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3章 沈氏父子联各界 定策安邦迎黎明

小说: 沈府浪子   作者:南极老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府浪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极老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民国三十西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沪市,黄浦江畔的汽笛声与百姓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冲破了笼罩这座城市八年的阴霾。沈家庄园的正厅里,沈砚青刚挂断根据地的密电,指尖还残留着电报机按键的余温 —— 组织正式委托他:联合沈啸林及沪上各界力量,制定 “日军投降后维持治安” 计划,确保受降期间沪市秩序稳定,防止日军反扑、汉奸作乱、流民哄抢。

“爹,组织的命令下来了。” 沈砚青转身看向坐在太师椅上的沈啸林,他手里握着那张泛黄的《沪市商帮合影》,照片上的人有的牺牲在抗战中,有的还在坚守,“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商人、帮会、伪军旧部这些力量拧成一股绳,不然日军刚投降,沪市就得乱套。”

沈啸林放下照片,指节叩了叩桌面:“我己经让福伯去请虞洽卿、张万霖他们了,半个时辰后在商会会馆开紧急会议。不过你得记住,商人重利,帮会讲规矩,伪军怕清算,得给他们找好‘出路’,他们才肯真心出力。” 他从怀里掏出一枚刻着 “沪商总会” 的象牙令牌,“拿着这个,商帮那边我去说;伪军和帮会,你去对接 —— 老枪跟过青帮,乌鸦认识不少伪军旧部,让他们跟着你。”

上午十点,商会会馆的大门被挤得水泄不通。虞洽卿刚走进门,就被一群粮商围住:“虞先生,日军粮仓的看守跑了,昨晚就有人去抢粮,再不管管,我们的铺子都要被抢了!” 张万霖也皱着眉进来:“我的绸缎庄被伪军散兵砸了,他们说‘投降了没人管,不如抢点东西跑路’!”

沈砚青站在二楼栏杆后,看着楼下乱作一团的商人,握紧了手里的令牌。老枪凑过来低声说:“三少爷,青帮的杜月笙先生派了代表来,在偏厅等着,说‘只要能保帮会弟兄平安,愿意出人维持街面秩序’;伪军旧部的代表也来了,躲在门口不敢进来,怕被当成汉奸抓起来。”

“让他们都进来。” 沈砚青快步走下楼,站上主席台,举起象牙令牌,“各位同仁静一静!日军投降了,但沪市不能乱!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定个规矩,保大家的身家安全!”

喧闹的会馆瞬间安静下来。沈砚青扫过众人:“现在沪市有三大乱源:一是日军散兵拒不缴械,二是伪军旧部趁火打劫,三是流民哄抢物资。我的计划是‘三方联防、分域管控’,需要商帮、帮会、伪军旧部各出力量,谁愿意出力,组织保证既往不咎,还能参与战后重建!”

话音刚落,虞洽卿率先站起来:“我虞某第一个支持!码头工人能组织起来,负责黄浦江沿岸的巡逻,防止日军破坏船只!” 张万霖跟着起身:“绸缎庄的伙计们能组成‘街面护卫队’,守着南京路、霞飞路这些商业区!”

偏厅里的青帮代表和伪军代表也走了出来。青帮代表拱手道:“杜先生说了,青帮弟子遍布沪市街巷,能负责老城区的治安,清理散兵游勇!” 伪军代表则低着头:“我们有一千多弟兄愿意缴械,编入治安队,负责日军驻地外围的警戒,只求能宽大处理。”

沈砚青心中松了口气,立刻让人铺开沪市地图,用红笔将城区划分为五个区域:“商帮负责西南商业区,青帮负责东北老城区,伪军治安队负责西北日军驻地,码头工人负责黄浦江沿岸,地下党游击队员负责租界边缘 —— 每个区域设一个‘联防指挥部’,互通消息,一旦出事,就近支援!”

会议开到下午两点,各项细节终于敲定:商帮出粮出物,保障治安队的伙食;青帮出人力,负责街巷巡逻;伪军旧部出武器,配合缴械日军;地下党负责统筹协调,对接新西军受降部队。散会时,虞洽卿拍着沈砚青的肩膀:“砚青,你爹当年靠义气稳住商帮,现在你靠章法稳住沪市,沈家后继有人啊!”

当天傍晚,沈砚青带着老枪和乌鸦,去检查各区域的联防部署。老城区的巷子里,青帮弟子己经穿上了统一的青色短褂,臂戴 “治安队” 红袖章,正逐户登记流民信息:“老乡,别乱跑,我们给你登记造册,明天就能领救济粮!” 商业区里,绸缎庄的伙计们拿着木棍,守在店铺门口,看到有可疑人员靠近,立刻上前盘问。

可走到日军驻地外围时,却出了乱子 —— 十几个日军散兵举着枪,正和伪军治安队对峙:“我们只向重庆政府投降,绝不向共党缴械!” 伪军治安队的队长急得满头汗,不敢开枪,也不敢退让。

“让开。” 沈砚青拨开人群,走到日军散兵面前,掏出新西军的受降令,“天皇己经宣布无条件投降,你们拒不缴械,就是违抗军令!现在放下武器,还能按规定遣返;要是顽抗,就地枪决!”

日军小队长盯着受降令,又看了看远处赶来的新西军巡逻队,终于扔了枪:“我们缴械,但要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 沈砚青对伪军队长说:“把他们集中关押,派人看守,明天交给受降部队。”

处理完这边的事,乌鸦突然跑来:“三少爷,不好了!沪西的日军粮仓被流民抢了,还有人放了火!” 沈砚青立刻带人赶过去,只见粮仓的屋顶冒着浓烟,流民们抱着粮食乱跑,伪军治安队根本拦不住。

“老枪,带人灭火!” 沈砚青大喊道,“乌鸦,去通知商帮的粮行,立刻开仓放救济粮,在街口设发放点,告诉流民‘不用抢,人人有份’!” 他冲进人群,抓住一个抱着粮食的老汉:“大爷,别抢了,粮行在发救济粮,比这里的还多!”

老汉愣了愣,放下粮食:“真的?我家孙子两天没吃饭了。” 沈砚青指着远处的发放点:“您快去,晚了就没了。” 消息传开,流民们纷纷朝着发放点跑去,粮仓的秩序很快稳定下来。

凌晨一点,沈砚青回到联络点,苏曼丽正对着地图标注出事地点:“今天一共发生了五起哄抢事件,三起散兵拒缴械,不过都解决了。陈默传来消息,松井石根还在司令部里囤积武器,好像想顽抗。”

“他掀不起风浪了。” 沈砚青喝了口热茶,“新西军的主力明天就到,今晚让联防队加强巡逻,特别是日军司令部周围,绝不能让他搞破坏。”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补充了 “夜间联防轮岗制度”:每个区域分三班轮岗,每班配一个地下党联络员,半小时通报一次情况。

八月十六日清晨,新西军受降部队抵达沪市。沈砚青带着各界代表去迎接,虞洽卿汇报了商业区的治安情况,青帮代表汇报了老城区的管控,伪军队长汇报了日军缴械进展。新西军指挥员握着沈啸林的手:“沈老先生,沈同志,你们制定的维稳计划太及时了,要是没有你们,沪市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

当天上午,受降仪式在日军司令部举行。松井石根签署投降书后,沈砚青让人将提前制定的 “日军缴械流程” 交给新西军:“日军士兵分批次缴械,军官单独关押,武器集中运往郊区仓库,由商帮出卡车运输,青帮负责押运。”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下午,沈砚青接到群众举报:伪政府财政局长王汉奸藏在家里,准备带着金条逃跑。他立刻带着游击队员赶过去,王汉奸正往汽车后备箱里装金条,看到沈砚青,吓得腿都软了:“沈公子,饶了我吧,我把金条都交出来!”

“这些金条是沪市百姓的血汗钱,必须上交组织,用于战后重建。” 沈砚青让人把王汉奸带走,“你勾结日军,欺压百姓,等着接受审判吧!” 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举报汉奸,短短三天,就抓获了二十多个伪军头目和汉奸走狗。

八月十九日,沪市的治安彻底稳定下来:日军全部缴械关押,汉奸被逐一清算,流民得到了救济粮,商铺陆续恢复营业。沈家庄园里,沈啸林看着报纸上 “沪市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的报道,笑着对沈砚青说:“你看,只要大家心齐,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沈砚青点了点头,手里拿着组织发来的嘉奖令:“组织让我们继续负责战后重建,商帮己经同意出钱修复纺织厂和码头,青帮愿意出人清理废墟,伪军旧部也想加入重建队,争取宽大处理。”

当天傍晚,沈砚青和苏曼丽走在南京路上,商铺的招牌重新挂了起来,孩子们在街头追逐打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你看,这才是沪市该有的样子。” 苏曼丽笑着说。

沈砚青望着远处的黄浦江,夕阳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他知道,维持治安只是第一步,战后重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 —— 因为他的身后,有沈啸林这样的前辈,有虞洽卿、张万霖这样的伙伴,有千千万万热爱这片土地的百姓。

民国三十西年八月十九日的夜晚,沪市的灯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沈砚青坐在书房里,提笔写下《沪市战后维稳总结》,信的最后,他写道:“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沪市的黎明己经到来,我们会用双手,重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放下笔,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梧桐树。树影婆娑中,他仿佛看到了那些牺牲的战友,看到了百姓们期盼的眼神。他知道,这场 “维稳之战” 的胜利,是所有人心齐力合的结果,而这份团结的力量,终将支撑着沪市,支撑着整个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府浪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