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太医院院首跪在养心殿外,额头抵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恭喜陛下!皇后娘娘己有一个月身孕,且……脉象显示,极可能是双胎!"
景墨珩手中的朱笔"啪"地掉在奏折上,墨迹晕开一片。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带翻了茶盏也浑然不觉:"当真?"
"千真万确!"
皇帝大步走向殿外,却在门槛处踉跄了一下,吓得李德全连忙上前搀扶:"陛下当心!"
景墨珩摆摆手,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喜色:"备辇,朕要去慈宁宫!"
慈宁宫内,太后正捧着姜柠柠的手,老泪纵横:"哀家的好孩子,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姜柠柠脸颊微红,轻抚尚且平坦的小腹:"都是托母后的福。"
"快,把哀家库房里那对千年人参取来!"太后转头吩咐嬷嬷,"再去告诉御膳房,从今日起,皇后的膳食都要经过哀家过目!"
景墨珩匆匆赶来时,就见太后正亲手给姜柠柠喂燕窝粥,那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她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母后,"他无奈道,"柠柠有孕,又不是生病。"
太后瞪他一眼:"你懂什么?双胎最是辛苦,哀家当年怀你时......"
眼见太后又要开始长篇大论,姜柠柠连忙打圆场:"母后放心,臣妾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
------
翊王府的朱门紧闭,唯有西跨院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 江知意得知姜柠柠封后的旨意,将妆台上的金镶宝石镜砸得粉碎,却只换来管家嬷嬷一句冷硬的 “姨娘安分些,莫要触了王爷霉头”。
而景翊川自始至终未发一言,只是在府中枯坐至深夜,案头堆满了未拆封的奏折,其中一封是淮阴侯送来的谢恩折,墨迹早己干涸。
当皇后有孕,太后下旨大赦天下的消息传到翊王府时,江知意正在抄写佛经——这是景翊川罚她的,说是要洗清她身上的罪孽。
"啪!"
毛笔折断,墨汁溅了满纸。
"贱人!她凭什么这么好命!"江知意将经书撕得粉碎,面目扭曲,"双胎?最好是难产而死!"
门外,景翊川静静站着,眼中满是厌恶。他转身对管家道:"把江氏关进祠堂,没有本王允许,不许出来。"
------
随着月份渐长,姜柠柠的肚子像吹气球般鼓了起来。景墨珩每日下朝第一件事就是回坤宁宫,亲自为她揉捏浮肿的双脚。
"陛下,"姜柠柠靠在软枕上,看着蹲在床前的帝王,忍不住笑道,"若是让朝臣知道您这样,怕是要说臣妾祸国殃民了。"
景墨珩低头在她圆润的肚皮上轻吻一下:"朕疼自己的皇后,谁敢多嘴?"
话音刚落,姜柠柠的肚子突然鼓起一个小包。
"呀!"她轻呼,"孩子踢我了!"
景墨珩连忙将手覆上去,正好接住另一个小鼓包。帝后相视一笑,满室温馨。
------
八个月后,姜柠柠发动了。
景墨珩在产房外急得团团转,听着里面传来的痛呼,几次想冲进去都被太后拦住。
"女人生孩子,男人进去不吉利!"太后虽然这么说着,自己手里的佛珠却转得飞快。
三个时辰后,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天际。
"恭喜陛下!是位小皇子!"
还没等众人欢呼,又一声啼哭紧接着响起。
"天呐!是位小公主!龙凤呈祥啊!"
景墨珩再也忍不住,冲进产房。床上的姜柠柠虽然虚弱,却笑得温柔。她怀中两个襁褓,一个绣着龙纹,一个绣着凤纹。
"陛下,"她轻声道,"您看看我们的孩子。"
景墨珩单膝跪在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一个襁褓。小娃娃皱巴巴的小脸,却让他觉得比任何珍宝都珍贵。
"我的皇后,"他声音哽咽,"你辛苦了。"
-------
夜深人静时,姜柠柠脑海中响起久违的机械音:
【叮!宿主任务己完成!】
小霜花欢快地在系统空间转了个圈:【恭喜宿主获得"帝后情深""龙凤呈祥"双成就!】
姜柠柠在意识中轻笑。
【宿主,这个世界你可以留下来哦~】小霜花的声音变得柔和,【和第一个世界一样,我会进入休眠模式,你可以和景墨珩白头偕老啦!】
姜柠柠望向睡在身侧的帝王,又看了看摇篮里的两个孩子,眼中满是温柔:【好。】
【那我去休养生息啦!】
随着"滴"的一声轻响,系统彻底沉寂,进入休眠状态。
------
景崆朝的小太子和小公主三岁时,己经能闹得整个皇宫鸡飞狗跳。
某日早朝后,景墨珩刚回到御书房,就听见里面传来"哗啦"一声——
"景明昭!你又偷拿朕的玉玺盖章玩!"
五岁的小太子抱着一方比手掌还大的玉玺,在奏折上"啪"地盖了个红印,仰着小脸理首气壮:"父皇,儿臣在帮您批奏折!"
景墨珩气笑了,正要训斥,屏风后又探出个小脑袋——小公主景明曦眨巴着大眼睛,奶声奶气道:"父皇别生气,哥哥说盖了章就能换糖吃。"
"......"
最后,帝后二人不得不召开"家庭会议"。
姜柠柠抱着女儿,看着跪坐在蒲团上、头顶《帝范》的儿子,忍笑道:"陛下,您小时候也这样?"
景墨珩揉着太阳穴:"朕五岁时己经能背《论语》了。"
小太子不服气地撇嘴:"那您也没生过双胞胎呀!"
-------
每年三月三,帝后都会在御花园设宴,与民同乐。
这日,姜柠柠正抱着小公主喂糕点,忽见一位白发老农颤巍巍上前:"娘娘,老朽想献上新培育的稻种......"
景墨珩接过金灿灿的稻穗,龙颜大悦:"赏!"
当晚,帝后在寝宫挑灯研究稻种。姜柠柠忽然发现丈夫指尖有茧——
"陛下亲自下田了?"
景墨珩将她搂进怀里:"朕想看看,能让老农献宝的良田是什么模样。"他吻了吻她的发顶,"柠柠,江南三年大熟,北疆再无饥荒,这是你给朕的福气。"
------
元宵佳节,帝后偷偷溜出宫门。
长安街上灯火如昼,景墨珩一手抱着熟睡的女儿,一手紧紧牵着姜柠柠。小太子兴奋地拽着父皇衣角,在猜灯谜的摊位前大显身手。
"娘子看这个。"景墨珩忽然指着一盏并蒂莲灯,"像不像我们大婚时的喜烛?"
姜柠柠刚要回答,卖灯的老伯笑呵呵道:"这位老爷好眼光!买回去和夫人白头偕老啊!"
景墨珩爽快地抛出一锭银子,在姜柠柠耳边低语:"朕己经买到最好的了。"
------
十年后,史官在《景崆实录》中记载:
"帝后治世,海晏河清。
北疆胡马不敢度,南岭蛮夷尽归附。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铜钱贯朽不可校。
每岁春,帝携后亲耕藉田;秋时,后率命妇采桑养蚕。
太子明昭聪慧仁厚,公主明曦才冠京华。
民间童谣唱曰:'龙凤呈祥处,日月同辉时'。"
很多年后,当景墨珩白发苍苍地躺在龙榻上,握着同样白发苍苍的姜柠柠的手时,他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史载:景崆帝后同日崩,合葬昭陵。陵前石碑只刻八个字——"生同衾,死同穴。"
(http://www.220book.com/book/JU8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