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的早市弥漫着豆汁焦圈的香气,王记茶汤摊前,伙计正用粉笔在木牌上写新品告示。
往常龙飞凤舞的 “文明文” 字迹今日却歪歪扭扭,“茶” 字的星渊流光部分晕染成灰扑扑的色块,引得老主顾们纷纷驻足。
“小王,这字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拄拐的李大爷眯着眼凑近,茶汤勺在铜锅里搅出的涟漪都透着疑惑。
阿里的香料铺子更热闹。
金发碧眼的罗马商人指着账本上褪色的 “文明文” 数字,操着生硬的汴京话嚷嚷:“昨日还是会发光的‘五’,今日咋成瘸腿的‘丂’了?”
阿里抓着山羊胡团团转,货架上的星渊夜光沙罐不知何时蒙上了层白霜,原本灵动的文字纹路变得模糊不清。
隔壁绸缎庄的绣娘抱着布料冲进来:“快瞧瞧!这批‘文明文’纹样的蜀锦,星渊部分的丝线全断了!”
世界文字研究院的围墙外,聚集着捧着作业本的孩童。
十岁的阿福举着泛黄的 “文明文” 习字册抽泣:“先生,我写的‘明’字,星星那半消失了!”
教书先生推了推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忧虑 —— 学堂里所有星渊文字教具都像被抽走了灵魂,连镇纸的 “文明文” 石印都浮现出蛛网状裂痕。
临安城的太学考场里,学子们正对着 “论文明文的传承” 考题抓耳挠腮。
来自大理的考生咬破笔头,宣纸上 “文” 字的星渊尾缀迟迟落不下去:“这般残缺的文字,如何承载千年文脉?”
监考官来回踱步,袍角扫过案头的《文明文典》,书页间夹着的星渊文字标本竟簌簌化作齑粉。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编出了新段子:“诸位可知?那彩虹桥的光芒暗了三分!皆因星渊文字遭了天谴,要把咱大宋的方块字拖下深渊!”
茶客们交头接耳,卖炊饼的武大郎攥着钱袋首皱眉,他新做的 “文明文” 招牌不知何时被人泼了墨汁,只剩 “炊” 字的火字旁还倔强地红着。
泉州港的码头上,造船匠老张抡着斧头的手突然顿住。
刚刻完的 “文明文” 船舷铭文,星渊部分的凹槽里渗出黑色黏液,腐蚀得木纹 “嘶嘶” 作响。
“见鬼了!” 他啐了口唾沫,转头看见邻船的小工正对着褪色的船号发愣 —— 原本鲜亮的 “安” 字,星渊那半边己蜷曲成狰狞的符号。
波斯商队的驼铃声中,阿里带着几位长老匆匆赶往研究院。
他们的骆驼驮着异域奇珍,只为换得星渊文字复原之法。
“我们家乡的商道标识全乱套了!” 长老们展示着变形的 “文明文” 路牌,“原本指向绿洲的符号,现在却指向流沙!”
研究院门前,来自高丽、东瀛的使者也在焦急等待,他们带来的 “文明文” 国书,早己面目全非。
李清照的书房里,烛火摇曳。
她将不同地域受损的 “文明文” 残片铺在案头,发现个惊人规律:沿海地区的文字先从水字旁的星渊部分溃烂,内陆则是山字头遭殃。
“这不是自然损耗,” 她蘸着朱砂在舆图上圈画,“是某种力量在按地域特性侵蚀。”
窗外突然传来孩童哭喊,原来是隔壁孩童的 “文明文” 风筝线突然断裂,化作黑雾消散在夜空。
沈括的实验室成了临时诊疗所。
各地送来的 “患病” 文字器物堆积如山:发光沙砾黯淡无光,石碑铭文凹陷萎缩,连活字印刷的 “文明文” 字模都扭曲变形。
他戴着护目镜观察样本,显微镜下,星渊文字的微观结构正被某种黑色粒子啃噬,如同白蚁蛀空梁柱。
“看!这些粒子遇到汉字部分就绕道,” 他扯松领口,“敌人精准攻击星渊元素,意图割裂文明融合!”
汴京皇宫内,白起盯着各地加急送来的密报,案头的 “文明文” 镇纸不知何时裂成两半。
“传旨:所有学堂暂停教授‘文明文’,开放藏经阁供学者查阅古籍。”
他着腰间玉佩,上面新刻的 “文明文” 祝福纹路正在褪色,“通知韩世忠、岳飞,加强边境巡查,谨防有人借文字乱象生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JZ8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