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连夜把手册背得滚瓜烂熟,还从父亲那里要来最新的农机出口数据,整理成多语种资料。谈判桌上,美方果然抛出 “知识产权保护”“关税壁垒” 等冷门术语,随行翻译一时语塞,苏沐立刻接过话头,用流利的英语精准翻译,还补充了 “中国农机出口己通过 ISO 认证”“关税符合 WTO 最惠国待遇标准” 等细节,让中方代表瞬间掌握了主动权。
谈判间隙,美方首席翻译走到苏沐面前,用德语称赞:“你的专业度让我惊讶,尤其是对技术术语的把控,比很多资深翻译都精准。” 苏沐笑着回应:“谢谢夸奖,我父亲是机械厂工程师,耳濡目染学了些技术知识。”
第一次实战便崭露头角,苏沐在翻译室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先后参与了中德、中俄等多场外交谈判,从经贸合作到文化交流,从技术引进到国际援助,每一次都以精准的翻译、敏锐的反应赢得赞誉。周教授常对新人说:“你们要学苏沐,不仅要会‘说话’,还要懂‘事’—— 知道谈判背后的国家利益,翻译才能有底气。”
而沈衍寒的事业也稳步推进。他己晋升为步兵团团长,驻守南方边境,负责边境管控与外交协调工作。一次中越边境谈判中,越方翻译故意曲解 “巡逻范围” 的表述,沈衍寒立刻用苏沐教他的越南语短语纠正,还引用《国际法》相关条款据理力争,成功避免了冲突。他在给苏沐的信里写道:“你教我的外交话术派上用场了,看来以后得跟你好好学外语,不然都跟不上谈判节奏了。”
两人虽聚少离多,感情却愈发深厚。苏沐出差时,会特意录下外语故事寄给沈衍寒,让他在边境哨所的夜晚能听到她的声音;沈衍寒则会托人从边境带来特产,比如晒干的芒果、手工木雕,每一件都带着浓浓的心意。1983 年春节,沈衍寒终于有了探亲假,专程回铁城提亲。
苏家的小院张灯结彩,李岚亲手缝制了红盖头,上面绣着 “鸳鸯戏水”;苏振邦则用厂里的边角料,打造了一套实木家具,书桌的抽屉里还刻着 “执子之手,共护家国”。沈衍寒的战友们送来一面 “保家卫国” 的锦旗,挂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苏建军特意从部队赶回来,拍着沈衍寒的肩膀笑道:“以后我妹就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待她。”
婚礼简单却庄重。没有奢华的宴席,只有亲朋好友围坐一桌,吃着李岚做的红烧肉、沈衍寒从边境带来的腊肉。苏沐穿着红棉袄,手里捧着沈衍寒送的木雕小马,眼眶泛红;沈衍寒穿着军装,身姿挺拔,看着她的眼神满是温柔。交换信物时,苏沐用英、俄、德、法西种语言写下婚书:“执子之手,共护家国”,沈衍寒则给她戴上一枚朴素的银戒指,轻声说:“我不能常伴你左右,但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快穿:指尖星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快穿:指尖星光最新章节随便看!婚后的生活依旧聚少离多。苏沐常常出差,有时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沈衍寒更是常年驻守边境,只有在执行特殊任务路过北京时,才能匆匆见一面。但他们从不抱怨 —— 苏沐知道,沈衍寒守护的是国家的 “硬防线”;沈衍寒也明白,苏沐搭建的是国家的 “软桥梁”,两人虽岗位不同,却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1984 年,苏沐怀孕了。李岚特意从铁城赶来北京照顾她,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沈衍寒得知消息后,在信里画了个胖乎乎的小人,旁边写着:“要是男孩,就教他学外语、练枪法,将来既当外交官又当军人;要是女孩,就宠着她,让她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公主。”
苏沐看着信,笑着摸了摸肚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让他知道,家国二字比什么都重要。”
1985 年春,苏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沈念苏 —— 既随了沈衍寒的姓,又藏了苏沐的名字,寓意 “思念家国,不忘本根”。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她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首席德语翻译,随团访问西德,洽谈 “中德环保合作项目”。
临行前,沈衍寒难得回京,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不舍地对苏沐说:“到了西德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我己经跟我妈说好了,让她来北京帮忙带念念。” 苏沐点点头,帮他整理好军装领口:“你在边境也要注意安全,别让我和念念担心。”
西德之行并不轻松。对方起初对中国的环保技术持怀疑态度,谈判桌上频频提出刁钻问题:“中国的污水处理设备能达到欧盟标准吗?”“垃圾焚烧的二噁英排放如何控制?” 苏沐不仅精准翻译中方专家的技术解答,还主动补充 “中国己在上海、北京建成两座试点工厂,排放数据符合欧盟 ECE R101 标准”,并拿出试点工厂的监测报告,用德语逐字逐句解读。
工业展会上,苏沐带着西德企业家参观中国环保设备展台,用德语详细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的膜分离技术”“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系统”,还结合红星机械厂的技术改进案例,说明 “中国设备不仅性价比高,还能根据需求定制改造”。一位西德企业家当场签下合作意向书:“苏女士的专业讲解让我信服,中国的技术比我想象的更先进。”
访问结束时,西德总理府官员特意接见苏沐,称赞道:“苏女士是中德沟通的最佳桥梁,你的专业度和亲和力,为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苏沐笑着回应:“这是我应该做的,中德合作不仅能促进技术交流,更能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回国后,苏沐因在中德合作中的突出表现,被评为 “外交工作先进个人”。领奖台上,她看着台下的父母和抱着儿子的婆婆,眼眶泛红 ——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她自己,更属于默默支持她的家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M7X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