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学术擂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暑假结束,林枫重返校园。大二的学习生活扑面而来,课程更深,要求更高。但经过暑假在红星大队的实践和思考,林枫对经济学的理解更加透彻,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也更加游刃有余。

这天,《资本论》专题课上,主讲的是系里一位以治学严谨、观点保守著称的老教授,姓孙。孙教授学风古朴,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持批判态度,尤其对当时刚刚开始引入的“市场调节”概念颇为抵触。

课上讲到商品拜物教和市场经济弊端时,孙教授情绪有些激动,言辞激烈地批评了当前一些“盲目崇拜市场”的论调,认为这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部分同学都低头记笔记,不敢吭声。孙教授的严厉是出了名的。

然而,坐在后排的林枫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也认为不能僵化地理解,应该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孙教授的观点,显然有些脱离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需要。

这时,一个平时喜欢表现自己、对西方理论比较追捧的男生,忍不住举手反驳:“孙教授,我认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确实有优势,我们现在引入市场调节,是为了弥补计划经济的不足,是实践的需要……”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孙教授厉声打断:“胡闹!你这是中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毒!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什么市场调节,不过是给资本主义复辟开绿灯!”

那个男生被呛得面红耳赤,讪讪地坐下了。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压抑。

孙教授余怒未消,目光扫视全场:“还有谁有类似的想法?都可以站起来说说!我们今天就好好辩论辩论!”

没人敢说话。孙教授的脸色更加难看。

就在这时,林枫平静地举起了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孙教授也愣了一下,他认得林枫,这个学生平时成绩优异,但很少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尤其还是在这种敏感话题上。

“林枫,你有什么高见?”孙教授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和审视。

林枫站起身,态度不卑不亢:“孙教授,我不是要反驳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根本指导,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只是在想,我们学习《资本论》,是为了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背诵个别结论。马克思本人也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用了经典著作,让孙教授的脸色稍缓。

接着,他话锋一转:“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生产力是中心任务。计划经济是我们的主体,这一点不能动摇。但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是否可以探索利用一些市场机制的形式,比如价格信号、竞争效应,来更好地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算不算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呢?”

他没有提“市场经济”,而是用了“市场机制的形式”,将其严格限定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和“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前提下,既坚持了原则,又提出了创新思路。

“比如,”林枫举例说明,“我们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分配关系,引入了类似‘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激励机制,这算不算是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探索?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巧妙,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当时己经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的政策,用它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既贴合实际,又让人无法反驳。

孙教授被问住了。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林枫的论述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了国家正在推行的大政方针,无懈可击。

课堂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孙教授和林枫。

过了好一会儿,孙教授才重重地哼了一声,脸色变幻不定,最终没有继续发作,而是挥挥手让林枫坐下,生硬地转换了话题:“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我们接着看下一段……”

虽然孙教授没有认输,但谁都看得出来,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学术交锋中,林枫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巧妙的论述,稳稳地占据了上风。

下课铃响,孙教授第一次没有拖堂,拿起教案快步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林枫,你也太牛了吧!敢跟孙教授辩论!”

“说得真好!有理有据,孙教授都没话说了!”

“就是,本来嘛,改革就是需要探索!”

那个之前被呛声的男生也走过来,佩服地对林枫说:“林枫,谢谢你,你帮我出了口气!你说得比我到位多了!”

林枫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我只是谈了点自己的学习体会,孙教授治学严谨,值得我们学习。”

他收拾好书本,平静地离开了教室,深藏功与名。但经过这次“擂台”,他在同学中的威信达到了新的高度,连一些研究生都开始主动和他讨论问题。

学术上的自信,也延续到了他的感情生活中。与苏婉清的书信往来更加频繁,内容也不再局限于生活琐事和学习进展,开始更多地分享对未来的规划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两颗年轻的心,在思想的碰撞中靠得更近。

然而,分别的日子总是来得太快。转眼到了大三,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灵活,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多。林枫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研究能力,获得了系里仅有的几个赴南方经济特区进行短期考察实习的名额。这是一个极好的开阔眼界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将和苏婉清面临更长时间的分离。

收到通知的那天晚上,林枫在灯下给苏婉清写信,笔尖有些沉重。他详细说明了这次实习的重要性和机会难得,也坦诚地表达了对漫长分离的不舍。

“婉清,这次要去小半年。我知道时间很长,对你很不公平。如果你觉得……觉得太难,我……”

信写到这里,他停顿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后面的话划掉了。他相信苏婉清,也相信他们的感情。

很快,苏婉清的回信就到了,信纸上有点点泪痕,但字迹依旧清晰坚定:

“林枫,不要胡说。这么好的机会,你一定要去!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我会在这里,等你带着见识和成长回来。只要我们心里想着对方,再远的距离也不算分离……”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条她亲手织的米色围巾,针脚细密,温暖厚实。

林枫摸着那条围巾,眼眶微微发热。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将围巾仔细收好,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学术上的突破,感情上的坚定,让林枫面对前方的挑战充满了信心。南方特区,那是一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热土,他将带着知识和爱,去往那里,继续书写他的传奇。而他知道,无论走多远,总有一盏灯,在北方那个小城的师范大学里,为他而亮。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