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的春天来得格外热烈,万国文渊阁前的广场上,彩旗招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巨大的横幅上,用汉字、拉丁文、阿拉伯文、梵文等数十种文字书写着 “世界文字大会” 的标语,彰显着这场盛会的空前规模。
白起站在观礼台上,望着陆续抵达的各国使团,眼中满是期待,也暗藏警惕 —— 他深知,这场文化盛宴背后,必然暗流涌动。
最先抵达的是阿拉伯帝国使团,他们的驼队载着精美的羊皮书卷,学者们身着长袍,手中紧握着用金粉书写的《古兰经》译本。
紧随其后的是欧洲使团,威尼斯商人与西班牙贵族虽心有不甘,但在教皇的施压下,也不得不派出代表。
他们的马车上装载着哥特体的拉丁文典籍,代表们眼神中带着傲慢与好奇,打量着幽州城的一切。
非洲部落的使者们则带来了刻满神秘图腾的木板,他们的舞蹈与鼓声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大会首日,白起亲自致开幕词:“文字,是文明的基石,是心灵的桥梁。今日,愿我们放下偏见,以文字为媒,共探文明之美。”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唯有反宋联盟的代表们面色阴沉。
在学术交流环节,各国学者纷纷展示本国文字的魅力。
波斯学者用优美的阿拉伯字母书写诗歌,引得众人赞叹;
希腊学者讲解拉丁文的语法逻辑,条理清晰;
非洲部落的智者则讲述着图腾文字背后的古老传说。
然而,最受瞩目的当属大宋学者的展示。
活字印刷术的现场演示让所有人震惊不己。
工匠们快速排列活字,片刻间便印制出多国文字对照的《千字文》。
“此术可让书籍快速流传,知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 大宋学者的话语掷地有声。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展示了用汉字记录的天文、医学、数学成果,详实的数据与精妙的论述,让欧洲的传教士们都不禁放下傲慢,认真记录。
就在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危机悄然降临。
深夜,一伙蒙面人潜入万国文渊阁,企图烧毁各国珍贵的文献。
他们手持火把,正要点燃书架,却被书院的 “文字侦探学” 学员发现。
这些学员通过蒙面人走路的姿态与留下的脚印,结合之前学习的文字推理知识,迅速判断出他们的藏身之处,并通知了守卫。
岳飞率领的禁军及时赶到,将蒙面人一网打尽。
审讯得知,他们竟是反宋联盟雇佣的海盗与草原马贼。
消息传出,会场哗然。白起面色冷峻:“某些势力不愿看到文明交融,妄图用野蛮手段阻止进步。但他们忘了,文字的力量,远比刀剑更强大!”
为了平息恐慌,也为了彰显大宋的气度,白起决定将次日设为 “自由辩论日”。
各国学者可就文字、文化、信仰等议题展开公开辩论。
这一举措让会场气氛达到高潮。
一位欧洲传教士率先发难:“汉字复杂难懂,如何能成为世界通用文字?拉丁文简洁明了,且受上帝庇佑,才是最佳选择。”
话音未落,大宋女学者李清照起身回应:“汉字一字多义,蕴含天地哲理。如‘仁’字,既有‘爱人’之意,更包含治国安邦之道。且我大宋活字印刷术,可让汉字快速传播,何难之有?”
阿拉伯学者也加入辩论:“我们的文字书写优美,更适合记录诗歌与经文。”
另一位大宋学者则展示了用汉字翻译的阿拉伯诗歌:“诸位请看,汉字不仅能完美呈现原意,更增添了韵律之美。”
激烈的辩论持续整日,从文字的起源谈到文明的未来,从书写方式探讨到文化包容。
最终,许多原本对立的观点开始交融。
一位非洲部落首领感慨道:“或许,我们不必争谁的文字更好,而是让它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大会的最后一日,白起宣布了一个重磅决定:在幽州设立 “世界文字研究院”,各国可派学者常驻,共同研究文字融合与文化交流。
同时,大宋将开放更多技术,帮助各国印制书籍、建立学堂。
此决定得到了绝大多数代表的支持,就连反宋联盟的部分成员也暗自心动。
当各国使团带着满载知识的书籍与盟约离开幽州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大宋的文化,更是对未来的新思考。
而在反宋联盟的据点,威尼斯商人暴跳如雷:“这次让赵构占了上风,但我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不知道的是,白起早己在各国安插了眼线,任何阴谋都将无所遁形。
幽州城的夜晚,灯火辉煌。
新成立的世界文字研究院内,各国学者仍在热烈讨论。
汉字的墨香,混合着拉丁文的油墨味、阿拉伯文的熏香味,飘散在空气中。
白起站在研究院外,望着星空,心中坚定:“无论有多少阻碍,让全世界说汉语的目标,终将实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JZ8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