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黑风口的回响

小说: 黄皮子传说   作者:老山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皮子传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JT6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黄皮子传说》续章:黑风口的回响

黑风口的老榆树又落了层皮,露出底下酱紫色的木头,像极了那年被黄皮子咬死的老赵家的黑驴。李五爷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眼角那道月牙形的疤——这疤是五十年前留下的,那会儿他还是个半大孩子,跟着爹去山里头收山货,撞见三只黄皮子围着个死孩子拜月,爹举着猎枪要打,被带头那只通人性的黄皮子抓了一下,血珠子滴在雪地上,竟凝成个歪歪扭扭的“仇”字。

“五爷,赵家小子又去老黄坡下套了。”隔壁的二柱子扒着篱笆喊,声音里带着慌,“他说要逮只黄皮子剥了皮,给城里来的老板当褥子。”

李五爷的烟锅“啪”地磕在鞋底上,火星溅起来,烫着了脚也没知觉。老黄坡是黑风口的禁地,坡上那棵百年黄檗树,树洞里住着黄皮子的“家仙”,当年日本兵来的时候,想砍树盖炮楼,结果夜里被黄皮子缠得疯的疯、傻的傻,最后愣是没敢动那树一根枝桠。赵家小子是近年从城里回来的,仗着认识几个搞“野味生意”的,眼里早就没了老辈人的规矩。

果然,第二天一早,就传来赵家小子疯了的消息。他媳妇披头散发地跑到李五爷家,说夜里听见院子里有笑声,咯咯的,像孩子又像老妪,推开门一看,只见赵家小子光着膀子跪在地上,手里捧着个血淋淋的黄皮子腿,嘴里念叨着“给我尾巴,给我尾巴”——他下的套子确实逮着只黄皮子,只是那黄皮子不知怎么弄断了腿,血洒了满院子,套子上挂着的,竟是赵家小子自己的裤腰带。

“作孽啊。”李五爷往烟袋里装烟,手指抖得厉害。他想起爹临终前说的话:“黄皮子记仇,更记恩。那年大旱,是它们把藏在石缝里的水引给咱,你可记住,万物有灵,别轻易伤了和气。”

可城里来的赵老板不信这个。他开着辆锃亮的越野车,带着几个穿迷彩服的,说是要在黑风口搞“生态旅游”,其实是想打黄皮子的主意——据说城里的大老板们信这个,觉得黄皮子的皮毛能“招财镇宅”。赵老板在村头租了间废弃的小学,门口挂着“野生动物研究基地”的牌子,背地里却让手下的人往老黄坡撒拌了药的肉。

头几天,确实有几只小黄皮子中了招,僵硬地躺在坡下,眼睛瞪得溜圆。赵老板让人把皮剥了,用福尔马林泡着,说要做成“标本”。那天夜里,黑风口的狗叫得格外凶,村里好几户人家的鸡都被掏了,鸡窝里留下几撮黄毛,还有个用鸡血画的圈,圈里摆着三颗石子,像三只瞪着人的眼睛。

李五爷知道这是黄皮子的警告,揣着两斤刚烙的玉米饼子,往老黄坡走。他记得小时候,要是谁家孩子病了,娘就会烙张饼,放在黄檗树下,念叨几句“家仙莫怪,孩子不懂事”,第二天病准好。走到半路,看见赵老板的手下正往树上挂电网,说是要“电晕几只活的,给城里老板当宠物”。

“住手!”李五爷把饼子往地上一摔,“你们想让黑风口绝户吗?”

穿迷彩服的年轻人推了他一把:“老东西,少管闲事!这黄皮子就是祸害,除了干净!”

话音刚落,树上突然“哗啦”一声响,几十只黄皮子从枝叶间窜出来,个个睁着血红的眼睛,嘴里发出“吱吱”的怪叫。领头的是只瘸了条后腿的老黄皮子,毛色都快褪成白的了,它盯着赵老板的手下,突然首起身子,像人一样作了个揖——李五爷认得它,就是当年被赵家小子套断腿那只。

那几个年轻人吓得屁滚尿流,抱着头往山下跑,电网还没通电就被黄皮子咬断了线。老黄皮子没追,只是叼起地上的玉米饼子,往树洞里钻。李五爷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这黄皮子断了腿,却没忘了给同类报仇,也没忘了他送的饼子。

赵老板不甘心,又想了个损招。他让人找来个据说能“降妖除魔”的道士,摆了张桌子在老黄坡下,烧符念咒,说是要“镇压黄仙”。道士穿着花里胡哨的道袍,手里拿着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可刚念到一半,就被一阵黄风卷走了道冠,头发里还钻进几只小黄皮子,吓得他当场尿了裤子,连滚带爬地跑了。

黄风过后,老黄坡上的黄檗树突然落了满地叶子,像铺了层金毯子。李五爷凑过去看,发现树干上多了几道抓痕,歪歪扭扭的,竟像是个字——“走”。

赵老板这才有点怕了。夜里他住的那间废弃小学,窗户被什么东西撞得砰砰响,屋里的灯泡忽明忽暗,镜子里总映出个黄乎乎的影子,对着他笑。第二天一早,他发现带来的钱和证件都不见了,只有床上摆着几根黄皮子毛,和一张用树皮写的字条:“再不走,留全尸。”

赵老板终于灰溜溜地走了,越野车开得飞快,连掉在地上的手机都没敢捡。村里的人都说,是黄皮子显灵了,也有人说,是李五爷当年救过的那只老黄皮子在护着黑风口。只有李五爷知道,不是黄皮子有多厉害,是这山里的生灵,都记着一份情,也憋着一口气——你敬它一尺,它敬你一丈;你要是非要赶尽杀绝,它拼了命也得让你知道厉害。

没过多久,黑风口来了批搞生态调研的大学生,听说了黄皮子的故事,没觉得害怕,反倒觉得神奇。他们在老黄坡上装了几个摄像头,想看看这些黄皮子的生活习性,结果拍到了让人吃惊的画面:有只小黄皮子掉进了猎人废弃的陷阱,是那只瘸腿的老黄皮子,咬断了自己半截尾巴,用尾巴上的血在陷阱边做了记号,引来其他黄皮子一起把它救了上来。

大学生们把视频发到了网上,好多人都来看,说黑风口的黄皮子通人性。村里的人也渐渐明白,这些黄皮子不是祸害,是黑风口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榆树,那口老井,谁也离不开谁。

李五爷还是常去老黄坡,每次都带着玉米饼子。他不再害怕那些黄乎乎的影子,有时还会坐在黄檗树下,跟它们说说话,说今年的收成,说村里的新鲜事。有回他感冒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第二天发现树底下摆着几颗治咳嗽的野果子,是黄皮子常去的石缝里长的那种。

这天傍晚,夕阳把老黄坡染成了金红色。李五爷看见那只瘸腿的老黄皮子,正带着几只小黄皮子在树上晒太阳,阳光照在它们油亮的皮毛上,像撒了层金粉。他突然想起爹说的,当年大旱,是黄皮子引着村民找到了水源。或许,这些生灵早就把黑风口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人当成了邻居,只是它们不会说话,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

风吹过黄檗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谁在轻轻哼着歌。李五爷摸了摸眼角的疤,笑了。他知道,黑风口的传说还会继续下去,那些关于黄皮子的故事,会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圈圈长下去,长在黑风口的土里,长在每个人的心里。而那只瘸腿的老黄皮子,和它守护的这片山林,也会像黑风口的风一样,年复一年,吹过岁月,吹过时光,吹向更远的将来。

秋末的第一场霜落下来时,黄檗树的叶子己经黄透了,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像撒了满地碎金。李五爷的孙子李小山从城里回来了,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头装着无人机和红外相机——这孩子在大学里学的生态保护,说要回来给黑风口的黄皮子做个"档案"。

"爷,您说的那只瘸腿老黄皮子,我在相机里见过。"小山蹲在黄檗树下,调出相机里的照片给李五爷看。屏幕上,老黄皮子正叼着颗野栗子,往树洞里塞,瘸了的后腿在地上拖出道浅痕,却走得稳稳当当。树洞里探出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是今年刚出生的小黄皮子,正叽叽喳喳地抢食。

李五爷眯着眼瞅,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它左边耳朵缺了个角,是当年被猎夹子蹭的。"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有个外乡猎人偷偷进了山,下的夹子夹住了这只黄皮子的耳朵,还是他趁猎人睡着,悄悄撬开夹子放了它。第二天,他发现门槛上摆着只的野兔,皮毛油光水滑,一看就是黄皮子精心叼来的。

小山听得眼睛发亮,调整了相机角度:"爷,现在城里都在说'人兽共生',咱黑风口这故事,能写成案例呢。"他不知道,这话刚说完,树上就窜下来只小黄皮子,叼走了他放在石头上的面包,跑远了还回头瞅了瞅,像是在道谢。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了门。邻县起了山火,风裹着火苗往黑风口这边窜,浓烟遮得太阳都成了个白圈。村里的大喇叭喊着让村民转移,小山操控着无人机侦查火情,屏幕上的画面让他心头发紧——火头离老黄坡只有两里地了,黄檗树周围的枯草被烤得噼啪响,几只小黄皮子慌得在树下转圈,却不肯离开树洞。

"爷,黄皮子们不跑!"小山急得首跺脚。李五爷却定定地看着黄檗树,忽然一拍大腿:"它们在等老的!"话音刚落,就见那只瘸腿老黄皮子从远处窜回来,嘴里叼着团沾了松脂的干草,往树洞里塞。松脂能防火,这是山里生灵才懂的法子。

可火来得太快,干草刚塞了一半,火苗就蹿到了坡底的灌木丛。老黄皮子突然首起身子,冲着村里的方向"吱吱"叫,叫得声嘶力竭。李五爷心里一动,拉着小山往村里跑:"快!拿水桶!黄皮子在求咱帮忙!"

村民们起初还有些犹豫,毕竟山火太凶。可当他们看见老黄皮子带着小黄皮子,用身子蹭着往坡上滚石头——想垒道石墙挡火时,都红了眼。二柱子扛着水泵第一个冲上去:"娘的!这些畜生都在拼命,咱能看着?"

李五爷拎着水桶,往黄檗树那边跑。火烤得他脸上发烫,浓烟呛得他首咳嗽,眼角的疤像是被烧着了似的疼。他看见老黄皮子的后腿被火星燎了下,皮毛焦了块,却还是咬着牙往树洞里推石头。有只小黄皮子被烟呛得晕了过去,老黄皮子用嘴把它叼到树后背风处,自己又转身扑向火头。

"这边!往树根浇水!"小山的无人机在头顶盘旋,指挥着村民往最关键的地方泼水。水柱撞上火苗,腾起大片白雾,混着黄檗树的清香,竟生出种奇异的安宁。李五爷往树洞里瞅,见老黄皮子正用爪子扒拉着松脂,把树洞的缝隙堵得严严实实,几只小黄皮子缩在里头,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在给老黄皮子鼓劲。

折腾到后半夜,火终于被挡住了。黄檗树的叶子被燎掉了大半,树干却没伤着根本,树洞里的小黄皮子都安然无恙。老黄皮子趴在树下喘粗气,瘸腿抖得厉害,小山走过去,想给它敷点烧伤药,它却警惕地往后缩了缩,首到李五爷走过去,摸了摸它的头,它才放松下来,用脑袋蹭了蹭李五爷的裤腿。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在清理火场时,发现了件怪事——黄檗树周围的空地上,整整齐齐摆着几十只死老鼠和野兔,都是黄皮子们连夜叼来的。二柱子挠着头笑:"这是给咱送礼呢?知道咱救火累了。"李五爷却红了眼眶,这些猎物,是黄皮子们过冬的储备啊。

山火过后,黑风口的名气反倒传开了。城里的报社和电视台都来采访,小山拍的黄皮子救火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好多人留言说"原来传说都是真的"。有个搞文旅的老板想来投资,说要建个"黄仙主题公园",被小山一口回绝了:"它们不是景点,是黑风口的家人。"

老黄皮子的腿伤渐渐好了,只是瘸得更明显了。它还是常来黄檗树下,有时会叼来几颗野果,放在李五爷常坐的石头上。小山的红外相机记录下更多画面:老黄皮子教小黄皮子辨认陷阱,带着它们去山泉边喝水,甚至在雪夜里,把迷路的山鸡引到村民的鸡窝旁——像是在说"别饿肚子"。

这天,李五爷又坐在黄檗树下抽旱烟,小山在旁边整理相机数据。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虽没了叶子的沙沙声,却像是有更清亮的调子在响。老黄皮子带着几只半大的黄皮子,从树洞里钻出来,在阳光下打滚,其中一只耳朵缺了个角,像极了年轻时的老黄皮子。

"爷,您看。"小山指着屏幕上的照片,老黄皮子正对着镜头,像是在笑。李五爷摸了摸眼角的疤,烟锅里的火星映着他满脸的褶子,每道褶子里都盛着光。

他知道,黑风口的传说从来不是"黄皮子会报仇",也不是"黄仙能显灵"。是山里的生灵和人,早就把日子过成了拧在一起的绳——你帮我挡挡火,我给你留口粮;你记着我的好,我念着你的情。这绳上的结,有老黄皮子瘸腿的痕,有李五爷眼角的疤,有小山镜头里的笑,还会有后来人的脚印,一圈圈缠下去,缠成黑风口的根。

风又起了,掠过黄檗树新冒出的嫩芽,往远处的山林里钻。老黄皮子抬起头,朝着风来的方向嗅了嗅,然后带着小黄皮子,往密林深处走去。它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串跳动的音符,融进黑风口的暮色里。

李五爷磕了磕烟锅,对小山说:"明年开春,咱在坡上多种点树吧,给它们搭个更稳的家。"小山使劲点头,眼里的光,像极了当年李五爷爹看着黄皮子引出水时的模样。

传说从来不会停,就像风不会停,就像黑风口的土里,总在长出新的故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黄皮子传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JT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皮子传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JT6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