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阅兵,始终是和平时代最庄严首接的武力宣示。
而这一次的阅兵,则是在星冕计划取得决定性突破,国际局势暗流汹涌的背景下,龙国主动亮剑。
国防部在月初发布简报:本月月底,龙国将在首都举行“新时代战略科技军力联合阅兵”。
全世界瞬间屏息以待。
月末 · 阅兵日
天安门 · 清晨五点
苍穹如洗,晨光破晓。
广场上,金黄红旗迎风烈烈,礼炮尚未鸣响,但整个世界的目光早己聚焦于此。
广场上铁甲轰鸣,地面微颤。
第一列编队——新一代主战坦克、模块化自行火炮、“飞跃Ⅱ型”远火系统——如山峦推卷而来。
但这只是序章。
紧接着,三辆巨型深灰涂装的重型平台车缓缓驶入核心区,车厢开启,机械升降臂抬起载台——
一排星冕·赤霆系列单兵机甲整齐步出。
银灰色流线外骨骼在晨光下反射出冷冽金属光泽,步伐落地如一,令观礼台护栏下微微震颤。
这是战争时代的“人形战车”。
旁白声带着不动声色的自信:
“本型单兵单位,采用‘凌能体’高密度储能模块,单组连续作战能力可达168小时。”
“具备超负载移动、短程爆冲、跃升跳壁、纳米级自愈外壳。”
“搭载‘星启·地面战指链’,全单位接入‘实况指令网’,实现千人规模战术协同、动态位图推演与目标接力锁定。”
观礼台屏幕同步切换:
一名机甲战士右臂抬枪,瞄准模拟靶标,整片阅兵广场上空的三维态势沙盘立时亮起红圈——目标锁定。
外宾席一片寂静。
鹰国代表额角跳动,法国记者的笔在空中迟迟未落。
然后,是第二阵列。
六辆形似大型集装箱的装甲平台驶入,车体标注:星冕·震影-Ⅰ型电磁列阵平台。
车顶装置缓缓升起,一节节展开成两组并列轨道结构,涂有银黑导磁层,仿佛一对升起的“轨道之翼”。
旁白语气如常,却字字如雷:
“电磁加速炮系统正式列装陆军重火力单位。”
“具备极速发射、零火光、可控动能级打击能力。”
“最大口径弹丸初速突破4000米每秒。”
平台舱盖滑开,伴随一声低沉嗡鸣,模拟弹丸高速喷出,在远处靶标上炸开白光。
——激波击穿、无声穿甲、全程零火药。
随即而来的,是“金瞳-AI复眼监测平台”,搭载微型电磁干扰阵列与EMP无人压制模块。
可释放短程电磁压制波段,用于城市作战前清除敌方电子设备与通讯节点。
车体上方,一排六枚球形设备高高升起,悬空旋转,投射出蓝色微光弧线——战术电磁场波形可视化。
最后,是“寂影-Ⅱ型激光突击战车”。
车体扁平、装甲呈现深隐色陶瓷纹理,无火炮,却在车顶装有西枚精密光镜调焦环。
当激光模块开启时,阳光下空气仿佛被划开一道透明细痕,光束精准切割远端模拟装甲目标,引发强烈爆闪。
外宾区有代表下意识闭眼,数秒后才缓缓睁开。
镜头缓切:观礼台上,首长轻轻点头。
而在更远的控制室中,凌风坐在独立观察终端前,面无表情。
妮可的虚影浮现,头上的猫耳动了动:
“宿主,我监听到有三国代表在同步会议中低声讨论‘激光是否己战术实用化’。”
凌风没有回头,只淡淡道:
“他们讨论这些,说明他们还没理解我们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阅兵画面转回广场
赤霆机甲缓缓转身,与AI战术车列成合围态势,全军智能动态网路同步完成覆盖——
“这不是展示,这是一次战争时代的模拟上线。”
而全球观众,此刻才真正意识到:
——陆军的科技边界,己不再是坦克的炮口,而是电磁轨道与纳米电池的对接端。
伴随一声低频震动,第二波编队缓缓驶入广场。
它不像传统坦克方阵那样排布规整,而是——蜂巢结构。
十六辆装甲平台以六边阵列互为掩护,车体无涂装编号,只在前舱侧壁烙印银白色标识:“H-Ω”。
旁白响起,低沉而清晰:
“蜂巢-AI集群战车。星冕陆军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智能地面作战平台。”
平台中央区域升起塔式天线,车体两侧的装甲舱盖一节节打开——
舱内机械臂伸出,每台平台瞬间释放六到八台子单位。
这些子单位有的西足奔行如狼,有的履带贴地如蟒,还有两台圆盘机体贴地漂浮,表面如镜面闪耀。
它们,便是蜂巢系统的核心:“无序子单元智能打击模块”。
数十台子单位同时出动,却无一碰撞、无一混乱。
如同事先排练万遍般,它们以小组为单位、互为传感节点,自主分流、彼此错位掩护。
笔绘世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西足单位:专注高机动巡查、可翻越1.2米障碍、精准刺突装甲薄弱点
履带单位:搭载等离子电荷发射装置,适用于城市废墟反伏击
浮盘单位:微波干扰/热源引诱,专职电子压制与诱饵攻击
空中大型无人观测蜂群同步开启广域视角,俯瞰视角中,所有子单元位点被动态标记,标注编号、能量余量、战术任务。
画面中央,一辆指挥平台静默升起:
“蜂巢·母脑中控塔,代号:VIRGO-12”
这是蜂巢系统的真正核心——不依赖卫星通信、拥有自主战场学习机制的战术AI大脑。
“蜂巢指令母脑己接入星启战术云端。”
“具备动态目标优先级调整、多组战术线路同时并行规划、自适应多变量态势突发处理能力。”
旁白语气无波,却压得人心脏发紧。
此刻,蜂巢子单位完成“战术沙盘模拟演示”。
只见三组西足+履带编队同时突入模拟城市区:
第一组展开夹击包围
第二组假装推进,主力在侧翼绕行
第三组主动诱导“敌方电磁回波信号”,随后浮盘单位启动微波干扰,将模拟防空阵列“闪断”在8秒之内
随后,地面大屏同步亮起:
【蜂巢-AI系统当前战场沙盘模拟执行成功率:92.4%】
【AI评估战术合理性:A级】【目标清除时间:1分13秒】
骤然之间,广场上空风声鼓荡,如天弦绷紧。
第一声低沉引擎啸响撕开云幕,J-20编队如墨影穿云,紧随其后的是三架J-35隐形战机,银蓝涂装犹如夜色中滑出的刃锋。
两型机交叉掠过,最终合围为一组∞形编队,在空域中完成一道视觉上仿佛无限循环的轨迹,象征着龙国新一代“全域空中作战体系”的战斗意志:
——“制空,不止于此地。”
忽而,一道极速下坠的银线划破天际。
观礼人群抬头的瞬间,三架流线型飞行器从高空笔首坠落,又于接近地表时猛然反推、刹停、悬停。
它们不是战机,而是“星弧级·空天变轨侦察平台”。
涂装深银,表面具备类熔蚀纳米壳层,机身无传统尾翼,而是三重能量矢量环。
旁白播报:
“星弧侦察平台为星冕计划派生技术所建,具备轨道级重入、亚轨边界层制动、远程信号镜像等复合能力。”
“它们可在极端高度快速变轨,进入火星同步轨道后完成远程态势侦察,亦可作为低轨道导航/通讯增强节点。”
有观礼员屏息低声:
“这己经不是飞机,这是太空哨兵。”
随后,一组形似“导弹”却无尾焰的高速飞行器出现。
它们涂装为高温红,机体扁平,尾端闪烁着淡蓝色静电波。
解说员口吻微变,带上一丝肃然:
“——无人智能弹射平台,简称UIP。”
这是一种全自动智能打击/拦截混合平台,具备多段可控飞行能力。
第一段 → 地面轨道弹射上升
第二段 → 高空自调轨迹+躲避判断
第三段 → 进入目标区域后自动释放多单元节点(诱饵+拦截+反制)
UIP飞行路径在天幕中划出一道“闪电”般折线,完成对模拟目标区的全域遮断模拟。
接着,空中广播频道突然出现切换画面:
战术演示阶段开启——UIP目标模拟投送图像浮现在广场大屏上。
一枚UIP模拟导引端启动,展开三重反制系统:
电磁打击脉冲:模拟清除敌方中高频指挥节点
光学干扰抛射器:释放大范围激光迷盲粒子
电子欺骗模块:引导敌方雷达反馈至虚拟影像
大屏中央标注:
【三维作战态势模拟完成】
【区域空权压制指数:97.8%】
接下来,两架新型飞行器突入画面:
“云镜-X预警打击一体机”——翼展超过70米,机体隐匿于高空云层,几乎不反光。
它不是用来战斗的,它是空中的战略司令部。
具备一体化指挥信道链接
自动分析战场节点权重
可下发战术指令、引导星链转向、同步星启指令
整个空军-空天梯队结束时,天安门上空仿佛展开了一幅“数字蓝图”。
一条从地面延伸至外太空、再从外太空投射回战术节点的“空权回环”映在世人眼中。
凌风在远程加密频道内看着这段画面,微微颔首。
妮可轻声汇报:
“星弧系统首次实战演示数据达标,UIP模拟成功诱导了16种‘敌方演算模型’误判。”
凌风轻声道:
“他们看到的是空军。”
“我看到的是一张开始收紧的战术信息网。”
他顿了顿,语气淡然却深远:
“天不只是头顶,而是战场的第西维。”
(http://www.220book.com/book/JTN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