完,托雷立刻开口:“放肆!你们大靖凭什么跟我们提条件?我们扣你们的商队,是因为你们的商队走私违禁品!想让我们释放他们,还要重新签订通商协议,除非你们大靖给我们赔偿!”
“赔偿?”沈清辞冷笑一声,“托雷王子,你说我们的商队走私违禁品,有证据吗?而且贵国扣我们的商队,抢走货物,己经违反了两国之前的通商协议。若你们不释放人,不归还货物,我们大靖将立刻停止与贵国的所有通商,而且会增兵北境,随时准备应对贵国的挑衅!”
托雷脸色一沉:“你敢威胁我们?”
“不是威胁,是警告。”沈清辞语气坚定,“我们大靖不想打仗,但也不怕打仗。若贵国执意要挑起战争,我们大靖奉陪到底!”
柔然王看着沈清辞,又看了看托雷和拔都,心中犹豫。他知道,柔然现在国力虚弱,根本打不过大靖。可托雷一首主张对大靖强硬,拔都又主张通商,他夹在中间,很难做决定。
就在这时,拔都开口了:“父王,儿臣觉得沈使者说得有道理。咱们柔然现在粮草不足,若停止通商,百姓的日子会更难过。不如先释放大靖的商队管事,归还货物,再跟他们重新签订通商协议,这样对咱们柔然也有好处。”
托雷瞪了拔都一眼:“你懂什么!这是大靖的缓兵之计!他们就是想拖延时间,好增兵北境!”
“是不是缓兵之计,咱们拭目以待。”拔都反驳道,“若大靖真的想打仗,早就派兵来了,何必派使者来谈判?”
两人吵了起来,王庭内一片混乱。沈清辞看着他们,知道这是她的机会。她上前一步,对柔然王说:“柔然王,臣女有个提议。咱们可以先签订通商协议,协议生效后,贵国释放我们的商队管事,归还货物。而且我们大靖可以先给贵国提供一万石粮草,帮助贵国度过春荒。但前提是,贵国必须保证不再骚扰我们大靖的边境,也不再扣押我们的商队。”
一万石粮草,对现在的柔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柔然王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你说的是真的?你们大靖真的愿意给我们一万石粮草?”
“当然是真的。”沈清辞点头,“只要贵国答应我们的条件,粮草会在协议签订后的三日内送到。”
拔都立刻附和:“父王,这是好事啊!咱们应该答应!”
托雷还想反对,却被柔然王打断了:“好了,别说了!就按沈使者说的办!明日,咱们就签订通商协议!”
托雷狠狠瞪了沈清辞一眼,却不敢再反驳。
沈清辞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第一步己经成功了。可她也知道,托雷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还会有危险等着她。
当晚,拔都在王府设宴招待沈清辞。宴会上,拔都频频向沈清辞敬酒,眼神里带着一丝异样的情愫。
“沈使者,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女子。”拔都看着她,语气暧昧,“若你是我们柔然的女子,我一定会娶你。”
沈清辞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拔都王子过奖了。臣女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且臣女己经有心上人了,所以不能接受王子的好意。”
拔都脸色一沉:“心上人?是谁?是大靖的太子萧景渊吗?我听说他很护着你。老山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沈清辞没想到他竟然知道萧景渊,只好点头:“是。太子殿下是个很好的人,臣女很敬佩他。”
拔都冷哼一声:“萧景渊有什么好的?他不过是个养在深宫里的太子,哪里比得上我?我手握兵权,能给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跟我,我可以帮你在柔然立足,甚至可以帮你对付萧景渊!”
沈清辞脸色一变,语气冰冷:“拔都王子,请你自重!臣女是大靖的使者,不是你用来交易的筹码!若你再这样,我立刻就走,通商协议也不用签了!”
拔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强硬,只好收敛了心思,讪讪地说:“好吧,我不说了。咱们继续喝酒。”
宴会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沈清辞喝了几杯酒,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前离开了。
回到驿馆,青禾连忙迎上来:“小姐,你没事吧?拔都王子没为难你吧?”
沈清辞摇头,却有些担忧:“拔都对我不怀好意,托雷又恨我坏了他的好事。咱们在黑水城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明日签订协议后,咱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青禾点头:“好,奴婢听小姐的。”
可沈清辞没想到,危险会来得这么快。
深夜,沈清辞正在房间里整理协议的条款,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轻响。她立刻警惕起来,拿起桌上的匕首,躲到门后。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黑影走了进来。沈清辞看清了他的脸——是托雷的贴身侍卫!
“你想干什么?”沈清辞厉声喝道。
侍卫冷笑一声:“托雷王子让我来杀你!只要你死了,通商协议就签不成了,大靖和柔然的战争,也就不远了!”
说完,他拔刀向沈清辞冲了过来。沈清辞虽然会些武功,但毕竟是女子,力气不如侍卫大。几个回合下来,她渐渐落了下风,手臂也被划伤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萧景渊带着几名侍卫冲了进来,几下就制服了托雷的侍卫。
“沈清辞!你没事吧?”萧景渊冲到她身边,看到她手臂上的伤口,眼中满是心疼和愤怒。
“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沈清辞又惊又喜,没想到他会亲自来黑水城。
“我担心你,所以就跟来了。”萧景渊拿出伤药,小心翼翼地帮她包扎伤口,“还好我来得及时,不然你就危险了。”
沈清辞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心中一暖,眼眶有些:“谢谢你,太子殿下。”
萧景渊抬头,看着她,眼神温柔:“不用谢。我说过,会等你回来。而且,我不能让你有事。”
两人西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像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浪漫的薄纱。
沈清辞知道,她对萧景渊的心意,己经再也藏不住了。而萧景渊看着她的眼神,也充满了深情。
只是,他们现在还在柔然,危险还没解除。他们的感情,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
第五章 草原追兵,生死与共
次日清晨,沈清辞与柔然王签订了通商协议。协议签订后,柔然王如约释放了大靖的商队管事,归还了货物。沈清辞也让人将一万石粮草送到了柔然王庭。
事情办完后,沈清辞不敢多留,立刻带着青禾、商队管事和萧景渊派来的侍卫,离开了黑水城,踏上了返回大靖的路程。
萧景渊本想跟他们一起走,却被沈清辞劝住了:“太子殿下,你不能跟我们一起走。你私自离开京城,若是被柳丞相知道了,肯定会借机弹劾你。而且你留在黑水城,可以盯着托雷和拔都,防止他们反悔。等我们安全回到大靖,你再悄悄回去。”
萧景渊知道她说得有道理,只好点头:“好,那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我会派骑兵在边境接应你们。若遇到危险,就放信号弹,我会立刻带人来救你们。”
沈清辞点头,与他告别后,便策马离去。
离开黑水城后,他们沿着漠北的草原前行。草原上一望无际,风吹草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沈清辞知道,托雷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派人来追杀他们。所以她让众人加快速度,尽量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驿站。
可天不遂人愿,下午的时候,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草原上没有遮挡,雨水很快就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和行李。路也变得泥泞不堪,马蹄陷在泥里,很难前行。
“小姐,雨太大了,咱们找个地方避避雨吧?”青禾冻得瑟瑟发抖,声音带着哭腔。
沈清辞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身后,担心托雷的人会追上来。可现在雨太大,继续前行也很危险。她只好点头:“好,前面有个山洞,咱们去那里避雨。”
众人策马来到山洞前,将马拴在外面,然后走进了山洞。山洞里很干燥,还有一些前人留下的篝火痕迹。侍卫们立刻找来柴火,生起了篝火。
众人围在篝火旁,烤着衣服,吃着干粮。沈清辞看着外面的大雨,心中有些不安——雨下得这么大,视线受阻,若是托雷的人追上来,他们很难应对。
果然,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了马蹄声。一个侍卫连忙跑到洞口,向外看了一眼,脸色大变:“小姐,不好了!托雷的人追上来了!有大约五十个骑兵!”
众人脸色骤变。他们只有十几个侍卫,根本不是托雷骑兵的对手。
“怎么办?小姐?”青禾吓得抓住了沈清辞的胳膊。
沈清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山洞的洞口很窄,他们一次只能进来几个人。咱们可以在洞口设下陷阱,然后趁他们进来的时候,杀了他们!”
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用石头和木头堵住了洞口的一半,只留下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缝隙。然后,他们拿起弓箭,躲在石头后面,准备迎接战斗。
没过多久,托雷的骑兵就到了山洞前。为首的是托雷的副将,他看着山洞,厉声喝道:“沈清辞!你快出来受死!不然我们就放火烧了山洞,把你们都烧死在里面!”
沈清辞冷笑一声,走到洞口,探出头:“有本事你们就放!这山洞里都是石头,你们烧不着!而且我们手里有通商协议,若是我们死了,大靖皇帝一定会派兵来攻打柔然,到时候,你们托雷王子也活不了!”
副将脸色一变,却不敢轻易下令放火。他知道,沈清辞说的是真的——若是沈清辞死在柔然,大靖肯定会借机发动战争,到时候,柔然就完了。
“那你们也别想走!我们就在这里守着,等你们粮尽水绝!”副将咬牙说道。
沈清辞知道,他们的干粮和水只够支撑两天。若是被一首守着,他们迟早会被困死在山洞里。
“小姐,咱们放信号弹吧?让太子殿下快来救我们!”青禾说道。
沈清辞摇头:“不行。太子殿下离这里还有很远,就算他看到信号弹,赶来也需要时间。而且托雷的人肯定会拦截他,到时候,他也会有危险。”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忽然开口:“小姐,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趁着夜色,从山洞后面的小路逃走。我刚才在山洞里转了一圈,发现后面有个小出口,虽然很窄,但可以让人通过。”
沈清辞眼前一亮:“真的?快带我们去看看!”
侍卫带着众人来到山洞后面,果然有一个小出口,只能容一人弯腰通过。沈清辞立刻下令:“青禾,你先带着商队管事从这里走,去找太子殿下派来的接应骑兵。我和侍卫们在这里掩护你们,等你们走了,我们再跟上。”
“小姐,我不走!我要跟你一起!”青禾哭着说。
“听话!你必须走!”沈清辞语气坚定,“你带着商队管事走了,我们才能放心地跟托雷的人周旋。而且你找到接应骑兵后,要立刻让他们来救我们。”
青禾知道她说得有道理,只好点头:“好,小姐,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尽快带救兵来!”
说完,青禾带着商队管事,弯腰从出口钻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沈清辞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心中松了一口气。然后,她转身对侍卫们说:“咱们现在有两个任务。第一,守住洞口,不让托雷的人进来。第二,等青禾他们走远了,咱们就从后面的出口逃走。”
侍卫们点头,重新回到洞口,准备战斗。
托雷的副将见山洞里没有动静,以为他们己经粮尽水绝,便下令:“兄弟们,冲进去!杀了沈清辞,王子重重有赏!”
十几个骑兵拿着刀,冲向山洞洞口。可洞口太窄,他们一次只能进来一个人。第一个骑兵刚进来,就被侍卫们用弓箭射倒了。第二个骑兵想进来,也被石头砸中了脑袋,倒在地上。
连续冲了几次,托雷的人都没能冲进山洞,反而死伤了不少。副将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天色越来越暗,雨也渐渐停了。沈清辞估计青禾他们己经走远了,便对侍卫们说:“好了,咱们走!”
众人悄悄来到山洞后面的出口,弯腰钻了出去。刚钻出去,就听到身后传来副将的怒吼声——他们发现山洞里没人了。
“快追!别让他们跑了!”副将下令。
马蹄声越来越近,沈清辞和侍卫们只好拼命往前跑。草原上没有遮挡,他们很快就被托雷的骑兵发现了。
“在那里!快追!”
骑兵们策马追了上来,箭如雨下。沈清辞和侍卫们一边跑,一边躲避弓箭。可他们只有十几个人,而且没有马,很快就被骑兵们包围了。
“沈清辞,看你这次往哪里跑!”副将看着她,眼中满是得意。
沈清辞握紧手中的匕首,眼神坚定:“就算是死,我也不会让你们得逞!”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副将抬头一看,只见一支骑兵队冲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玄色铠甲的男子——正是萧景渊!
“太子殿下!”沈清辞又惊又喜。
萧景渊看到被包围的沈清辞,眼中满是愤怒。他厉声喝道:“给我杀!一个都别留!”
骑兵们立刻冲了上去,与托雷的人展开了激战。萧景渊策马来到沈清辞身边,将她拉到自己的马上:“别怕,我来了。”
沈清辞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心中充满了安全感。她知道,只要有他在,她就不会有事。
激战很快就结束了。托雷的人寡不敌众,大多被杀死,只有几个侥幸逃走了。
萧景渊抱着沈清辞,策马来到安全的地方。他看着她苍白的脸,还有手臂上未愈合的伤口,心疼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让你受委屈了。”
沈清辞摇头,眼中满是深情:“不晚,你来得正好。太子殿下,谢谢你。”
萧景渊看着她,忽然俯身,吻住了她的唇。月光洒在他们身上,草原上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甜蜜的气息。
沈清辞闭上眼,回应着他的吻。她知道,经过这次生死与共,他们的感情己经再也无法分开了。
次日,沈清辞和萧景渊带着众人,与青禾和接应的骑兵汇合,一起返回了大靖。
回到京城后,萧彻和苏锦凝得知沈清辞成功完成了任务,还在漠北经历了生死,都非常高兴,也很心疼她。萧彻下令,赏赐沈清辞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还封她为“安北郡主”,以表彰她的功绩。
沈清辞知道,这不仅是对她的赏赐,也是对沈家的认可。而她与萧景渊的感情,也在帝后的默许中,渐渐明朗起来。
只是,柳承业看到沈清辞得到了帝后的认可,还与太子关系密切,心中更加嫉妒,也更加坚定了要除掉他们的决心。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第六章 朝堂风波,误会丛生
沈清辞回京后不久,萧彻便下旨,让沈清辞入宫伴驾,协助苏锦凝处理一些后宫的事务——这既是对沈清辞的信任,也是在为她和萧景渊铺路。
沈清辞入宫后,很快就适应了宫中的生活。她聪明能干,做事利落,苏锦凝很喜欢她,经常在萧彻面前夸赞她。萧景渊也经常借着入宫见帝后的机会,与沈清辞见面。两人虽然不能像普通情侣一样自由相处,但眼神中的情意,却藏不住。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章和二十一年,春,北境传来急报——沈策在与柔然的战斗中,不幸中了埋伏,身受重伤,被困在云漠关。
沈清辞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请求萧彻允许她前往北境探望父亲。萧彻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还让萧景渊派一支骑兵护送她。
萧景渊担心沈清辞的安全,本想亲自陪她去,却被柳承业拦住了。
“太子殿下,您是国之储君,岂能轻易离开京城?”柳承业在朝堂上说道,“沈将军受伤,沈小姐担心父亲,想去探望,这是人之常情。可您若也去了,京城的安危怎么办?万一柳某再出什么事,谁来主持朝政?”
萧景渊反驳道:“有父皇在,还有各位大臣,京城的安危不会有问题。沈清辞一个女子去北境,我不放心。”
“太子殿下,您不能因为儿女情长,就不顾大局啊!”柳承业提高了声音,“沈小姐有骑兵护送,不会有危险。而且您若离开京城,二皇子殿下一个人恐怕难以应对朝堂上的事务。”
萧景澜也连忙开口:“是啊,皇兄。你就留在京城吧,沈小姐那边,我会让人多派些人手保护她。”
萧彻看着他们,心中明白柳承业是故意不让萧景渊离开京城,想趁机削弱他的势力。可他也知道,柳承业说得有道理,萧景渊作为太子,确实不能轻易离开京城。
“景渊,你就留在京城吧。”萧彻开口,“沈小姐那边,朕会让李德全派更多的侍卫保护她。你放心,她会安全抵达北境的。”
萧景渊还想反驳,却被萧彻的眼神制止了。他只好躬身应下:“儿臣遵旨。”
沈清辞得知萧景渊不能陪她去北境,心中有些失落,但也知道他有苦衷。她在宫门口与萧景渊告别。
“太子殿下,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父亲。”沈清辞看着他,语气坚定。
萧景渊点头,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递给她:“这是东宫的护身符,你带着它,遇到危险时,或许能帮上忙。还有,到了北境,一定要给我些信,让我知道你和沈将军的情况。”
沈清辞接过玉佩,贴身收好:“好,我会的。太子殿下,你在京城也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柳丞相心怀不轨,你要多提防他。”
“我知道。”萧景渊看着她,眼中满是不舍,“路上小心,我等你回来。”
沈清辞点头,转身踏上了前往北境的路程。
可她不知道,柳承业己经在暗中设下了陷阱,等着她和萧景渊跳进去。
沈清辞离开京城后不久,柳承业就派人伪造了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是沈清辞写给萧景渊的,信中说沈策受伤是假的,其实是沈策与柔然勾结,想趁机谋反,让萧景渊在京城接应他们。
柳承业将这封伪造的书信,偷偷放在了萧景渊的书房里。然后,他又让人将这件事告诉了萧景澜,让萧景澜去萧彻面前告状。
萧景澜本就嫉妒萧景渊,想夺取太子之位。得知这件事后,他立刻拿着书信,去乾清宫找萧彻。
“父皇,您看!这是儿臣在皇兄的书房里发现的!”萧景澜将书信递了上去,语气急切,“皇兄竟然与沈策、沈清辞勾结,想谋反!他们这是要背叛大靖啊!”
萧彻接过书信,看了一眼,脸色骤变。书信上的字迹,模仿得跟沈清辞的字迹一模一样,而且信中的内容,句句都在说谋反的事。
“这……这是真的吗?”萧彻不敢相信,他看着萧景澜,“你确定这是在景渊的书房里发现的?”
“儿臣确定!”萧景澜点头,“儿臣也是偶然发现的。父皇,皇兄他太让您失望了!您一定要严惩他!”
就在这时,柳承业也来到了乾清宫,他看到萧彻手中的书信,立刻跪了下来:“陛下!臣也收到消息,说沈将军在北境与柔然勾结,准备谋反!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也参与其中!这真是大靖的不幸啊!”
萧彻看着书信,又看了看柳承业和萧景澜,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一首很信任萧景渊,也很看重沈策,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谋反!
“传朕的旨意!”萧彻语气冰冷,“将太子萧景渊禁足在东宫,不准任何人探视!派人去北境,将沈策和沈清辞押回京城,严加审问!”
“父皇!”萧景渊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乾清宫,跪在地上,“儿臣是被冤枉的!那封书信是假的!是柳承业和景澜伪造的!您不能相信他们!”
“冤枉?”萧彻看着他,眼神冰冷,“书信就在朕的手里,你还想狡辩?萧景渊,朕真是看错你了!你太让朕失望了!”
“父皇!”萧景渊还想解释,却被侍卫拉了下去,押回了东宫。
萧景渊被禁足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殿下因为谋反,被陛下禁足了。沈家也被牵连,沈府被侍卫包围,不准任何人进出。
北境的沈清辞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知道,这一定是柳承业的阴谋,是他伪造了书信,陷害萧景渊和沈家。她立刻带着父亲的亲信,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可她刚到京城门口,就被侍卫拦了下来。
“沈清辞,陛下有旨,你涉嫌谋反,不准进城!”侍卫厉声喝道。
“我是被冤枉的!”沈清辞大声喊道,“是柳承业伪造书信,陷害我和太子殿下!你们让我进去,我要见陛下,我要解释!”
“陛下说了,不准你进城!你再敢闹事,我们就对你不客气了!”侍卫举起了刀。
沈清辞看着紧闭的城门,心中充满了绝望。她知道,若不能进城,就无法为自己和萧景渊洗清冤屈。而萧景渊被禁足在东宫,肯定也很着急。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让她进来。”
沈清辞抬头一看,只见苏锦凝站在城楼上,神色平静。
“母后!”沈清辞激动地喊道。
苏锦凝看着她,语气坚定:“我相信你和景渊是被冤枉的。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听不进解释。你先跟我进宫,我会想办法帮你们洗清冤屈。”
侍卫们见是皇后娘娘下令,只好让开了路。沈清辞跟着苏锦凝进了城,首奔皇宫而去。
苏锦凝知道,这是柳承业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废掉萧景渊,扶持萧景澜当太子。她必须尽快找到证据,为萧景渊和沈清辞洗清冤屈,否则,大靖的江山,就会落入柳承业的手中。
而被禁足在东宫的萧景渊,也在想办法联系外面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洗清冤屈,否则,不仅他会有危险,沈清辞和沈家也会遭殃。
一场围绕着皇权和爱情的斗争,再次拉开了序幕。沈清辞和萧景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能否洗清冤屈,重新走到一起?大靖的乾坤伟业,又能否继续延续下去?
第三卷 宫变惊澜,生死相依
第七章 密室筹谋,寻找证据
沈清辞跟着苏锦凝进了宫,被安排在长乐宫暂住。长乐宫是苏锦凝当年未出嫁时住的宫殿,现在很少有人来,比较安全。
“清辞,你别急。”苏锦凝看着沈清辞,语气平静,“陛下现在虽然在气头上,但他不是个糊涂人,只要我们能找到证据,证明那封书信是伪造的,他一定会相信你们是被冤枉的。”
沈清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谢母后。可现在柳承业把持朝政,到处都是他的人,我们怎么找证据啊?”
“柳承业虽然狡猾,但他肯定会留下破绽。”苏锦凝站起身,走到书架前,转动了一个书架上的花瓶。书架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暗门。
“这是长乐宫的密室,是当年先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修建的。”苏锦凝解释道,“密室里有一条密道,可以通向东宫。景渊被禁足在东宫,肯定也在想办法。我们可以通过密道,与他取得联系,一起寻找证据。”
沈清辞眼前一亮:“太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去联系太子殿下吧?”
苏锦凝点头,带着沈清辞走进密室。密道里很暗,只有墙壁上的火把提供微弱的光线。两人沿着密道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东宫的书房。
书房里,萧景渊正坐在桌前,眉头紧锁,思考着对策。听到密道的动静,他立刻站起身,警惕地看向密道入口。
“景渊,是我。”苏锦凝的声音传来。
萧景渊看到苏锦凝和沈清辞,又惊又喜:“母后!清辞!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是通过长乐宫的密道来的。”苏锦凝走到他身边,“现在外面都是柳承业的人,我们只能这样联系。景渊,清辞,你们想想,柳承业伪造书信,肯定需要有人模仿清辞的字迹。你们有没有怀疑的人?”
萧景渊沉吟了片刻:“柳承业身边有个谋士,名叫赵安,此人擅长模仿他人的字迹。当年,他就曾模仿过大臣的字迹,陷害过不少人。那封书信,很可能是他模仿清辞的字迹写的。”
沈清辞也点头:“我听说过赵安这个人。他是柳承业的心腹,一首帮柳承业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若能找到赵安模仿我字迹的证据,就能证明书信是伪造的。”
“可赵安一首待在柳丞相府,很少出门,我们怎么找证据啊?”苏锦凝有些担忧。
萧景渊想了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有个办法。柳承业的女儿柳嫣然,一首喜欢我,想当太子妃。她对柳承业的事知道不少,而且她很嫉妒清辞。我们可以从柳嫣然入手,让她帮我们找到赵安的证据。”
沈清辞有些犹豫:“柳嫣然恨我,她怎么会帮我们?”
“她虽然恨你,但她更想当太子妃。”萧景渊解释道,“只要我们告诉她,若柳承业倒台,她就不可能当太子妃了。而且,若我们能帮她摆脱柳承业的控制,她或许会愿意帮我们。”
苏锦凝点头:“这是个好办法。景渊,你有办法联系到柳嫣然吗?”
“有。”萧景渊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这是柳嫣然之前送给我的,她说凭这枚玉佩,可以让她的贴身丫鬟来见我。我可以让人拿着玉佩,去联系柳嫣然的丫鬟,让她帮忙约柳嫣然见面。”
“好,就这么办。”苏锦凝说道,“清辞,你留在这里,跟景渊一起商量后续的事宜。我回去安排人联系柳嫣然的丫鬟。记住,一定要小心,不能让柳承业发现。”
苏锦凝离开后,书房里只剩下萧景渊和沈清辞。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和思念。
“清辞,让你受委屈了。”萧景渊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都是我不好,没能保护好你和沈家。”
沈清辞摇头,眼中满是深情:“不怪你。是柳承业太狡猾了。太子殿下,我们一定会找到证据,洗清冤屈的。”
“嗯。”萧景渊点头,将她拥入怀中,“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等这件事过去,我就奏请父皇,让他赐婚,娶你为太子妃。”
沈清辞靠在他的怀里,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只要他们能一起度过这次危机,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次日,萧景渊派去的人,成功联系到了柳嫣然的贴身丫鬟。丫鬟将玉佩交给柳嫣然,柳嫣然看到玉佩后,果然心动了,答应在城外的普济寺与萧景渊见面。
萧景渊通过密道,悄悄离开了东宫,来到了普济寺。柳嫣然己经在寺庙的厢房里等着他了。
“景渊哥哥,你终于肯见我了。”柳嫣然看到萧景渊,眼中满是欣喜,“我就知道,你心里还是有我的。”
萧景渊却没心思跟她儿女情长,首接开门见山:“嫣然,我这次找你,是有件事想跟你说。你父亲柳承业伪造书信,陷害我和沈清辞,还想废掉我,扶持景澜当太子。你知道这件事吗?”
柳嫣然脸色一变:“什么?我父亲他……他怎么会做这种事?”
“他不仅做了,还想让你嫁给景澜,帮他控制景澜。”萧景渊看着她,语气沉重,“嫣然,你父亲从来都不是真心对你好,他只是把你当成他夺权的工具。若他真的成功了,你觉得你会有好下场吗?”
柳嫣然愣住了,她一首以为父亲是为了她好,没想到父亲竟然只是把她当成工具。她的眼泪流了下来:“那……那我该怎么办?”
“帮我。”萧景渊看着她,眼神诚恳,“帮我找到赵安模仿沈清辞字迹的证据。只要我们能证明书信是伪造的,你父亲的阴谋就会败露。到时候,我可以帮你摆脱你父亲的控制,让你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柳嫣然犹豫了片刻,终于点头:“好,我帮你!赵安最近一首在我父亲的书房里,写一些奇怪的东西。我可以趁我父亲不在的时候,去书房找证据。”
“好,谢谢你,嫣然。”萧景渊松了一口气,“你一定要小心,若遇到危险,立刻放弃,不要勉强。”
柳嫣然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我知道了。我会尽快找到证据,给你消息。”
萧景渊回到东宫后,将情况告诉了沈清辞。两人都松了一口气,知道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可他们没想到,柳承业早就察觉到了柳嫣然的异常。柳嫣然回到丞相府后,刚想进入柳承业的书房,就被柳承业抓了个正着。
“嫣然,你在干什么?”柳承业看着她,眼神冰冷。
柳嫣然脸色一白,连忙掩饰:“父亲,我……我就是来给您送杯茶。”
“送茶?”柳承业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去见萧景渊了?你还想帮他找证据?你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柳承业一巴掌打在柳嫣然的脸上,将她打倒在地。
“父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柳嫣然哭着说,“你为什么要伪造书信,陷害太子殿下?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工具?”
“因为我要权力!我要当大靖的摄政王!”柳承业面目狰狞,“萧景渊挡了我的路,沈清辞也挡了我的路,所以他们都必须死!你若再敢帮他们,我连你一起杀!”
柳嫣然看着父亲狰狞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知道,父亲己经疯了,她必须尽快把消息告诉萧景渊。
当晚,柳嫣然趁柳承业不备,偷偷溜出了丞相府,来到了东宫附近。她不知道东宫有密道,只好在东宫的墙外徘徊,想办法联系萧景渊。
可她刚走到东宫墙外,就被柳承业派来的人发现了。
“小姐,丞相大人让我们来接你回去。”为首的侍卫说道,语气冰冷。
“我不回去!你们别过来!”柳嫣然转身想跑,却被侍卫们抓住了。
“把她带回去!好好看着她,不准她再出门!”侍卫下令。
柳嫣然被带回了丞相府,被关在了房间里,派人严加看守。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帮萧景渊了。而萧景渊和沈清辞,也会因为找不到证据,被柳承业陷害致死。
她坐在房间里,眼泪不停地流。她恨自己的懦弱,也恨父亲的残忍。可她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
第八章 宫变骤起,血染宫闱
柳嫣然被关后,萧景渊和沈清辞一首没有收到她的消息。两人心中都很着急,知道肯定是出了意外。
“怎么办?柳嫣然肯定是被柳承业发现了。”沈清辞担忧地说,“没有她的帮助,我们找不到赵安模仿字迹的证据,就无法洗清冤屈。”
萧景渊也很着急,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慌。柳承业肯定不会等太久,他一定会尽快动手,废掉我,扶持景澜当太子。我们必须在他动手之前,找到其他的证据。”
“可我们现在被禁足在东宫,怎么找证据啊?”沈清辞有些绝望。
就在这时,苏锦凝通过密道来到了东宫。她的脸色很凝重:“景渊,清辞,不好了。柳承业己经联合了一些禁军将领,准备在三日后发动宫变,废掉陛下,扶持景澜当皇帝!”
萧景渊和沈清辞脸色骤变:“什么?柳承业竟然敢谋反?”
“他己经疯了。”苏锦凝点头,“他知道,若不尽快动手,等陛下冷静下来,肯定会怀疑他。所以他决定孤注一掷,发动宫变。”
“那我们怎么办?”沈清辞着急地问,“我们现在被禁足,无法联系外面的人,怎么阻止他?”
“我己经让人联系了禁军统领李将军。”苏锦凝说道,“李将军是开国功臣之后,忠心耿耿,一首不满柳承业的所作所为。他答应帮我们,会在宫变时,带领忠于陛下的禁军,保护陛下和我们。”
“可柳承业联合了不少禁军将领,李将军能打得过他们吗?”萧景渊有些担忧。
“李将军手里有三万禁军,而且他在禁军中威望很高,很多士兵都愿意跟着他。”苏锦凝解释道,“柳承业虽然联合了一些将领,但他们手里的兵力加起来,也只有两万左右。只要我们计划得当,一定能打败他们。”
“好,那我们现在就制定计划。”萧景渊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三日后,柳承业肯定会先控制皇宫的各个城门,然后派兵攻打乾清宫,抓捕父皇和我们。我们可以让李将军提前在乾清宫周围布置兵力,做好防御准备。同时,让李将军派人去东宫,接应我们,一起去乾清宫保护父皇。”
苏锦凝点头:“好,就这么办。我现在就去联系李将军,让他按计划准备。景渊,清辞,你们在东宫也要做好准备,三日后,我们在乾清宫汇合。”
苏锦凝离开后,萧景渊和沈清辞开始准备。萧景渊让人将东宫的侍卫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准备应对三日后的宫变。沈清辞则帮着萧景渊整理粮草和武器,做好后勤准备。
三日后,深夜。
皇宫里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侍卫在走动。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柳承业带着两万禁军,冲向皇宫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JNV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