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雪里的月亮湾
十二月的风裹着细雪钻进警局值班室的窗户时,邱莹莹正对着电脑核对社区独居老人名单。屏幕蓝光映得她眼尾发酸,手机突然震动——是社区王主任的语音:"小邱,3单元201的陈姐又犯病了,她女儿小棠发烧三天,现在在医院急诊室......"
她抓起警服外套往外跑,雪花落在肩头瞬间融化。急救室的红灯刺得人眼睛发紧,邱莹莹隔着玻璃看见小棠蜷缩在病床上,小脸烧得通红,手里攥着半块化了的巧克力。病床边的折叠椅上,陈姐正用袖口擦眼泪:"医生说要住院观察,可我......这个月的低保刚交完房租......"
"陈姐。"邱莹莹轻轻坐下来,"我是社区民警邱莹莹,您还记得我吗?上个月您家水管漏水,是我帮您联系的维修师傅。"
陈姐抬头,眼里的慌乱稍微褪去:"记得......小邱啊,我不是不想治,是小棠她爸走得早,我白天在超市理货,晚上去医院陪床......实在......"
"小棠的医药费我先垫上。"邱莹莹掏出钱包,"您先照顾孩子,其他事交给我们。"
陈姐的手攥住她的袖子:"使不得......"
"使得。"邱莹莹打断她,"就像十二年前,林素兰阿姨收养两个孤儿时说的——'孩子的事,没有使不得'。"
一
深夜十点,邱莹莹抱着保温桶走出医院时,雪下得更密了。她给邱雨发了条消息:"来中心广场,带件厚外套。"转身时撞进一片暖黄的光晕里——是邱雨举着路灯,怀里抱着个纸箱,里面露出几团毛线。
"姐,"邱雨的鼻尖冻得通红,"我找社区阿姨要了旧毛线,孩子们说要给小棠织围巾。小朵说,红色最暖;浩浩说,要织月亮图案;朵朵......"她翻出个歪歪扭扭的毛线球,"说要织星星,因为小棠最喜欢看星星。"
邱莹莹接过纸箱,指尖碰到邱雨冻得发僵的手指:"你怎么不戴手套?"
"给孩子们织围巾时摘了。"邱雨笑了笑,睫毛上落着雪,"陈姐在医院守着,小棠醒来说'想摸摸月亮',我就想织条月亮围巾给她。"
中心广场的路灯下,几个孩子正踮脚够树枝上的雪。小朵举着放大镜,对着雪片喊:"姐姐快看!这片雪有六个角,像银杏叶!"浩浩捧着个铁盒,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等小棠好了,我们煮桂花粥给她喝。"
邱莹莹把纸箱放在石凳上,邱雨取出毛线开始织围巾。针脚歪歪扭扭,却带着股笨拙的认真。小朵凑过来:"邱雨姐姐,我来帮你绕线。"浩浩举着桂花凑到她鼻端:"香不香?"
"香。"邱雨笑着,"等围巾织好,我们给小棠讲月亮的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围过来,小脑袋挤成一团。邱莹莹望着这幕,想起十二年前的冬夜。那时她和邱雨挤在顾家阁楼的旧床上,林素兰裹着蓝布被子来送姜茶,发梢还沾着雪:"雨雨、念秋,冬天要抱团取暖,就像月亮和星星。"
二
小棠住院的第七天,邱莹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来探望时,病房里飘着桂花香。浩浩举着保温杯:"阿姨,这是我煮的桂花茶,甜丝丝的。"小朵捧着毛线团:"阿姨,围巾快织好了,等你出院就能戴!"
陈姐坐在床头,眼睛肿得像两颗桃子:"小邱,这钱......我不能要。"
"陈姐,"邱莹莹把缴费单放在桌上,"这是社区的临时救助金,您就当是替小棠收的礼物。"她转向小棠,"小棠最乖了,等出院了,阿姨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哪里?"小棠的眼睛亮起来。
"月亮湾。"邱莹莹说,"那里有片银杏林,冬天会落金叶子;还有间老房子,墙根下长着好多野桂花。"
"像外婆家吗?"小棠问。
陈姐的手一抖:"小棠没见过外婆......"
"见过。"邱莹莹轻声说,"你怀小棠时,总梦见外婆家的月亮湾。她说那里的月亮最圆,照得人心都软。"
陈姐的眼泪掉下来:"是......我妈走前说,等小棠出生,带她去看月亮湾的银杏。可我......"
"我们带她去。"邱雨从包里拿出个布包,"这是我和姐姐攒的钱,够买去月亮湾的车票,还能租间带暖气的房子。"
布包里是一叠零钱,压着张便签:"林素兰阿姨说,爱不是等有足够的能力,而是有足够的愿意。"是邱莹莹抄的林素兰日记里的话。
小棠伸手摸了摸便签,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去看月亮湾,给外婆打电话。"
陈姐紧紧抱住她:"好,妈妈带你去。"
三
月亮湾的银杏林比想象中更美。十二月的风卷着细雪,银杏叶却还固执地挂着,金黄与雪白交织,像撒了把碎金。小棠坐在轮椅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祈祷之暗巷里的月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浩浩帮她围上邱雨织的月亮围巾——大红色的毛线,中间织着歪歪扭扭的月亮,边缘缀着银杏叶形状的毛线片。
"小棠看!"小朵指着树梢,"那片叶子在发光!"
阳光穿过雪层,在银杏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小棠伸手去够,浩浩赶紧托住她的手:"小心冷。"
"不冷。"小棠笑了,"叶子在跟我打招呼呢。"
老房子的主人是位头发斑白的阿婆,听说她们的来意后,特意生了火盆:"我闺女也姓陈,和你一样。她走得早,留下个小孙子。你们住这儿,就当是自家孙女。"
厨房里飘来红薯粥的香气。阿婆掀开锅盖:"趁热喝,这红薯是自家种的,甜得很。"她往邱莹莹碗里多舀了一勺,"你俩像我家那俩丫头,看着就亲。"
邱莹莹握着碗,热气熏得眼眶发酸。她想起林素兰生前常说:"人间最暖的,不是太阳,是人心。"
晚上,孩子们挤在火盆边讲故事。小朵讲银杏叶的传说,浩浩讲月亮上的兔子,朵朵讲自己编的童话:"从前有个月亮阿姨,她的头发是银杏叶做的,每掉一片,就有一个小朋友找到妈妈......"
小棠靠在陈姐怀里,渐渐睡着了。邱雨轻轻替她拉好被子,瞥见床头柜上放着浩浩画的画:月亮湾的银杏林里,两个小女孩手拉手,后颈分别缀着银杏叶和月亮的银锁。
"姐,"邱雨轻声说,"你看。"
邱莹莹凑过去,看见画的右下角写着:"谢谢林素兰妈妈,让我们成为姐妹。"
窗外的雪还在下,火盆里的木柴噼啪作响。邱莹莹摸出手机,翻到和邱雨的合影——那是去年冬天在月亮湾拍的,两个女孩踩着银杏叶,后颈的银锁闪着暖光,背后是整片银装素裹的林子。
"莹莹姐,"邱雨的声音很轻,"你说林阿姨要是看见,会开心吗?"
"会的。"邱莹莹望着熟睡的小棠,"她会笑着说,她的孩子们,比她想象的更温暖。"
西
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亮湾的银杏林里挂满了灯笼。陈姐搂着小棠,看邱雨带着孩子们舞龙灯。小棠举着兔子灯,跑在队伍最前面,月亮围巾在风里飘起来,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陈姐,"邱莹莹递来一碗汤圆,"小棠的复查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恢复得很好。"
"托你们的福。"陈姐咬了口汤圆,芝麻馅流出来,"我昨天去幼儿园接小棠,她跟小朋友说'我妈妈是超人'。"
"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妈妈。"邱莹莹说,"还有这么多愿意当超人的人。"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呼。浩浩举着个大红灯笼跑过来:"姐姐,看!我们把林素兰阿姨的照片挂在树上了!"
邱莹莹抬头,看见银杏树杈间挂着个相框,里面是林素兰抱着两个婴儿的照片。阳光穿过灯笼纸,给照片镀了层暖黄的光。
"林阿姨,"邱雨对着树影轻声说,"小棠的围巾织好了,月亮湾的银杏叶也在发光。我们都很好,您不用担心。"
风掀起她的发梢,带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邱莹莹望着这幕,想起林素兰日记本最后一页的话:"雨雨、念秋,妈妈最大的愿望,是你们能带着我的爱,去温暖更多的孩子。现在看来,你们做到了。"
夜色渐深,孩子们举着灯笼往回走。小棠困得首打哈欠,陈姐抱起她:"我们回家,妈妈给你煮酒酿圆子。"
邱莹莹和邱雨走在最后。雪己经停了,月亮湾的夜空里,月亮像枚银质的棋子,落进银杏叶织成的锦缎里。
"姐,"邱雨突然说,"我想把月亮湾的故事写成一本书。"
"好啊。"邱莹莹笑了,"就叫《月亮湾的银锁》,主角是两个爱笑的女孩,和一群愿意相信爱的人。"
邱雨点点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林阿姨说过,月亮是面镜子,照见的是人心里的光。我们的光,都是她给的。"
"没错。"邱莹莹摸了摸后颈的银杏叶银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这光,传给了更多人。"
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歪歪扭扭,却连得很紧。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夜色里荡开。月亮湾的银杏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像是在说:"看啊,这就是爱最美好的样子。"
(第十二章完)
------
注:本章以冬季初雪为背景,通过"帮助患病母女""月亮湾之旅"等场景,将"爱与传承"的主题推向更深远的维度。银杏叶围巾、月亮湾的老房子、林素兰的照片等意象串联起过去与现在,传递"爱不仅是给予,更是传递"的治愈内核。警察邱莹莹与福利院工作者邱雨的角色互补,孩子们的天真与的善意形成温暖闭环,最终在月光下完成"爱可以跨越苦难,生生不息"的情感升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M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