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巷深岁月长,灯火映余生

小说: 晚风吻过旧邮戳   作者:玉桑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晚风吻过旧邮戳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晚风吻过旧邮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晚风吻过旧邮戳最新章节随便看!

槐花飘香的时节,巷子深处的书店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展览。

晨光熹微中,简瑶正在整理最后一批展品。书店的竹架上,如今不仅摆着书,还陈列着晏贺行这些年做的竹编——从最初简单的书签、杯垫,到后来精巧的灯笼、花器,每一件都记录着时光的痕迹。最显眼的位置,放着那个装过戒指的竹编小盒,盒盖微微敞开,露出里面己经泛黄的信笺。

"都准备妥当了?"晏贺行从门外进来,手里捧着刚摘的槐花,细碎的白花瓣落在他肩头。他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衬衫,袖口卷到肘间,露出结实的小臂——那是常年劈竹篾留下的印记。

简瑶转身接过槐花,插进桌上的青瓷瓶里。"李爷爷一早就来帮忙摆桌椅,张阿姨送了新做的槐花饼,连小宝都主动要来当讲解员呢。"

正说着,巷子里渐渐热闹起来。老街坊们陆续进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节日的喜气。王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掏出一个布包:"这是贺行小时候编的第一个竹篮,针脚歪歪扭扭的,我一首收着。"

竹篮被郑重地放在展台中央,粗糙的编织痕迹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展览开始后,小小的书店里挤满了人。晏贺行被孩子们围在中间,教他们编最简单的竹叶。竹篾在他指间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只灵动的蚱蜢。简瑶在一旁给孩子们讲故事,声音轻柔得像巷口的风。

"还记得吗?"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帘,在李爷爷脸上投下斑驳的影,"贺行第一次带简瑶来书店那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

晏贺行笑着望向简瑶,目光柔软:"那天她站在书架前,阳光正好照在她的发梢上。我就想,要是每天都能看见这样的画面该多好。"

暮色渐浓时,展览接近尾声。街坊们却一个都没离开,反而默契地忙活起来——张阿姨搬来自家的大圆桌,陈阿姨端出准备好的菜肴,李爷爷抱来珍藏多年的老酒。很快,书店前的空地上就摆开了长街宴。

灯笼一盏盏亮起,暖黄的光晕连成一片星河。晏贺行站在书店门口,看着眼前的光景有些怔忡——这分明是他们初见那日的巷子,却又不再是那条巷子。每扇窗后都亮着温暖的灯,每盏灯下都坐着亲切的人。

"各位,"他举起酒杯,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谢谢大家来参加我和简瑶的婚礼。"

空气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欢呼声。简瑶惊讶地望向他,却在看到他眼中的笑意时明白了什么——原来这场展览,本就是他为她准备的婚礼。

没有婚纱戒指,没有繁琐仪式,只有整条巷子的祝福作见证。王奶奶抹着眼角笑:"我早就说,这两个孩子该办喜事了。"

酒过三巡,晏贺行悄悄牵起简瑶的手,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巷子两旁的窗子里飘出饭菜香,夹杂着各家各户的谈笑声。走到老槐树下时,他停下脚步,从怀里取出一个布包。

"本来想等金婚的时候再给你。"他展开布包,里面是一本手工装订的书。封面用细竹篾编织而成,上面嵌着"巷暖余生"西个字。

简瑶轻轻翻开,第一页就是她初来那日,站在巷口的背影。往后翻,每一页都是巷子里的日常——她在书店整理书籍,在院子里浇花,和街坊们说笑,陪孩子们读绘本......每一幅画旁还有晏贺行工整的小楷,记录着当天的点滴。

"你什么时候......"

"每天晚上你睡着之后。"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画得不好,但我想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留下来。"

着竹纸的纹理,忽然在最后一页停住——那里夹着一枚竹叶书签,叶脉上刻着一行小字:"愿以余生织岁月,陪你看尽巷暖人间。"

远处传来街坊们的歌声,是巷子里世代传唱的老调。歌声飘过槐树枝桠,混着书香与竹香,在夜色中悠悠回荡。晏贺行将简瑶的手握得更紧些,就像握住了整个温暖的余生。

很多年后,当小宝也成了家,带着孩子回老巷时,总爱指着书店门口说:"看,那就是简瑶奶奶和贺行爷爷的爱情。"

书店的竹棚依然立在那里,经过岁月打磨的竹篾泛着温润的光泽。屋檐下的风铃偶尔响起,声音清越如初。院里的雏菊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如巷子里温暖的日子,岁岁年年,永不停歇。

而那条青石板路,依旧蜿蜒向前,见证着每一段平凡却动人的故事,在深巷的烟火气里,缓缓书写着地老天荒。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晚风吻过旧邮戳 http://www.220book.com/book/M6I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