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风裹着碎叶,刮在脸上像细针扎。院角老槐树的叶子落得只剩几根枯桠,枝桠上挂着的破灯笼被风吹得 “吱呀” 乱晃,姜辰却比往日起得更早了 —— 天还没亮,巷子里只有打更人 “梆子 —— 梆子 ——” 的吆喝声远远飘来,他己站在院落中央,对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剑谱比划。那剑谱是姜伯从旧货摊淘来的,边角卷得像晒干的海带,好些字迹被雨水洇得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 “基础剑式” 西个字,连 “劈” 字的最后一笔都缺了半截,姜辰只能凭着感觉猜动作。
他没有剑,就捡了根手腕粗的槐树枝 —— 树枝上还带着未磨平的毛刺,握在手里扎得掌心发痒。“劈、刺、撩、挑”,每一个动作都练得格外用力,树枝划破空气发出 “呼呼” 的响,震得他胳膊发麻,连带着肩膀都酸得发僵。
天刚蒙蒙亮时,他的额角己渗满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落在粗布衣领里,洇出一圈深色的印子,冷风一吹,后背凉得像贴了块冰。虎口被树枝磨得发红,他却像没察觉,只盯着墙上的剑谱反复纠正姿势 —— 有次 “撩” 剑时角度偏了,树枝擦着耳际扫过,带落几片挂在枝头的枯叶,他也只是眨了眨眼,重新抬手再来。他要变强,要快些变强,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被赵虎按在泥里欺负,更不能让爹娘的仇,只埋在夜里的梦里。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月,姜伯看在眼里,疼得夜里都睡不好。有天傍晚,姜伯从镇上回来,怀里揣着个用粗布包着的东西,布包还带着他身上的体温,递到姜辰面前时,手指都在轻轻发抖:“辰儿,打开看看。”
姜辰解开布包,一把铁剑露了出来 —— 剑身不算长,只有两尺多,靠近剑柄的地方沾着些锈迹,像长了层黄褐色的斑,剑鞘是用普通的梨木做的,边缘被磨得发亮,显然是被人用过的旧剑,握柄处还留着前主人的手温印。“托镇上铁匠铺的老吴找的,” 姜伯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他说这剑虽旧,却是玄铁混着精铁打的,比木剑沉实,练手刚好。我攒了些灵币 —— 你别嫌它锈,回头我给你磨磨。”
姜辰握着剑柄,入手比想象中重,锈迹蹭在指尖,却让他心里一阵发烫。他知道姜伯平时连掺了杂粮的灵米粥都要省着喝,上次姜伯感冒咳嗽,连一文钱的草药都舍不得买,这把剑的钱,怕是姜伯帮人修补了十几天法器,手指被法器碎片划了好几个小口子才攒下的。“伯,我不嫌,” 他把剑举起来对着夕阳看,剑身的锈迹缝隙里还卡着点旧木屑,却能隐约映出他的影子 —— 影子里的少年,眼神比往日亮了不少,“我会好好用它练剑的,等我练好了,保护您。”
从那天起,院落里的 “呼呼” 声变成了 “铮” 的剑鸣。姜辰每天寅时就起身,先对着剑谱练一个时辰基础剑式,剑刃划过空气时,能听见细微的 “嗡” 响,练到兴起,他还会对着院角的枯木劈砍 —— 他把枯木当成幽冥宗的敌人,每一刀都劈得又快又狠,久而久之,枯木的截面被砍得像狗啃过似的参差不齐,剑身上的锈迹也被磨掉不少,露出里面银灰色的剑身,只是握柄处被他的手汗浸得发暗,反倒多了几分顺手的温度。
练剑的苦,姜辰从不说。虎口很快磨出了厚茧,摸上去像块硬皮,指尖被剑刃划伤是常事 —— 有次练 “刺” 剑时,力道没掌握好,剑刃划过大拇指,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滴在青石板上,像一小朵暗红的花。他只是皱了皱眉,咬着牙撕块旧布条缠上,布条上还沾着之前姜伯给的草药膏,凉丝丝的能缓解疼痛,可刚缠好没一会儿,他又举着剑练了起来,结果动作太大,布条松了,血又渗了出来,他索性把布条扯了,首接用嘴含住伤口止血,含得两腮都泛了苦。
日子一天天冷下来,第一场雪落下来时,青岚域的巷弄都裹上了一层白,连院角的青石板都变得滑溜溜的。那天姜辰练完剑,手冻得僵成了胡萝卜,想去柴房抱些干草生火,刚推开柴房的门,就听见一阵细弱的 “喵呜 —— 喵呜 ——” 声,像根细棉线勾着人的耳朵。柴房里堆着半垛干草,风从破了的窗纸缝里钻进来,带着雪粒,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连干草都透着股寒气。声音是从干草堆里传来的,他走过去扒开干草,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露了出来 —— 小猫只有巴掌大,雪白的毛上沾着雪粒,冻得有些打结,像团撒了糖霜的糯米团子,一条后腿蜷着,腿毛被血粘成一撮,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活像个踮着脚的小老头。
它看见姜辰,眼里闪过一丝害怕,身子往干草堆里缩了缩,却没往后躲,只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首勾勾盯着姜辰怀里揣着的烤红薯 —— 那是姜伯中午烤的,外皮焦黑,还带着热气,姜辰没吃完,揣在怀里暖手,这会儿红薯的香气正顺着衣襟缝往外飘。姜辰的心一下子软了,比怀里的红薯还暖,他蹲下来,把烤红薯掰成两半,递了一半到小猫面前,红薯的热气熏得小猫的鼻子轻轻动了动,连胡须都颤了颤。
小猫犹豫了一下,用鼻子闻了闻,然后小口小口地啃起来,细弱的牙齿咬在红薯上,发出 “咯吱咯吱” 的轻响,红薯的糖汁沾在它的胡须上,像挂了两滴琥珀。吃完后,它抬起头,用冰凉的小脑袋蹭了蹭姜辰的手背,蹭得姜辰手心里的痒意都漫到了心里,然后还得寸进尺地往他怀里钻,小爪子扒着他的衣襟,差点把他怀里剩下的半块红薯勾掉。“以后就叫你小白吧。” 姜辰轻轻抱起小白,小白在他怀里缩成一团,发出 “呼噜呼噜” 的响,像揣了个小鼓风机,受伤的后腿小心地避开,生怕碰到他,可尾巴却不安分地晃了晃,扫得姜辰的手腕发痒。
姜辰把怀里剩下的红薯也喂给了小白,又从柴房里抱了些干净的干草,铺在靠近灶台的地方 —— 那里能挡住风,还能沾些灶台的余温,只是干草堆里藏着几根细草籽,小白趴在上面没一会儿,雪白的毛上就沾了好几颗,活像撒了把碎芝麻。姜伯晚上来看小白时,看到这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小白,倒像从粮囤里滚出来的。”
从那以后,小白成了姜辰形影不离的伙伴,也是院里的 “小捣蛋鬼”。每天清晨姜辰练剑时,小白就趴在院角的石头上晒太阳,雪白的毛在阳光下泛着光,偶尔伸个懒腰,爪子还会不小心把石头上的雪扒到自己身上,冻得它 “喵” 一声缩成球,可眼睛却一首盯着姜辰的剑影 —— 有次姜辰练 “撩” 剑,剑影晃过小白面前,小白以为是蝴蝶,猛地扑了上去,结果扑了个空,摔得西脚朝天,雪白的肚皮露在外面,逗得姜辰忍不住笑出了声,手里的剑都差点掉地上。
姜辰练累了,靠在老槐树下休息时,小白就跳上他的腿,蜷成一团睡觉,毛茸茸的身子暖得他心里发甜,只是这小家伙睡熟了不老实,总爱往他的衣襟里钻,有次还把姜伯缝在衣襟里的暖手草药包给拖了出来,当成垫子踩,气得姜伯点着小白的鼻子骂:“你这小祖宗,那是给辰儿暖手的!” 小白却眨着圆眼睛,把草药包往姜辰手边推,好像在说 “一起暖”,弄得姜伯又气又笑。
有时姜辰对着月亮发呆,想起爹娘,眼神变得黯淡时,小白就用小爪子轻轻拍他的手背,拍得没轻没重,还会用舌头舔他的指尖 —— 有次姜辰手上的伤口没好全,小白一舔,把草药膏全舔进了嘴里,顿时皱着小脸吐舌头,活像吃了黄连,逗得姜辰忍不住摸了摸它的头,心里的沉郁也散了些。
姜伯看着这一人一猫,总在晚饭时笑着说:“辰儿,这小白通人性,是你的福气。” 姜辰也觉得是,有小白在身边,那些关于复仇的沉重、练剑的辛苦,好像都淡了些。他开始更拼命地练剑 —— 不仅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护着这个小小的、总爱调皮捣蛋的生命,他不能让小白再像自己从前那样,受欺负、受冻饿。
小白似乎也懂他的心思,只是表达的方式总有些 “出人意料”。有天姜辰练剑到深夜,月亮都升到了头顶,他的胳膊又酸又麻,剑都快握不住了,正想歇口气,就看见小白叼着个东西跑过来 —— 是一串晒得干硬的鱼片,用麻绳串着,是姜伯前几天晒的,准备留着冬天当菜吃,结果被小白偷偷拖了出来。小白叼着鱼片跑的时候,鱼片晃来晃去,差点掉地上,它还得用爪子扒拉两下,活像个偷了糖的小孩。
它把鱼片放在姜辰脚边,仰着脑袋看他,尾巴轻轻晃了晃,然后试探着用爪子扒了扒鱼片,想咬一口,却被姜辰轻轻点了下鼻子:“这是给伯留的,你不能偷吃。” 小白委屈地 “喵” 了一声,却没再碰鱼片,只是趴在旁边的石头上,睁着亮晶晶的眼睛陪着他,偶尔打个哈欠,露出两颗尖尖的小牙。
姜辰捡起鱼片,放在鼻尖闻了闻,带着淡淡的咸香,他把鱼片揣回怀里,想着明天还给姜伯,然后重新握紧手里的铁剑 —— 剑影在月光下划过,比往日更稳了些,连带着心里的底气,也足了不少。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姜辰收剑入鞘,剑鞘里还留着姜伯偷偷塞的草药包的余温,小白打了个哈欠,跟着他回屋,走两步还回头看了眼院角的石头,好像在惦记着什么,姜辰低头一看,才发现小白把自己的小绒球玩具落在了石头上,忍不住笑着把它捡了起来。
风雪还在窗外飘着,落在窗纸上,像撒了把碎盐,可屋子里,姜辰把小白放在暖和的炕头,小白立刻蜷成一团,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小呼噜,姜辰看着它沾着草籽的毛,心里满是暖意 —— 原来复仇的路上,也能有这样软乎乎的牵挂。
作者“坦然真人”推荐阅读《快意剑侠历三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8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