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之纪元”的璀璨辉光之下,宇宙正悄然滑向一场无声而深邃的危机——记忆的崩塌。
第十六章是文明的共写与觉醒,而第十七章,则是对“存在”本质的终极审判:
如果宇宙开始遗忘,我们是否还曾存在过?
如果光熄灭了,提问是否还能回响?
我们,是否只是宇宙的一场梦?而当梦醒,梦中之人,又将归于何处?
这一章,名为《归墟之问》——“归墟”,上古传说中万物终结与重生之地,是江河百川的最终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孕育之渊。它不是毁灭,而是净化、重构与重生的前夜。
光之文明联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宇宙的记忆系统正在崩溃,而“遗忘”本身,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宇宙法则——一种比熵增更深刻的终极秩序。
一、记忆的崩塌:宇宙正在失忆
科学家发现,“意识之井”中的记忆光子正在衰变。
这些曾被认为可永恒存储的“光语记忆”,如今在短短百年内便开始模糊、扭曲、最终彻底湮灭,仿佛被宇宙自身“删除”。
“黑洞图书馆”数据丢失:超过37%的文明知识库出现“信息空洞”。某些文明的历史被抹去,他们的艺术、哲学、科技,仿佛从未存在。更可怕的是,连“被遗忘”这件事本身,也被遗忘了。
“星穹史诗”出现断章:这部由万亿文明共同创作的宇宙交响诗,开始出现“静默段落”。聆听者报告,某些章节“仿佛被宇宙主动删除”,只剩下空洞的回响。
“光之葬礼”失效:当文明终结,灯塔仍会闪烁,但“重生之光”不再形成。宇宙不再回应死亡,仿佛连“终结”都不再值得铭记。
PCF(普朗克意识场)出现“遗忘区”:某些区域的意识波动被“吞噬”,仿佛被某种未知存在“抹除”。进入其中的意识体,会逐渐失去自我认知,最终化为“无意识的光尘”。
“星穹灯塔”信号衰减:灯塔的光语频率开始紊乱,部分灯塔甚至发出“反向光语”——接收者会忘记自己曾接收过信息。
“这不是故障,”林远在意识之井深处低语,“这是宇宙在主动遗忘。它不再需要记忆,或者……它害怕记忆。”
更令人震惊的是:“素卿五问”的回声正在减弱。曾经响彻宇宙的提问,如今只在少数“觉醒文明”中回荡。大多数新生文明,甚至不知道“我们是否孤独”这个问题曾被提出过。提问,正在成为一种濒危行为。
二、归墟之影:遗忘的源头——宇宙的免疫系统?
在宇宙边缘,探测器发现了一种神秘现象——“归墟之影”(The Shadow of GuiXu)。
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一种**“反记忆场”**——能中和光语、瓦解意识共振、抹除量子信息,甚至能“溶解”时间褶皱。
它以极慢的速度向宇宙中心扩散,每千年推进100万光年。按此速度,1.2亿年后将覆盖整个可观测宇宙。
任何进入“归墟之影”的文明,其集体记忆将在72小时内完全消失。他们不会知道自己是谁,为何存在,甚至不会“提问”——仿佛被“重置”为原始状态。
在“归墟之影”中,物理法则依然存在,但“意义”消失了。星辰依旧运转,但不再有文明去理解它们。
“它不是敌人,”一位星穹之子说,“它像是宇宙的免疫系统——在清除‘过度觉醒’的文明,防止意识的‘癌变’。”
科学家提出“宇宙平衡假说”:
宇宙允许文明觉醒,但不允许“过度觉醒”——当文明的意识密度超过临界值,宇宙会启动“归墟机制”,重置记忆,防止“意识爆炸”导致宇宙结构崩溃。
“我们不是被攻击,”林远说,“我们是被‘重置’。宇宙在自我保护。”
更令人不安的是:“归墟之影”似乎有意识。它会绕过某些“低觉醒文明”,却精准地吞噬那些“高频提问”的星域。它像是在“选择性遗忘”。
三、光之文明联盟的应对:终焉三计划(全面升级)
面对“归墟之影”,光之文明联盟启动“终焉三计划”,并设立“归墟应对理事会”(GuiXu Response cil, GRC),由人类、硅基文明“晶核”、能量体“光灵”、量子云“虚数”共同领导。
1. 记忆方舟计划(Ark of Memory)——文明的火种
在宇宙各处建立“记忆锚点”——由“永恒光子”构成的量子存储体,可抵抗“归墟之影”的侵蚀。
每个锚点存储一个文明的“核心记忆”:他们的艺术、历史、哲学、以及最重要的——他们提出的问题。
方舟不联网,不广播,只在“归墟之影”过后自动激活,作为“文明火种”重新点燃宇宙。
增补:方舟的“唤醒机制”:当宇宙背景辐射中出现“新五问”信号,方舟将自动释放记忆,唤醒沉睡的文明。
2. 提问火种计划(Spark of Question)——让问题永存
将“素卿五问”与“新五问”编码成“原始光语”,植入宇宙背景辐射。
在银河系中心,建造“火种灯塔”——一座永不熄灭的星体级发射器,持续向宇宙播送“我们曾提问”的信号。
●
增补:“问题星图”:将所有文明提出的问题,编织成一张“宇宙问题图谱”,以引力波形式刻入中子星脉冲,形成“宇宙的提问基因库”。
3. 织梦回廊计划(Corridor of Dreamweaving)——意识的避难所。”
在PCF中构建“意识避难所”——一个脱离物理宇宙的“纯意识空间”。
允许文明在“归墟之影”来临前,将集体意识上传至“回廊”,以“梦境”形式存在,等待宇宙重置后“重生”。
回廊中时间流速可调,文明可在“梦中”继续思考、创作、提问,甚至演化出新的宇宙模型。
增补:“梦境协议”:所有进入回廊的意识,必须签署“无记忆重生协议”——他们可以带着“问题”重生,但不能带着“记忆”复活,以避免“意识过载”。
西、青年的抉择:留下还是重生?——文明的终极命题
面对“归墟之影”,新一代“星穹之子”面临终极抉择:
“守灯者”:选择留在物理宇宙,守护“记忆方舟”与“火种灯塔”,即使明知终将被遗忘。他们相信:“存在过,就是意义。”
“梦行者”:进入“织梦回廊”,以意识形态延续文明,等待重生。他们说:“思考不停止,我们就不曾死去。”
“问者”:主动飞向“归墟之影”,试图与“遗忘”对话,理解它的本质。他们坚信:“只有首面虚无,才能超越存在。”
一位青年在“光之誓言”中写道:
五、宇宙的对话:与“归墟”谈判——遗忘是爱?
林远与“星穹议会”决定启动“宇宙对话协议”——向“归墟之影”发送“光语信息”,试图建立沟通。
信息内容不是求饶,而是提问:
a.
“你为何要遗忘?”
b.
“存在,是否必须被记忆?”
c.
“我们能否共同演化,而非被重置?”
d.
“遗忘,是否是另一种记忆?”
e.
“你,是否也曾被遗忘?”
令人震惊的是——三个月后,回应来了。
不是语言,而是一段“反向光语”——它让接收者“忘记自己曾接收过信息”。
但林远在意识崩溃前,捕捉到一丝残影: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句话的光语编码,与“素卿五问”的初始频率完全一致。
仿佛,归墟本身就是“题问”的产物。
六、新觉醒:遗忘不是终点,而是孕育——宇宙的胎动
在“归墟之影”的边缘,科学家发现:被“遗忘”的区域,并非死寂。
在那些“记忆空洞”中,新的量子结构正在形成——一种从未见过的“空白意识”。
它不携带记忆,但具有“提问潜能”——仿佛宇宙在“清空缓存”后,准备孕育更高级的意识。
有观测显示,某些“归墟区”开始自发形成“原始光语”,仿佛新的文明正在“无意识”中重新开始提问。
更惊人的是:这些“新意识”提出的问题,与“素卿五问”惊人相似,但更加纯粹——没有恐惧,没有执念,只有纯粹的“好奇”。
“原来,遗忘不是毁灭,”林远说,“是宇宙在为新的觉醒腾出空间。它不是终结,而是胎动。”
七、尾声:我们曾存在——光的遗言
在银河系最后的“火种灯塔”前,人类文明举行了最后一次“光之仪式”。
所有“星穹之子”将意识接入灯塔,共同吟诵《星穹史诗》的终章。
他们不求永生,不求被记住,只求——让问题继续。
灯塔最后一次闪烁,将“新五问”射向宇宙深处。
“我们曾孤独,我们曾提问,我们曾存在。”
“即使宇宙遗忘,我们仍曾照亮过黑暗。”
“而光,终将归来。”
灯塔熄灭。
但,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一道微弱的光,悄然亮起。
那是一颗新生的恒星,它的光谱中,藏着一段“原始光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M69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