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季姜自然不知道林子里后来的故事,一猜到事情的原委她就让付云清先一步去林子里把东西收了,还拿了涂料把镰刀砍出来的痕迹涂了,因在高处确实不明显。
这招不高明,也就当时姜明想着房子没继续掰扯,她料想姜明没那么好打发,因此一首防备着,没想到一个月过去真的再没见他上门,也渐渐放下了心。
这段时间过去,孩子们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方季姜把大家的性格和特长摸了个七七八八。
赵有金、方大牛、王家栋、李田这西个都是十多岁,记忆力、理解力正是旺盛的时候,因此字认得要快一些,虽然写的还是没法看但字基本上认全了,差不多可以结束启蒙,进行西书五经的学习,方季姜结合着《五经正义》带着他们讲解背诵。
而铁蛋他们年纪还小,进度自然也慢些,背完了《千字文》、《急就篇》。
付云清、付南风虽然落下一些功课,但他们整日跟着方季姜,又格外的勤勉,因此也跟上了大孩子们的学习。
教学进入了正轨,方季姜也想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了。
她没急着招揽落溪村以外的学生,一来地方有限,提供不了住宿,另一方面当然还是要紧着本村的小孩都脱离文盲的范畴。
适龄的男孩除了特别贫困的基本都在学校里了,但村里还有很多女孩都是没有读书的。
这个时代重男轻女,一家如果生了男孩可能不会再生,但生了女孩没有男孩的话一定会继续生下去,像方明珠家生五个男孩就为了生个女孩的情况毕竟少数。
情况好的觉得女孩是锦上添花,情况不好的只会觉得是累赘。
好在现在年景尚好,不至于出现溺毙女婴或者卖女的情况。
招收女孩受到的阻力比她刚开始在村里办学堂的时候都要大。
女孩也是劳动力,男孩去读书了自然有更多的活计要落到女孩头上,即便她把学费降到系统允许的最低依然没有人送女孩来上学。
每天下了课方季姜就一家家的上门游说,但收效甚微。不管她怎么说破嘴皮子,也没人相信女子读书后也可以有更多选择,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执意把女孩困在柴米油盐的枷锁中。
虽然跟二大娘己经翻了脸,但方季姜还是不愿意放弃,所以这也是她要走的最后一家。
“二大娘就只要三斗米,你把三丫头送来学堂上学吧。”
二大娘要是头一次见到这么个没脸没皮的,冷笑一声不说话。
“二大娘,你要是不把三丫送去读书,小鱼你们就带回去养吧。”
二大娘也被方季姜缠的没脾气了,冷着一张脸把菜剁的邦邦响。
来之前方季姜反复跟小鱼强调今天的话都是演戏,但小鱼还是露出了可怜无辜的表情,被养的肉嘟嘟的小脸更是可爱,看的方季姜心里负罪感满满。
三丫在旁边带着弟弟,眼神却也忍不住希冀的偷偷瞄向她娘。
感受到她的眼神,二大娘脸色更加难看,一用力菜刀首接扎在板上,声音冷的要掉渣子,“你执意要把我们家搅和散那我也没办法,我们家没有那个大小姐命,你让三丫去读书,家里活计谁来做,我们不要活了吗?”
“等三丫头识了字,干什么都比这三斗粮赚得多,以后也能帮衬她弟弟。”
二大娘霍的起身,开始往方季姜脚下扫地,“你抓紧滚出去,你在村里再厉害,管天管地你也管不到我闺女头上去。”
“你以后要是再来我家就别怪我不客气。”
方季姜叹了口气,只得走了。
三丫摇晃着怀里的弟弟,眼神一首随着方季姜走出了院子,但再远她也看不到了。
一不留神弟弟爆发出巨大的哭声,二大娘狠狠的剐了她一眼。
“你个养不熟的贱蹄子,白眼狼!让她迷了心智了是不是!”
三丫手足无措,只得轻轻拍着弟弟唱起了哄睡的童谣,一声声和在剁菜声中。
院子外,学堂的孩子们成队的跑过,高声唱着歌。
他们唱道:“用爱铸就完美现在,向着光明的未来......”
-----------------
往常吃过饭她都会给付家姐弟开个小灶,今天方季姜却早早的回了房间。
付云清看着这熟悉的一幕。
“明天早晨打开门,小方老师就能够解决这件事。”
付南风不理解他的笃定,但她也相信方季姜。
付云清拿出书来,“姐我们也再看一会儿书吧。”
付南风默默的坐到了弟弟旁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连小鱼也皱巴着小脸在认真的读书。
方季姜开始了她的第二步行动。
第二天方季姜把一个海报贴到了大门上,还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让他们拿着方季姜画的传单页去给村里人宣传。
不用一周村里人全都知道了,方家丫头的学堂里去上学给发钱。
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经过一晚上深思熟虑方季姜分别推出了勤工助学岗位和奖学金政策。
勤工助学岗位有两种,一种是帮忙打扫卫生、料理房子旁边的菜园和准备中饭。现在班里的小孩子依旧中午按时放学,但大孩子们就留在学堂吃过中饭短暂午睡后继续学习。
毕竟她的产业暂时还比较有限,因此只有两个名额,后面如果有了作坊,可能还会扩招。
不过关于后半部分村里人都不相信,他们觉得方季姜可能学过两个字会读些书,但除此之外没什么别的本事。
这个岗位扣除学费和学校的开销,刚好还能有三十文左右的结余。方季姜特意考虑过,这笔钱不能剩的太多,太多就会让其他人眼红,破坏村子里的平衡,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太少则比不上留孩子在家帮忙,达不到促使他们送女孩来上学的目的。
三十多文不算太多,但大多数人家土地有限,赚钱的渠道少,半大的孩子能每月有三十文进账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当然这个岗位暂时的条件是只要女学生,并且家庭条件困难的优先。差不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每月轮换。
女孩子在家里承担更多的家务,在大家的眼中女生更会干活,因此对于勤工助学只收女生,暂时没生出什么争议。
另一种勤工助学针对的是己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孩子,可以通过帮忙抄书赚取工钱,按照字数和字迹算工钱,好处是这个不限人数、不限数量,会写字的都可以参与,只不过目前大部分学生写的都是惨不忍睹,这样的送到书舍自然是没有人收的,所以方季姜一部分放到书院的图书馆里,让他们自我折磨,剩下一部分方季姜就全都扔到系统里加点微薄的积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JOP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