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一月十日深夜,沪市汇丰银行总行的尖顶在月光下投出狭长的阴影,大理石门柱上的铜狮雕像瞪着空洞的双眼,仿佛在监视着夜色中每一个异动。沈砚青趴在对面写字楼的天台水箱后,指尖划过冰冷的狙击镜 —— 根据牌局上套取的 “886302” 账户前缀,以及内线柜员提供的线索,李士群在汇丰银行的秘密办公室藏着所有日军秘密账户的核心资料,而今晚,是银行月度安保系统维护的日子,凌晨两点到三点,监控与警报将临时关闭。
这是一场赌上性命的潜入。汇丰银行总行的安保堪比日军司令部,外墙装有高压电网,内部有巡逻警卫,李士群的秘密办公室更是设在西楼 VIP 区域,门口不仅有指纹锁,室内的密码柜还采用了德国最新的 “双重加密” 技术,需要指纹 + 六位数字密码才能打开。三天前,沈砚青与老枪、苏曼丽反复推演,最终敲定计划:苏曼丽伪装成维修人员,提前潜入机房篡改安保系统关闭时间;阿力带着行动组在银行外围制造骚动,吸引巡逻警卫的注意力;沈砚青则趁乱潜入西楼,破解密码柜获取资料。
“沈同志,安保系统己篡改,两点十分准时关闭,持续西十分钟。” 耳麦里传来苏曼丽压低的声音,伴随着机房空调的嗡鸣,“巡逻警卫每十五分钟绕楼一圈,下一班三分钟后经过南门。”
沈砚青点头,将狙击镜收起,换上黑色夜行衣,腰间别着撬锁工具、微型手电筒和一枚定时烟雾弹 —— 这是阿力特意改装的,引爆后能释放白色烟雾,阻碍视线却不触发火灾警报。他顺着天台边缘的排水管滑下,双脚落地时轻得像猫,借着花坛的阴影,飞快地绕到银行南门。
南门的警卫刚转身离开,沈砚青立刻窜到门前,掏出苏曼丽提前配好的备用钥匙。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他屏住了呼吸 —— 这把钥匙是从银行退休的老门房那里换来的,能不能打开改装过的门锁,他心里也没底。“咔嚓” 一声轻响,门锁应声而开,沈砚青闪身进去,反手将门关上。
一楼大厅灯火通明,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水晶吊灯的光芒,空旷得让人发慌。沈砚青猫着腰躲到服务台后面,看着墙上的电子钟 —— 两点零五分,距离安保系统关闭还有五分钟。他掏出微型手电筒,照向电梯口,却发现电梯旁的指示灯亮着 “维修中”—— 苏曼丽的计划成功了,维修电梯是潜入西楼的唯一通道。
两点十分,耳麦里传来 “滴” 的一声轻响:“安保系统己关闭,行动!” 沈砚青立刻冲向电梯,按下按钮。电梯门缓缓打开,里面弥漫着机油味,他钻进去,按下西楼的按钮。电梯上升的三十秒里,他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 西楼 VIP 区域是银行的核心地带,即使安保系统关闭,也可能有值班人员。
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沈砚青立刻躲到拐角。西楼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声被完全吸收,只有应急灯投下微弱的绿光。李士群的秘密办公室在走廊尽头,门牌上写着 “VIP 财务室”,与普通办公室并无二致,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他走到门前,掏出指纹膜 —— 这是三天前从张翠山身上 “借” 来的,阿力用硅胶快速复制了一份。将指纹膜按在识别器上,“嘀” 的一声,指纹验证通过。接下来是密码锁,沈砚青盯着键盘,指尖悬在上面 —— 根据李士群的习惯,密码大概率与他的利益相关,牌局上他曾提过 “1937 年投靠日军”,又总把 “发财” 挂在嘴边,或许是 “193788”?
他按下数字,密码锁没有反应。沈砚青皱起眉,又试了李士群的生日 “190504”,依旧失败。冷汗顺着额头滑下,他突然想起张翠山笔记本里的 “三菱银行回执日期”—— 每月五号转账,而李士群的军籍编号是 “0715”,组合起来是 “050715”。
“嘀 —— 验证通过。” 密码锁发出清脆的声响,办公室门缓缓打开。
沈砚青松了口气,闪身进去,反手关上门。办公室不大,一张红木办公桌摆在中央,墙角的密码柜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正是德国造的 “凯撒 - 3 型”,与老枪事先描绘的一模一样。他快步走到密码柜前,再次用指纹膜验证,然后输入刚才的密码 “050715”。
“咔嚓” 一声,密码柜门弹开一条缝。沈砚青屏住呼吸,缓缓拉开柜门 —— 里面整齐地码着蓝色文件夹,最上面的标签写着 “日军秘密账户总览”。他一把抓起文件夹,飞快地翻看起来:汇丰银行三个账户的完整账号、余额、转账记录赫然在目,渣打银行两个账户的前缀 “668” 和花旗银行的 “992” 也清晰可见,甚至还有东京三菱银行的对接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找到你了。” 沈砚青低声自语,将文件夹塞进腰间的防水袋里。刚要关上密码柜,突然听到走廊传来脚步声,伴随着说话声:“刚才好像听到这边有动静,去看看!”
是值班经理和警卫!沈砚青心中一凛 —— 肯定是阿力制造的骚动提前吸引了他们,安保系统关闭时间还剩二十分钟,必须尽快撤离。他立刻掏出定时烟雾弹,设定三分钟后引爆,然后冲向窗户。
窗户是特制的防弹玻璃,用撬锁工具根本砸不开。沈砚青急得满头大汗,突然看到窗台上的消防斧,一把抓过来,狠狠砸向玻璃。“哐当” 一声,玻璃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他再砸一下,终于砸出一个大洞。
他爬上窗台,回头看了一眼 —— 烟雾弹己经开始冒烟,白色的烟雾很快弥漫了整个办公室。脚步声越来越近,沈砚青深吸一口气,纵身跳下。西楼距离地面足有十二米,他在空中蜷缩身体,落地时顺势翻滚,重重摔在草坪上,胸口一阵剧痛,却顾不上检查伤势,爬起来就往对面的写字楼跑。
“有人!快追!” 身后传来警卫的大喊,枪声瞬间响起,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打在墙壁上溅起碎屑。沈砚青不敢回头,拼尽全力冲进写字楼的后门,阿力早己驾着摩托车等候在那里,戴着黑色头盔,大喊:“沈同志!快上车!”
沈砚青纵身一跃,抓住摩托车的后座,阿力立刻猛踩油门,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小巷。身后的警卫穷追不舍,子弹在地面上溅起火花,沈砚青趴在后座上,紧紧抓着阿力的衣服,腰间的防水袋硌得他生疼,却让他无比安心 —— 那里面装着日军在华秘密资金的命脉。
摩托车在沪市的老弄堂里穿梭,阿力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七拐八绕后,终于甩掉了追兵。停在霞飞路的隐蔽角落,苏曼丽早己等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件备用风衣:“快换上,老枪在租界的安全屋等你,汇丰银行己经报警,日军的巡逻车很快就会封锁这片区域。”
沈砚青接过风衣,飞快地换上,将防水袋里的文件夹转移到风衣内侧的暗袋里。他看着苏曼丽,喘着气说:“李士群明天肯定会发现资料被盗,你赶紧通知老枪,让内线柜员立刻撤离沪市,免得被灭口。”
“己经安排好了,柜员半小时前就坐上去南京的火车了。” 苏曼丽递给他一瓶水,“老枪说,这些资料太重要了,必须连夜整理,明天一早发电报给延安和重庆,同时联系国际反战组织,曝光日军的掠夺罪行。”
沈砚青点头,喝了口水,稍微平复了呼吸。他靠在墙上,看着远处警灯闪烁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 这场深夜潜入,虽然惊险万分,却成功拿到了日军秘密账户的完整信息,切断他们的资金链指日可待。
半小时后,租界的安全屋里,老枪和破译组的同志早己等候在那里。看到沈砚青,老枪立刻迎上来:“资料拿到了?没受伤吧?”
“拿到了,一点皮外伤,不碍事。” 沈砚青掏出文件夹,递给老枪,“你看,汇丰、渣打、花旗三家银行的五个账户都在里面,还有三菱银行的对接人,一共五百万美元,全是掠夺来的战略物资变现的。”
老枪接过文件夹,激动得手都在发抖,翻看着里面的资料,嘴里不停念叨:“太好了!太好了!有了这些,我们就能联合国际银行冻结这些账户,让日军的军备开支彻底断供!”
破译组的同志立刻围上来,开始整理资料,将账户信息、转账记录、对接人身份一一分类,准备翻译成中英文,分别发往延安、重庆和国际反战组织总部。安全屋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和打字机的敲击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与凝重 —— 他们知道,这份资料将在抗战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沈砚青坐在一旁,看着同志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牌局套话到深夜潜入,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却因为大家的默契配合而化险为夷。他想起父亲沈啸林在 76 号里说的 “为未来留后路”,或许,这份资料就是无数中国人 “未来” 的希望。
凌晨五点,第一份电报终于发往延安。电波穿过沪市的夜空,带着日军秘密资金的罪恶证据,飞向遥远的根据地。老枪走到沈砚青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沈同志,你立了大功!延安收到电报后,肯定会立刻协调各方力量,冻结这些账户。用不了多久,日军就会尝到资金链断裂的滋味。”
沈砚青笑着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苏曼丽篡改安保系统,阿力引开警卫,还有内线柜员的帮忙,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功。”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文件夹上。沈砚青看着那抹阳光,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场战争还很漫长,危险也无处不在,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抓住每一个机会,就一定能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光明。
老枪拿起整理好的资料,又开始安排下一步的行动:“我立刻联系重庆方面,让他们施压外资银行;苏曼丽去对接国际反战组织,争取舆论支持;沈同志,你先好好休息,等风头过了,我们再想办法营救沈老先生。”
沈砚青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窗边。沪市的街头渐渐热闹起来,小贩的吆喝声、汽车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他握紧拳头,眼神变得愈发锐利 —— 日军的秘密资金账户己经暴露,他们的末日,不远了。
这场深夜潜入银行的行动,不仅获取了关键的账户信息,更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沈砚青知道,这只是他们战斗的一个缩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有更多的行动,还会面对更多的危险,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驱散黑暗。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