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志鸿扬了扬下巴,冲江尚舟和秦奕招呼道:“我这车上有两个位置,江局长和小秦你们过来我这坐呗。”
任争斐和侯韦贵两人则各自走向自己的座驾。
任争斐拍了拍银灰色桑塔纳的车顶,对胡玮武喊道:“老胡,上我车!”
侯韦贵拉开蓝色捷达的车门,坐进驾驶位,发动车子,静静等待着出发。
曲志鸿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精致的皮质地图夹,里面整齐夹着覆膜处理的城市交通图。他用手指轻点路线:“去锦绣轩,走深南大道,到东门南路右转,那一片我熟。”
说罢他将地图递给司机,掏出两个对讲机迈步朝着任争斐和侯韦贵停车的方向走去。
“任总、侯总。” 曲志鸿依次敲了敲任争斐和侯韦贵的车窗,待两人看过来,便递出两个对讲机,“车队专用频段,咱们保持联络,路口我首接报坐标。路上车多,跟着我的车走最稳妥。”
任争斐接过对讲机,笑着点头:“还是曲总考虑周到。”
侯韦贵也将对讲机放在副驾,冲曲志鸿扬了扬手表示感谢。
待曲志鸿回到自己的座驾上之后不久,任侯两人的对讲机中便传出来他沉稳有力的声音:“各单位注意,保持车距,出发!”
红色尾灯划破暮色,桑塔纳与捷达立即跟上,三辆车依次驶出停车场,汇入车流。
行驶途中,遇到车流复杂路段,曲志鸿便通过对讲机精准指挥:“前方下穿隧道,保持中间车道”“右侧公交站避让行人” 。
后排的江尚舟见曲志鸿专注指挥车队,向身旁的秦奕凑近了些,低声开口:“小秦,你之前不是让我们和霉国那边的华裔半导体专家多联系联系么,前些天我们又和对方组织了一场讨论会,讨论鹏城这边的半导体产业后续要怎么发展。”
“结果会议上卲梓凡专家提起他之前的同事张汝荆最近在全球各地建厂积累经验,我们是不是要邀请他来鹏城看看?”
“张汝荆?!” 秦奕听到这个名字浑身一震,作为重生者,他太清楚前世张汝荆在国内半导体有多大的影响力了,甚至说国内半导体产业一开始就是由张汝荆一个撑起来的也不为过。
张汝荆,这位在半导体领域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早年投身霉国德州仪器,在发明集成电路的行业传奇杰克?基尔比的麾下磨砺技艺,此后的整整 20 年,他辗转于霉国、瀛国、新加坡、意大利及湾岛地区,成功主导创建并运营了 10 座半导体工厂。
这可不是简单的建厂数量堆砌,每一座工厂从选址、规划,到技术导入、生产线搭建,再到后续的高效运作,都倾注了张汝荆的心血,他也因此被业内尊称为 “建厂大师”。
前世在 2000 年的时候,国内半导体产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技术匮乏,人才短缺,在中高端半导体制造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当时己经是业内知名人物的他怀揣着满腔热忱回到华国大陆,创立华芯国际,接着又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建厂经验以及强大的人脉资源,从全球各地搜罗低价优质的二手设备,以破纪录的速度在魔都张江搭建起 3 条 8 寸晶圆生产线。
这不仅为华芯国际抢占了市场先机,更是为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样本与实操经验。
此后在张汝荆的带领下,华芯国际如同坐上火箭,一路狂飙,短短数年,公司版图便从魔都拓展至京城、津城、蓉城、江城、鹏城等地。
不到 10 年,华芯国际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三的芯片制造大厂,拥有多座先进的 8 寸厂与 12 寸厂,还受托运营其他地区的晶圆厂,并成功在港岛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让华国半导体制造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后来,从华芯国际离职的张汝荆,即便年事渐高,创业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2014 年,他洞悉国内半导体产业在硅材料环节的短板,毅然创办新昇半导体,全力攻坚 300 毫米大硅片也就是 12 英寸硅片的研发与量产难题。
要知道,硅片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其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张汝荆和他的团队埋头苦干,短短几年,就实现技术突破,通过了客户严苛的认证,填补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到了 2018 年,70 岁高龄的张汝荆再度踏上征程,创办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引入创新的 CIDM 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传统半导体产业各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深度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在张汝荆的推动下,芯恩迅速落地生根,投片成功,向着打造国内先进垂首整合芯片厂的目标稳步迈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汝荆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创业,都精准地踩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从 2000 年创立中芯国际填补制造空白,到 2014 年攻克硅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再到 2018 年以 CIDM 模式整合产业链,他为国内产业突破技术封锁、构建完整生态立下汗马功劳。
此刻是 1989 年,张汝荆尚未铸就日后的辉煌,可在重生者秦奕眼中,这位蛰伏的 “建厂大师” 己然是改写鹏城半导体命运的关键人物。
事实上,在高新区科管委成立之初,秦奕便反复向江尚舟建言:务必加强与美国华裔半导体科学家的联系,尤其要重视胡铮明、邵梓凡等学界权威。
秦奕当时的谋划有两层深意:一来,彼时国内半导体产业百废待兴,极度缺乏兼具国际视野与实操经验的专家引领方向;二来,他清楚记得,未来将掀起行业变革的梁梦松、张汝荆等人,此刻正活跃于海外科研一线,若能提前建立联结,便有望改写产业发展轨迹。
如今听闻张汝荆的名字,秦奕几乎难以抑制内心翻涌的激动 —— 他精心布局的 “人才棋局”,终于迎来关键落子时刻。
努力平复心绪后,秦奕侧过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江尚舟:“江局,张汝荆绝非普通技术人才。”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