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纸鸢逐风远,暮色酿温情

小说: 晚风吻过旧邮戳   作者:玉桑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晚风吻过旧邮戳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巷口的老槐树新叶舒展的第三日,风里多了几分软和的暖意。简瑶抱着一沓彩纸刚转过街角,就听见院墙上传来孩子们清脆的叫嚷——小宝正踮着脚趴在墙头,手里举着半截竹篾,朝着巷子里挥得欢快:“瑶瑶姐!贺行哥说今天教我们做风筝!”

她加快脚步走进院子,就见晏贺行正蹲在石桌旁,手里拿着卷尺量竹篾的长度。张阿姨坐在一旁的竹椅上,手里穿针引线,正把碎布头缝成小小的布口袋:“昨天收拾阁楼翻出些旧风筝线,想着天气好,让孩子们放放风筝,也让这巷子热闹热闹。”竹篮里的彩纸散着光,红的像巷口的灯笼,黄的像檐角的阳光,还有几张贴着金箔的,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亮。

“瑶瑶姐,我要做蝴蝶风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丢下手里的野花,凑到简瑶身边,手指点着一张印着粉白蝴蝶的彩纸,“昨天看见河边有蝴蝶飞,翅膀上的花纹比这纸上的还好看!”旁边的小男孩立刻举起手里的蜡笔:“我要画老鹰!飞得最高的那种,能飞到云彩上面去!”孩子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想要的风筝模样,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晏贺行把量好的竹篾摆成十字形,用细麻绳仔细捆扎结实:“做风筝得先搭骨架,竹篾要选首的,不然飞不高。”他拿起一根竹篾,让小宝试着握在手里:“你看,这竹篾有弹性,弯的时候要慢慢用力,别弄断了。”小宝小心翼翼地捏着竹篾,学着晏贺行的样子轻轻弯折,小脸绷得认真,惹得张阿姨笑出了声。

简瑶把彩纸铺开在石桌上,给每个孩子分发胶水和剪刀:“大家先把想要的图案画在彩纸上,剪下来粘在骨架上就行。要是想让风筝飞得稳,尾巴上可以系上布条,风一吹就能跟着飘。”她拿起一张蓝色的彩纸,很快画了一只拖着长尾的燕子,翅膀上还点缀着几点白色的圆点,像沾了春日的露珠。

孩子们立刻动手画起来,有的趴在石桌上,有的坐在小板凳上,蜡笔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小姑娘把蝴蝶的翅膀涂得五颜六色,还在边缘剪了细细的流苏;小男孩画的老鹰翅膀又宽又大,爪子上还画了几根尖尖的线条,说要抓住天上的云朵;小宝则在风筝上画了一棵小小的槐树,枝桠上站着几只小鸟,和张阿姨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一模一样。

张阿姨缝好布口袋,里面装上晒干的艾草,分给每个孩子:“把这个挂在风筝线上,风一吹能闻到艾草香,还能赶走小虫子。”她帮着年纪小的孩子把彩纸粘在竹篾上,手指灵巧地调整着角度:“这边要粘得紧一点,不然飞的时候容易掉下来。”晏贺行则在一旁整理风筝线,把线轴一个个缠好,放在石桌上。

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风筝渐渐成型。蝴蝶风筝的翅膀在风里轻轻颤动,老鹰风筝的影子投在地上,像真的要展翅飞走,小宝的槐树风筝上,小鸟的眼睛用黑纽扣粘成,透着机灵劲儿。孩子们拿着自己的风筝,兴奋地在院子里跑着,风筝线在手里拉得笔首,却还没等飞起来,就一头栽进了草丛里。

“别急,放风筝得找个开阔的地方。”晏贺行笑着捡起地上的风筝,拍掉上面的草屑,“咱们去巷口的空地上,那里风大,风筝容易飞起来。”他拿起几个线轴,带头走出院子,孩子们跟着跑出去,手里的风筝在风里晃悠,像一串彩色的灯笼。

巷口的空地旁种着几棵柳树,新抽的柳条垂在风里,扫过孩子们的头顶。晏贺行先拿起自己做的菱形风筝,迎着风跑了几步,手一松,风筝就顺着风势往上飘,很快就飞了起来,线轴在手里慢慢转动,风筝越飞越高,变成了天上一个小小的彩色圆点。

“我也要放!”孩子们纷纷举起手里的风筝,晏贺行和简瑶分头帮忙。小宝的槐树风筝刚飞起来,就被一阵风吹得歪了方向,线缠在了柳树枝上。他急得眼圈发红,晏贺行踮起脚,小心翼翼地把风筝线从树枝上解下来,帮他调整了风筝尾巴的长度:“尾巴长一点,风筝就稳了。”这次再试,槐树风筝果然稳稳地飞了起来,小鸟的影子在天上跟着晃,惹得小宝拍手叫好。

小姑娘的蝴蝶风筝飞得最漂亮,粉白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光,风一吹,翅膀上的流苏轻轻摆动,像真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她拉着风筝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晚风吻过旧邮戳 在空地上跑着,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引得路过的街坊都停下脚步,抬头看着天上的风筝,眼里满是笑意。

张阿姨搬来几张小板凳,坐在柳树下,看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手里还拿着一个装着青团的竹篮:“等会儿他们跑累了,正好吃点青团垫垫肚子。”巷口的王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她刚做的芝麻糖:“昨天吃了你们送的青团,今天给孩子们带点糖,放风筝的时候吃着甜。”

刘叔也带着孙子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旧风筝,是他小时候玩过的,上面的图案己经有些褪色,却还能看出是一只凤凰。“这风筝陪了我几十年,今天拿出来让孩子们看看,以前的风筝都是这么做的。”他帮着小宝调整风筝线,嘴里说着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趣事,说那时候没有彩纸,就用报纸糊风筝,照样能飞得很高。

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有蝴蝶、老鹰、槐树,还有刘叔的凤凰风筝,五颜六色的,把天空装点得像一幅画。路过的年轻人拿出手机拍照,嘴里念叨着:“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以前小时候也跟着大人放风筝,现在都忘了那种感觉了。”

到了傍晚,风渐渐小了,孩子们也跑累了,围坐在柳树下,吃着青团和芝麻糖。小宝的风筝线轴还握在手里,风筝挂在柳树枝上,像一个小小的彩色灯笼。张阿姨看着天上渐渐沉下去的夕阳,说:“今天的晚霞好看,咱们晚上在院子里煮点糖水,大家一起尝尝?”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简瑶和晏贺行收拾好风筝,跟着大家一起回了院子。张阿姨在厨房里忙活,把银耳、莲子和红枣放进锅里,加了点冰糖,慢慢煮着。简瑶帮着洗水果,晏贺行则把孩子们的风筝挂在木架上,和之前的画摆在一起,风筝的影子映在画纸上,像是画里的花草都活了过来。

糖水煮好的时候,天色己经暗了下来,院子里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洒在石桌上。张阿姨把糖水盛在碗里,分给每个人,银耳软糯,莲子清甜,红枣的香味混在里面,暖乎乎的喝下去,心里满是舒服。孩子们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脸上沾着糖水,像沾了蜜一样。

王奶奶喝着糖水,拉着张阿姨的手说:“以前总觉得一个人过日子冷清,现在有你们这些街坊陪着,比什么都好。”刘叔也点点头:“是啊,咱们这老城区,以前各过各的,现在有了这些活动,大家走得近了,心里也热乎。”

晏贺行看着院子里的灯火,说:“以后咱们可以每个月搞一次活动,春天放风筝,夏天乘凉讲故事,秋天赏月吃月饼,冬天围炉煮茶,让这院子天天都这么热闹。”大家都纷纷赞同,说要把街坊们都叫来,一起热闹。

糖水喝完,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临走时还不忘跟张阿姨说下次要再来做风筝。小宝拉着刘叔的手,回头对张阿姨说:“张阿姨,明天我还要来画风筝,画一个最大的,飞得最高的!”张阿姨笑着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张阿姨、简瑶和晏贺行一起收拾着碗碟。红灯笼的光映在槐树上,新叶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晃动。简瑶看着天上的星星,说:“以前觉得老城区的日子慢,现在才发现,慢日子里藏着这么多温暖。”

晏贺行点点头,目光落在巷口的石板路上,路灯的光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偶尔有街坊走过,互相打着招呼,声音里满是亲切。“这就是老城区的好,”他说,“没有高楼大厦的距离,只有街坊邻里的温情,像这糖水一样,慢慢熬煮,才更香甜。”

张阿姨把最后一个碗洗干净,擦干手,说:“天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咱们把孩子们的风筝再修一修,等天气好,再去放一次。”简瑶和晏贺行点点头,和张阿姨道别后,走出院子。

巷子里的灯光一盏盏亮着,透过窗户,能看到家家户户温馨的景象。有的人家在看电视,有的人家在聊天,还有的人家在收拾院子,偶尔传来几声咳嗽,却也透着生活的气息。两人慢慢走着,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与远处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夜曲。

简瑶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洒在老槐树的枝叶上,落下细碎的影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晚风吻过旧邮戳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