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办公室的时钟指向上午十点时,仁月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差点碰倒桌上的咖啡杯。“哥!破15万了!”她的声音带着雀跃,眼睛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攥着衣角——那是她熬夜改文案时,被咖啡渍染黄的衣角,此刻却显得格外有意义。
宋仁投正低头核对张姐递来的企业捐款明细,闻言抬头,目光落在屏幕上:众筹金额152368元,捐赠人数327人,留言区密密麻麻的字像春天的草芽,挤得满满当当。他伸手揉了揉仁月的头发,指尖触到她发烫的耳朵——这丫头激动得连耳朵都红了。
“别急,还有一天才结束。”宋仁投的声音很稳,心里却也泛起暖意。他想起昨天凌晨,两人趴在桌上睡了不到两小时,仁月做梦都在说“再涨点,再涨点”;想起今天一早,张姐带着热腾腾的包子来,说“我家孩子看到众筹链接,非要捐他的压岁钱”。
“可己经超预期了呀!”仁月转过身,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星星,“我们本来只想筹10万,现在都15万了!还有上海那边的10万,张老板他们的2万3,加起来都27万多了!”
宋仁投拿出手机,翻到上海合作方陈经理的微信——对方早上发来消息,说10万捐款己经打到基金账户,还附了一张他们公司员工传阅众筹链接的照片,配文“为善良点赞”。他把手机递给仁月:“你看,陈经理说,他们员工也自发捐了5000多,虽然不多,但都是心意。”
仁月接过手机,看着照片里陌生的面孔,突然红了眼眶:“哥,你说怎么有这么多好人呀?以前我总觉得,大家都只顾自己,不会管陌生人的事。”
“不是的。”宋仁投摇摇头,指着留言区,“你看这条,‘我也是孤儿,小时候被好心人帮过,现在轮到我帮别人了’;还有这条,‘给孩子们买双防滑鞋,冬天路滑别摔着’——大家不是不管,是没机会看到这些孩子的难处。”
正说着,电脑“叮”地响了一声,又一笔捐款进来:2000元,捐赠人备注“给小宇奶奶买胃药,我妈也有胃病,知道有多难受”。仁月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砸在键盘上,晕开一小片水痕。
宋仁投递给她一张纸巾,没说话。他想起上周去小宇家,看到炕头那瓶快过期的胃药,小宇说“这是村医给的,能顶一阵”;想起小宇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别为我花钱,给孩子买件厚衣服吧”。此刻,这些陌生人的善意,像阳光一样,照进了那间低矮的平房。
“哥,我们现在就去给小宇奶奶交医药费吧!”仁月擦干眼泪,拉着宋仁投的胳膊就往外走,“还有孩子们的棉衣,我昨天看好了一家店,又厚又便宜,老板说能给我们批发价!”
宋仁投被她拉着走,后腰的酸痛都轻了不少。他回头对张姐说:“张姐,众筹结束后,你把捐赠名单整理出来,打印成册子,我们贴在办公室墙上——让孩子们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帮他们。”
“好嘞!”张姐笑着点头,看着兄妹俩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这两个孩子,一个沉稳,一个活泼,却都揣着一颗比谁都热的心。
医院缴费窗口前,小宇紧紧攥着宋仁投的衣角,眼睛盯着缴费单上的数字:5862元。那是他奶奶的住院押金,昨天宋仁投把老人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再晚点来,可能就危险了”。此刻,小宇突然仰起头,小声说:“宋哥哥,我以后长大了,一定把钱还给你。”
宋仁投蹲下来,和他平视:“不用还。你只要好好读书,以后帮像你一样的小朋友,就是最好的回报。”
小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却把宋仁投的衣角攥得更紧了。旁边的护士阿姨笑着说:“这孩子昨天还不肯吃饭,说要省钱给奶奶治病,今天听说医药费有着落了,一下子吃了两个馒头。”
仁月从包里拿出一件新的羽绒服,递到小宇手里:“快穿上试试,这是大家给你买的,蓝色的,你说过你喜欢蓝色。”
小宇接过衣服,手指着上面的小熊图案——那是仁月特意让老板加的,说“小孩子都喜欢卡通”。他笨拙地往身上套,袖子太长,盖住了手背,却笑得露出了豁牙:“谢谢宋哥哥,谢谢仁月姐姐。”
从医院出来,宋仁投带着仁月去了批发市场。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听说他们是给失亲孩子买棉衣,立刻说“给你们按成本价,再送你们十顶帽子”。仁月挑了五种颜色的棉衣,从120码到150码,每种尺码都挑了足够的件数——她记得基金资助的12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8岁。
“老板,再给我们拿二十双防滑鞋,要加绒的。”宋仁投突然说。他想起留言区那条“买防滑鞋”的备注,想起冬天结冰的路面,孩子们穿着旧鞋子,一步一滑的样子。
阿姨应着,转身去库房拿货。仁月凑到宋仁投身边,小声说:“哥,你真好。我都忘了买鞋子了。”
宋仁投笑了笑:“不是我好,是大家提醒得好。这些留言,咱们都得记在心里,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下午回到基金办公室,张姐己经把众筹善款和企业捐款都打到了基金专用账户。她拿着打印好的明细,说:“扣除棉衣、鞋子、医药费和孩子们的生活费,还剩18万多,够支撑到明年夏天了。”
仁月趴在桌上,看着明细单上的数字,突然说:“哥,我们要不要给每个捐赠人发个感谢短信?就说谢谢他们的帮助,告诉他们孩子们都很好。”
“好主意。”宋仁投点头,“你把捐赠人留下的手机号整理出来,我来写短信内容。”
短信写得很简单:“尊敬的捐赠人,您好!感谢您对‘仁心帮扶基金’的支持,孩子们己经穿上新棉衣,小宇奶奶的胃病也在好转。您的善意,是孩子们冬天里的阳光。——宋仁投、宋仁月敬上”。
仁月一条一条地发,手指酸了就搓搓,再继续发。宋仁投坐在她身边,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仁月也是这样,帮他整理超市的货单,一笔一笔地写,写错了就吐吐舌头,再重新写。
“哥,你看这条回复!”仁月突然举着手机喊,“‘不用谢,看到孩子们好就放心了。以后有需要,还会捐的。’”
宋仁投凑过去看,心里暖暖的。他拿出手机,翻到父母的遗像——照片里,父母站在超市门口,笑得很温和。他在心里说:“爸妈,你们看到了吗?有很多好心人在帮我们,帮那些像我们一样的孩子。我们没有让你们失望。”
傍晚时分,众筹正式结束,最终金额定格在201586元。仁月把这个数字截图,发在了基金的朋友圈,配文“谢谢每一份善意,我们会好好用这笔钱,让孩子们温暖过冬”。
没过多久,就有人评论:“明年还会捐,记得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情况。”“能不能发点孩子们穿新衣服的照片?想看看他们笑的样子。”
仁月转头对宋仁投说:“哥,下周我们带孩子们去公园玩吧,拍点照片给大家看。小宇说他从来没去过公园,不知道旋转木马是什么样的。”
“好啊。”宋仁投点头,“再带他们去吃肯德基,我记得你小时候,总吵着要吃。”
仁月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墙上的孩子们的画上,小宇画的太阳好像真的在发光,温暖而明亮。
宋仁投看着仁月的笑脸,看着桌上的众筹明细,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突然觉得很踏实。他知道,基金的路还很长,以后可能还会遇到资金短缺、孩子生病等各种问题,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妹妹的支持,有张姐的帮忙,有张老板、陈经理这些合作伙伴的助力,还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在背后默默支持。
他想起父母常说的“善良是会传递的”,以前他不懂,现在终于懂了——父母当年帮过的人,可能己经忘了他们的样子,却把善良传给了别人;现在,他和仁月帮过的孩子,以后也会把这份善良传下去,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各个角落,长出新的希望。
“哥,想什么呢?”仁月推了推他的胳膊,“张姐说,明天就把棉衣和鞋子送到孩子们手上,你要不要一起去?”
宋仁投回过神,笑着点头:“去,当然去。我要亲眼看看,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笑起来的样子。”
那晚,兄妹俩没有再熬夜。仁月早早回了家,说明天要精神地见孩子们;宋仁投留在办公室,把众筹明细和企业捐款明细整理好,放进新买的文件夹里——文件夹的封面,是他特意让印刷厂印的,上面写着“仁心帮扶基金·第一份善意”。
关灯离开时,宋仁投回头看了一眼办公室:墙上的画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白,桌上的咖啡杯还留着早上的温度,电脑屏幕上,众筹页面的最后一条留言静静躺着:“加油,善良的人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他轻轻带上门,脚步轻快地走下楼。夜色里,路灯的光暖暖的,照在他身上,像父母的手,轻轻拍着他的背,说“孩子,做得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M71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