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囤积红酒的想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章节无错乱精修!
 燃面不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人们喝酒,喝的从来都不是酒本身。

“82年拉菲”几十年的价格曲线,完美诠释了资本如何通过一系列营销事件将一个普通消费品包装成金融产品。

1982年,波尔多葡萄园的工人们照例将新酿的拉菲装入橡木桶时,没人会想到这些酒液即将开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资本游戏。最初几年,这批酒安静地躺在酒窖里,和往年产的葡萄酒毫无二致。

转机出现在1984年,一个叫罗伯特·帕克的美国律师在自费创办的《葡萄酒倡导者》上,用"近乎完美的平衡感"来形容这批酒。这本发行量不足千册的小册子,在葡萄酒爱好者圈子里悄悄流传。

与此同时,这批酒在波尔多的批发价依然维持在每瓶20美元左右。

1986年,伦敦某拍卖行的酒水部门主管"偶然"发现,这批酒在瓶中陈年后展现出惊人潜力。

第二年春天,苏富比拍卖会上,一箱82年拉菲拍出了创纪录的价格。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了落槌的瞬间,却没人注意到举牌的买家正是酒庄控股公司的关联方,不过即使有人注意到了,大概也只会和买家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笑。

1990年,港岛半岛酒店的法国餐厅开始将82年拉菲单独列在酒单首页,价格是其他年份的三倍。侍酒师会神秘地告诉客人:"这是帕克先生给过满分的传奇年份。"

同一年,这批酒在巴黎超市的促销架上依然能买到,标价折合人民币不到300元。

1997年港岛回归前夕,某港资银行开始接受名庄葡萄酒作为抵押品。他们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82年拉菲的年化收益率跑赢了同期恒生指数。

第二年,鹏城某贸易公司的年终奖不是现金,而是一人一瓶82年拉菲,财务总监在发放时特意强调:"这可是硬通货。"

2008年金融危机后,魔都外滩某私人银行开设了葡萄酒储藏保险箱服务。

客户经理会指着监控屏幕说:"您名下的82年拉菲就存放在B区23号柜,恒温18度。"而在波尔多,酒庄的酿酒师依然在用同样的工艺酿造新酒,只是橡木桶旁边多了几个举着计算器的基金经理。

即使到了2025年,这场荒诞的资本游戏仍在继续。

那些被精心保存在恒温酒柜里的82年拉菲,瓶身上的酒标己经开始泛黄,就像它们的持有者们逐渐花白的鬓角,魔都外滩某私募基金的年度报告上,赫然写着"另类资产配置:82年拉菲30箱,估值4500万元"。

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资本盛宴里,真正被消费的从来不是酒液本身,而是从专业评分到地缘符号,从身份标识到另类资产,层层嵌套的金融叙事。

当最后一位接盘者花大量货币买下一瓶酒时,他买的不过是资本精心培育的价值幻觉——就像17世纪荷兰人追捧郁金香球茎时,买的从来都不是花朵本身。

“秦工?” 曲志鸿的声音将秦奕拉回现实。

对上曲志鸿探究的目光之后,秦奕这才发现自己刚才一首无意识地在桌布上画着 “82” 的数字。

“没事,刚想起些技术问题。”他端起茶杯掩饰,心中却翻涌着盘算——他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参与进这场资本游戏当中。

以曲志鸿的港商身份,或许能帮忙搭上线找到港岛酒铺进而拿到低价拉菲货源;若能说服江尚舟用高新区名义囤酒,未来变现资金或许就足够支撑一些相对小型的半导体项目启动,这瓶此刻无人追捧的红酒,说不定能成为改写鹏城半导体命运的一张暗牌。

落座时,曲志鸿示意江尚舟坐上主位,自己则挨着秦奕坐下,在等待服务生斟茶的间隙,他从鳄鱼皮名片夹抽出张名片,递向江尚舟:“江局长,这是我在港交所的保荐人电话,引进人才需要外汇支持,我那边随时能周转。”

江尚舟接过卡片,目光扫过上面的信息:“曲总人脉确实广泛,不过国内这时候外汇管制严格,跨境资金调动没那么容易。”

“江局长在蛇口推行的‘一站式审批’,不就是为了灵活解决这类问题?” 曲志鸿不紧不慢道,“我还有个朋友在尖沙咀开了家离岸公司,专门处理跨国技术合作,过往帮不少企业解决过资金和渠道难题,或许也能在人才引进上面帮一点忙。”

“感谢曲总的好意,后续若有需要我肯定找你。”江尚舟把名片收了起来,客气地回应道。

这时,包间门被推开,任争斐爽朗的声音先传了进来:“老远就听见几位在聊大事!”

任争斐进来之后,侯韦贵也静悄悄地跟了进来。

听见任争斐的声音,曲志鸿慢条斯理放下茶盏:“任总来得正巧,正和江局长聊到跨境合作的门道。”

本来任争斐还想听一听跨境合作具体怎么个门道法,结果曲志鸿提了一嘴就没了下文。

意识到对方没有要展开说的意思,他也没有追问下去,提起另外一个自己关心的话题:“说起跨境合作,江局长,我们鹏城现在模拟蜂窝网络的基站设备似乎都是用的进口设备,有计划用国产设备进行替代吗?”

87 年在第六届全运会于羊城举办前夕,全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 —— 广州移动西德胜基站拔地而起,这不仅是羊城通信事业的里程碑,更是我国移动通信从无到有的起点。

这个通信网络初期仅有 60 个用户的容量,发射机与交换机安置在西德胜山顶,采用 450MHz 频段,每个信道发信功率 40 瓦,覆盖范围 20 多公里。

即便如此,也极大缓解了诸如人和、黄埔等地固话难以铺设区域的通信难题,作为固话补充,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羊城模拟蜂窝移动网络的成功开通,后续京城、魔都、鹏城等国内主要城市迅速跟进,到了今年,国内己经有超过 10 座城市陆续开启 1G 网络建设,移动通信的火种就此在全国点燃。

而作为在通信领域沉浮多年的老江湖,任争斐太清楚这看似寻常的 1G 网络建设意味着什么了。

那是一场足以重塑整个商业格局的风暴,谁能抓住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通信帝国中占据一席之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