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7章 航天领域的合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14 年 9 月,巴黎国际航天展在布尔歇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展会现场,华国航天科技集团与欧洲航天局的联合展台前人头攒动 —— 展台上,一台 1:5 比例的 “中欧联合遥感卫星” 模型格外醒目,旁边的屏幕正循环播放着卫星的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介绍。

而秦奕与马运,也作为 “华国科技生态” 的代表受邀出席,这一次,他们的身份不仅是云计算服务商,更是航天数据处理技术的提供方。

“早在 2013 年‘星云’生态在欧洲新能源领域打开局面时,欧洲航天局就主动联系了我们,” 秦奕站在展台前,向围拢的媒体与行业代表介绍道,“ESA 当时正在推进‘全球环境监测计划’,需要处理海量的卫星遥感数据 —— 单颗遥感卫星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就超过 500GB。”

“而他们现有系统的处理效率,根本无法满足‘实时监测冰川融化、森林覆盖变化’的需求。”

一旁的 ESA 技术总监皮埃尔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认可:“我们考察过全球多家科技企业,AWS 的算力虽强,但缺乏航天数据处理的专项优化。”

“而‘星云’平台不仅有华芯芯片的硬件支撑,还有国家天文台多年的科研数据处理经验 ——2010 年你们处理天眼射电信号的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

此次展会上,双方正式签署《中欧航天数据协同处理合作协议》,明确 “星云” 将为 ESA 的 “全球环境监测计划” 提供专属算力集群与数据存储服务。

华国航天科技集团则负责输出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技术,共同构建 “卫星数据采集 - 云端实时处理 - 应用场景落地” 的全链条体系。

协议中特别提到,针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监测、亚马逊雨林植被分析等重点场景,“星云” 将开发定制化算法模块,把数据处理延迟从 ESA 原有的 48 小时压缩至 6 小时以内。

合作推进的过程中,华欧双方的技术协同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华国航天团队带来的 “多光谱数据去噪技术”,能有效过滤卫星成像时的云层干扰,使数据准确率提升 12%。

而 “星云” 团队则基于该技术,优化了分布式算力调度逻辑 —— 当卫星数据传入 “星云” 欧洲节点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数据类型,将植被监测数据分配至法兰克福节点、冰川数据分配至慕尼黑节点,利用区域化算力资源实现并行处理。

2015 年 3 月,首组经过 “华欧协同处理” 的阿尔卑斯山冰川数据正式发布,数据清晰呈现了过去 5 年冰川退缩的细节变化,精度达到 1 米级,远超 ESA 此前的 5 米级标准。

这一合作成果很快辐射到欧洲各国的航天应用领域。

德国航天中心利用该数据优化了 “冰川洪水预警系统”,将预警响应时间缩短 30%;法国农业部门则基于亚马逊雨林植被数据,调整了农产品进口配额测算模型,使农业贸易决策更具科学性。

更重要的是,双方还联合启动了 “航天数据共享平台”,向欧洲中小型科研机构开放部分处理能力 ——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借助该平台完成了 “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关联” 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

“以前欧洲航天领域的技术合作多集中在欧美之间,华国企业的加入,带来了更灵活的技术方案与更低的成本,” 皮埃尔在 2015 年中欧航天合作总结会上说,“‘星云’的算力服务成本比 AWS 低 18%,且能与华国的卫星技术深度协同,这种‘软硬一体’的合作模式,是我们之前从未拥有过的。”

而对于 “华国科技生态” 而言,航天领域的合作更是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华芯国际针对航天数据的高可靠性需求,研发出 “抗辐射芯片”,成功应用于 “星云” 的航天专用算力节点;国内的航天软件企业 “航天宏图” 也借势出海,将自主研发的 “遥感数据解译软件” 适配至 “星云” 平台,成为 ESA 的指定软件供应商。

到 2015 年底,华国己有 6 家科技企业通过 “中欧航天合作” 进入欧洲市场,形成了涵盖芯片、软件、云计算的航天科技产业链。

秦奕站在巴黎航天展的余晖中,看着联合展台上不断闪烁的合作成果数据,心中感慨万千。从云计算到新能源,再到如今的航天领域,“华国科技生态” 的协同优势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延伸。

他拿出手机,给马运发去一张展台的照片,配文:“从地面的光伏电站,到天上的卫星,我们用技术协同证明,华国科技能在更多领域与世界同行。”

手机那头很快传来回复:“下一步,咱们可以把‘全球新能源科技生态联盟’与航天合作结合起来 —— 用卫星数据优化光伏电站选址、风电场布局,这又是一个新的生态增长点。”

夜色渐浓,布尔歇展览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

华欧航天合作的推进,不仅为双方带来了技术与市场的双赢,更成为 “华国科技生态” 全球化布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而随着更多领域的协同合作不断展开,一个由华国科技引领、多方共赢的全球科技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2016 年初春,秦奕刚结束与欧洲航天局关于 “中欧联合遥感卫星” 后续数据优化的会谈,便马不停蹄地召集 “星云” 核心团队与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代表,在 “星云” 北京总部召开了 “商业航天数据服务生态构建” 研讨会。

会议室的投影幕布上,清晰呈现着商业航天领域的市场分析报告:2015 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美元,其中卫星数据服务占比达 28%,且年增速保持在 15% 以上。

“随着华欧航天合作的深入,咱们不能只停留在数据处理层面,得主动布局商业航天全链条,” 秦奕指着报告中的 “卫星发射与运营” 板块,语气坚定,“‘星云’要联合国内的‘蓝箭航天’‘星际荣耀’这些商业火箭公司,打造‘火箭发射 - 卫星在轨运营 - 数据处理 - 应用落地’的闭环。”

“比如针对欧洲的农业、环保企业,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卫星 + 云端数据服务’的一体化方案,这比单纯卖算力更有竞争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