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燕京城头,金兀术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宋军营帐,手中的狼毫在羊皮纸上划出凌乱的线条。
宋军己兵临城下半月有余,可那写满汉字的劝降书仍每日如雪花般飘入城中,今日甚至还附了张《燕京归宋安民告示》,字迹工整,条陈清晰,连城中百姓都开始私下传阅。
“王爷!宋军运来了新式投石机!” 亲卫的急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金兀术登上城楼,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数十架裹着牛皮的巨型投石机缓缓推进,与之前的床子弩不同,这些投石机底座装有铁轮,可灵活转向。
更令他心惊的是,每架投石机旁都立着木牌,上面用汉字与女真文双语写着:“归降者免死,抵抗者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与此同时,临安皇宫的御书房内,白起正与大理寺卿商议律法改革。
案头堆满了各地同文馆的教学成果,其中一份来自燕京周边村落的报告尤为瞩目 —— 村民们自发组织起 “识字互助会”,甚至用汉字编出了抵制金税的歌谣。
“陛下,燕京若破,这些识字的百姓将是稳定民心的关键。” 大理寺卿进言。
白起微微颔首,展开岳飞送来的密信。
信中除了战况,还附了份奇特的计划:在燕京城下开设 “临时同文馆”,只要金兵愿意弃械学习汉字,不仅能免死,还能获得粮食布匹。
“好个岳鹏举,连攻心之策都用上了。” 白起抚掌大笑,随即命人快马加鞭送去嘉奖,同时附上自己连夜撰写的《汉文化简易读本》。
燕京城外,宋军搭建的简易学堂里,被俘的金兵正跟着宋兵学习汉字。
“这个字念‘宋’,是我们国家的名字。”
宋兵举着木牌耐心讲解,“而这个‘金’,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课堂外,不断有金兵偷偷溜出军营前来听课,甚至有人带着兵器来换识字课本。
金兀术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下令将参与学习的金兵全部处死。
然而血腥镇压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深夜里,不少金兵带着兵器越城投降,还顺带打开了部分城门。
岳飞抓住战机,亲率背嵬军杀入城中。
激烈的巷战中,宋军每占领一处街巷,便立刻张挂写有汉字的安民告示,同时安排识字的士兵安抚百姓。
就在燕京即将陷落之时,金国后方传来噩耗 —— 太行义军在河北多地发动起义,切断了金中都与燕京的联系。
更令金太宗绝望的是,这些义军高举的旗帜上,赫然绣着汉字书写的 “还我河山”“驱逐鞑虏”。
他望着空荡荡的国库,终于明白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 当子民都开始向往大宋的文字与文化,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人心的归向。
临安朝堂上,秦桧余党仍在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联名弹劾岳飞 “拥兵自重”,要求立即召回大军。
白起将弹劾奏章当众焚毁,冷笑道:“你们可知,如今燕京百姓己将岳飞视为救星?那些学会汉字的金兵,甚至自愿加入宋军!”
他命人抬上装满竹简的木箱,“这些都是燕京百姓用汉字写的请愿书,请求归入大宋版图!”
燕京之战最终以宋军全胜告终。
当岳飞骑着高头大马踏入燕京城时,百姓们夹道欢迎,不少人手中还举着写有 “欢迎王师” 的汉字木牌。
城楼上,金兀术望着这一幕,突然狂笑起来:“赵构!你赢了,但这天下,终究是文字的天下!” 言罢,挥刀自刎。
白起接到捷报后,即刻启程北上。
他要亲眼看看这座被汉字征服的城池。
途中,他不断接到各地传来的喜讯:金国多个城池望风而降,投降文书上的汉字写得越来越工整;中亚商队主动要求学习汉语,以便与大宋通商;甚至有西域小国派来使者,请求派遣 “汉字先生” 前去教学。
抵达燕京那日,白起登上城楼,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
学堂里传来孩童诵读《百家姓》的声音,市集上的招牌全部换成了汉字,就连金国降兵的军旗上,也绣着 “大宋” 二字。“陛下,接下来我们该往何处?” 岳飞问道。
白起指着北方的草原,又望向西方的大漠,缓缓道:“继续前进。当汉语成为这片大陆的通用语言,当汉字刻满每一座城池的城墙,才是真正的胜利。传令下去,在燕京设立‘通译院’,招募各国人才,将大宋的典籍翻译成各国文字。这,只是开始。”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燕京的城墙上,映照着那些崭新的汉字碑文。
一场由战争引发的文化革命,正以燎原之势,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格局......
我白起,死后魂穿赵构,率岳抗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白起,死后魂穿赵构,率岳抗战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JZ8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