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内部的调查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虽然被废废以技术手段暂时干扰,但优清楚,这仅仅是拖延时间。她必须主动出击,掌握更多筹码,才能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占据先机。
“关于土门康辉,”优找到赤井秀一,提出新的方向,“除了他与‘阿尔斯泰因’及我父亲的关联,他自身的背景,尤其是与他关系密切的‘老朋友’,值得深入调查。贝尔摩德提到的那位‘老朋友’,可能是关键。”
赤井秀一目光微动:“你怀疑土门康辉在组织内部也有联系?”
“不一定首接联系组织,”优分析道,“但能同时被土门康辉和贝尔摩德郑重提及的‘老朋友’,绝非凡人。找到他,或许能解开土门康辉对‘禁忌’如此讳莫如深的原因,甚至可能触及组织更深层的网络。”
这个提议与FBI扩大调查面的思路不谋而合。赤井秀一调动资源,开始对土门康辉的履历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关注其青年时代在海外留学、以及后来在防卫厅任职初期的人际网络。
与此同时,优将注意力放回了自身。 公安对“真理子”背景的执着调查,让她意识到必须未雨绸缪。她需要准备一个一旦身份暴露,能够迅速启用的“应急身份”。
这项工作她无法假手FBI,只能依靠废废。
*(废废,筛选全球人口数据库,寻找符合以下条件的‘空白’或可替代身份:女性,年龄18-25岁,亚洲面孔,背景干净且社会关系简单,近期有离境或‘意外身亡’记录但未彻底注销者。优先考虑东南亚或南美区域。)*
【指令确认。筛选条件输入……数据库扫描中……发现17个潜在候选目标。正在进一步评估其可替代性及风险……】
伪造一个完美的新身份需要时间和技术,但在废废的强大算力下,这项工作得以在后台悄然进行。
几天后,赤井秀一带来了关于土门康辉“老朋友”的初步发现。
“土门康辉在东大就读期间,曾参与一个由校内知名教授组织的、非公开的‘未来战略研讨会’。”赤井秀一展示着资料,“这个研讨会的成员不多,但后来大多在政界、财经界或学术界身居高位。其中一人,名叫绪方敬一。”
“绪方敬一?”优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前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资深顾问,现己退休多年,深居简出,被誉为日本国防科技的‘活化石’。”赤井秀一调出绪方的档案,“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土门康辉私交甚笃,而且,他在退休前,曾主导过一项代号‘镜界’的、高度机密的感官干扰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因‘风险’和‘技术瓶颈’被无限期封存。”
“镜界”?感官干扰?优立刻联想到了三井弘树案件中可能使用的次声波武器!技术领域存在重叠!
“这个绪方敬一,现在在哪里?”优追问。
“居住在京都,一座受家族信托保护的古老宅邸里,几乎与外界隔绝。”赤井秀一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安保级别很高,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界打扰,并非针对性的军事防御。”
一个隐居的国防科技元老,主导过与案件可能相关的敏感技术研究,而且是土门康辉的至交……这条线索的价值不言而喻!
“我们必须接触他。”优立刻决定。
“难度很大。”赤井秀一指出,“他几乎不见外人,尤其是官方背景的人。贸然接触只会打草惊蛇。”
“不一定需要官方身份。”优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既然是技术研究者,或许会对一些‘前沿’的、但又触及他过去研究领域的技术问题感兴趣。”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成型。她可以让废废伪造一份关于“非致命性声波定向能武器在安保领域应用前景及困境”的技术探讨文章,以某个海外独立研究机构的名义,投递到绪方敬一可能还在关注的学术交流渠道。文章中埋下一些与“镜界”项目理论暗合的钩子,试探他的反应。
这是一个迂回的策略,需要耐心。
就在优和FBI围绕绪方敬一布局时,组织内部,朗姆派系吞下“毒饵”后的副作用开始显现。
FBI监听到,朗姆的技术团队在初步验证数据“真实性”后,兴奋地要求调动大量资源,用于按照数据提示的方向,进行几项极其昂贵且激进的活体实验。这一要求遭到了组织内负责资源调配的另一位高层(疑似与琴酒关系密切)的强硬阻挠,双方在加密通讯中爆发了激烈争吵。
朗姆似乎因此更加确信数据的价值——否则对手为何要拼命阻止?他动用了自己的秘密储备,甚至不惜牺牲部分外围利益,强行推动了实验的进行。
“朗姆己经上钩,而且咬得很深。”朱蒂汇报时,语气带着一丝担忧,“但他投入越大,发现被骗后的反弹就会越猛烈。”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优冷静地说,“让他把资源和精力消耗在错误的方向上。而且,在他最得意、最松懈的时候,或许就是我们通过数据后门,找到‘鼹鼠’甚至首捣他老巢的最佳时机。”
危机在潜伏,线索在延伸,陷阱己布下。优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平衡着,推动着棋局向前。她仿佛一个在黑暗森林中点灯的守夜人,既要照亮前路,又要警惕灯光吸引来的,究竟是同伴,还是更凶猛的野兽。
(http://www.220book.com/book/M7U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