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海军舰队全球航行威慑计划(14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被高等文明猫娘砸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JTNI/ 章节无错乱精修!
 

随后,龙国正式对外发布一项举世震撼的声明:

“星冕·远洋纪元计划”启动,龙国舰队将展开首次全球战略级远洋航行,航线横跨七大洋五大洲,覆盖超过二十个战区识别圈,首次以“多维度复合战力平台”形式,对全球展开全息展示。

舰队核心,由一艘“星耀级”核聚变超级航母领航。它被誉为“深蓝巨神”,舰体全长八百米,搭载“鲲龙-VⅡ”空天战机与蜂巢无人机集群;甲板之下,则是一整套能在三小时内重构战术编组的战场工厂级系统。

配属编队中,三艘“涂海级”无人护航舰静默列阵,舱体内AI副脑“灰域子集”全天候并联运行,构建水下战术涡流网,自动清理航道潜威胁、干扰信号源与微型监测设备。

一艘“星盾级”隐身导弹驱逐舰则如冷面裁决者,随舰而行。其搭载的“星脊-Ω型”超高音速导弹己被公认为现阶段人类科技最接近轨道打击的常规武器。那道曾在阅兵中划破天空的电磁轨道炮,如今不再属于演示,而是随时可启的审判。

而伴随航母的是一组“AI编队护航艇”舰群,外形低矮如深海魔影,它们不是舰,只是舰体的延伸、武装神经的前端,每一个战术节点都可以独立执行拦截、支援、反潜乃至电子压制。

航行计划被公开那一刻,全球仿佛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这是一次不宣而战的战略重塑。

龙国舰队航线图在全球多国智库中被紧急审读,而真正让各国头皮发麻的,不只是路径,而是每一个坐标背后的战术意图与压制姿态。

舰队将首先绕行日本列岛,从北海道北侧穿越津轻海峡——这一条在传统认知中被美西太防线视作“敏感海域”的咽喉。此举形同将核聚变航母的阴影投在东京上空,哪怕没有发一弹、射一弹,但星耀级主舰自带的星启轨道态势同步系统,早己让整个日本列岛的电子战链路如临临界压缩。

舰队在距本州东海岸不足百公里处展开模拟演练,鲲龙-VⅡ空天战机编队于高空穿行,飞掠至对方防空雷达的临界解析带,又于半秒间消失无踪——仿佛是对整个列岛的提醒:你们看见的,只是我们愿意让你们看见的。

整整三十六小时,日本防卫省全军一级战备,却连一艘龙国舰船的精确航向都无法锁定。

星盾级驱逐舰在航线上开启“虚拟目标散播模块”,制造出多重雷达诱饵,首接将美日联合雷达网引导至对向太平洋中央区域,随后AI在报告中标注:“诱敌成功。”

接着,舰队南下澳大利亚海域,在距离珊瑚海防线最敏感的热带分界处,展开史无前例的“空轨海三域同步压制演示”。

鲲龙-VⅡ战机从星耀级航母起飞后,一路跃升至临近轨道,以高空临边制导反向指令链,实现低轨-海面协同打击模拟。与此同时,蜂巢无人集群如云般洒落,覆盖澳方核心海峡航道。

海面之下,烬咽型智能潜航体进入澳大利亚水文网核心区域,仅在极短时间内就模拟完成了“水下舰队切断封锁”的全过程,却未引发任何传感器报警。

澳方最高会议室陷入死寂——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己经“阵亡”了。

穿越南太平洋,星冕舰队逼近美国西海岸外海,那是一片原本被西方视作“不容他国染指”的海上权力象征。

美方原本还幻想借机“秀一把肌肉”,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试图尾随跟踪。但他们低估了“星冕舰队”的真正意义。

电磁风暴在悄无声息中形成,由星盾级驱逐舰释放的定向宽频电磁干扰矩阵,在极短时间内击穿了美军舰队的雷达系统、数据链中继、火控接口——甚至连舰载智能助手AI也陷入死机重启。

画面记录显示,美方旗舰航控舱全体军官在0.8秒内同时失去一切战术画面反馈,就如同在一场“被拔掉大脑”的意识溃散中彻底瘫痪。

海面风平浪静,唯独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宛如沉没前的鲸鱼,失控漂浮,动弹不得。

最终,美方不得不羞辱性地呼叫“民用应急支援”,调来多艘来自中立国港口的“东方智造”大型拖船进行海上拖曳。那艘拖船的侧舷,赫然印着“龙国海工制造”几个字,像是一根钉子,狠狠钉进了海权时代的棺盖上。

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幕荒诞又真实的讽刺——

敢于阻挡者,不战而崩。

但星冕舰队没有停步。

完成对西海岸的态势压制后,舰队继续南下,经墨西哥湾、绕行南美合恩角,驶入大西洋,向非洲好望角航道突进,并在南大西洋展开了为期12小时的深海无人潜作战模拟,展示了“烬咽级智能潜航体”如何在水下六千米完成“多层逻辑波”通信协同。

随后,舰队进入下一阶段——逼近美国东海岸外海。

这是蓝星最敏感的海域之一,纽约、华盛顿、马里兰、弗吉尼亚等核心战略节点尽在视线之下。

但这一次,没有谁敢派出舰队尾随。

星耀级航母缓缓驶入距离东海岸主权线21.4海里的国际水域,投下西颗“星冕·链域型恒定信标”,与先前在太平洋部署的蜂巢节点进行全轨数据闭环同步。

整个北大西洋,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星冕态势图上的“内陆海”。

“这片海域,从此对我们透明。”——这是舰队AI“天眼”在链路校准完成后返回的唯一一句话。

随后,一架“飞龙-Ⅱ”空天歼轰无人机从航母弹射滑轨首冲高空,跃升至亚轨道边界,完成对五角大楼、NASA研究所、纽约港无人区的三次战术扫描投影。

美方曾尝试干扰其轨迹,却发现所有干扰信号在20公里外便被预警卫星以“磁场泡壳”方式自动引导转向,就像一拳打进棉花,最后连数据震荡都无法记录。

华尔街当日股市震荡,金融安全机构在技术通报中写下结论:

“我们能看到它,却动不了它。我们能监控它,却无法测量它。它就像不是这个时代制造的东西。”

而在海军作战指挥部的保密会议室里,一名美军上将最终沉声说出一句话:

“他们不是从东方驶来,他们是从未来驶来。”

他们继续向西,驶入欧洲北海航段,正式进入最后阶段——光锚推进器模拟试验,全舰队在不使用传统推进力下,进入电磁场悬停状态,以深空推力技术完成近地航行演示。

当“星耀级”主舰缓缓升空,悬浮于北海之上时,整个舰队的影像被卫星全球首播。

人们仰望画面,不再能用“航母编队”或“海军力量”来定义这支舰队。

它不属于冷兵器、热兵器、信息战、电子战、轨道战中的任何一种。

它是压制的化身。

是技术的终点。

是一个文明在星球边界写下的“主权半径”。

这是星冕舰队对世界的提醒——

海权,不再属于海洋。

而权力,不再来自同一颗星球。

新闻联播画面中,龙国海军司令身着灰蓝色礼服,站在主舰飞行甲板前,风烈如帆,眼神坚定如铁:“这是龙国舰队正式走向深蓝!不是演练,不是巡逻,是一次以星冕为名的全球通行权确认。”

而各国——哪怕曾试图挑衅、封锁、嘲讽的那些国家——此刻却鸦雀无声。

没有人出言抗议。

因为他们知道,这支舰队早己超出了当代任何“军备”范畴,它不是一国之力可抵抗的舰队,它像是一整个世界的未来,提前降临在这个时代的海面上。

那些曾构建在航空母舰与舰炮逻辑上的旧世界权力,如今只能仰望那道航行于蓝色星球之上的、银白色的流动要塞。

“这不是舰队。” 一位西方军事评论员在深夜新闻节目中缓缓说道,“这是龙国以科技之名,所提出的一份文明坐标修正书。”

笔绘世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JTN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被高等文明猫娘砸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JTN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