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林瑶握着小刀站在厨房门口,听着外面的动静。赵虎带来的那几人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在墙角低声交谈了几句,便悄然退去。
她并未追出去,而是回到屋内,将门闩紧,又在窗边放了一把铁铲。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林瑶就起了身,简单给小桃喂了些粥,将她托付给隔壁王婶照看,自己则背着一个布包出了门。
她要去祠堂。
昨夜她己经想好了,不能再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出击。王家沟那边能低价卖饭,说明他们也在模仿她的食材来源。若不从根本上拉开差距,迟早会被彻底取代。
而她手里最有力的牌,不只是灵泉,还有她在现代学过的农业知识。
她要让石岭村真正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祠堂前的空地上,几个早起的村民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见林瑶走来,纷纷站起身。
“林姑娘,这么早就来了?”
“是啊,今天召集大家,是有件重要的事要说。”
不多时,李老汉也拄着拐杖赶了过来,冲她点点头:“我己经跟几位老哥打了招呼,人都会来的。”
林瑶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祠堂里渐渐坐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林瑶站在中央,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但坚定:
“最近村里出了些事,我想大家都听说了。王家沟那边开了好几家饭摊,用的是和我差不多的食材,价格还便宜一半。昨天己经有好几位常客被抢走了。”
有人点头,有人低声议论。
林瑶继续道:“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疑问,为什么他们会突然有这些食材?是不是我这边有什么问题?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确实有办法种出更好的菜、养出更肥的鸡鸭。但这不是什么邪术,也不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而是科学。”
“科学?”有人皱眉,“啥叫科学?”
林瑶从布包里拿出一小袋种子:“这是我改良后的灵麦种子,比普通小麦产量高两成,抗虫害能力更强。你们可以拿回去对比试试。”
她又拿出一块木板,上面画着轮作示意图:“如果我们一首种同一种作物,土地会越来越贫瘠。但如果轮换种植豆类、根茎类、叶菜类,就能保持土壤营养,减少病虫害。”
村民们听得有些发愣。
李老汉率先开口:“林姑娘说得对,我在山下那片荒地试过间作红薯和玉米,收成确实比往年多了一些。”
“可这法子靠谱吗?”一位老妇人担忧道,“万一失败了,咱们连口粮都没了。”
“我来承担风险。”林瑶毫不犹豫地说,“这次试验田由我负责,如果失败了,我会用自己的粮食补给大家。但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有了真正的优势,不怕别人抢。”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
“我不想靠降价争市场,我要让大家知道,只有我们石岭村的食材最好、最独特。”
祠堂里一时安静下来。
过了片刻,一个年轻汉子站起来:“我愿意试试。”
紧接着,又有两人跟着应声。
林瑶嘴角微扬:“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
当天下午,林瑶带着三位年轻人来到山脚下的一块闲置土地,开始划分区域。
她亲自示范翻土、施肥、播种的流程,还悄悄将一些灵泉水混入泡种的水中。
几天后,奇迹初现。
原本干枯的土地上,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比一般作物快了整整两天。叶子油亮,株型整齐,一看就是好苗头。
“哎哟!这苗咋长得这么齐整?”那位年轻汉子瞪大了眼。
林瑶没说话,只是蹲下身子,轻轻拨开一片叶子,看着根部微微泛白的细根。
灵泉水不仅加快了生长速度,似乎还在增强植物的生命力。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或许,这片空间的功能,并不止于此。
她抬头望向远处的村庄,阳光洒在青瓦上,映出一层金光。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现在的一切。”
“而是要让这里变得更好。”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李老汉提着水桶过来帮忙。
“林姑娘,你说的那些‘轮作’‘间作’,我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
林瑶笑了笑,接过水桶,却在低头时瞥见手中木桶边缘,有一滴灵泉水正缓缓渗入泥土。
下一刻,她看见那一小块土地上的幼苗,忽然猛地抽长了一截。
她怔住了。
这是……空间升级的征兆?
身后的声音还在继续:“林姑娘,你真打算教全村人这些新法子?”
她回过神,眼神变得深邃。
“当然。”
她说完,弯腰继续浇水,手指却在泥土中轻轻划了一下。
仿佛在埋下一个秘密。
而在祠堂外,不知何时,一道黑影闪进了树林深处。
林瑶没有回头。
但她知道,赵虎己经盯上了这一切。
而这,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JV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