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帮扶基金”的牌子挂在超市二楼的小房间里,红底白字,边角用金色的丝带缠了一圈——是仁月亲手缠的,说这样“看着暖和,像家里的样子”。房间不大,摆了一张旧办公桌、两个文件柜,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太阳、房子和笑脸,最上面一张写着“谢谢宋哥哥”,落款是“小宇”。
宋仁投坐在桌前,手里捏着一份资助名单,指尖在“小宇”的名字上轻轻。这是基金成立后资助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在工地事故中去世,被远房亲戚欺负,把父母留下的赔偿款都拿走了,小宇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捡垃圾。第一次见到小宇时,他穿着不合身的衣服,鞋子破了个洞,却把捡来的塑料瓶摆得整整齐齐,说“奶奶说摆整齐了能多卖钱”。
“宋老板,这是这个月的支出明细。”会计张姐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账单,脸色不太好,“学费、生活费、小宇奶奶的医药费,一共支出了8万6,账户里剩下的钱……只够支撑一个月了。”
宋仁投接过账单,一行行看着:小宇的学费3000元,生活费1500元;另一个孩子小雅的住宿费800元,书本费500元;还有三个孩子的医疗检查费2万……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却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
“怎么这么快?”宋仁投的声音顿了顿,他记得上个月刚从超市利润里转了10万进来,“不是说能支撑三个月吗?”
“小宇奶奶的胃病加重了,住院花了5万2,是临时加的支出。”张姐叹了口气,“还有几个孩子说冬天快到了,没有厚衣服,得买棉衣和棉被,这又是一笔钱。咱们基金刚成立,没什么捐款,全靠你从超市和工厂贴钱,长期下去不是办法。”
宋仁投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的画。小宇画的太阳很大,颜色涂得溢出了线条,像一团燃烧的火。他想起小宇拿到新书包时的样子,眼睛亮晶晶的,说“宋哥哥,我以后要当医生,治好奶奶的病,还要帮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那时候他答应小宇,会一首支持他,首到他长大。
“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宋仁投把账单放在桌上,手指敲着桌面,“棉衣和棉被必须买,小宇奶奶的后续治疗也不能停。你先列个清单,需要多少钱,我来想办法。”
张姐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来说:“宋老板,我知道你心善,想帮这些孩子。可超市和工厂刚走上正轨,也需要钱周转,你不能把所有钱都投到基金里,不然万一工厂那边需要资金,就麻烦了。”
宋仁投笑了笑:“我有分寸。你先去忙吧,下午把清单给我。”
张姐走后,宋仁投拿出手机,翻到和小宇的合照。照片里,小宇抱着新书包,笑得露出了豁牙,宋仁投蹲在他身边,比了个剪刀手。那是基金成立当天拍的,阳光很好,照在两人身上,暖暖的。
他想起父母当年资助贫困生的事,周叔说,父母从来不让别人知道,总是匿名汇款,有时候还会把家里的衣服、书本打包寄给孩子们。那时候家里不富裕,超市的利润刚够维持生活,可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挤出钱来帮别人。他们常说“孩子是希望,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爸妈,我好像有点撑不住了。”宋仁投对着照片轻声说,“可我不能放弃,放弃了,就对不起小宇,对不起那些信任我的孩子,也对不起你们。”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仁月探进头来,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哥,我放学了,张姐说你在这儿愁眉苦脸的,怎么了?”
宋仁投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基金快没钱了,这个月的支出超了,剩下的钱只够支撑一个月。”
仁月坐在他身边,拿起账单看了看,眉头也皱了起来:“小宇奶奶住院花了这么多?那后续治疗怎么办?还有棉衣棉被,冬天确实快到了,孩子们不能冻着。”
“我知道,所以得想办法凑钱。”宋仁投揉了揉太阳穴,“我本来想从工厂再转点钱过来,可张叔说工厂要进新的加工设备,也需要钱,不能动。”
仁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哥,我有办法!咱们可以搞线上众筹啊!现在很多公益项目都靠众筹,只要把孩子们的故事写出来,拍点视频,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复仇之怒火燎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肯定有人愿意捐钱。还有,你不是和上海的食品公司签了合作吗?可以找企业捐赠啊,他们捐了钱,还能提升企业形象,一举两得。”
宋仁投愣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他之前只想着自己贴钱,却忘了还有众筹和企业捐赠这两条路。“线上众筹?你会弄吗?”
“我会!”仁月拍了拍胸脯,“我们社团搞过公益众筹,我负责文案和视频剪辑。只要把孩子们的真实情况写出来,别夸大,大家就会相信。比如小宇,他那么懂事,肯定能打动人。”
她顿了顿,又说:“还有企业捐赠,你可以找上海的合作方,还有联合社的张老板他们。张老板不是说想提升企业形象吗?捐钱给帮扶基金,是最好的方式。”
宋仁投看着妹妹亮晶晶的眼睛,心里一下子亮了。他怎么忘了,自己不是一个人,他有妹妹的支持,有联合社的伙伴,还有那么多信任他的人。“好,就按你说的办。”他摸了摸仁月的头,“众筹的文案和视频,就交给你了。企业捐赠这边,我来联系。”
“没问题!”仁月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众筹方案,“我们先拍几个短视频,拍小宇捡瓶子、写作业的样子,拍小雅在学校的样子,再拍你给孩子们送书包的场景,真实最打动人。文案我来写,标题就叫‘帮失亲的孩子撑起一片天’,肯定能吸引眼球。”
宋仁投看着妹妹认真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账单上,那些刺眼的数字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他知道,只要兄妹俩一起努力,只要还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扶基金就不会倒下。
“对了哥,”仁月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捐赠档位,比如捐100元送一袋咱们工厂的苹果汁,捐500元送一箱梨膏,捐1000元送一张孩子们的画。这样既筹到了钱,又帮工厂宣传了产品,一举两得。”
“这个主意好!”宋仁投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办。你先写文案,我明天联系上海的合作方和张老板他们,争取让他们带头捐赠。”
晚上,兄妹俩在基金办公室里忙到很晚。仁月趴在桌上写文案,宋仁投帮她整理孩子们的资料,时不时给她递一杯热牛奶。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和键盘敲击的声音。
“哥,你看这段行不行?”仁月把写好的文案递给他,“‘小宇的奶奶说,冬天最难熬,因为没有厚衣服,也没有钱买煤。可小宇说,他不怕冷,因为宋哥哥给了他新书包,还答应供他上学。他想快点长大,治好奶奶的病,也帮像他一样的小朋友……’”
宋仁投读着文案,眼睛有点发热。这就是真实的小宇,懂事得让人心疼。“可以,就这样写,不用加华丽的词藻,真实就好。”
仁月点点头,继续往下写。宋仁投靠在椅背上,看着妹妹的背影,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小时候,仁月总是跟在他身后,喊“哥,等等我”;现在,仁月长大了,能和他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解决问题。
“爸妈,你们看到了吗?”宋仁投在心里说,“仁月长大了,很懂事。我们会一起把帮扶基金做好,把你们的善举传承下去,帮更多像小宇一样的孩子。”
夜深了,仁月终于写完了文案,还剪好了一个简短的预告片。宋仁投把预告片发到了朋友圈,配文“仁心帮扶基金,帮失亲的孩子撑起一片天,期待你的援手”。
没过多久,就有人回复了。张老板评论“算我一个,捐1万”,李老板回复“我捐8000”,王老板也说“捐5000,祝孩子们好好的”。上海的合作方代表也发来微信,说“我们公司捐5万,后续还会考虑长期合作”。
宋仁投看着这些回复,心里一下子踏实了。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他转头看向仁月,她己经趴在桌上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手里紧紧攥着写好的文案。
宋仁投轻轻给她盖上一件外套,然后坐在桌前,继续整理捐赠名单。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墙上的画上,小宇画的太阳好像真的在发光,温暖而明亮。
他知道,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帮扶基金也能继续运转。而他,会带着父母的期望,带着妹妹的支持,带着所有好心人的信任,一首走下去,帮更多的孩子撑起一片天,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有学上,有衣穿,有一个温暖的“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M71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