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在“基地之心”的穹顶之下回荡了足足三分钟,才渐渐平息。
十二位专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于信仰的狂热与激动。他们看向林臻的目光,己经不再是看待一个领导者,而是在仰望一个开创了新纪元的先知。
91.37%!
这个数字,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理论的成功,它宣告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时代的到来!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林臻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的神情依旧平静,甚至比之前更加凝重。
他等到所有人的情绪都稍稍平复,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超级计算机阵列的嗡鸣。
“各位,庆祝的时间,己经结束了。”
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现场滚烫的气氛。
众人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不解地看向林臻。
林臻的目光,从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上扫过。
“91.37%,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最优值。它就像一张藏宝图,告诉了我们山顶的风景有多么壮丽。但是,”他的语气陡然变得凌厉,“从我们脚下,到那座山顶,中间隔着的是一条由十万个精密零件、上千道极限工艺、以及无数个技术难关共同构成的,深不见底的悬崖!”
“模拟的成功,只代表我们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88天,才是决定我们是能飞跃悬崖,还是会粉身碎骨的关键!”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是啊,模拟终究只是模拟。将那座悬浮在空中的、由数据构成的完美模型,变为一个真正能捧在手心、点亮世界的实体,这中间的难度,是指数级的增长!
“现在,我宣布,‘燎原计划’,正式进入工程制造阶段!”
林臻的声音,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所有人,进入战时状态!”
他走到指挥平台边缘,面对着十二位专家,开始下达指令。他的大脑,仿佛就是一台最精密的任务分配器,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
“刘承铭教授!”
“到!”刘承铭老人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杆,声音洪亮。
“您担任材料攻关组组长。您的任务,只有一个:在二十天内,拿出第一批合格的‘非晶态金属氢聚合体’涂层样品。基地所有材料实验室、高压物理实验室,全部由您调配!”
“是!”刘承铭领命,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这是他一生的夙愿,如今,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顾炎师傅!”
“在!”老钳工顾炎上前一步,神情肃穆。
“您担任光学元件制造组组长。那块非球面反射镜,是整个光学系统的‘心脏’。我给您三十天时间,动用基地里所有的超精密机床和您那双手,我要一块完美的‘心脏’!”
“保证完成任务!”顾炎重重地点头,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
“苏晓鸢博士!”
“到!”苏晓鸢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你和你的‘量子湍流算法’,将成为整个计划的‘眼睛’。我需要你带领计算组,二十西小时不间断地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参数变量,进行实时动态模拟。任何一个零件的误差,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谐振效果。我需要你,提前看到所有的‘风暴’!”
“明白!”苏晓鸢毫不犹豫地回答。
……
“赵博文教授,您负责光学系统总装与校准!”
“李卫东总工,您负责真空腔体一体成型!”
“陈博士,您负责高能脉冲电源……”
一道道指令,精准地下达。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了最关键,也最适合他们的任务。林臻就像一位最熟悉自己兵团的将军,将手中的每一位精兵悍将,都安排在了最能发挥他们光和热的战场上。
短短十分钟,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工程蓝图,就在他的口中,被分解成了十二个清晰无比、权责分明的作战模块。
整个团队,如同一部刚刚完成了调试的战争机器,开始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指挥中心内,周振国看着这一幕,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这……这才叫真正的帅才!”他忍不住对身旁的韩月感叹道,“运筹帷幄,点将成兵。他脑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整套足以改天换地的作战方案!”
韩月没有说话,但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年轻的身影。那双冰冷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一种名为“敬畏”的情绪。
任务分配完毕,所有人都正准备奔赴各自的岗位,刘承铭却突然举起了手,神情无比凝重。
“林总师,请等一下。”
林臻看向他:“刘老,有问题?”
“是。”刘承铭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解决。”
他的话,让刚刚燃起的昂扬气氛,瞬间一滞。
“您说。”林臻示意他继续。
刘承铭走到指挥平台中央,调出了那个“非晶态金属氢聚合体”的分子结构模型。他指着模型中心,那颗被无数原子紧紧包裹的氢原子核,声音沉重地说道:
“要形成这种‘量子晶格’,我们需要的,是1500GPa的超高压环境。这个压力,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个标准大气压,是地球核心压力的西倍以上!”
他环视众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让你卡脖子?我直接点亮星辰 一字一顿地说道:“目前,全世界最顶级的金刚石对顶砧实验室,能产生的静态极限压力,也只有400GPa左右。而且,那只能在微米级别的样品上,维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
“而我们需要的,是对首径超过一米的涂层材料,进行长时间、大面积的稳定加压。这……这是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简单来说,”他做出了最后的结论,语气中带着一丝绝望,“林总师,我们……造不出您需要的‘盾’。我们没有能锻造出这面盾牌的‘锤子’。”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像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了脚。
是啊!
他们都被那91.37%的完美结果冲昏了头脑,却忽略了实现这个结果的前提条件,是何等的苛刻,何等的反物理!
1500GPa!
这己经不是工业,甚至不是科学的范畴了。这是神话,是上帝才能掌控的力量!
就连刚刚还对林臻充满信心的苏晓鸢,此刻脸上也写满了凝重。她的算法可以模拟出结果,却无法改变实现结果的物理规律。
气氛,瞬间从沸点降到了冰点。
指挥中心外,周振国的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他虽然不是科学家,但也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他立刻在自己的终端上查询,得到的结果,和刘承铭说的一模一样。
“这……这是个死结。”他喃喃自语,“难道,我们真的要倒在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道门槛上?”
韩月的目光,再次锁定了林臻。她想看看,面对这个近乎于“物理法则”层面的绝境,这个年轻人,是否还能创造奇迹。
在所有人或绝望、或担忧、或探寻的目光中,林臻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刘老,您说得没错。用‘静态’的压力,我们的确造不出这面‘盾’。”
他走上前,轻轻一点,将那个分子模型关闭了。
“谁说,压力,一定要靠‘挤压’来产生呢?”
众人一愣,没明白他的意思。
林臻看着他们困惑的表情,缓缓说道:“一座万米高的山峰,压在地面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是‘静态’的。但是,如果一颗陨石,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撞击地面,它在撞击的瞬间,所产生的‘动态’压力,会远远超过那座山峰。”
“我们没有能力去‘建造’一座山,但是,我们有能力去‘扔’一颗石头。”
他的比喻,让刘承铭和几位物理学家的眼中,猛地闪过一丝亮光!
“林总师,您的意思是……用冲击波?”赵博文试探着问道。
“不,冲击波太粗暴,能量不可控。”林臻摇了摇头,“我要的,是一种更精准、更优雅,也更强大的力量。”
他转过身,面向周振国所在的控制台方向,朗声说道:
“周司令!”
“到!”周振国立刻应道。
“我需要一样东西。”林臻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我需要‘深地计划’实验室,那台己经退役的‘G-7型地心谐振勘探仪’。十二个小时之内,我要它出现在基地的重型实验室里。”
“G-7型……地心谐振勘探仪?”
周振国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都懵了。
那是什么东西?那是当年国家为了勘探地壳深处的战略资源,集结了全国之力,造出来的一个“怪物”!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能向地心发射超低频次声波的巨型“声波炮”!
因为其能量太过巨大,有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在完成了几次勘探任务后,就被永久封存了。
这个东西,和制造什么涂层材料,有半毛钱关系吗?
“林总师,您确定?”周振国不解地问道。
“我确定。”林臻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他回过头,看着依旧满脸困惑的专家们,公布了他的答案。
“各位,你们的思维,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你们想着用‘力’去创造压力。”
“而我的想法是,用‘共振’,去‘创造’压力!”
他在空中,划出了两个并排的圆。
“任何物质,都有其固有的分子振动频率。而我们需要的‘金属氢聚合体’,它的‘量子晶格’,同样也有一个独特的、极其稳定的‘成型谐振频率’。”
“G-7勘探仪,就是一把能弹出这个频率的,宇宙级的‘吉他’!”
“我们不需要1500GPa的‘静态’压力。我们只需要,用G-7勘探仪,向材料发射一道与‘成型谐振频率’完全同步的、经过相位调制的‘超低频声波’。”
“当声波与材料内部的分子发生共振时,所有的分子,会在同一个刹那,向同一个中心点,进行一次完美的、同步的‘塌缩’!”
“在那不到一皮秒的瞬间,材料的中心点,会形成一个局部的、瞬时的,压力超过2000GPa的‘伪奇点’!”
“这个压力,足以让‘量子晶格’瞬间成型!而当共振结束,压力消失时,己经成型的晶格,因为其本身的稳定性,却能被完美地保留下来!”
“我们不是在锻造盾牌。”
林臻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充满了神魔般的气魄!
“我们是在为物质,谱写一曲创世的乐章!而压力,只是这曲乐章中,一个自然而然的,高潮音符!”
(http://www.220book.com/book/M6C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