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3章 强弩匠的归处——找回失传的手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M1R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火器坊的锻炉烧得通红,老孙头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弩机零件,眉头皱成了疙瘩:“这破玩意儿,射程连一百步都不到,对付清军的骑兵根本不够看!”

李昊蹲在旁边,摸着弩机上磨损的弦槽:“孙师傅,您说的‘好强弩’,得啥样?”

“射程翻一倍!能穿透三层铁甲!”老孙头拍着大腿,“当年我在军器监见过神臂弩,那玩意儿能射三百步,箭簇带倒钩,勾住盔甲能把人拽下马!可现在……”他摇头叹气,“连个会做的人都找不着。”

李昊带着老孙头下了山,沿着蜿蜒的村道往深处走。太行山的村落藏在槐树林里,炊烟裹着灶火的香气飘过来。路过村口老槐树时,老孙头突然拽住他:“哎,那是不是个弩匠?”

树底下,一个穿粗布短褐的老头正蹲在小马扎上,用锉刀修一把锄头的刃口。他的筐里堆着各种铁件——断了的犁铧、卷刃的镰刀,还有几个锈得看不出原样的弩机机括。老头的手很稳,锉刀在刃口来回蹭,火星子溅在他花白的胡子上。

“李师傅,”李昊走过去,指着筐里的弩机零件,“您这有神臂弩的机括不?”

老头抬头,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闪过光。他放下锉刀,用袖口擦了擦手,摸出一个蜡纸包:“你们……懂弩?”

蜡纸己经泛黄,拆开后是一张手绘的图纸——歪歪扭扭的线条画着弩臂、弦槽、箭槽,旁边用毛笔写着“神臂弩·军器监制”。老头名叫李墨,七十岁年纪,背有点驼,说起话来却中气十足:“俺年轻时候在军器监当匠人,专门造神臂弩!后来战乱,作坊炸了,俺带着图纸逃到这山沟里,靠修农具混口饭吃……”

老孙头凑过去看图纸,手都在抖:“这……这是正宗的神臂弩!俺爹当年在边军当兵,就用这玩意儿射过蒙古人!”

李墨摸着图纸上的刻痕,声音突然哽咽:“俺以为这手艺要跟着俺埋进土里了……”

李昊把李墨请回了庄园。

在火器坊的偏房里,李墨铺开图纸,用炭笔在旁边标注:“弩臂要选硬木,泡桐最好,轻便又有韧性;弦得用牛筋,泡三个月,拉不断;箭簇要带倒钩,用高碳钢打……”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在图纸上划来划去,“可现在没好材料啊!硬木难寻,牛筋要晒半年,高碳钢更是想都不敢想……”

李昊笑了,从储物袋里掏出系统兑换的【精钢锭】和【碳纤维束】:“您看这个——精钢比熟铁硬三倍,做弩臂刚好;碳纤维韧性好,能当弦,拉力是牛筋的两倍!”

李墨的手指碰到精钢锭的瞬间,整个人都僵住了。他用粗糙的指尖着钢锭表面的纹路,眼泪突然掉下来:“这……这是仙物啊!俺爹当年要是有这钢,能造出射五百步的弩!”

“那您就造。”李昊拍了拍他的肩膀,“俺让您做最好的弩,让清军的铁帽子王都得躲着走!”

三天后,李墨带着图纸和工具搬进了火器坊。

老孙头帮他架起了新锻炉,炉火烧得旺旺的,映得李墨的脸通红。他握着小锤子,一下一下敲着精钢锭,火星子溅在图纸上,把“神臂弩”三个字染得发亮。

“弩臂要锻三遍!”李墨喊着,“第一遍打粗胚,第二遍压花纹,第三遍淬火——这样才能又硬又韧!”

老孙头递过水瓢:“歇会儿,喝口水!”

“不歇!”李墨抹了把汗,“俺得赶在月底前做出样弩!”

半个月后,第一把改良神臂弩出炉了。

弩身漆成深灰色,弩臂是泡桐木裹着精钢,弦是碳纤维束,箭槽里插着带倒钩的铁箭。李墨抱着弩,手在抖:“试试……试试射程!”

护卫队的赵铁柱扛来靶子——三块叠在一起的铁甲,立在三百步外的土坡上。李墨深吸一口气,拉开弦槽,把箭搭上去,手指扣动扳机——

“嗡!”

弩箭破空而出,带着尖锐的哨声。第一块铁甲被打穿,第二块,第三块……箭簇深深扎进土坡里,尾羽还在发抖。

“我的老天爷!”老孙头瞪圆了眼睛,“三百步!穿透三层铁甲!”

赵铁柱跑过去捡箭,回来时声音都在颤:“箭簇没弯!铁甲都被戳穿了!”

李墨抱着弩,突然哭了。眼泪砸在弩身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俺对得起祖宗了……俺没把这手艺丢了……”

李墨成了火器坊的“弩机总匠”。

他改良的神臂弩很快批量生产——弩臂用精钢和泡桐复合打造,弦用碳纤维,箭簇带倒钩,射程达到三百步,能穿透三层铁甲。护卫队把它叫做“穿甲弩”,成了对付清军骑兵的“远程杀手”。

那天,李昊去看李墨。老人正蹲在工作台边,打磨弩机的齿轮,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白发上。

“李师傅,”李昊说,“下次清军来,您这弩能派上大用场。”

李墨抬头,眼里带着光:“俺等这天,等了五十年。”

他拿起桌上的图纸,轻轻抚摸:“这不是图纸,是俺爹的遗愿,是俺的手艺,是咱中国人的根……”

李昊望着窗外的靶场——护卫队正在练习射弩,弩箭破空的哨声此起彼伏。他知道,技术的短板补上了,更补上了一种“传承的尊严”。

那些失传的手艺,那些被战乱淹没的智慧,终于在这座太行山下的庄园里,重新焕发了生机。而李墨,这个曾经的失意匠人,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处——不是逃亡,不是苟活,是用一生的手艺,守着这片土地,守着民族的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M1R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M1R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