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2章 未知信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卡玛拉的这一发现引发全球轰动,各国科研机构纷纷申请加入数据解读工作。

为高效整合全球智慧,“星际通信协作联盟” 依托月球通信站的 “双舰数据同步模块”,搭建了 “全球行星数据共享平台”—— 平台实时更新 “星桥一号” 与 “星桥二号” 的观测数据,允许全球科学家在线标注、分析关键信息。

华国科学院的地质学家通过 “星桥二号” 传回的地表影像,发现行星中纬度地区存在类似地球河流的 “线性地貌”,推测可能是液态水流动形成;霉国的生物学家则基于氧气与叶绿素信号,构建了 “行星生态系统初步模型”,预测该星球可能存在以光合生物为基础的简单生态链。

2056 年,“星桥二号” 在飞行途中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 探测器的核聚变推进系统出现 “燃料利用率下降” 问题,经分析,是星际空间中的氦 - 3 同位素纯度低于预期,导致聚变反应效率降低。

林晓宇团队立刻启动应急方案,一方面通过月球通信站向 “星桥一号” 调取氦 - 3 提纯技术数据,另一方面远程升级 “星桥二号” 的燃料过滤系统,加装 “纳米级同位素分离膜”,将氦 - 3 纯度从 85% 提升至 99.2%。

经过一个月的调试,推进系统效率恢复至正常水平,探测器速度重新稳定在 400 公里 / 秒。

此时的秦奕己 88 岁,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但他仍坚持通过全息投影参与重要会议。

2056 年 9 月,在讨论 “星桥二号” 后续探测计划时,他提出:“应优先对行星表面的‘疑似绿洲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确认是否存在规模化生命活动痕迹。”

团队采纳了这一建议,调整 “星桥二号” 的飞行姿态,将多光谱成像仪的分辨率提升至 10 米级。2057 年初,探测器传回的首批高分辨率影像显示,行星中纬度的 “绿洲区” 存在大片 “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随行星自转呈现周期性变化,与地球植被的昼夜节律高度相似。

月球通信站在此次探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确保高分辨率影像能完整传回地球,通信站升级了 “激光信号压缩算法”,将数据压缩比从 10:1 提升至 20:1,同时增加激光发射功率,使信号传输速率从 1.2Gbps 提升至 2Gbps。

影像传输过程中,通信站还启动 “多链路备份机制”,通过绕月中继卫星与地球测控站同时接收数据,避免因星际干扰导致数据丢失。当首幅 “绿色斑块” 清晰影像出现在地球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时,林晓宇眼眶地说:“秦老的坚持是对的,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2058 年,“星桥一号” 与 “星桥二号” 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至 0.5 光年,两艘探测器开始进行更深度的协同 ——“星桥一号” 将自身携带的 “星际尘埃监测数据” 传输给 “星桥二号”,帮助其提前规避飞行路径上的尘埃颗粒;“星桥二号” 则将高分辨率行星影像共享给 “星桥一号”,辅助其优化后续观测角度。

这种 “资源互补、风险共担” 的协同模式,成为星际探测的新范式,为未来多探测器联合任务提供了宝贵经验。

2059 年 9 月 26 日,第十个 “星际共鸣日” 的 “星际生命探索展” 落幕之后,秦奕的身体状况虽未明显好转,但在医疗团队的精心调理下,竟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

88 岁的他,每天仍会在助手的搀扶下,来到北京远程控制中心的专属观测室,通过全息屏幕查看 “星桥一号” 与 “星桥二号” 的飞行数据。

有时累了,他就靠在座椅上,着口袋里那枚 1984 年的旧硬币,仿佛这枚硬币能给他源源不断的力量 —— 他心里清楚,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使命,绝不能轻易倒下。

2060 年夏,当 “星桥二号” 飞离地球 0.6 光年、距离天鹅座 61 系统仅剩 0.5 光年时,秦奕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让‘星桥二号’在向天鹅座 61 飞行的同时,扩大探测范围,重点监测周边 1 光年内的异常电磁信号。”

“我们不能只盯着目标行星,还要警惕星际空间中可能存在的未知威胁。”

当时林晓宇与卡玛拉虽有些疑惑,但出于对秦奕的信任,还是调整了 “星桥二号” 的探测参数,启动了 “广谱电磁信号监测模式”。

这一决定在半年后竟意外迎来了重要发现。

2061 年 2 月,“星桥二号” 的广谱监测模块捕捉到一组异常的脉冲信号 —— 信号频率极不稳定,且包含着类似 “指令传递” 的规律编码,与此前探测到的天鹅座 61 系统信号截然不同。

更令人警惕的是,信号来源并非固定天体,而是一个正在以 0.3 倍光速移动的未知目标,且移动方向正朝着天鹅座 61 系统与地球之间的区域靠近。

“这绝不是自然天体发出的信号,也不像是我们己知的任何文明信号。” 卡玛拉在全球紧急会议上展示着信号波形图,语气中满是凝重,“信号的编码模式带有强烈的‘集群指令’特征,就像…… 就像蜂群在传递行动命令。”

秦奕坐在全息投影座椅上,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指着信号中反复出现的一段编码:“这个编码序列的重复频率,与地球上某些社会性昆虫的信息素传递周期高度相似,我们必须立刻搞清楚这个未知目标的真面目。”

团队随即启动 “未知信号溯源计划”,月球通信站将 “星际信号增强模块” 的功率提升至最大,配合 “星桥二号” 的监测模块,对未知目标进行持续追踪。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科技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领路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JVU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