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蝉鸣里的旧书店
七月的蝉鸣像撒了一地的碎玻璃,社区警务室的吊扇转得嗡嗡响。邱莹莹正对着户籍系统录入新生儿信息,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隔壁文具店的王婶挎着竹篮经过,篮底露出半截蓝白条纹的校服裤。
"小邱,"王婶探头进来,额角的汗沾着痱子粉,"三楼新搬来的小宇又蹲在楼梯口哭了。这孩子自打转来,就没见他笑过,饭也不好好吃......"
邱莹莹放下鼠标,揉了揉发酸的后颈。后颈的银杏叶银锁被空调风吹得发凉,她想起林素兰说过的话:"孩子的眼泪是未寄出的信,得蹲下来才能读懂。"
一
三楼的楼梯转角,小宇蜷缩在消防栓旁。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膝盖处沾着墨渍,怀里抱着本边角卷毛的《小王子》。听见脚步声,他慌忙把书往怀里塞,鼻尖还挂着没擦干净的泪痕。
"小宇,"邱莹莹蹲下来,声音放得很轻,"姐姐是社区民警,你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
小宇的头垂得更低了,手指绞着校服拉链头:"我......我不想搬来。"
"为什么?"邱莹莹瞥见他脚边的纸箱,上面印着"旧书回收"的字样,"是这里不好玩吗?"
小宇突然抬起头,眼睛红红的:"爸爸说这里有间旧书店,可我昨天去找了,门锁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晚晴书斋 林素兰"。
邱莹莹的手一抖。林素兰的名字!她记得十二岁那年,在福利院的老书架上翻到过一本《小王子》,扉页上就有这个名字——"送给小念秋,愿你永远相信星星会笑。林素兰 1999年夏"。
"小宇,"邱莹莹柔声说,"姐姐认识一位林阿姨,她也喜欢《小王子》。明天姐姐陪你去找书斋好不好?"
小宇的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暗下去:"爸爸说那间书店......己经关门了。"
二
第二天清晨,邱莹莹带着邱雨和小宇去了福民巷。蝉鸣裹着泡桐花的香气,老墙根的青苔上落着星星点点的光斑。小宇抱着纸箱走得很慢,纸箱里露出半本《飞鸟集》,书脊上贴着褪色的标签:"晚晴书斋 赠"。
"到了。"邱莹莹指着巷口的灰砖老楼,二楼阳台挂着块掉漆的木牌,"晚晴书斋"西个字被虫蛀得缺了口。
小宇的脚步顿住了。他仰头望着阳台,突然挣脱邱莹莹的手跑上去。木门上挂着把铜锁,门缝里塞着张报纸,头版日期是2015年6月15日——《老城区改造公告:福民巷部分建筑列入拆迁范围》。
"小宇,"邱雨蹲下来,轻声问,"你爸爸是不是常带你来这里?"
小宇咬着嘴唇点头:"爸爸说,他小时候就在这儿看书。林阿姨......林奶奶总给他留糖,还教他认字。"他从纸箱里掏出个铁盒,打开是几颗水果糖,"这是爸爸临终前给我的,说要是遇到困难,就去晚晴书斋找林奶奶。"
邱莹莹的心揪了一下。林素兰的日记本里写过:"2012年夏,晚晴书斋。有个小男孩总蹲在儿童区翻《小王子》,我问他是谁,他说爸爸叫陈建国,在纺织厂上班。后来我才知道,他妈妈走得早,爸爸每天下班带他来看半小时书......"
"叮铃——"门内突然传来风铃声。
三人都愣住了。邱莹莹试着推了推门,铜锁"咔嗒"一声开了。门内飘着旧书特有的霉味混着茉莉香,阳光穿过纱窗,在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金斑。
三
书店不大,靠墙立着三排老书架,上面堆着泛黄的文学书、儿童绘本,还有几摞用报纸包着的旧课本。最里面的藤椅上坐着位白发老人,正戴着老花镜补书。她听见动静抬头,手里的毛线针"当啷"掉在地上。
"素兰?"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真的是你?"
邱莹莹的眼眶瞬间湿了。眼前的老人穿着藏青对襟衫,袖口沾着糨糊,脸上的皱纹像老书皮上的纹路,可那双眼睛——和林素兰日记本里夹着的照片一模一样,亮得像星星。
"阿芸姨,"邱莹莹声音发颤,"我是小秋。"
阿芸姨的手抚上邱莹莹的脸:"小秋?都长这么大了......"她转向小宇,"这是?"
"这是陈宇,"邱雨轻声说,"他爸爸陈建国是您的读者。"
阿芸姨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从藤椅旁的木箱里翻出个布包。布包解开,露出本边角磨损的《小王子》,扉页上用钢笔写着:"陈建国小朋友收 林素兰 1999年夏"。
"建国啊......"阿芸姨的眼泪滴在书皮上,"他总说下班后来看书,可后来纺织厂倒闭了,他就去工地打工......有回下大雨,他抱着这本书跑来找我,说'阿芸姨,我儿子小宇出生了,我想给他留本故事书'......"
小宇的眼泪"啪嗒"掉在地板上。他指着书里的插画:"这页被我爸爸画了星星,他说星星会看着我长大......"
邱莹莹翻到《小王子》的最后一页,果然有几颗用蓝墨水画的星星,其中一颗的旁边写着:"小宇,爸爸不能陪你长大,但星星会。"
西
整个下午,三个人都待在晚晴书斋里。阿芸姨煮了茉莉花茶,给小宇讲林素兰和陈建国的故事:"建国这孩子,最实诚了。有回我来收旧书,在巷口捡到个钱包,里面有两百块钱。他知道后,骑了半小时自行车把钱包送回失主家......"
小宇捧着那本《小王子》,翻到每一页都被阿芸姨用铅笔写满了批注:"这里的小狐狸教会我们什么是驯服""玫瑰的骄傲里藏着爱"......在"如果你爱上一颗星星上的花,夜里看天就会很甜蜜"旁边,阿芸姨写着:"小宇,爸爸的爱就像星星,虽然看不见,但一首都在。"
"阿芸姨,"小宇突然说,"我能帮您整理书吗?"
阿芸姨的眼睛亮起来:"好啊,你帮我把儿童区的书按颜色排,红的放左边,蓝的放右边......"
邱莹莹和邱雨相视而笑。邱雨掏出手机,给小宇拍了张照片——他踮脚够着高处的书架,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背上,把蓝白校服染成了暖金色。
"姐,"邱雨轻声说,"你看。"
邱莹莹望着那幕,想起林素兰说过的话:"旧书店是城市的记忆口袋,每本书里都藏着别人的故事。"现在,这个口袋里又装下了小宇的故事,陈建国的故事,还有她和邱雨的故事。
五
傍晚离开时,小宇抱着那本《小王子》不肯松手。阿芸姨塞给他一包水果糖:"这是你爸爸当年爱吃的,留着慢慢吃。"她又转向邱莹莹:"小秋,书斋我暂时不卖了。社区要是需要,就当是孩子们的课后驿站吧?"
邱莹莹点头:"太好了!我们正愁社区活动室不够用......"
蝉鸣渐弱时,三人在巷口告别。小宇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嘴里哼着《小王子》的主题曲。邱莹莹摸了摸后颈的银杏叶银锁,想起林素兰日记本最后一页的话:"雨雨、念秋,妈妈希望你们记住,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颗星星。"
"姐,"邱雨望着小宇的背影,"你说林阿姨要是看见,会怎么说?"
"她会说,"邱莹莹笑了,"她的星星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夜空。"
晚风掀起邱莹莹的警服衣角,吹得旧书店的木牌轻轻摇晃。牌上的"晚晴书斋"西个字,在夕阳里泛着暖黄的光,像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星星。
(第十六章完)
------
注:本章以夏日的旧书店为舞台,通过"转学生小宇寻书""林素兰旧友重逢""社区书斋重生"等场景,将"爱与传承"的主题具象化为"书籍的传递"与"故事的延续"。旧书、糖果、茉莉香等意象串联起林素兰的过去与当下的温暖,传递"爱不仅是即时的情感,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滋养"的深层内核。警察邱莹莹从"问题解决者"到"文化守护者"的身份延伸,福利院工作者邱雨从"陪伴者"到"记忆整理者"的角色深化,最终在旧书店的蝉鸣里,完成"用爱连接代际记忆,让温暖在书页间永续"的情感升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M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