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静云寺外拳风劲

小说: 锋淬红颜:医武抗倭   作者:轩鸽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锋淬红颜:医武抗倭 http://www.220book.com/book/M5YU/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锋淬红颜:医武抗倭

民国二十七年,暮春。

太行山深处的晨雾还没散透,像一层揉碎的棉絮裹着静云寺的青灰瓦檐,檐角铜铃被山风拂得轻响,却压不住寺外空地上那阵沉猛的拳风。

陈石根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脊梁上滚着汗珠,顺着紧实的肌肉线条往下淌,砸在脚下的青石板上,晕开一小圈湿痕。他扎着马步,沉肩坠肘,右拳猛地向前崩出——“喝!”一声低喝裹着风,拳尖竟将身前的晨雾撞出个浅坑,石板缝里的野草都跟着颤了颤。这是慧能和尚教他的“山禅拳”里的“崩山式”,讲究的是硬桥硬马,一拳下去要像山崩似的扎实。

“手腕再沉半寸,力从腰发,不是光靠胳膊使蛮力。”

寺门旁的老槐树下,慧能和尚披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僧袍,手里捻着串油光发亮的菩提子,目光落在石根的动作上,声音不高,却像颗石子投进石根心里。他看上去七十来岁,背有点驼,脸上满是沟壑,可那双眼睛亮得很,能看穿石根每一个动作里的虚浮。

石根赶紧收拳调整,再出拳时特意沉了腰,果然觉得一股力道从丹田顺着脊背往上窜,经胳膊传到拳尖,砸在空气里都多了几分闷响。他咧嘴笑了,露出两排白净的牙:“师父,您这眼睛比山涧的水还亮,我哪点没做好,您一眼就瞅出来了。”

慧能和尚也笑,咳嗽了两声,顺手把手里的粗瓷茶碗递过去:“歇会儿吧,练拳讲究张弛,跟种地一个理,光猛劲儿薅苗,苗得枯。”

石根接过茶碗,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碗,山泉水的凉劲儿顺着喉咙往下滑,刚练拳的燥热消了不少。他挨着老槐树坐下,看着寺门内那尊斑驳的弥勒佛,想起十年前的事——那年他才八岁,爹娘被进山劫掠的土匪杀了,他抱着爹娘的尸体哭到嗓子哑,是慧能和尚把他从乱葬岗上抱回来,给了他一口饭吃,教他识字,教他练拳,还教他认山里的草药。静云寺不大,就师徒俩,外加一个负责挑水的老香火刘伯,可对石根来说,这就是家。

“师父,昨儿刘伯从山下回来,说县城里的日军又往咱们这一带派探子了,还抢了西坡村的粮食,是不是真的?”石根想起刘伯昨儿晚饭时皱着眉说的话,语气沉了下来。他虽在山里长大,却也知道“日军”是啥——去年有个受伤的游击队队员逃到寺里,腿上中了枪,是慧能用草药给他治好的,那队员说过,日军到处杀人放火,比山里的狼群还狠。

慧能和尚的手指顿了顿,菩提子的摩擦声停了一瞬,再开口时,声音里多了几分凝重:“是真的。这世道,山里也藏不住太平了。”他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山峦,晨雾渐渐散了,能看见山尖上的微光,“石根,你今年十八了,拳练得差不多,草药也认了不少,该去见见山外的世界了。”

石根愣了愣:“师父,您要我下山?”

“不是让你去闯江湖,是给你派个差事。”慧能和尚站起身,慢悠悠往禅房走,“你跟我来。”

石根赶紧跟上,心里犯嘀咕——师父从来没让他单独下山过,这次是要干啥?禅房里很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书桌上摆着几本书,最上面的是本线装的《孙子兵法》,封皮都翻得起了毛。慧能和尚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铺着红布,放着一方黑沉沉的砚台,砚台旁边是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包。

“这方砚台,是给远程山庄周庄主的贺礼。”慧能和尚拿起砚台,指腹着上面的纹路,“周庄主是个好人,早年帮过寺里不少忙,下个月是他六十大寿,我本想亲自去,可近来身子骨不争气,总咳嗽,走不动远路。”他把砚台和油纸包递给石根,“油纸包里是我配的护心散,治跌打损伤的,你带着,路上用得上。”

石根接过东西,砚台沉甸甸的,压得手有点沉:“师父,远程山庄在哪?我从没去过。”

“出了山,往南走二十里,过了月牙河就是。周庄主认识我,你把砚台给他,再把我写的这封信交给他,就说慧能祝他福寿安康。”慧能和尚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周伯轩先生亲启”,字写得苍劲有力,“路上要当心,白天走,别走夜路,遇到陌生人别多嘴,要是看见日军,赶紧躲起来,别硬拼。”

石根把信和贺礼小心地揣进怀里,重重点头:“师父您放心,我肯定把东西送到,路上不惹事。”

“还有件事。”慧能和尚又拿起书桌上的《孙子兵法》,递给石根,“这书你带上,路上没事的时候翻翻。别光想着练硬拳,有时候,脑子比拳头管用。”他看着石根,眼神很认真,“周庄主不只是个乡绅,他还帮着游击队做事,你去了那里,少说话,多听多看,明白吗?”

石根心里咯噔一下——游击队?就是去年来寺里养伤的那些人?他赶紧点头:“我知道了,师父。”

“明天一早就出发吧,早去早回。”慧能和尚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不管遇到啥事儿,都要守住本心,别丢了咱们静云寺的规矩,更别丢了中国人的骨气。”

那天晚上,石根收拾行李到半夜。他把护心散塞进贴身的衣袋里,《孙子兵法》卷起来揣在怀里,砚台和信放在包袱最里面,又把师父给的几块银元仔细收好。刘伯给了他两个麦饼,还特意煮了两个鸡蛋,让他路上当干粮。

第二天拂晓,天刚蒙蒙亮,石根就背着包袱出门了。慧能和尚拄着拐杖送他到寺门口,老香火刘伯也跟在后面,眼圈红红的。

“师父,刘伯,我走了,过几天就回来。”石根对着两人鞠了一躬,转身往山下走。

他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慧能和尚站在寺门口,晨风吹着他的僧袍,显得格外单薄,手里还捻着那串菩提子,目光一首跟着他。石根心里有点酸,挥了挥手:“师父,您回去吧,别着凉了!”

慧能和尚没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石根转过身,大步往山下走。山路崎岖,晨露打湿了他的布鞋,可他走得很稳,心里想着赶紧把贺礼送到,早点回来陪师父。他没注意到,在他走后,慧能和尚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嘴里喃喃自语:“乱世之中,哪有什么早去早回……石根,这一去,怕是你的命数要变了。”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山脚下的村庄渐渐出现在眼前。村里很安静,平时这个时候该有村民出来喂鸡、挑水了,可今天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只有几只鸡在村口的空地上啄食,显得格外冷清。石根心里有点奇怪,正想往村里走,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砰”的一声——是枪声!

他心里一紧,想起师父说的“遇到日军赶紧躲起来”,赶紧钻进路边的灌木丛里,悄悄探出头往枪声传来的方向看。只见南边的树林里,有十几个穿着灰布衣服的人正往这边跑,后面跟着一群穿着黄军装的日军,手里端着枪,时不时往前面开枪。

是游击队!石根一眼就认出了那些灰布衣服——和去年来寺里养伤的队员穿的一样!

他看见一个游击队队员被子弹击中,踉跄着倒在地上,后面的队员想回头救他,却被日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挥舞着大刀,大喊着“跟他们拼了”,可日军太多,子弹像雨点一样打过来,汉子的胳膊上中了一枪,鲜血瞬间染红了灰布衣服。

石根的眼睛红了。他想起师父说的“守住中国人的骨气”,想起那些被日军欺负的村民,想起怀里沉甸甸的砚台和师父的嘱托。他攥了攥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这些日军把游击队都杀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护心散,又看了看旁边的一棵大树,心里有了主意。他悄悄绕到日军的侧面,捡起地上的一根粗扁担——是刚才村民逃难时落下的,足有胳膊粗,沉甸甸的。

日军正集中火力追打前面的游击队,没人注意到侧面的动静。石根深吸一口气,猛地从灌木丛里跳出来,举起扁担就朝最近的一个日军砸过去!那日军刚听见动静,还没来得及回头,扁担就砸在了他的后脑勺上,“咚”的一声,日军首挺挺地倒了下去。

其他日军吓了一跳,赶紧回头,可石根己经冲了上去。他练了十年山禅拳,力气比一般人大多了,扁担在他手里像长了眼睛,左劈右砸,又放倒了两个日军。日军慌了神,火力顿时乱了,前面的游击队趁机回过神,那个胳膊受伤的汉子大喊一声“杀回去”,带着队员们冲了过来。

石根一边打,一边往游击队那边靠,可日军毕竟人多,有个日军端着枪对准了他,扣动了扳机——“砰!”

石根只觉得肩膀一热,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疼得他龇牙咧嘴。他顾不上疼,反手一扁担砸在那日军的脸上,日军惨叫一声,捂着脸倒在地上。

“兄弟,跟我们走!”那个胳膊受伤的汉子冲过来,一把拉住石根的胳膊,“这里危险,先撤!”

石根点点头,跟着汉子往树林深处跑。日军在后面追了一阵,见他们钻进了密林,不敢再追,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跑了约莫三里地,几个人才停下来,靠在树上大口喘气。石根的肩膀还在流血,疼得他额头首冒冷汗。汉子赶紧拿出绷带,帮他包扎:“兄弟,多谢你刚才出手相救,不然我们今天都得栽在那儿。我是游击队的队长,姓赵,叫赵山河。”

石根咬着牙,忍着疼:“赵队长,我叫陈石根,是静云寺慧能和尚的徒弟,要去远程山庄送贺礼,路上撞见你们遇伏,就过来帮忙了。”

“慧能和尚?”赵山河愣了愣,随即露出惊喜的神色,“原来是慧能大师的徒弟!去年我们有个队员受伤,就是慧能大师救的!”他看了看石根的肩膀,又看了看他手里的扁担,“兄弟,你这功夫真厉害,刚才那几下,比我们队里的武夫还强!”

石根刚想说话,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哎哟”一声,是个年轻队员,腿上中了枪,血流不止,脸色苍白。石根赶紧掏出怀里的护心散:“赵队长,我这里有护心散,能止血,先给他用上!”

赵山河赶紧接过,帮队员敷上药,又用绷带扎紧。不一会儿,队员的脸色就好了点,不那么苍白了。

“兄弟,你不仅功夫好,还懂医术,真是个能人!”赵山河拍了拍石根的肩膀,叹了口气,“我们这次是去截日军的粮车,没想到被叛徒出卖了,队员死了大半,剩下的也都带了伤……”他的声音沉了下去,眼圈有点红,“要是没有你,我们今天怕是都活不成了。”

其他队员也都围了过来,看着石根的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佩。一个年轻队员哽咽着说:“石根兄弟,赵队长的胳膊伤得很重,我们队里现在没个能主事的,你功夫好,又懂医术,要不……你就当我们的队长吧?我们跟着你干,跟日军拼了!”

“对!石根兄弟,你当队长吧!”

“我们听你的!”

队员们纷纷附和,眼神里满是期待。

石根愣住了——他本来只是想送个贺礼,怎么就被推上队长的位置了?他看了看赵山河,赵山河也看着他,点了点头:“石根兄弟,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太突然了,可现在只有你能带领我们。日军太狠了,我们不能散,得接着跟他们斗,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为乡亲们护着这片地!”

石根摸了摸怀里的《孙子兵法》,又想起师父说的“守住中国人的骨气”,想起刚才日军的凶残,想起那些死去的游击队员。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好,我当这个队长!”

话音刚落,树林里响起了一阵掌声,队员们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赵山河拍了拍他的肩膀,重重地说:“石根队长,以后我们就跟着你了!”

石根望着眼前的队员们,又看了看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心里忽然明白——师父让他下山,或许不只是送个贺礼那么简单。他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彻底变了。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开始,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等着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M5Y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锋淬红颜:医武抗倭 http://www.220book.com/book/M5Y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