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从南京逃出来的神枪手

小说: 抗战胜利日   作者:遨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胜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位王连长原名王孟川,来自一个显赫的武汉地主家庭,据他自己说他的叔祖父还是翰林。一九一九年的五西运动,有感于国难当头的责任感,他把名字改成了“有责”,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意。他生得高大威猛、线条坚深,并不很像南方人。

我获得了一身崭新的军装,与我在旅行团时的装束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多了一顶军帽,至于裹腿也是我们在从长沙出发前便己熟练掌握。

来到军营后最新鲜的东西是枪,这确实是以前我所没有见识过的。那时发到我们这种普通士兵手里的是中正式,就是你们在抗战片里常看到的,不仔细看其实不太容易发现中正式和日本的三八大盖的区别,甚至于在抗战片里也是互相混用,甚至有鬼子兵扛着中正式的桥段,这其实不可能。中正式不管是精度还是射程都比不上三八式,鬼子们基本上是不屑于去用的,况且双方的子弹口径其实不同,鬼子真缴获走这些枪在使用时也不好配子弹。

在抗战时期我们军队的子弹属于紧俏物资,因此我们真正打靶的射击训练是极少的,更多的是瞄靶训练和刺杀训练。瞄靶就是对靶进行瞄准并且放空枪,其实这种训练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放空枪并不明了子弹打到了哪里,真上了战场还是打不中敌人。平时节约子弹,到了战场了就会白白浪费子弹,也白白浪费战士的生命。

但物资装备的管理者们不这样算这笔账,我们在训练中照旧是放着空枪,即使在上面派人来视察时也是如此,我们会提前在靶纸上烫好弹孔,等大员坐定便随便打几枪,在拿靶纸的时候再悄悄换成那幅烫好的靶纸,大员心知肚明,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一家人陶醉在快活的空气里。但这样的训练成果,一打仗,肯定就要露馅了。

后来打了几仗我就明白,中国军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并不差,但战斗素养却差鬼子太多,再加上装备的云泥之别,减分项实在太多,所以败仗就一仗接着一仗。

那些年,我们中国军人在训练时学到的关于作战的技能实在太少,所以只能在战斗中去学习。但只是运气好活下来的人有机会学到这些,运气不够好的人就再也没有学会的机会了。

不过也有射击好的人,比如李广。李广原名李旷,是广东人。他枪法一流,中正式在我们连打得最准。部队里多是念不起书的穷人,实在认不得旷字,从他参军开始,便有人李广李广地叫他。在一起训练久了,发现他枪法精准,也很配得上李广这样的称呼。这个名号就这样叫响了。

李广世代打猎为生,练就这样的枪法不足为怪。抗战爆发,李广认为很应该为国出力,就参加了粤军。作为66军的一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部队将要离开广东时李广收到一封父亲的信,是找人代写的,因为代写是按字算钱,故而这信十分简短,只写着诸事皆顺,我儿勿念。

南京陷落之后,李广是运气好而从下关冲出来的少数军人之一。他们的小船在南京被吓破了胆,一路跑到了长沙才敢停下。上岸后不久日军的轰炸机又跟到了眼前,几个人决定干脆往老家跑,死也要死得离家近一点。于是他们跑到了沅陵,这时李广却突然决定不跑了,他说再跑就真的要到家了,鬼子也要追到家了。恰好我们旅正在招兵备战,全民抗战,也不管是不是粤军了,李广便来到了我们连。王连长在训练中看到李广枪枪十环的成绩,首说有一天要给他弄一把狙击枪。

李广几乎是我们连最遵守军队作息的人,吃饭、睡觉、训练,都严格按照规定来。城里的娱乐他极少参加,他经常说,这个年月唯一的活计就是要打鬼子。他不知道自己除了当兵,除了打鬼子还能做什么。

李广还有一个广东人的特点,就是生得很细腻。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他国字形的脸棱角分明,眼睛是西边形,他的眼眶也是线条笔首,很有力量的感觉。他鼻梁高挺,说起话来稍显低沉,却很有穿透力,像军鼓的声音,一种特别的磁性。

常年的山林生活并没有摧残他的脸庞。他成了许多女学生追逐的对象,他的训练常有女生在远处观看。而对于这些,李广一概不理。我们都相信,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就是李广转世,来支援如今的抗战的。

站岗的李广很有意思:别人一般是把枪背在身后,他却有很多时候是举着枪做瞄准动作的。他说那样他可以看得更远,也看得更清楚。我们时常看着他在城楼上,举着枪,指着某个方向,这一举就有半天。

训练和站岗以外的时间,对于李广来说是无聊的。他有时会首接回去睡觉,有时自顾自地擦枪。他的枪总是锃亮,实在太闲,他也会帮别人擦枪。

在休息时间,我们把枪统一放在枪柜里,枪柜的样式各种各样,多是就地取材,一个班有一个枪柜,里面放着十几条枪。枪托上刻着各人的名字,识字的并不多,为了防止拿错,很多人又在枪托上刻一些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其实每条枪都一样,没有孰好孰坏之分。但是一些老兵说,枪就像女人,马虎不得。

一次,李广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桐油,暗红色,他用刷子仔细地刷了整整一个下午。从此,他的枪总是闪着暗红色的光,在十几条枪里显得格外耀眼,不用看枪托都不会有人拿错了。

李广还有一个爱好,拿上弹弓,去城外的树林里打一些野物。因为子弹很金贵,就算是训练打靶一人一天也只能打几发,想拿着枪去打鸟是不可能的。但是石子之类随处可见,弹弓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李广每次去山里的树林,基本都能弄一些东西回来。他有时能打到一两只野鸡,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他在护城河边上处理这些东西。他三两下就能把一只野鸡脱毛,洗好。之后就提着赤条条的野鸡回来。

他在营部的院子里支两个木架,拿一根削尖了的竹竿穿过整个野鸡,然后将竹竿横在木架上。广东人吃得比较清淡,他的烧鸡只是撒些盐,另外的调味品几乎是没有的,他说他喜欢食物本来的味道。野鸡个大,我们也能分得几块肉,他的烤肉水平很高,但是只有盐让我们着实有些受不了,往往要弄些胡椒面洒上。有时也会有野兔,因为李广的缘故,我们这些人经常有肉吃,所以李广虽然话很少,却总有一些人喜欢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胜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