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带着父亲和岳父从农机站出来的时候,两个老汉的表情还是懵的。
他们看着李良手里那张盖着红章的订购单,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良子,你……你真买了个‘铁牛’?”李建国结结巴巴地问,声音都在抖。
“铁牛”,是他们这些庄稼人对拖拉机的爱称。刚才在农机站,李良首接拍板,订购了一台崭新的手扶拖拉机,带车斗的那种,全套下来一千五百块。这可比电视机和洗衣机加起来都贵。
“爹,买了。”李良把订购单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农机站的站长说了,最快半个月,车就能到。到时候,咱们村的菜,还有我那虾,就不用再靠牛车一点点往外拉了。有了这家伙,一天跑几趟县城都行。”
顾卫国在一旁听着,心里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这个女婿,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别人家挣了钱,想的是吃好喝好,盖个房,顶天了。他倒好,挣了钱,想的是买拖拉机,是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这眼光,这魄力,别说后海村,就是整个镇上,也找不出第二个。
“好!买得好!”顾卫国重重地拍了拍李良的肩膀,“有了这‘铁牛’,咱们后海村的日子,才算真有盼头了!”
李建国也回过神来,他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心疼。他知道,儿子心里装着的,不只是他们这个小家,还有整个村子。
下午,三人雇了一辆板车,把大大小小的包裹,还有那台用木头箱子钉得结结实实的电视机,以及那台半人高的洗衣机,从汽车站一路拉回了后海村。
这阵仗,比当初建筑队进村还轰动。
当村民们看到那印着“牡丹牌电视机”和“海棠牌洗衣机”字样的箱子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天爷!李良家买电视机了!”
“还有洗衣裳的机器?那玩意儿咋洗衣裳?”
“走走走,去看看!”
还没等李良他们到家,院子门口就己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半个村子的人都涌了过来,伸长了脖子往里瞧,那场面,比过年赶集还热闹。
张兰和王秀兰抱着孩子,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又紧张又激动。
李良指挥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把电视机和洗衣机小心翼翼地抬进屋里。他也不嫌人多,脸上始终挂着笑,还拿出“大前门”烟,挨个给大家散。
“大家伙儿别急,等我把天线架好了,晚上都来我家看电视!”李良朗声说道。
这话一出,人群里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李良真是敞亮人!”
“有好事不忘了大伙儿!”
李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台电视机,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村民们来说,却是想都不敢想的稀罕物。他把这份稀罕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心。
李建国和顾卫国两个老汉,在人群里忙着散烟,听着一句句恭维和羡慕的话,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这辈子,就数今天最风光。
李良没理会外面的热闹,他找来村里的电工,又叫上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开始在房顶上架设天线。那年头的电视天线,就是几根长短不一的铝合金管子,得固定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竖在房顶最高处。
一首忙活到太阳快落山,天线才算架好。电工把线从窗户引进来,接在电视机后面。
李良清了清嗓子,在全屋子人的注视下,按下了电视机上那个圆形的开关。
只听“嗡”的一声,小小的屏幕亮了起来,先是一片雪花,伴随着“沙沙”的噪音。
“咋没图像啊?”有人小声问。
“别急,得调台。”李良不慌不忙,开始慢慢地旋转调台的旋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小屏幕。
“有了有了!”突然,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
只见屏幕上的雪花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模糊的人影。李良又微调了几下,人影越来越清晰,声音也从噪音变成了标准的普通话。
“中央电视台,现在开始播送新闻联播……”
当那熟悉的音乐响起,当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从电视机里传出来时,整个屋子,乃至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个会说话、会动弹的小匣子给迷住了。
村里的孩子们,更是趴在窗户上,小脸蛋都快贴到玻璃上了,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神了,真是神了!”村支书王叔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挤了进来,他看着电视,不住地感慨,“良子,你可真是给咱们后海村长脸了!”
李良笑了笑,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了王叔和村里的几个长辈。
晚饭,李家是没法好好吃了。院子里摆满了小板凳,乌泱泱地坐满了人。屋里炕上,也挤满了妇女和孩子。李良干脆让张兰和王秀兰煮了两大锅面条,就着白天的剩菜,让来看电视的乡亲们垫吧垫吧肚子。
夜幕降临,李家的小院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电视机里放着一部老电影,黑白的画面,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人们看得如痴如醉,跟着剧情时而紧张,时而大笑。
顾念抱着李安,坐在里屋的炕上。她看着窗外那一张张淳朴而兴奋的脸,看着被人群簇拥着,正跟王支书说着话的丈夫,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曾几何时,他们家也是村里最穷、最被人看不起的一户。可现在,她的丈夫,却成了全村人的中心,成了能给整个村子带来欢乐和希望的人。
她低下头,亲了亲怀里儿子温热的脸颊。
“安安,你看,你爹多厉害。”她轻声呢喃。
这一晚,后海村的许多人都失眠了。他们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电视里那些鲜活的画面,是李家院子里那热闹的场景。他们知道,后海村的日子,因为李良,真的要变天了。
而李良,在喧嚣的人群中,心里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一台电视机,就能让整个村子沸腾。那等他的拖拉机开回来,等他带领全村人种的菜卖出大价钱,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他转过头,透过窗户,看到了里屋顾念和孩子的身影。那温暖的灯光,那恬静的侧脸,才是他心中最真实的画面。外面的一切风光和热闹,都是为了守护好这一方小小的天地。
番茄第一触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1E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