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件事情是发生的时候周围人太多了,捂也捂不住,所以没到一节课的时间,基本上全校都知道校长被人给砸了,现如今进医务室去了。
齐鲁在医务室里头求爷爷告奶奶地问着校医:“校长没事吧?真没事吧?”他要真出事了,自己都不敢想象校长媳妇会不会提刀来找自己算账。
本来郑好以为他们的校园生活基本上就是日复一日这么过下去的。
但谁曾想,可能那场战争的发生,让国家意识到以前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理念己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作战需求。
信息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所有的一切都要进行改革,军队更需要改革。
其中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他们这一群军校生,又正好是指挥系的,课本开始重新修订,训练方法和教学方式通通开始调整,尽量往现代化信息作战方向靠拢。
于是,这个时候沈鹤归他们会多国语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现在和漂亮国正式建交了,郑好他们还多出来一项课程,计算机课程,全面进入现代信息化作战教学。
郑好看到眼前这些“老古董”设备,哪怕她以前电脑玩得很溜,此刻也是一脸懵。
他们的学习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欢乐,基本上整个学期的课程都被各种现代化、新技术的内容包围着。
沈鹤归他们则对于这些新东西则很兴奋,这对他们来讲有些科幻了。
但郑好很痛苦,这些在她看来“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让她这个享受过后世高速信息运转的人感到头疼,但没办法,还是得学啊。
毛俊明也稀奇地发现,这整个学期郑好他们确实没有闯出什么祸来,主要是没时间闯祸。
以前下了课还能去打打球,跑跑步,现如今打球跑步对他们来说都成了奢侈。
回到宿舍里,大伙都努力消化以前的知识点。
而杜耀祖的脑子在这一刻显出了优势,文化课上他首接能和沈鹤归形成对抗,有的时候甚至沈鹤归还不如他。
没办法,他记忆力强,基本上记过的东西都不会忘,而沈鹤归主要是理论逻辑思维转得快。
郑好到现在己经重新捡起了英语,学得她欲仙欲死。
但幸好身边有个沈鹤归,时不时能教教她,给她梳理单词,抽背,默写。
谁也没想到,在体能方面那么厉害的郑好,而且平时脑子转得那么快的人,居然会在英语上吃亏。
郑好以前的成绩在班上虽然排不上数一数二,但好歹能进前十,可英语这一科确实把她拉下来了。
不过幸好她不是一个人,还有个王革命跟她作伴,两人算得上是难兄难弟了。
新的一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要过年了。
“郑好,别忘记回去之后帮我寄东西啊!”同班同学不停地跟郑好下单。
没错,就是下单,郑好她爹听了她的安排,在国家开放个体经营的时候,去跟村里承包了一片海滩用来种植海带。
当时他说要干这个的时候,村里人都觉得他傻了,好不容易家里宽裕了些,孩子正在读书正是要钱的时候,他却去干这个?
纷纷觉得他脑子有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谁说女兵不能当该溜子 海里那不要钱的海货他不去弄,偏偏自己花钱去承包,这不是纯傻吗?
而且海边是靠天吃饭的,他们这儿台风又多,万一经常来个台风,收成不就全没了吗?
但郑军信他闺女,他闺女见识多,这准能有用。
他种植海带的时候,还不忘听闺女的吩咐,顺带弄了些他们常吃的蚝干,虾干,鲍鱼干之类的,拿到城里去卖。
还寄了一些给郑好,郑好叫杜耀祖帮忙加工,请班上的一些同学吃。
大家很多都还是学生,但并不是所有人家都住在海边,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见过海。
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东西都得在百货大楼才能买到,而且数量有限。
听到郑好家自己做这个,便有人动了心,问郑好能不能帮忙带。
郑好见他们想买,干脆让他们问问家里有没有人要,一起报个数给她,由她爹那边统一发货。
要说对家里生意帮助最大的,莫过于郑甜和郑密这俩小丫头。
她俩也是胆大,见家里要做这些,想着她们经常去码头那边找小叔帮爷爷要钱,便二话不说跑到国营饭店或私人开的小饭店里,问人家要不要收这些海货,量大便宜,还把样品带在身上给人看,还真被她们问到了不少客户。
要知道,城里人吃海鲜也是得花钱买的,他们不会出海捕鱼,基本上都是靠海岛那边捕鱼送过来。
郑军见这俩丫头忙上忙下地跑,还真拉来了不少订单,便跟她们说,拉多少给多少钱,从中抽成给她们。
一听说有钱拿,两个丫头放假没事干就往城里跑,专门去拉订单。
村里也有不少人看得眼红,想跟着郑军他们一样干,但有些人家偷奸耍滑,大小掺在一起卖,时间久了人家发现质量不一,也就不跟他们合作了。
在这些人中,要数脑子转得最快的莫过于王革命他娘。
这是个颇有头脑的大婶,当王革命又寄回一大包海货时,她拿着这些海货去走亲访友,大伙儿对这些稀罕物都挺稀奇。
恰逢国家开放个体经营,她便拿着自己山里捡的蘑菇,院里种的菜,到镇上去卖,还顺带捎上郑好寄来的一些海货,像是海带,紫菜什么的。
没想到都被一抢而空,她琢磨着,索性大胆一回,和丈夫商量后,拿了点钱在镇上盘了间店面。
她从郑好家进了一大批便宜海货,海带、紫菜、虾干、各类鱼干等。
他们那地方虽叫镇,但地方大、人口多,属于一个大镇。
一到赶集时,周围屯子,村里的人都来赶集,人流量相当可观。
赚到第一个月的钱时,她看着手里沉甸甸的收入,下定决心,这生意能干!
于是便把老大,老二也拉上,让他们一起干。
不过她特意嘱咐,一家子不能全挤在同一个地方开店,得分散到别的镇,甚至城里去。
她的想法很实在,一家子不能只有一个发达的,要是只有王革命一个人闯出来了,其他兄弟姐妹还过得紧巴巴,将来麻烦事就多了,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只有让每个人都有活干,有钱赚,日子过得舒心有盼头了,才不会整天盯着弟弟,拖累弟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JS7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