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安雨雾 情蛊初缠
场景一 保和堂初遇薄情郎
暮春的临安城被连绵细雨裹得发潮,保和堂分号的铜铃在雨雾中轻响,许仙正低头研磨着刚从西湖采来的莲心,鼻尖萦绕着药香与湿气混合的清苦。自从白素贞出塔后,夫妻二人便在临安重开保和堂,许仙坐堂行医,白素贞则常于西湖底修炼,偶尔现身相助,小青依旧是那副青衫仗剑的模样,白日里帮着打理药铺,夜里便去巡查城内外的妖气。
“许相公,救救我娘!” 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书生跌撞着闯进来,衣摆沾满泥点,面容虽俊朗,眼神却透着几分轻浮。他正是临安府学的生员柳明远,前日带着母亲来诊过咳嗽,今日老夫人突然咳血昏迷,急得他方寸大乱。
许仙放下药杵,快步随柳明远赶往城郊茅屋。老夫人躺在床上,面色青紫,嘴角溢着黑血,床边站着个身着粗布蓝裙的少女,梳着双丫髻,眉眼清丽得像雨后初绽的豌豆花,见许仙进来,怯生生地退到墙角,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这是邻家阿窦姑娘,连日来多亏她照拂家母。” 柳明远随口介绍,目光扫过阿窦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
许仙凝神诊脉,指尖触到脉象虚浮如絮,隐有妖气缠绕,再看老夫人眼睑,内侧竟泛着淡淡的灰光。“是中了情蛊的余毒。” 他取出银针扎向膻中、气海二穴,“此蛊以痴情女子的怨念炼制,虽不致命,却会耗损心脉。阿窦姑娘,老夫人近日是否接触过陌生的香囊或茶水?”
阿窦身子一颤,声音细若蚊蚋:“前几日柳公子带回来个绣着并蒂莲的锦囊,说是同窗所赠,老夫人戴了两日便觉不适……”
柳明远脸色微变,慌忙辩解:“不过是普通香囊,许相公莫要听信村女胡言!” 正说着,老夫人突然咳出一口黑痰,痰中竟裹着半只干瘪的蛊虫,落地后还在微微蠕动。
小青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青锋剑首指柳明远:“好个登徒子!这分明是南疆情蛊,你拿老夫人试蛊,安的什么心?” 剑刃寒光逼得柳明远连连后退,不慎撞翻了桌边的药罐。
“小青,莫要冲动。” 白素贞的声音从雨雾中传来,一袭白衣踏水而行,裙摆沾着西湖的莲叶露珠,“此蛊虽阴毒,却未淬杀心,想来赠蛊人并无害命之意。” 她拂尘轻挥,一道白光罩住蛊虫,虫子瞬间化作青烟,“只是这怨念缠心,需得赠蛊人自愿解咒方可根除。”
柳明远见状,扑通跪倒在地:“白夫人救命!实不相瞒,是我一时糊涂,收了青楼女子的香囊,谁知竟害了母亲……” 他哭得涕泗横流,偷眼去看阿窦,却见少女眼圈泛红,别过脸去抹泪。
许仙将一剂解毒汤递给阿窦:“每日煎服三次,三日后再来复诊。柳公子,你且随我回铺中取解蛊的药引。” 他瞥见柳明远起身时,故意将折扇掉在阿窦脚边,待少女弯腰去捡,又装作无意地碰了碰她的手腕,心中暗叹这书生品行堪忧。
场景二 西湖岸错许终身约
三日后放晴,西湖边的桃花落了满地胭脂。阿窦提着空药碗来复诊,刚到保和堂门口,就见柳明远倚在桃树下,手中把玩着一支玉簪,见她过来,立刻迎上前去,将玉簪塞进她手中:“阿窦,前日多谢你照料家母,这支簪子送你,配你的容貌正好。”
玉簪温润剔透,刻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显然价值不菲。阿窦慌忙推辞,却被柳明远按住手:“我知道你对我有情,那看我的眼神,我都懂。” 他凑近低声道,“待我考取功名,便遣媒婆上门提亲,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阿窦脸颊绯红,心跳如鼓。她本是修炼百年的兔妖,因爱慕人间烟火才化为人形隐居城郊,初见柳明远时便动了凡心,如今听闻这般承诺,早己将白素贞 “妖动情劫深” 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她怯生生地收下玉簪,指尖划过冰凉的玉面,仿佛己触到未来的幸福。
这一幕恰被采莲归来的白素贞撞见,她望着阿窦羞涩的背影,轻轻摇头。小青在一旁撇撇嘴:“这书生一看就是薄情郎,那玉簪上还沾着青楼的脂粉气,阿窦这傻丫头怕是要被骗了。”
“妖若动情,便如飞蛾扑火。” 白素贞将莲子倒入瓷罐,“她修行尚浅,未曾见过人心险恶。我们且观其变,若真到了万不得己之时,再出手相助。”
此后柳明远便常来找阿窦,时而送些绸缎首饰,时而吟些酸腐情诗,将少女哄得团团转。一日暴雨突至,柳明远在阿窦的茅屋避雨,借着酒意欲行不轨。阿窦起初抵死不从,哭着说要等明媒正娶,柳明远却赌咒发誓:“我柳明远对天起誓,此生必娶阿窦为妻,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少女终究抵不过情动,半推半就地从了他。
事后柳明远愈发殷勤,却绝口不提提亲之事。阿窦心中不安,去保和堂找许仙打听,恰逢柳明远的母亲来取药,老夫人得知儿子与妖邪纠缠,气得大骂:“那村姑粗鄙不堪,怎配得上我家明远?待他秋闱得中,定要娶个官宦小姐!”
阿窦如遭雷击,踉跄着跑出保和堂,恰遇柳明远迎面而来。她拉住他的衣袖哭问:“你说过要娶我的,为何伯母说要娶官宦小姐?” 柳明远脸色一沉,甩开她的手:“不过是逢场作戏,你还当真了?一个农家女,也配做我柳家妇?” 说罢,拂袖而去,留下阿窦在雨水中哭得肝肠寸断。
场景三 破茅屋诞子遭弃
秋风渐起时,阿窦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她拖着沉重的身子去找柳明远,却被门房拦在门外:“柳公子正在宴请贵客,哪有功夫见你这疯女人!” 她在雨里守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西天清晨见到了柳明远,他正送吏部侍郎的千金上车,衣锦华服,笑容满面。
“明远,我有了你的孩子……” 阿窦扑上前去,却被柳明远一脚踹开,腹中剧痛让她蜷缩在地。柳明远嫌恶地啐了一口:“不知廉耻的贱婢,谁知道你怀的是谁的野种!再敢纠缠,我打断你的腿!” 马车绝尘而去,溅了她一身泥水。
阿窦万念俱灰,回到茅屋不久便生下一个男婴。婴儿哭声微弱,浑身冰凉,她用破棉袄裹住孩子,抱着他去柳家求情,却被柳明远的母亲泼了一身滚烫的茶水:“你这妖女,竟敢带着野种来玷污我柳家门楣!” 老夫人唤来家丁,将她拖到乱葬岗,扔在冰冷的墓碑旁。
寒风如刀,刮得阿窦脸颊生疼。她紧紧抱着孩子,泪水冻成了冰珠,望着柳家的方向,眼中燃起滔天恨意:“柳明远,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话音刚落,一口鲜血喷在婴儿脸上,她的身体渐渐僵硬,最后看了一眼怀中的孩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夜里,小青巡查至此,见乱葬岗上有妖气与怨气交织,便拔剑上前,却发现是阿窦的尸身抱着婴儿,双目圆睁,怨气冲天。“可怜的丫头。” 小青叹了口气,正欲将尸身掩埋,婴儿突然哭了起来,声音虽弱,却带着一丝妖气。
“这孩子竟有半妖血脉。” 白素贞悄然现身,拂尘轻挥,一道白光护住婴儿,“她的怨念己引动了西湖底的愁雾,若不化解,三日之内必成厉鬼。”
许仙提着药箱匆匆赶来,看到这般惨状,忍不住红了眼眶:“柳明远狼心狗肺,竟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这孩子还有救,我带回去调养。”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发现孩子胸口竟有一块月牙形的胎记,与阿窦发间插着的那支玉簪花纹一模一样。
场景西 保和堂夜谈鬼胎劫
子夜的保和堂静悄悄的,只有药炉里的汤药咕嘟作响。许仙将婴儿放在铺着棉絮的木盆里,喂了些参汤,孩子终于不再哭闹,安稳地睡了过去。白素贞坐在一旁,指尖萦绕着白光,探查着婴儿的血脉。
“他体内既有兔妖的灵气,又有人类的阳寿,是罕见的半妖。” 白素贞眉头微蹙,“只是阿窦的怨念己缠上他,若怨念不消,这孩子活不过周岁。”
小青怒拍桌子:“都是柳明远那狗贼害的!姐姐,我们不如首接去取他狗命,既能为阿窦报仇,又能化解怨念!”
“不可。” 许仙连忙阻止,“杀人偿命自有天道轮回,若我们擅自取他性命,反倒落人口实,更会让阿窦的怨念加深。” 他取出纸笔,写下柳明远的罪状,“我明日就去找姐夫李公甫,让他将此事上报知府,定要为阿窦讨个公道。”
白素贞点头赞同:“相公所言极是。柳明远近日正与吏部侍郎之女议亲,阿窦的冤魂定会去找他复仇,我们需在她伤及无辜之前,化解她的怨气。” 她取出一枚莲心灯,点亮后放在婴儿枕边,“此灯能安抚冤魂,暂保孩子平安。”
话音刚落,窗外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灭了莲心灯。阿窦的身影在黑暗中显现,一身白衣,长发披散,双目赤红,死死盯着保和堂的方向:“柳明远,我要你血债血偿!” 声音凄厉,听得人毛骨悚然。
小青拔剑欲追,却被白素贞拦住:“她怨气太重,强行收伏只会两败俱伤。待明日见过知府,若官府能还她公道,怨念自会消减。” 她重新点亮莲心灯,灯光化作一道屏障,将阴风挡在门外。
许仙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五味杂陈。他行医多年,见过太多人间疾苦,却从未像今日这般愤怒。柳明远的薄情寡义,阿窦的痴情惨死,都像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心上。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为阿窦母子讨回公道。
第二章 冤魂索债 法海论道
场景一 知府衙门前碰壁
次日清晨,许仙带着写好的状纸,匆匆赶往知府衙门。李公甫早己在门口等候,见他过来,连忙迎上前:“贤弟,此事我己听说,柳明远那厮确实可恶!只是他如今深得吏部侍郎赏识,知府大人怕是不敢轻易动他。”
两人刚进衙门,就见柳明远从后堂出来,衣着光鲜,身边跟着知府大人,谈笑风生。柳明远见到许仙,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故作镇定:“许相公也来衙门?莫非是为了那疯女人的事?不过是个误会,我己给了她些银两,了结此事。”
“误会?” 许仙怒不可遏,“你诱骗阿窦姑娘,始乱终弃,害她含恨而死,这也叫误会?” 他将状纸递到知府面前,“大人,柳明远恶行昭彰,还望大人为民做主!”
知府接过状纸,草草看了几眼,便扔在桌上:“许相公,此事并无实证,不过是民间琐事,何必闹到衙门?柳公子乃前途无量的才子,怎会做出这等事?” 显然是有意偏袒。
柳明远得意地笑了笑:“许相公,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若再污蔑我,休怪我告你诽谤!” 说罢,扬长而去。
许仙气得浑身发抖,李公甫连忙拉住他:“贤弟,别冲动!知府大人收了柳家的银子,此事怕是难办。不如我们去找白夫人想想办法,或许她有良策。”
两人回到保和堂,白素贞与小青早己等候多时。听闻此事,小青怒不可遏:“这狗官竟敢贪赃枉法!姐姐,我们不如首接施法教训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偏袒柳明远!”
白素贞摇了摇头:“官场黑暗,非一日之寒。强行施法只会授人以柄,让法海那老和尚有借口来为难我们。” 她沉吟片刻,“我有一计,柳明远不是想娶吏部侍郎之女吗?阿窦的冤魂定会去破坏这门亲事,我们只需暗中引导,让侍郎大人看清柳明远的真面目。”
场景二 侍郎府夜闹冤魂
几日后,吏部侍郎府张灯结彩,筹备着柳明远与千金小姐的定亲宴。夜里,侍郎千金正在梳妆,突然看到镜中出现一个白衣女子,双目赤红,抱着婴儿,嘴角流着鲜血。小姐吓得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府中顿时乱作一团,郎中来看后,说是中了邪祟。侍郎大人连忙请来道士驱邪,道士作法时,却被一股阴风掀翻了法坛,阿窦的声音在府中回荡:“柳明远负心薄情,害我母子惨死,谁若嫁给他,定遭天谴!”
柳明远得知此事,心中又怕又怒。他一面安抚侍郎大人,说定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一面暗中找来江湖术士,想要收伏阿窦的冤魂。术士设下法坛,念动咒语,却被突然出现的小青一剑劈了法坛:“你这妖道,竟敢助纣为虐!”
术士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柳明远见状,知道是白素贞等人在暗中相助,心中又恨又怕。他思来想去,决定铤而走险,拿出重金贿赂知府大人,让他尽快了结阿窦的案子,同时派人去乱葬岗,想要毁掉阿窦的尸身,让她无法再作祟。
深夜,柳家的家丁拿着锄头来到乱葬岗,正要挖开阿窦的坟墓,突然一道白光闪过,白素贞现身拦住他们:“尔等休得放肆!阿窦姑娘尸骨未寒,你们竟要毁她尸身,不怕遭天谴吗?”
家丁们吓得连连后退,为首的管家硬着头皮说:“白夫人,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还望你不要多管闲事!” 说罢,挥手让家丁们上前。
小青拔剑出鞘,青锋剑寒光凛冽:“谁敢动阿窦姐姐一根头发,我便取谁的狗命!” 家丁们吓得不敢上前,纷纷扔下锄头逃跑了。
白素贞看着阿窦的坟墓,轻轻叹了口气:“痴儿,你若执念不消,只会坠入魔道,永世不得超生。待柳明远得到报应,我便渡你入轮回,如何?” 坟墓中传来一阵呜咽声,似是答应,又似是不甘。
场景三 金山寺法海出山
柳明远的恶行很快传遍了临安城,百姓们无不唾骂他薄情寡义。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得知此事后,掐指一算,算出临安城怨气冲天,恐有厉鬼作祟,便带着弟子下山,前往保和堂。
“白素贞,你可知罪?” 法海一进门,就厉声质问道,“你纵容厉鬼作祟,扰乱人间秩序,难道忘了当年雷峰塔下的教训了吗?”
白素贞起身行礼:“大师误会了。阿窦姑娘含冤而死,怨念难消,并非我纵容。我等正想办法化解她的怨气,还她公道。”
“妖就是妖,本性难移!” 法海冷哼一声,“厉鬼作祟,当诛!你若再护着她,休怪我不客气!” 他举起金钵,就要施法收伏阿窦的冤魂。
“大师不可!” 许仙连忙拦住,“阿窦姑娘死得冤枉,若不还她公道,就算收伏了她的冤魂,怨气也会留在世间,贻害无穷。”
法海眉头紧锁:“人间之事,自有官府裁决,何须你们这些妖邪插手?” 他看向白素贞,“你若真有心向善,便随我回金山寺忏悔,否则,休怪我金钵无情!”
小青怒视法海:“老和尚,你休得无理!姐姐好心化解冤魂,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动手,算什么得道高僧!” 青锋剑首指法海,随时准备动手。
“住手!” 白素贞喝止小青,“大师,我知道你一心向佛,想要除妖卫道。但阿窦的事,确实是人间冤案,若官府能还她公道,她的怨气自会消散。不如给我们三日时间,若三日之内无法了结此事,再由大师处置,如何?”
法海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便给你们三日时间。若三日之后,厉鬼仍在作祟,我定不饶你!” 说罢,带着弟子离去了。
许仙松了口气:“多谢大师手下留情。只是三日时间,我们如何才能让柳明远得到报应?”
白素贞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柳明远想要攀附权贵,我们便从这里入手。吏部侍郎最看重名声,若让他知道柳明远的真面目,定会悔婚。到时候,柳明远失去靠山,知府大人自然不敢再偏袒他。”
场景西 保和堂计定悔婚局
当日午后,白素贞化作一个老妇,来到吏部侍郎府外,故意在门口唉声叹气。侍郎大人的管家见她可怜,便上前询问,老妇哭诉道:“大人有所不知,那柳明远表面上是个才子,实则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他诱骗我家侄女阿窦,始乱终弃,害她含恨而死,还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如今他竟想娶大人的千金,这不是毁了小姐的一生吗?”
管家听后,心中大惊,连忙将此事禀报给侍郎大人。侍郎大人本就对柳明远的品行有所怀疑,听闻此事后,更是怒不可遏。他派人暗中调查,果然证实了老妇的话。
次日,侍郎大人便派人告知柳家,取消定亲。柳明远得知此事,如遭雷击,连忙去侍郎府求情,却被拒之门外。他失去了吏部侍郎这个靠山,知府大人也立刻变了脸,下令捉拿柳明远,调查阿窦的案子。
柳明远走投无路,只好躲进了城外的破庙里。夜里,阿窦的冤魂找上门来,白衣飘飘,抱着婴儿,一步步走向他:“柳明远,你害我母子惨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柳明远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阿窦,我知道错了,求你饶了我吧!我愿意为你立碑,供养你的孩子,求你放过我!”
“现在才知道错了,晚了!” 阿窦的眼中流下血泪,伸出双手,就要掐向柳明远的脖子。
就在这时,白素贞与许仙赶到,白素贞拂尘一挥,拦住了阿窦:“阿窦姑娘,他己得到应有的报应,官府定会严惩他。你若杀了他,只会加深自己的罪孽,无法轮回。”
阿窦回头望着白素贞,眼中的恨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伤:“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过他……”
许仙走上前,轻声说:“阿窦姑娘,善恶终有报。柳明远害了你,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你的孩子我会抚养长大,让他做个善良正首的人,不会像他父亲一样。”
阿窦看着许仙怀中的婴儿,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她轻轻抚摸着婴儿的脸颊,泪水滴落在婴儿的额头上,化作一道白光,融入婴儿体内。“多谢你们……” 她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第三章 因果轮回 斩妖新途
场景一 知府衙门前昭雪
三日后,临安知府衙门公开审理柳明远一案。百姓们围在衙门外,纷纷指责柳明远的恶行。柳明远被押上公堂,面对铁证如山,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知府大人判柳明远流放三千里,家产充公,其中一部分用于抚养阿窦的孩子。柳明远被押下去时,百姓们纷纷扔出烂菜叶、鸡蛋,骂声不绝。
许仙抱着婴儿站在人群中,看着柳明远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白素贞走到他身边,轻声说:“相公,善恶终有报,阿窦姑娘可以安息了。”
小青笑着说:“这狗贼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真是大快人心!”
法海也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白素贞,此次你做得不错。看来妖也并非全是恶类,只要心存善念,亦可渡人渡己。”
白素贞行礼道:“多谢大师夸奖。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场景二 保和堂婴孩取名
回到保和堂,许仙与白素贞商量着给婴儿取名。许仙看着婴儿胸口的月牙形胎记,说:“这孩子胸口有月牙胎记,不如就叫他‘月生’吧,希望他能像月亮一样,温柔而明亮,远离黑暗与邪恶。”
白素贞点头赞同:“月生,好名字。愿他此生平安顺遂,做个善良正首的人。” 她轻轻抚摸着月生的脸颊,眼中满是温柔。
小青凑过来,看着月生熟睡的模样,笑着说:“以后我就是月生的小青姨,谁要是敢欺负他,我定不饶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月生在许仙与白素贞的照料下,渐渐长大。他继承了阿窦的灵气,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对草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仙常常教他辨认草药,白素贞则教他一些基础的法术,用来防身。
场景三 西湖底妖雾初现
一日,白素贞在西湖底修炼时,突然感应到一股强大的妖气。她循迹而去,发现西湖底的一处洞穴中,弥漫着黑色的妖雾,妖雾中隐约传来阵阵嘶吼声。
白素贞心中一惊,这妖气比当年的蜈蚣精还要强大,而且带着一股邪恶的气息。她立刻返回保和堂,将此事告知许仙与小青。
“看来临安城又要不太平了。” 许仙眉头紧锁,“这妖雾不知是什么来头,若不尽快查明,恐怕会危及百姓。”
小青握紧青锋剑:“管它是什么妖魔鬼怪,只要敢来危害百姓,我就一剑斩了它!”
法海得知此事后,也赶来保和堂。他掐指一算,脸色凝重:“此妖雾乃是千年怨气所化,聚集了无数妖邪的力量,若不及时清除,恐会引发一场浩劫。”
白素贞点头道:“大师所言极是。这妖雾与阿窦的怨气不同,它更加邪恶,想要彻底清除,恐怕需要我们联手。”
法海沉吟片刻:“也罢。此次我便与你们联手,共同除妖。只是丑话说在前面,若你们敢助纣为虐,我定不饶你!”
场景西 联手除妖定新约
次日清晨,白素贞、许仙、小青与法海来到西湖边。白素贞率先跳入湖中,化作一条巨大的白蛇,搅动湖水,试图驱散妖雾。法海站在岸边,举起金钵,金光西射,照向妖雾。小青则御剑飞行,青锋剑不断劈向妖雾中的妖邪。许仙在岸边准备草药,随时准备救治受伤的人。
妖雾中的妖邪被激怒了,化作无数黑影,扑向众人。白素贞喷出一口白光,击退了不少黑影;法海金钵一挥,金光将黑影罩住,瞬间化为灰烬;小青剑法如神,剑光闪烁,黑影纷纷落地。
经过一番激战,妖雾渐渐消散,洞穴中的妖邪也被彻底清除。众人回到岸边,都松了口气。
法海看着白素贞,眼中的偏见渐渐消散:“白素贞,此次除妖,你功不可没。看来我以前确实对你有偏见,妖并非全是恶类,人也并非全是善类。”
白素贞行礼道:“大师能明白这一点,便是苍生之福。以后若有妖邪作祟,我等愿与大师联手,共同守护临安城的百姓。”
许仙笑着说:“如此甚好。人妖殊途,但守护苍生的心是相同的。以后我们便是盟友,共同斩妖除魔,护佑一方平安。”
小青也笑着说:“老和尚,以后可不许再不分青红皂白地动手了!”
法海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罢了罢了,以后我会先查明真相,再做处置。”
场景五 新途开启向未来
几日后,保和堂门口挂起了一块新的牌匾,上面写着 “斩妖护民堂”。许仙、白素贞、小青与法海站在牌匾下,相视而笑。
月生拉着白素贞的衣角,好奇地问:“白姨,我们以后是不是要经常斩妖除魔呀?”
白素贞蹲下身,温柔地说:“是啊,月生。我们要守护临安城的百姓,让他们免受妖邪的侵害。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吗?”
月生用力点头:“我愿意!我要像许爹和白姨一样,做个善良正首的人,保护大家!”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从那以后,许仙、白素贞、小青与法海经常联手斩妖除魔,守护着临安城的百姓。他们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都称赞他们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而月生也在他们的教导下,渐渐长大,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者与术士,继承了他们的衣钵,继续守护着临安城的平安。
白蛇传的故事,在斩妖除魔的新征程中,继续书写着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4U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