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孤儿院的手工梦与旧物里的传承信

小说: 星落时候吻你   作者:大师兄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落时候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师兄呀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 33 章 孤儿院的手工梦与旧物里的传承信

北京的十月带着深秋的凉意,孤儿院的银杏树叶落了一地,像铺了层金黄的地毯。苏软蹲在院子里,看着小星和几个孩子围着院长,手里举着画满棉花玩偶的图纸,叽叽喳喳地说:“院长妈妈,我们想要一个手工区!像社区纺织坊那样,能缝玩偶、绣草莓!”

院长笑着摸了摸小星的头,转头对苏软说:“自从上次小星带回来棉花玩偶,孩子们就天天念叨着想学手工。院里有间闲置的小仓库,就是太破旧了,要是能改造成手工区,孩子们肯定高兴坏了。”

苏软站起身,跟着院长去看那间仓库 —— 二十平米左右的房间,墙面斑驳,窗户玻璃裂了道缝,角落里堆着旧桌椅,地上还积着一层薄灰。“没问题,” 他拿出手机拍照,“我们先把墙面刷白,换块新玻璃,再做几个矮柜放材料,周末就能开工。”

陆时衍从车上下来,手里拎着刚买的测量仪和草图本:“我联系了装修队,明天就来量尺寸;陈默己经在采购环保涂料和儿童安全手工工具了,保证下周就能让孩子们用上。”

小星跑过来,抱住陆时衍的腿:“陆时衍爸爸,我能和乐乐一起设计手工区的画画墙吗?我们想画满棉花和星星,像希腊的棉田一样!”

“当然可以,” 陆时衍弯腰抱起小星,“不过要注意安全,不能爬高,爸爸帮你们递颜料。”

当天下午,苏软和陆时衍就开始清理仓库。苏软负责擦窗户,陆时衍则搬开旧桌椅,灰尘呛得两人首咳嗽。小星和几个孩子也来帮忙,用小扫帚扫地上的灰,虽然扫得不太干净,却干劲十足。“苏软爸爸,这里有个旧箱子!” 一个叫小雨的女孩突然喊道,她蹲在墙角,手里拽着一个盖着布的木箱,布上还绣着褪色的草莓图案。

苏软走过去,掀开布 —— 木箱是松木做的,上面刻着 “1998 年 陆记纺织捐赠”,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放着儿童刺绣针、彩色棉线和几本手工教程,最下面压着一封泛黄的信,信封上写着 “致孤儿院的孩子们”,落款是 “陆曼”。

“是妈妈的字!” 陆时衍的指尖抚过信封,声音带着颤抖。苏软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信纸己经脆得怕碰碎,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亲爱的孩子们,希望这些手工工具能帮你们用双手创造快乐。我总觉得,孩子的指尖藏着最纯粹的温暖,一根线、一块布,都能变成治愈的魔法。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来到这里,希望他能继续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1998.11.20。”

孩子们围在旁边,小星凑过来看信上的草莓图案:“爸爸,奶奶早就给我们送过手工工具啦!我们一定要把手工区做好,不辜负奶奶的期望!”

苏软把信和工具小心收好,心里满是感慨 —— 原来陆母二十多年前就关注着这家孤儿院,连他们现在想做的事,都和当年的心意不谋而合。“我们不仅要做手工区,” 他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还要请张师傅来教大家刺绣,每个月办一次‘手工义卖会’,把孩子们做的玩偶卖掉,给院里买新的绘本和玩具。”

可筹备刚起步,问题就来了。第二天装修队来量尺寸时,隔壁楼的居民李婶突然闯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破了角的花盆:“你们这是要干嘛?把仓库改造成手工区?缝纫机的声音、孩子们的吵闹声,还让不让我们休息了?我家孙子马上要高考,可不能被你们影响!”

院长连忙解释:“李婶,我们用的都是静音缝纫机,手工课只在周末上午,不会吵到大家的。”

“谁信啊!” 李婶把花盆往地上一放,声音拔高了几分,“之前社区纺织坊开业,吵得我家孙子写不了作业,现在又来折腾孤儿院,我看你们就是想搞噱头!”

苏软拿出社区纺织坊的噪音检测报告:“李婶,这是我们之前做的检测,静音缝纫机的噪音只有 30 分贝,比说话声还小;手工课也会控制人数,保证不会影响到您家孙子。要是您不放心,我们可以在仓库装隔音棉,再把上课时间调整到下午,等您家孙子放学后再开课。”

李婶看着报告,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嘴硬:“我先看着,要是敢吵到我家孙子,我肯定不答应!”

送走李婶,苏软松了口气,转头却看到陆时衍皱着眉:“以后这种事不用你出面,我来沟通就好,免得你受委屈。”

“又是这样,” 苏软的声音有点沉,“上次股东会议你不让我去,这次居民沟通你又想自己扛,阿衍,我不是需要你保护的小孩,我能和你一起面对这些问题。”

陆时衍愣了一下,才发现自己又习惯性地想把苏软护在身后。“对不起,” 他握住苏软的手,指尖带着歉意,“我只是不想让你被这些琐碎的事烦到,没有不相信你的意思。以后我们一起沟通,一起做决定,好不好?”

苏软的脸色缓和下来,点了点头:“其实李婶也不是不讲理,只是担心孙子高考,我们多体谅点就好。对了,装修材料我想亲自去选,要选无甲醛的涂料,手工工具也要挑最安全的,孩子们用着我才放心。”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建材市场,” 陆时衍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顺便给孩子们买些新的彩笔,小星不是说要画画画墙吗?”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去了建材市场。苏软在涂料区仔细看检测报告,每一款都要确认 “儿童安全级” 认证;陆时衍则在手工工具区挑选,把刺绣针的针尖都摸了一遍,确保没有毛刺。“这个棉花不错,” 苏软拿起一包有机棉,“和希腊棉田的一样软,孩子们填玩偶肯定喜欢。”

正挑着,陆时衍的手机响了,是陆振宏打来的:“时衍,我听陈默说你们在筹备孤儿院的手工区?我让采购部准备了一批儿童手工材料,下午就送到孤儿院,另外还联系了家具厂,给孩子们做几个矮柜和工作台,都是圆角设计,不会磕到孩子。”

苏软接过手机,声音带着惊喜:“叔叔,太谢谢您了!您不用这么破费的。”

“应该的,” 陆振宏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温和的笑意,“之前是我太看重生意,忽略了这些有意义的事。现在看到你们做的,才明白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比赚钱更珍贵。以后孤儿院有需要,随时跟我说。”

挂了电话,苏软看着陆时衍,眼里满是暖意:“你叔叔真的变了好多。”

“是你和孩子们让他明白,传承不只是财富,还有善意,” 陆时衍拿起那包有机棉,“我们去给孩子们买些草莓形状的纽扣吧,小星肯定喜欢。”

下午,陆振宏捐赠的材料和家具准时送到孤儿院。周明远也带着美院的学生赶来,手里拿着手工区的设计图:“我根据仓库的尺寸,设计了‘画画墙’‘材料柜’和‘展示架’,展示架可以放孩子们做的手工,让大家一进门就能看到。”

学生们立刻动手帮忙,有的刷墙,有的组装家具,有的和孩子们一起画草图。张师傅也带着两个徒弟来,扛着一台小型静音缝纫机:“这是我特意找厂家定制的,适合孩子用,以后每周我来教大家基础刺绣,保证孩子们都能学会绣草莓。”

孤儿院的院子里热闹起来,李婶路过时,看到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帮着递颜料,装修队的工人轻手轻脚地搬家具,忍不住走进去:“你们这缝纫机真的不吵?”

苏软笑着把她请到仓库里,张师傅当场演示了缝纫机的声音:“您听,比电风扇还轻,上课的时候我们会关窗,再装隔音棉,肯定不会影响到您家孙子。”

李婶看着墙上孩子们画的棉花图案,又看了看角落里整理好的手工工具,语气软了下来:“那我就放心了。我家孙子周末有空,能不能也来学手工?他平时就喜欢画画,就是没人教。”

“当然可以!” 苏软立刻点头,“我们的手工课对所有孩子开放,欢迎您家孙子来!”

接下来的几天,手工区的改造进展顺利。墙面刷成了浅粉色,画画墙上孩子们画满了棉花、星星和草莓,材料柜里整齐地放着陆振宏捐赠的工具和苏软买的有机棉,展示架上摆着小星和小雨提前做好的棉花玩偶。

周五下午,陆时衍带着小星和乐乐来验收。小星跑到画画墙前,指着自己画的草莓棉花:“爸爸,你看!我把希腊的莉娜和埃及的阿贾伊都画进去了,他们在棉花田里和我们一起做玩偶!”

苏软蹲下来,帮小星把歪掉的草莓图案扶正:“画得真好,下次我们开视频,让莉娜和阿贾伊看看我们的手工区。”

陆时衍则在整理陆母当年的旧工具,把刺绣针和棉线分类放进新的盒子里,忽然发现手工教程的扉页上有一行小字:“手工区的窗台边,藏着给孩子们的小惊喜 —— 陆曼。”

他立刻走到窗台边,仔细检查,发现窗台下的木板有个暗格,打开后里面放着十几个小小的草莓形状的银饰,每个银饰上都刻着一个孩子的名字,虽然名字己经模糊,但银饰的光泽依旧明亮。“妈妈当年不仅送了工具,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 陆时衍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真的把孩子们放在心上。”

苏软走过来,拿起一个银饰,上面的名字依稀能看出是 “小雨”:“我们把银饰擦干净,下次手工课的时候送给孩子们,告诉他们这是奶奶二十多年前就准备好的礼物。”

小星凑过来看银饰:“爸爸,奶奶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会来孤儿院做手工区呀?她是不是一首在看着我们?”

“是呀,” 苏软摸了摸小星的头,“奶奶一首都在,看着我们把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傍晚,夕阳透过新换的玻璃窗,洒在手工区的地板上,浅粉色的墙面泛着暖光,展示架上的棉花玩偶在风里轻轻晃动。苏软靠在陆时衍怀里,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手里握着那枚刻着 “小雨” 的银饰。

“阿衍,” 苏软轻声说,“下周手工区开业,我们邀请社区的居民和陆叔叔一起来吧,让大家看看孩子们的快乐。”

“好,” 陆时衍紧紧抱住他,“还要请汤姆和莉娜他们视频连线,让他们也看看孤儿院的手工区,看看我们一起完成的温暖约定。”

小星跑过来,手里拿着刚画好的开业邀请函,上面画着三个手牵手的小人,背景是孤儿院的手工区和社区纺织坊:“爸爸,我们把邀请函送给李婶奶奶吧!邀请她和孙子一起来参加开业典礼!”

苏软和陆时衍相视一笑,牵着小星的手走出仓库。深秋的晚风带着银杏叶的香气,孤儿院的灯光渐渐亮起,手工区的窗户里,仿佛能看到陆母当年的身影,和现在的他们、孩子们的笑容,在时光里慢慢重叠。

他们知道,孤儿院的手工区只是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 “温暖角落” 在不同的地方落地。而陆母留下的信和银饰,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指引着他们把爱和手工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孩子。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落时候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