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刺身与手稿的双重奏
清晨七点,我准时站在「默·食」的后厨,刀刃划过三文鱼腹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玻璃门外,陈默正踮脚挂新的灯笼,浅棕色围裙沾着昨夜未擦净的酱油渍——这是我们合伙开日料店的第三年,也是我在料理台旁写小说的第三年。
“哥,今天的海胆到了,比上次甜。”陈默推门进来,发梢还挂着露水,“出版社那事有信没?”
我把刚卷好的寿司码进木盒,手机在围裙兜里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陌生号码让心跳漏了半拍,《知己不是红颜》获奖后的这半个月,我总在切鱼片的间隙幻想这个电话。电话那头的编辑声音像浸了蜜:“林先生,我们愿意以千字八十的价格签约……”
陈默突然在吧台那边欢呼,手里的芥末管“噗嗤”挤出长长一条。芥末刺鼻的辛辣混着海胆的鲜甜涌进鼻腔,我望着料理台上摊开的手稿,某页还沾着去年冬天的酱油渍——那时我在深夜的吧台写苏晓棠和她丈夫第一次争吵的场景,陈默在对面给我煮味增汤,雾气模糊了笔记本屏幕。
第二节:旧友消息如芥末呛喉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寿司帘,我正校对合同细则,手机在青瓷碟旁震动。大学室友周航的微信消息跳出来:“晓棠要离了?听说上周在民政局门口哭着回来了。”
笔尖在“版税比例”西个字上洇开墨团。我想起毕业散伙饭上,苏晓棠穿着白裙子,举着啤酒瓶大声宣布“要和阿哲生三个娃”,她手腕上的银镯子晃得人眼晕。如今那个镯子据说被她丈夫摔碎在客厅,碎片嵌进木地板,像她没说出口的委屈。
“哥,魏澜来了。”陈默的声音打断思绪。我抬头看见玻璃门被推开,魏澜穿着焦糖色风衣站在风铃下,头发比大学时短了,耳后别着银质耳钉。她还是老样子,随手把Gucci包扔在吧台,目光扫过我摊开的合同,挑眉笑:“哟,大作家要签卖身契了?”
她身上的雪松香水味驱散了厨房的油烟气。这个当年在辩论赛上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的姑娘,现在在投行做并购,上周刚飞完法兰克福。“苏晓棠的事你知道?”我递过刚泡好的玄米茶,茶杯在她指间转出好看的弧度。
“昨天刚跟她喝了酒。”魏澜啜了口茶,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她丈夫把存款转走了,还留着结婚戒指没摘。”她顿了顿,看向窗外飘落的樱花,“你书里写‘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说得真对。”
第三节:深夜吧台的秘密心事
打烊后的料理店只剩下三盏暖黄射灯。我和陈默分食最后一块抹茶慕斯,他突然说:“哥,你写的那个女主角,是不是有魏澜的影子?”
瓷勺在碟子里划出刺耳声响。我想起大学图书馆,魏澜总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财经报,阳光透过她发梢在报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有次我借她的笔记,指尖碰到她微凉的手指,整个人像被寿司醋浇过,又酸又麻。
手机突然亮起,是苏晓棠的朋友圈更新:九宫格照片里,她站在我们店门口,手里举着金枪鱼大腹寿司,配文“原来最好吃的永远在老地方”。照片角落,魏澜正低头看手机,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
陈默突然轻咳两声:“下周同学聚会,去不去?”
我望着料理台上那盆快要凋谢的樱花,想起《知己不是红颜》结尾那句:“有些相遇像握寿司,米饭要趁着温热时捏紧,错过最佳赏味期,就只能剩下醋饭的酸涩。”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魏澜下午坐过的吧台椅镀上银边,椅垫上似乎还残留着她风衣的雪松香气。
第西节:同学聚会前的味增汤
聚会前一天暴雨倾盆,我在后厨试做新菜“樱花渍鳕鱼”。陈默接了个电话,突然压低声音:“哥,魏澜说……聚会她开车来接你。”
鳕鱼在味增汤里翻滚,咕嘟咕嘟的声响像心跳。我想起大学时魏澜骑电动车载我去打印论文,雨丝打在她风衣后摆,我抓着她腰侧的衣角,能闻到她发间的洗发水香味。如今她开着银灰色轿车停在店门口,车窗降下时,风铃又叮铃作响。
雨刷器在玻璃上左右摆动,模糊了她的表情。我想起写魏澜原型时的某个深夜,陈默在对面给我煮年糕汤,说:“哥,你描写她笑的时候,笔尖都在抖。”后视镜里,苏晓棠撑着伞站在公交站台,婚戒的位置空荡荡的,无名指在雨雾里泛着白。
味增汤在锅里沸腾起来,我突然明白,有些故事就像握寿司,捏得越紧,米粒反而越容易散落。就像苏晓棠的婚姻,像我藏在料理台下的手稿,像魏澜耳后那枚总在反光的耳钉——在烟火气与旧时光的交织里,我们都在寻找最恰好的温度。
(未完待续)
后续可延展方向:
同学聚会中魏澜突然牵起我的手,苏晓棠的丈夫意外出现
出版社要求修改结局,让女主角在两个男人间做出选择
陈默暗恋的女大学生常来店里,她的出现揭开兄弟俩从未说破的心事
料理店面临拆迁,我们在寻找新店面时发现苏晓棠丈夫的秘密
知己不是红颜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知己不是红颜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79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