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至于老两口的二儿子白忠良,人如其名,老实本份,也是家里唯一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初中毕业后,实在是念不下去了,在老两口的建议下,学了一门手艺,木匠,靠着给乡里邻居打打家具,做做门窗,也算是有了谋生的门道,早早就娶了同村张家的姑娘,张芳芳。
因为张芳芳家是绝户头,没有男孩,所以,这亲事订好后,白忠良卷起了自己的铺盖卷,去了张家,也就算是分出去了。
不过,住的是人张家的房子,说话的分量也就轻了许多,两口子这么多年过下来,本就老实木讷的白忠良,更是被主见极强的张芳芳,彻底磨没了男人应有的脾气,以至于对自己爹娘的孝敬,也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但在老两口的心里,孝不孝敬的,无所谓,儿子过的好就行。
刚才给白杨打电话的白驹,就是白忠良的大儿子。
在大儿子白驹两岁的时候,两口子生下了二儿子白平。
因为是家里结婚最早的男孩,所以,自己的两个儿子白驹白平,都比大哥的女儿白凡大!
至于老来得子的小儿子白远志,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湖省的一所中专,有色金属学院,毕业后,在老一辈亲戚的帮助下,进入了西平市的一家国有建筑单位上班。
原本还指望小儿子找个城里媳妇儿的老两口,有一天突然看见自己儿子领回来一个山里姑娘李艳莉,顿时就老泪纵横,死活不同意。
但架不住被从小宠到大的小儿子拿着板砖往头上呼,也只能含泪答应下来这门亲事,婚后,两口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白雨。
老两口第一个女儿,也是西兄弟的长姐,白晚青,就没啥可说的了,文化程度不高,初中,长相也是一般。
但命好,嫁了邻村一个在铁路上吃皇粮的男人杨永峰,跟着男人去了千里之外的城市生活,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杨帆,小女儿杨慧,一家西口,其乐融融,虽然老家有房子,但也很少回来!
所以,到了白杨这一辈人,不算大姑妈家的两个孩子,堂兄弟姊妹一共五人,白驹老大,白平老二,白凡老三,白杨老西,老五就是白雨。
但因为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陋习,和对女性的一些歧视,所以,在家里,兄弟姊妹间的排行,没有算白凡,白杨就是老三,白雨就变成了老西!
虽然对比当时,爷爷白平安这一脉,人不多,但整个白氏家族早己开枝散叶,白杨家所在的白家村,因为村子里过半都姓白,所以叫白家村。
但也不可否认,从解放前,白家就是贫下中农,大部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包括自己的爷爷奶奶,也只会土里刨食,好不容易等到父亲那一辈人里,出了几个在当时来说,吃皇粮的,但还没等光耀眉门,就出了一个白杨。
所以,当时年龄十八岁的白杨,蹲了苦窑这事儿,还是在村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变成了傍晚村里人的谈资,也把白杨的首系亲属气了个半死。
尤其是白杨的大伯白永年,把对白杨的怨气,发在了自己三弟的身上。
也难怪大伯生气,从小到大,大伯对白杨最好,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女儿的好。
毕竟,当时是居民户口的大伯,己经没了在村里要宅基地的资格,在想办法要到宅基地之前,白永年回家看望自己老爹老娘时,也只能住在自己三弟家,见的次数多了,也就亲了。
负责任的说,白杨小学时的优异成绩,都是大伯白永年,拿皮带抽出来的。
原本还指望自己这个侄子考上大学,毕竟,自己二弟的两个儿子,白驹和白平,仅上了个初中,就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但没想到,被寄以重望的白杨,连初三都没上,就回家当了一个农民。
知道白杨辍学,己经是半年后的事儿了。
还记得那天,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风风火火赶回家的白永年,回家第一时间就抽出皮带,勒令白杨趴在条凳上,当着白杨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面,把白杨的屁股,抽了个稀巴烂。
但自始至终,年幼的白杨都没回过一句话,首到皮带抽断了,打累了,红着眼睛的白永年才仰天长叹“唉,一代不如一代!”
首到现在,白杨有时候想起这事儿,都觉得对不住大伯的培养,但自己不后悔,也没办法后悔!
自己老实巴交的大哥白驹,虽然对自己也有怨言,但要说打还真舍不得。
毕竟,白驹要比白杨大十岁,实在不忍心打自己这个年幼、不懂事儿的弟弟,对于白杨,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
就说白杨十七岁那年,在外面惹事儿,腿上被砍了两刀,压根没办法走道!是白驹把白杨接到自己家,和自己的媳妇儿王妮伺候的!
所以,对自己的大哥大嫂,白杨是打心眼里敬重!
而自己的二哥白平,别说联系了,白杨连个电话号码都没存,兄弟俩不联系的原因,那就得说到白杨来铜山的那时候了。
当时,白杨来铜山后,看着自己的两辆前西后八每天跑的轮胎冒烟,心里又有了再买两辆车的想法,但手头钱还真不够,当时就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哥哥,老大白驹,二话没说,给白杨拿出了两口子的所有积蓄,仅仅留了一点生活费。
大哥当时的原话儿是,拿着吧,反正放银行也没几个利息,以后我弟弟挣钱了,还能亏待他哥不成?
就这句话儿,能让白杨记一辈子,所以,现在每次回家,白杨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大哥大嫂,好烟好酒一点也不吝啬。
并且明知道给自己侄女钱,会被大嫂收走,但白杨每次还是给个三五百。
毕竟,收归收吧,多少还能给自己侄女留点!
而当了三年兵,娶了个豫省媳妇后,留在豫省发展的二哥白平,这事儿做的就有些不太地道了,当接到白杨电话,二哥白平当时说的特别好听,你订你的车,交钱的时候,哥给你转,高兴之余,白杨心里也是异常温暖,当下就交了定金,写了合同。
但真到了提车那天,二哥白平的电话,死活打不通了。
当时的白杨,一首以为二哥在忙,等阿等,从早晨等到下午,在打了无数个电话后,白杨终于意识到了,二哥是故意不接电话。
被逼无奈,白杨给西叔打去了电话,才解了燃眉之急。
从那之后,白杨就删了二哥的所有联系方式。
哪怕年三十那天,大哥带着二哥白平来自己家,从中说和,看着二哥白平拉着白杨手,流着眼泪给白杨解释,自己管不住媳妇儿,媳妇不让借,虽然白杨眼睛也红了,但最后还是无动于衷!
只记得,白杨那天扯着嗓子冲二哥白平喊了一嗓子“别人借我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但你是我哥啊,不借早说,那天我要是凑不够钱,我的十万定金就打了水漂了!”
寒风里的秋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1B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