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的“义”,从来都裹着一层阴鸷的算计。他江湖漂泊半生,凭着一身蛮力和几分机灵挣得“拼命三郎”的名声,却始终像棵无根的野草——首到投靠了结义兄弟杨雄,才算有了暂歇的屋檐。可他心里清楚,这屋檐不牢,杨雄在蓟州府不过是个受气的刽子手,要想真正站稳脚跟,甚至搭上梁山的线,必须得有“投名状”。而潘巧云的出现,让他看到了绝佳的机会。
他初到杨雄家时,对潘巧云毕恭毕敬,一口一个“嫂嫂”喊得亲热,眼底却藏着审视的光。杨雄常年受官场气,回家后要么沉默寡言,要么借酒消愁,夫妻间本就疏离。石秀看在眼里,心里便有了数——这样的关系,最容易滋生猜忌,也最容易被人利用。
机会来得猝不及防。那日他去报恩寺办事,恰好撞见潘巧云与寺里的和尚裴如海在偏院低语,裴如海塞给她一枚玉佩,两人眼神交汇间藏着暧昧。石秀没有当场发作,反而悄悄退了回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杨雄,而是先悄悄跟踪裴如海,摸清了他与潘巧云私下往来的规律,甚至故意在杨雄面前“无意”间提起:“哥哥,近日报恩寺的裴和尚总往咱们家附近走,嫂嫂好像也常去寺里,你说奇不奇怪?”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杨雄本就不安的心里。杨雄本就因自己配不上潘巧云而自卑猜忌,被石秀这么一挑,当即追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有什么勾当?”石秀见状,立刻收了话头,装作“懊悔失言”的模样:“哥哥莫怪,我也是随口一说,许是我看错了。嫂嫂贤淑,怎会有别的心思?是我多嘴了。”
他越是“不说”,杨雄心里的疑团就越大。夜里杨雄喝了酒,想起石秀的话,又想起潘巧云近日的举动,竟辗转难眠。石秀算准了他的心思,第二天一早就找机会单独见他,一副“为兄弟不平”的模样,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添油加醋地全盘托出:“哥哥,我本不想说,可实在替你憋屈!那和尚隔三差五就借‘化缘’的名义来见嫂嫂,上次我还看见嫂嫂偷偷塞给他银子,两人眉来眼去的,街坊邻居都在背后议论了!”
为了让杨雄彻底相信,他还故意强调“街坊议论”——这戳中了杨雄最在意的“脸面”。杨雄本就因官场失意而敏感,一听“被人议论”,当即怒不可遏,抄起刀就要回家找潘巧云算账。石秀却一把拉住他,眼底闪过一丝算计:“哥哥且慢!咱们无凭无据,她定然抵赖,到时候反说你冤枉她,传出去更丢人。不如我先去‘拿个现行’,让她无话可说!”
他所谓的“拿现行”,根本不是为了对质,而是为了斩草除根。当晚,石秀埋伏在报恩寺附近,等裴如海与头陀前来赴约,二话不说便提刀杀了两人,还故意把尸体拖到杨雄肉铺的后院——这是最首接的“证据”,也是最狠的逼宫。
第二天,石秀带着杨雄去看尸体,指着裴如海的尸首说:“哥哥你看,这贱人勾结和尚,证据确凿!若今日不处置她,他日官府查下来,你我都要受牵连!”杨雄看着两具血淋淋的尸体,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一时没了主意。石秀见状,立刻抛出最狠的一句:“哥哥若心软,不肯动手,我便去报官!就说我撞见和尚与嫂嫂私通,气不过杀了和尚,到时候官府追问起来,嫂嫂定然把责任推给你,恶水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恶水浒最新章节随便看!你这刽子手的差事保不住不说,还要落个‘纵容妻子通奸’的罪名,这辈子就毁了!”
这话像一把刀架在了杨雄的脖子上。石秀太懂杨雄的软肋:他在乎脸面,更在乎好不容易得来的生计。“报官”二字,彻底断了杨雄的退路。杨雄咬着牙,终于点头:“好!听你的!”石秀脸上立刻露出“欣慰”的神色,仿佛真的在为兄弟“排忧解难”,实则早己为杨雄铺好了一条沾满鲜血的路——诱骗潘巧云去翠屏山,在僻静处动手。
翠屏山上,当杨雄因潘巧云的否认而犹豫时,又是石秀从树后走出,扔出那枚玉佩:“贱人!这信物还在,你还敢狡辩?”他用“物证”堵死了潘巧云的辩解,也彻底点燃了杨雄的杀意。杨雄挥刀割舌、剖腹时,石秀就站在一旁看着,没有半分不忍,反而在杨雄杀了丫环迎儿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哥哥做得干净!这等贱人,就该如此!”
他从头到尾都没亲手杀潘巧云,却比亲手动手更恶毒——他是策划者,是煽动者,是把杨雄推上施暴者位置的幕后黑手。潘巧云与裴如海的私情或许属实,但罪不至死,更不该连累无辜的丫环;可在石秀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借这场“家破人亡”,彻底把杨雄绑在了自己的船上。杨雄杀了妻,成了官府通缉的要犯,除了跟着他上梁山,再无别的出路。而他石秀,也凭着这份“功劳”,顺理成章地成了梁山的“好汉”,用别人的血泪,换来了自己的进阶。
石秀的恶,是“道德绑架”的极致。他最擅长用“正义”“兄弟情义”做包装,把自己的私念藏在“路见不平”的外衣下,用舆论和证据(甚至是他刻意制造的证据)裹挟他人,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刀”。他从不说“我要你杀人”,只说“为了你的脸面”“为了你的前程”;他从不出面担责,只做“提醒者”“帮助者”,却让所有的恶都因他而起。
这恰如现实中那些躲在暗处的操纵者:网络上,“键盘侠”断章取义截取一段视频或一句话,配上“天理难容”“必须严惩”的标题,煽动不明真相的网友群起攻之,把无辜者逼到绝境,自己却躲在屏幕后享受“主持正义”的;职场上,“小人”在领导面前搬弄是非,说“同事背后议论您”“他私下偷懒耍滑”,又在同事面前说“领导对你很不满”,挑起双方矛盾,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等着看两败俱伤的好戏。
他们和石秀一样,都深谙“借刀杀人”的精髓——从不亲自下场,却能通过操纵信息、煽动情绪,让别人替自己完成作恶。最可怕的是,他们会让施暴者觉得自己在“行侠仗义”,让旁观者觉得“打得好”“骂得对”,仿佛所有的伤害都是“罪有应得”。石秀到死都觉得自己是“讲义气”的好汉,就像那些网络施暴者觉得自己是“正义使者”一样,他们用道德的外衣遮住了自己的自私与恶毒,却骗不过骨子里的阴鸷。
翠屏山的风,吹不散那股血腥气,也吹不掉石秀手上的隐形血污。他用一场家庭惨剧换来了自己的“前程”,却终究成了道德的叛徒——所谓“拼命三郎”,拼的从来不是“义”,而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