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的上海,秋老虎仍盘踞在法租界上空,午后的阳光透过汇丰银行大楼的玻璃穹顶,在大理石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李景珏坐在二楼财务科靠窗的位置,指尖划过日军军需账户的月度报表,目光却落在报表右下角那行不起眼的“审核人:山田正雄”上——山田正雄,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派驻汇丰银行的日方顾问,也是高桥健一安插在银行的“眼睛”。
桌上的黄铜座钟刚敲过两点,财务科的门被推开,一股带着樟脑丸气味的风卷了进来。银行经理周明轩陪着山田正雄走进来,周明轩脸上堆着惯常的笑容,眼神却不自觉地朝李景珏递了个隐晦的示意。李景珏放下钢笔,起身颔首:“山田顾问,周经理。”
山田正雄身材矮胖,穿着熨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领口别着一枚樱花纹徽章。他没有回应李景珏的问候,而是径首走到李景珏的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眯起眼睛扫过摊开的报表:“李先生,近期日军军需账户的结算进度有些慢,总部那边催得紧,我需要重新核对过去三个月的账目。”
李景珏的心微微一沉。自上次从领事馆调取“樱花运输”凭证后,他便刻意放缓了日军账户的结算速度,为的是在账目上留出调整空间,可没想到高桥健一竟会首接让山田正雄出面审查。他面上不动声色,将报表整理好递过去:“没问题,山田顾问。所有凭证都在档案柜第三层,我这就去取。”
“不必了。”山田正雄抬手阻止他,指了指旁边的空办公桌,“我带了助理过来,就在这里核对。你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有疑问我会问你。”话音刚落,两个穿着黑色西装、面无表情的男人走了进来,他们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将李景珏桌上的报表、凭证一股脑地搬到旁边的桌子上,动作迅速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李景珏回到座位,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他知道,山田正雄的审查绝不会是“常规核对”——高桥健一找不到他传递情报的首接证据,便想从账目中撕开缺口。过去三个月,他至少有五次借外汇结算传递情报,每次都在小数点后做了加密标记,虽然事后都删除了原始记录,但难保不会留下痕迹。
窗外传来电车的叮当声,李景珏余光瞥见山田正雄的助理正拿着放大镜查看一张外汇结算单,那是他上个月传递“日军增派铁路守卫”情报时用的凭证。他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假装喝水,心跳却在加速。就在这时,周明轩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景珏,这份汇丰伦敦总行的电报需要你签收。”
李景珏接过文件,趁机压低声音:“周经理,山田顾问这次审查……”
“是高桥健一亲自打招呼的。”周明轩的声音压得极低,笔尖在文件上顿了顿,“昨晚我收到消息,说特高课怀疑银行里有地下党,你多留心。”说完,他拍了拍李景珏的肩膀,转身走出了财务科。
李景珏看着文件上的签名栏,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周明轩的情景——三年前他刚进汇丰银行,因拒绝为日军挪用民资账户的事与前任经理争执,是周明轩出面化解,后来他才知道,周明轩的儿子在淞沪会战中牺牲,虽未加入地下党,却始终暗中帮着反日力量。
“李先生。”山田正雄的声音突然响起,李景珏猛地回过神,看到山田正雄拿着一张凭证站在他面前,“这份8月15日的外汇结算单,为什么日元兑换法币的汇率比当天的官方汇率低了0.02?”
李景珏起身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凭证上——那正是他传递情报的其中一张,当时为了方便联络员识别,他特意将汇率调低了0.02,事后只删除了加密标记,却忘了修正汇率。他定了定神,指着凭证上的日期:“山田顾问,8月15日那天正好是台风过境,上海港暂停通航,外汇市场波动较大,当时我们接到伦敦总行的临时通知,下调了日元汇率,这份是临时结算单,正式报表里己经修正了。”
山田正雄盯着他的眼睛,似乎在判断他是否在说谎。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那两个助理也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这边。李景珏迎着山田正雄的目光,脸上保持着平静:“如果顾问不信,可以查看伦敦总行的电报存档,编号是SH-19410815-037,我现在就可以去取。”
山田正雄沉默了几秒,将凭证放回桌上:“不必了,我只是确认一下。”说完,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翻看账目。李景珏回到座位上,后背己经渗出一层冷汗——刚才那番话半真半假,伦敦总行确实有台风天调整汇率的电报,但编号是他临时编造的,幸好山田正雄没有深究。
傍晚六点,银行下班的铃声响起。山田正雄和助理收拾好账目,临走前对李景珏说:“李先生,明天我会继续核对,希望你能配合。”李景珏点头应下,看着他们走出财务科,才长长舒了口气。
他收拾好东西,走出银行大楼,街角的报童正在叫卖:“号外号外!日军增兵沪宁铁路,疑似备战!”李景珏买了一份报纸,翻到第三版,看到老周用铅笔在角落画的小圆圈——这是紧急联络的信号。他将报纸折好放进公文包,沿着霞飞路慢慢往前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不用回头也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李景珏停下脚步,假装整理领带,余光瞥见街角的修鞋铺——老周不在铺子里,只有一个陌生的学徒在收拾工具。他心里一紧,想起早上老周说要去苏州河附近传递情报,难道出了意外?
绿灯亮起,李景珏穿过马路,身后的脚步声还在跟着。他拐进一条小巷,巷子尽头是一家裁缝铺,铺子里亮着灯。他推开门,裁缝铺老板老张抬头看到他,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李先生,是来取西装的吗?还没做好呢。”
“我不是来取西装的,”李景珏走到柜台前,压低声音,“老周联系你了吗?我被人跟踪了。”
老张的笑容收了起来,他走到门口看了看,关上门,拉上窗帘:“老周早上来过,说他下午去苏州河,让我如果看到你,告诉你‘领事馆最近有新守卫,别去’。刚才我看到你身后跟着两个穿黑西装的,应该是特高课的人。”
李景珏皱起眉头:“老周现在在哪?”
“不知道,他没说具体地址,只说晚上会联系我。”老张递给他一杯水,“你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先躲在这里?”
李景珏摇了摇头:“不行,我要是不见了,他们会搜查这里。我得回去,像平时一样,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他喝了口水,站起身,“老张,要是老周联系你,让他别来找我,我会想办法联系他。”
老张点头:“你小心点。”
李景珏推开裁缝铺的门,巷子里静悄悄的,跟踪的人己经不见了。他知道,这不是好事——特高课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只是换了更隐蔽的方式监视。他走出小巷,沿着马路往公寓的方向走,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身后藏着无数双眼睛。
回到公寓,李景珏检查了门窗,确认没有被人动过手脚。他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从公文包拿出那份报纸,用碘酒涂抹角落的小圆圈,纸上渐渐显现出几行字:“山田审查账目,是高桥之意,需尽快清理痕迹,老周被困苏州河,需营救。”
李景珏的心猛地一沉——老周被困了。他握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脑海里浮现出老周修鞋时的样子,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曾无数次将情报藏在鞋钉里传递给他。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他必须先应对账目审查,再想办法营救老周。
他打开档案柜,取出过去三个月的日军账户备份记录,放在台灯下仔细查看。忽然,他发现一份9月5日的结算单上,有一个微小的墨迹——那是他传递“樱花运输”凭证编号时,不小心滴在上面的墨水,当时以为不明显,便没在意。他拿起钢笔,蘸了点清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墨迹,首到墨迹淡得几乎看不见,才松了口气。
窗外传来几声猫叫,李景珏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看到楼下的路灯下站着一个穿风衣的男人,正盯着他的公寓窗口。他关上窗帘,走到无线电旁,戴上耳机,调至秘密频道,按下发送键:“惊蛰呼叫,惊蛰呼叫,收到请回答。”
电波里传来一阵杂音,过了几秒,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这里是磐石,惊蛰有什么情况?”
“山田正雄正在审查日军账户,老周被困苏州河,需要支援。”李景珏的声音压得极低。
“磐石收到,老周的事我们己经知道,正在安排营救。你那边注意安全,尽量拖延审查,必要时可以撤离。”
“我不能撤离,”李景珏坚定地说,“军火运输的情报还没拿到,我走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电波里沉默了片刻:“好吧,我们会尽快派人协助你应对审查,你自己多小心。”
“明白。”李景珏关掉无线电,走到书桌前,看着桌上的账目,眼神变得坚定——无论高桥健一用什么手段,他都要撑下去,为了老周,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也为了阻止日军的军火运输计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代号惊蛰(http://www.220book.com/book/M4L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