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幼儿园的棉花手工课与城管的突然到访
周六的北京晨光正好,幼儿园的操场上飘着彩色气球,绳子上挂着小星和乐乐画的 “棉花主题” 插画 —— 有歪歪扭扭的棉桃,有穿着草莓棉花裙的玩偶,还有三个手牵手的小人,背景是社区老仓库的轮廓。苏软蹲在教室门口,正把陆母留下的靛蓝染布剪成小块,旁边的塑料盆里泡着雪白的公益棉,轻轻一捏就能挤出带着阳光味的水分。
“苏软爸爸!我来帮你!” 乐乐举着小剪刀跑过来,他妈妈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篮刚蒸好的草莓馒头:“小苏,我跟其他家长说好了,今天体验课的点心我们包了,都是孩子爱吃的,没放添加剂。”
苏软笑着接过馒头,放在铺着棉麻桌布的长桌上:“太谢谢嫂子了,本来该我们准备的,反而麻烦你们了。”
“这话就见外了,” 乐乐妈妈擦了擦手,帮着把染布分装进小盘子,“你们为社区做这么好的事,我们家长帮点小忙算什么?昨天我家乐乐还说,要把做好的棉花玩偶送给养老院的奶奶,比在家玩手机有意义多了。”
陆时衍抱着一摞儿童安全针线盒走进来,额角沾着点汗 —— 早上他去仓库取材料,刘大爷非要跟着帮忙,两人一起把老式缝纫机的零件搬出来晒太阳,说 “提前保养好,以后孩子们能用上”。“都准备好了吗?” 他走到苏软身边,自然地帮他拂掉肩上的棉絮,“张师傅己经到了,在隔壁教室调试刺绣架,说要教孩子们绣最简单的草莓图案。”
小星穿着浅粉色的罩衣,正领着一群小朋友往教室走,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个空的棉花玩偶半成品:“大家排好队!苏软爸爸会教我们填棉花,陆时衍爸爸会教我们缝扣子,做好的玩偶可以带回家,也可以送给需要的人哦!”
体验课正式开始时,教室里热闹得像个小集市。张师傅坐在教室中央,手里拿着一根彩色的毛线针,耐心地教孩子们 “绕线绣”:“把线绕在针上三圈,再从布下面穿上来,就能绣出小小的草莓啦,大家试试?”
苏软蹲在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身边,帮她把棉花轻轻填进玩偶肚子里:“慢慢填,别填太满,不然玩偶会变胖哦。” 小女孩叫朵朵,是社区养老院王奶奶的孙女,昨天居委会王主任特意跟苏软说,“朵朵想给奶奶做个玩偶,让奶奶晚上抱着睡觉”。
陆时衍则在另一边教孩子们缝扣子,他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慢慢把线穿过扣眼:“对,像这样,一针一针慢慢来,别着急。” 旁边的小男孩豆豆突然说:“陆时衍爸爸,你和苏软爸爸为什么不结婚呀?我爸爸妈妈就结婚了,还会一起带我去公园。”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个家长对视一眼,眼里带着好奇却没人说话。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摸了摸豆豆的头:“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能让两个男生结婚呀,但我们像豆豆的爸爸妈妈一样,会一首在一起,也会一首爱小星,爱大家。”
苏软心里一暖,走过去握住陆时衍的手,对孩子们说:“就像棉花和染布一样,有的棉花和白色的布在一起,有的和蓝色的布在一起,只要它们能做出温暖的玩偶,就是最好的搭配,对不对?”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朵朵举着刚填好棉花的玩偶:“苏软爸爸,我觉得你和陆时衍爸爸就像棉花和染布,能做出最温暖的东西!”
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家长们也跟着鼓掌,刚才的小插曲反而让气氛更融洽了。乐乐妈妈悄悄对苏软说:“你们能这么坦诚,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让他们知道爱有很多种样子。”
就在体验课进行到一半,孩子们开始绣草莓图案时,幼儿园门口突然传来争吵声。陈默匆匆跑进来,脸色有点急:“苏先生,陆总,城管来了,说有人举报我们‘无照经营’,要检查我们的材料和资质。”
苏软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心里瞬间明白 —— 肯定是张启明搞的鬼。他们的体验课是公益性质,早就跟居委会和幼儿园报备过,根本不存在 “无照经营”,显然是有人故意举报。
陆时衍安抚好身边的孩子,对张师傅说:“张师傅,麻烦您先带着孩子们继续,我们去处理一下。” 他拉着苏软走出教室,刚到门口就看到两个穿制服的城管,旁边站着一个眼熟的男人 —— 正是昨天在居委会被拆穿的张启明员工。
“就是他们,” 男人指着苏软和陆时衍,语气带着挑衅,“在幼儿园搞盈利性活动,还卖手工材料,没有任何营业执照,违反了市容管理规定。”
城管拿出执法记录仪,对陆时衍说:“您好,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在这里开展经营性活动,请出示相关资质证明,配合检查。”
苏软立刻拿出手机,调出和居委会、幼儿园签订的公益活动协议:“您好,我们的体验课是纯公益的,不收取任何费用,材料都是我们免费提供的,这是我们的活动报备表,居委会和幼儿园都盖了章。”
男人却抢着说:“他们骗人!我昨天看到他们在仓库里整理布料,说要做成玩偶卖钱!”
“仓库里的布料是用于社区纺织坊的,也是公益用途,” 陆时衍拿出仓库的租赁合同和公益项目备案文件,“我们和社区签了协议,纺织坊的所有收益都会捐给养老院,不存在盈利行为。您要是不信,可以跟我们去社区居委会核实,也可以去仓库检查。”
就在这时,刘大爷和王主任匆匆赶来,刘大爷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社区居民联名签署的支持信:“同志,你们别听他胡说!这两个年轻人是真心为社区做好事,我们居民都能作证!这是我们的联名信,还有仓库的合法使用证明,都是齐全的。”
王主任也拿出手机,调出社区公众号的推文:“这是我们居委会发布的公益活动通知,从筹备到现在,所有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绝对没有违规。这个人昨天就冒充居民散布谣言,被我们拆穿了,肯定是故意报复举报!”
城管仔细核对了所有文件,又向王主任和刘大爷确认了情况,脸色渐渐缓和:“抱歉,两位,是我们接到举报后没来得及核实情况,给你们添麻烦了。至于这位举报人,我们会进一步调查,如果涉及诬告,会依法处理。”
男人见状,想偷偷溜走,却被城管叫住:“先生,请您跟我们回局里一趟,配合调查举报情况。”
看着男人被带走的背影,刘大爷气得骂了一句:“这种人就该好好教育!为了钱什么缺德事都干!”
王主任拍了拍苏软的肩膀:“别往心里去,有我们居委会和居民在,没人能欺负你们。体验课怎么样?孩子们没受影响吧?”
“没事,” 苏软笑着摇摇头,“孩子们还在里面做手工呢,刚才朵朵还说要给您做个小草莓玩偶。”
回到教室时,孩子们根本没受外面的影响,反而更认真了。小星举着刚绣好草莓的玩偶跑过来:“爸爸!你看!我绣的草莓好不好看?我要送给刘大爷,谢谢他帮我们!”
刘大爷接过玩偶,眼眶有点发红,摸了摸小星的头:“好孩子,刘大爷谢谢小星,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体验课结束时,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做的棉花玩偶,有的孩子还主动说 “要把玩偶送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社区公益手工课太有意义了!为软衍时光点赞!”“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和关爱,比任何补习班都有用!”
收拾材料时,张师傅突然说:“对了,小苏,今天早上我在仓库调试缝纫机时,发现机身下面有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张纸,好像是陆曼女士写的,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苏软和陆时衍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喜 —— 难道是和地下密室铜盒相关的线索?两人立刻决定,体验课结束后就去仓库看看。
送完最后一个孩子,苏软和陆时衍带着小星匆匆赶往仓库。张师傅己经把那张纸放在缝纫机上,是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陆母的字迹:“铜盒之秘,在‘时光纺织室’的绣架下,需三人之手,共启温暖 ——2000.12.25。”
“三人之手?” 苏软看向陆时衍和小星,“难道需要我们三个人一起,才能打开铜盒?”
陆时衍拿起便签,仔细看了看,发现背面还有一行小字:“绣架第三层,藏着铜盒的钥匙印记。” 他立刻走到地下密室的绣架前,打开第三层抽屉,里面果然放着一个小小的铜制印记,形状和铜盒上的锁孔刚好匹配。
小星跑过来,伸手握住印记:“爸爸,是不是我们三个人一起拿着印记,就能打开铜盒了?”
苏软蹲下身,和小星一起握住印记,陆时衍则握住他们的手,三人的手一起放在铜盒的锁孔上。“咔嗒” 一声轻响,铜盒的盖子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本线装的 “社区纺织坊日志”,还有一枚银质的 “纺” 字徽章。
日志里记录着陆母当年和社区居民一起筹备纺织坊的故事,最后一页贴着一张老照片 —— 年轻的陆母和社区居民围坐在缝纫机旁,手里拿着刚做好的棉花玩偶,照片背面写着:“愿后来者,能让温暖延续,让爱扎根。”
“妈妈……” 陆时衍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拿起那枚徽章,别在苏软的胸前,“这是妈妈的期望,也是我们的承诺。”
苏软抚摸着徽章,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枚徽章不仅是陆母的传承,更是他们和社区居民共同的约定 —— 要让纺织坊成为温暖的角落,让爱在社区里扎根、发芽。
就在这时,陆时衍的手机响了,是陈默打来的:“陆总,法务部传来消息,张启明因为诬告和伪造证据,己经被警方立案调查,暖织的‘童心棉语’系列也因为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局下架了!”
苏软和陆时衍相视一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张启明的干扰虽然带来了麻烦,却让社区居民更团结,也让他们的公益计划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夕阳落在仓库的玻璃窗上,把地下密室的影子拉得很长。苏软抱着日志,陆时衍握着铜钥匙,小星手里拿着那枚 “纺” 字徽章,三人站在陆母的照片前,像完成了一场跨越二十年的接力。
“爸爸,” 小星仰起头,眼里满是期待,“我们什么时候开纺织坊的开业典礼呀?我想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和社区的爷爷奶奶都来!”
“快了,” 苏软摸了摸小星的头,“等仓库修缮好,我们就举办开业典礼,让所有人都来看看我们的‘温暖角落’。”
陆时衍紧紧握住苏软的手,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社区路灯,心里满是憧憬 —— 未来的每个周末,仓库里都会充满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的聊天声,纺织机的轻响声,这些声音会编织成最温暖的社区交响曲,也会让陆母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延续。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