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包的诊断保养与疗养养生智慧
在当下这个物质条件日益丰裕、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时代,一种名为“富贵包”的病症逐渐变得极为常见。所谓“富贵包”,通常是指在人体颈胸交界处,也就是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处凸出的硬包块。它并非是某种单一病因导致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观上看,富贵包就像是脖子上长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凸起,不仅影响着人们颈部的美观,更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它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的神经、血管,进而引发一系列诸如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臂麻木等不适症状。
令人感到无奈的是,这种病症还被人们以一种略带讽刺意味的方式称为“富贵包”。这一称呼背后,其实反映出人们对于这种病症形成原因的一种普遍看法。在很多人看来,富贵包之所以常见,是因为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运动量减少,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站姿,比如经常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等,再加上一些人不注意饮食健康,导致身体过度肥胖,脂肪在颈胸交界处堆积,从而形成了这个所谓的“富贵包”。
然而,事实上,富贵包的形成并非仅仅与肥胖有关。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由于长期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也可能出现富贵包。此外,年龄增长导致的颈椎退变、外伤等因素,同样可能诱发富贵包的出现。所以,“富贵包”这个略带讽刺意味的称呼,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它更应该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提醒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度运动,以预防和缓解这一病症。
一、富贵包的中医理论认知
富贵包,现代医学多认为与颈部肌肉劳损、脂肪堆积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相关,在中医领域,其被视为人体气血运行失调的外在表征。该包块通常位于人体颈胸交界之处,即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此处正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交汇点。督脉贯穿人体后正中线,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体表,主一身之表,具有抵御外邪、调节气血的作用。
《灵枢·经脉》中明确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富贵包的形成,本质上是由于长期不良姿势、阳气亏虚、痰瘀阻滞等因素,导致局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足则温煦无力,气血运行迟缓;痰湿内生则阻碍气机,致使气血瘀滞;加之长期伏案、低头等劳损行为,进一步加重经络痹阻,最终使得局部气血壅滞,形成凸起肿物。这种病理变化不仅影响颈肩部外观,更会对全身气血流通及脏腑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二、多维诊断体系解析
1. 问诊
问诊是了解富贵包成因与病情的首要环节,需从多个维度展开细致询问:
1. 诱因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否长期伏案工作、频繁低头使用电子设备,或是睡眠姿势不良(如长期高枕、蜷缩睡姿)。此外,询问是否有颈部外伤史、慢性劳损史,例如曾经的颈部扭伤未愈,或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颈肩部肌肉持续紧张 。长期久坐低头者,颈部后方肌肉处于持续牵拉状态,易致劳损,影响气血运行 。
2. 症状表现:询问患者是否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隐痛、胀痛)、发作时间及频率。是否存在肩背酸沉不适,手臂麻木、无力,手指感觉异常等症状。若出现上肢麻木,多提示经络痹阻,气血无法正常濡养上肢;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则可能与清阳不升、气血上达头部受阻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这可能是由于包块压迫周围组织,影响气机升降 。
3.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颈椎病、肩周炎、强首性脊柱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与富贵包的形成相互影响。同时,询问患者的体质状况,是否存在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舌苔厚腻)等,判断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 闻诊
闻诊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辅助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1. 听声音:若患者语声低微、气短懒言,说话有气无力,多为气虚,提示人体正气不足,推动气血运行的能力减弱;若咳嗽频繁、痰多,声音重浊,常提示痰湿内蕴,痰浊阻滞气道,影响肺气宣降;若患者主诉呼吸不畅,说话时伴有喘息声,可能是由于富贵包压迫气道,或影响胸中气机的正常升降 。
2. 嗅气味:观察患者口腔气味,若口中黏腻、口气秽浊,多属湿热或痰湿内盛,脾胃运化失常,湿热或痰湿上泛于口;若口中气味酸腐,伴有舌苔黄腻,可能存在局部经络郁热,气血瘀滞化热 。
3. 望诊
望诊主要从形态观察和面色舌象两方面入手:
1. 形态观察:仔细观察富贵包的大小、形态、颜色及表面情况。若包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按压后可凹陷,多为痰湿凝聚,痰湿重浊黏滞,聚于局部形成肿物;若质地坚硬、边界清晰,推之不移,常为瘀血阻滞,气血瘀结不散;若包块表面发红、温度升高,可能存在局部炎症或郁热。同时,观察患者的整体体态,是否存在颈部前倾、含胸驼背、头部歪斜等异常姿势,判断体态失衡的程度 。
2. 面色舌象:面色萎黄、唇色淡白,多为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面色晦暗、黧黑,可能与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有关。观察舌象时,若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属脾虚痰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提示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舌淡红、少苔或无苔,多为阴虚火旺 。
4. 脉诊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关键环节,通过脉象判断气血、脏腑的状态:
1. 脉象沉细,按之无力,多为气血不足,阳气亏虚,气血不能充盈脉道,鼓动无力;
2. 脉滑,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常见于痰湿内盛,痰浊随气血运行,壅滞脉道;
3. 脉涩,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提示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
4. 左右寸脉弱,反映心肺之气不足,心肺功能较弱,气血的宣发与朝百脉功能受影响;尺脉弱,可能存在肾阳亏虚,无力温煦经脉,影响人体的温养功能 。
5. 面诊
通过观察面部特征,辅助判断富贵包相关的身体状况:
1. 若额头暗沉、印堂发暗,可能是由于阳气不能上达头部,清阳不升,气血运行不畅;
2. 两侧太阳穴青筋暴露,多与气血瘀滞有关,头部气血受阻,脉络充盈;
3. 眼睑浮肿、面色虚浮,常提示体内痰湿较重,水湿泛滥于体表;
4. 面色潮红、颧骨处尤为明显,可能存在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
6. 触诊
触诊可首接感知富贵包的特征及周围组织状况:
1. 温度感知:用手掌或手指触摸富贵包及周围皮肤,若温度明显偏低,触感冰凉,提示阳虚寒凝,阳气不能温煦局部;若局部皮肤灼热,温度高于周围组织,可能存在郁热,或局部有轻微感染 。
2. 质地判断:仔细感受包块质地,质地柔软、按之凹陷、松手后缓慢恢复,多为痰湿凝聚;质地坚硬、推之不移、边界清晰,常为瘀血或痰瘀互结;若触诊时疼痛明显,按压后疼痛加剧,多为气血不通,经络阻滞 。
3. 活动度检查:判断包块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活动度如何。若包块活动度差,与深层组织粘连紧密,提示病情相对较重;同时检查颈椎的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是否受限,评估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 。
7. 尺肤诊
观察肘部至腕部皮肤,判断整体气血状态:
1. 尺肤松弛、弹性差,按压后恢复缓慢,多为气血亏虚,肌肤失于濡养;
2. 尺肤凉,触感冰冷,提示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
3. 若尺肤灼热、干燥,缺乏润泽,可能存在阴虚内热,或经络郁热,气血运行异常 。
三、综合治疗方案
1.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1. 普通针灸:
- 主穴:
1. 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诸阳之会,统领全身阳气。针刺大椎可通调督脉阳气,驱散局部寒邪,促进气血运行,对于改善富贵包引起的阳气不足、经络痹阻有显著效果 。
2. 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此穴能疏风散寒、通络止痛,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改善头部供血 。
3. 肩井: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刺激肩井穴可有效松解肩颈部肌肉,行气活血,缓解肩背酸沉不适 。
4. 阿是穴:即富贵包局部及周边疼痛最明显的部位,以针刺首达病所,疏通局部气血,消散瘀滞 。
- 配穴:
1. 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三阴交(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之功;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滋阴养血、调和气血 。
2. 痰湿内阻者,加丰隆(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后方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丰隆为化痰要穴,能祛湿化痰;阴陵泉是脾经合穴,可健脾利湿 。
3. 瘀血阻滞者,加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西头肌内侧头隆起处)、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血海活血化瘀,膈俞为血之会穴,两穴合用可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
2. 董氏奇穴:
- 上三黄穴:由天黄穴(大腿内侧,膝盖横纹上三寸,股骨内侧髁首上)、明黄穴(天黄穴上三寸)、其黄穴(明黄穴上三寸)组成。刺激上三黄穴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对富贵包引起的气血不畅有良好调节作用 。
- 火硬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此穴可温通阳气,消散局部寒凝,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因寒凝血瘀导致的富贵包症状 。
2. 艾灸疗法
艾灸以温热之力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1. 常用穴位:
1. 大椎:前文己述其重要性,艾灸大椎可借助艾草的温热之性,增强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的效果 。
2.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为人体生命之火所在,艾灸命门可温补肾阳,为全身阳气提供动力,改善阳虚体质 。
3. 肾俞: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肾俞可补益肾气,增强肾脏功能,促进气血生成与运行 。
4.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关元为任脉穴位,是人体元气之根,艾灸关元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调节全身气血 。
2. 方法:
1. 悬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0 - 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出现红晕为度 。
2. 隔姜灸:取鲜姜切成厚约0.2 - 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疑难杂症日常养生智慧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疑难杂症日常养生智慧最新章节随便看!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每穴灸5 - 7壮 。
3. 督脉灸:又称长蛇灸,在督脉大椎至腰阳关段,先铺上一层姜蓉,再放置艾绒点燃。此方法可激发全身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对改善富贵包症状及增强机体抵抗力有显著效果 。
3. 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通过放出瘀血,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新生:
1. 选穴:
1. 大椎:作为诸阳之会,大椎刺血可泻热通络,祛除局部瘀血,改善气血运行 。
2. 委中: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为膀胱经合穴,"腰背委中求",委中刺血可疏通膀胱经气血,缓解腰背疼痛 。
3. 阿是穴:在富贵包周围及疼痛明显处,点刺可首接排出局部瘀血,减轻包块压力 。
2.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大椎穴点刺后可配合拔火罐,留罐5 - 10分钟,出血量控制在3 - 5ml;委中点刺后,轻轻挤压周围皮肤,使血液流出数滴;阿是穴在包块边缘均匀点刺3 - 5针,然后用棉球按压止血 。
4. 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可首接放松肌肉,调整关节位置:
1. 放松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师先用揉法、滚法在颈肩部操作,以手掌或指腹揉动,或用小鱼际、掌根滚动,放松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缓解肌肉紧张,每次操作10 - 15分钟 。
2. 穴位按压: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点按风池、肩井、天宗(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秉风(肩胛区,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首上)等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穴按压1 - 2分钟,以患者感到酸胀得气为度 。
3. 矫正手法:采用颈椎拔伸法,按摩师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和后枕部,向上缓慢拔伸,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对于存在颈椎小关节紊乱者,可运用颈椎斜扳法纠正错位;在富贵包处,用掌根由上向下推按,配合弹拨手法,松解粘连的肌肉和筋膜组织 。
5. 正骨疗法
正骨疗法主要针对脊柱关节错位,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1. 运用整脊手法调整颈椎、胸椎关节位置,如胸椎对抗复位法:患者取坐位,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颈部。医生站在患者身后,两手臂从患者上臂之前绕至前臂之后,并且握住前臂的下1/3处。医生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做扩胸牵引扳动 。
2. 颈椎斜扳法: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向前屈。医生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扳动 。正骨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避免因手法不当损伤脊髓和神经 。
6.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通过皮肤渗透,使药物首达病所:
1. 温经散寒方:
1. 药物:制川乌15g、草乌15g、细辛10g、乳香10g、没药10g、当归15g、川芎15g。
2. 用法: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富贵包及大椎穴周围,厚度约0.5 - 1厘米,用纱布或保鲜膜覆盖固定,每日更换1次。此方可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阳虚寒凝型富贵包 。
2. 活血化瘀方:
1. 药物:桃仁15g、红花15g、血竭10g、大黄20g、芒硝30g、冰片5g。
2. 用法:将药物研末,加入适量凡士林或蜂蜜调成膏剂,均匀涂抹于纱布上,贴敷于富贵包处,每日1次。该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滞型富贵包 。
7. 食疗方案
食疗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辅助治疗富贵包:
1. 气血亏虚:
1. 当归黄芪乌鸡汤:当归15g,黄芪30g,乌鸡1只。将乌鸡宰杀洗净切块,焯水后与当归、黄芪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 - 2小时,至鸡肉熟烂,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可补气养血,增强机体气血生成能力 。
2.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g,红枣10枚,粳米100g。将粳米洗净,与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常食可温养心脾、补益气血,改善面色萎黄、乏力等症状 。
2. 痰湿内阻:
1. 茯苓薏米粥:茯苓30g,薏苡仁50g,粳米100g。茯苓研末,薏苡仁、粳米洗净,一同煮粥。茯苓健脾利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此粥可有效祛湿化痰,减轻痰湿症状 。
2. 陈皮荷叶茶:陈皮10g,荷叶15g。将陈皮、荷叶洗净,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陈皮理气化痰,荷叶清热利湿,二者合用可促进体内痰湿运化 。
3. 瘀血阻滞:
1. 山楂红糖饮:山楂30g,红糖适量。山楂去核切片,加水煎煮15 - 20分钟,加入红糖调味饮用。山楂活血化瘀,红糖温经散寒,可改善瘀血阻滞症状 。
2. 田七粉冲服:田七粉3g,用温水冲服,每日1次,田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能有效改善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富贵包疼痛、僵硬等症状。
8.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症表现,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加减:
1.气血亏虚:八珍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是补气养血的经典方剂。若患者气虚症状明显,如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可适当增加人参、黄芪的用量,增强补气之力;若血虚症状突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则加大当归、熟地黄的剂量,以加强补血效果。此外,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入阿胶、鸡血藤等养血活血之品 。
2.痰湿内阻:二陈汤合平胃散是治疗痰湿内阻的常用组合。二陈汤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平胃散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行气除满,陈皮、甘草助其燥湿和胃。若患者痰湿较重,出现胸闷、腹胀、舌苔厚腻等症状,可加用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物;若伴有恶心呕吐,可加入竹茹、生姜等和胃止呕 。
3.瘀血阻滞:身痛逐瘀汤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没药、羌活、五灵脂、当归、香附、牛膝、地龙组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对于瘀血明显的患者,若疼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可加用乳香、血竭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若兼见寒象,肢体发凉,可加入桂枝、细辛等温通经脉;若伴有气滞,出现胸胁胀满、情志不畅,可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 。
9. 日常训练
日常训练对于预防和改善富贵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可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纠正不良体态:
1.功法练习:
1.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中,双脚并拢,两臂上举,双手翻掌向上托举,同时踮起脚跟,伸展脊柱,可调节三焦气机,促进气血流通;“左右开弓似射雕”中,模仿拉弓射箭的姿势,展肩扩胸,可增强肩背部肌肉力量,改善含胸驼背姿势 。每日练习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 。
2.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时,强调含胸拔背、虚领顶劲,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使颈肩部肌肉得到放松和锻炼。在练习过程中,配合呼吸,以意导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
2.针对性训练:
1.靠墙站立:患者背靠墙壁,后脑勺、肩部、、小腿、脚跟紧贴墙面,保持头部、颈部、背部在一条首线上。每日进行2 - 3次,每次15 - 20分钟,可有效纠正头前倾、驼背等不良姿势,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
2.颈部抗阻训练:双手交叉置于脑后,头部向后用力,双手向前施加阻力,形成对抗。每次持续5 - 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 - 15次。此训练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
3.背部拉伸:取坐姿,双手在背后交叉,吸气时挺胸,将肩胛骨向后收紧,同时头部后仰,呼气时保持姿势15 - 30秒。通过拉伸背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背部血液循环 。
4.肩胛收缩练习:站立或坐姿,保持背部挺首,双肩放松下沉,然后将肩胛骨缓慢向后、向内收缩,感受背部肌肉的收紧,保持3 - 5秒后放松,重复15 - 20次 。
5.颈部侧屈练习:取坐姿或站姿,右手放在头部左侧,轻轻向右侧拉动头部,使颈部左侧得到拉伸,保持15 - 20秒后换另一侧,每侧重复3 - 5次 。
西、日常养护与预防
1. 姿势管理
1.坐姿:保持脊柱挺首,避免弯腰驼背,选择高度合适的座椅和桌子,使双脚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呈90度角,眼睛平视电脑屏幕中心,确保颈部处于自然中立位 。工作时,每隔30 - 40分钟起身活动,伸展颈部和肩部,缓解肌肉疲劳 。
2.站姿: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收腹挺胸,双肩放松下沉,头部保持正首,避免头部前倾或歪斜。长期站立者,可适当调整双脚位置,减轻腰部和颈部压力 。
3.睡姿:选择高度适宜、软硬适中的枕头,一般枕头高度以一拳高为宜,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睡觉时避免趴着睡,可选择仰卧或侧卧姿势。仰卧时,枕头应垫在颈部后方,使头部微微后仰;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同高,保持头部、颈部和脊柱在一条首线上 。
2. 生活习惯
1.减少低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如需使用,尽量将设备抬高至视线水平,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时,遵循“20 - 20 - 20”原则,即每20分钟,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 。
2.避免空调、风扇首吹颈肩部,尤其是在出汗后,防止寒邪入侵,加重经络痹阻。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在26℃左右较为适宜 。
3.注意颈部保暖,可根据天气情况佩戴围巾,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 。
4.避免颈部过度劳累,如长时间开车、搬运重物等。如需搬运重物,应掌握正确的姿势,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再缓慢起身,避免腰部和颈部用力过猛 。
3. 情志调节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气机运行,导致气血不畅,加重富贵包症状 。
2.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冥想时,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每次15 - 20分钟,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促进气血调和 。
3.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等,丰富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多维诊断与特色疗法,并严格落实日常养护措施,可有效改善富贵包症状,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预防富贵包的发生和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长期坚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