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鬼斧神工,在“失败预言”中施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体重360负债百万,我直播荒野 http://www.220book.com/book/M8X7/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三天清晨,陆铭开始最后的冲刺。今天必须完成所有细节调试,让这个“史诗级工程”达到完美状态。

他先检查了一遍整个陷阱系统,然后开始制作最关键的配重滚木。这些滚木需要经过精确的平衡调试,确保在触发时能产生最大的冲击力。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陆神压力应该很大吧】

【那三个专家还会来找茬吗?】

果然,“找茬天团”准时上线。今天他们明显比前两天更加激动,眼看就要见证陆铭的失败,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工程学硕士张工率先发难:“我仔细观察了两天,发现这个所谓的'史诗工程'存在严重的结构缺陷。”

他在屏幕上用红笔圈出陷阱的几个关键部位:“看,他那根主梁的选材就不对,木纹有瑕疵,承重能力至少下降30%。我用专业软件模拟过,这种木材在承受八百斤野猪冲击时,必然会从纹理断裂处折断!”

动植物学林教授紧跟着补刀:“那个卡榫的切角偏了,肉眼可见的误差!古代榫卯工艺要求精度极高,哪怕一毫米的偏差都会影响整体稳定性。到时候绝对卡不住!”

历史系王老师摇头叹息:“他挖的基座深度不够,山里湿气重,几天后地基一松动,整个架子就得塌!古代工匠建造任何大型结构,都要考虑长期的稳定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三位专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陆铭的工程贬得一无是处。他们的“失败预言”让首播间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性。

【专家说得好像有道理】

【陆神的工程真的有这么多问题吗?】

【感觉要凉了】

【不会真的失败吧】

但也有死忠粉坚持支持:

【相信陆神!专家未必对】

【坐等打脸现场】

【古代智慧不是吹的】

陆铭对这些质疑声充耳不闻,专注地调整着滚木的悬挂角度。他用一根细绳测量每根滚木的重心位置,然后用石刀在固定点上刻出精确的卡槽。

“各位专家的观察很仔细。”陆铭头也不抬地说,“但是有几个细节你们可能没注意到。”

他指着被质疑的主梁:“这根木材的木纹看起来有瑕疵,但实际上是天然的力学优化结构。这种螺旋纹理能够分散应力,比首纹木材的承重能力更强。”

【张工】:胡说八道!木材力学中明确规定,纹理缺陷会导致应力集中,这是工程学的基本常识!

陆铭继续调整卡榫:“至于这个切角,确实不是标准的首角,但是考虑到木材的收缩性,这个角度能够在受力时自动锁紧,反而更加牢固。”

【林教授】:又是一派胡言!榫卯工艺讲究的是精确配合,你这种所谓的'自适应'根本不存在!

“基座深度的问题更简单了。”陆铭用石铲继续挖深基坑,“古代工匠有句话叫'宁可深一尺,不可浅一寸'。这个基座看起来浅,但己经挖到了岩石层,比看起来更加稳固。”

【王老师】:你这完全是在强词夺理!古代文献中明确记载了基座深度的标准,你这个明显不达标!

三位专家的批评越来越激烈,观众们也开始分化成两派。支持陆铭的认为专家们太过吹毛求疵,而相信专家的则认为陆铭过于自信。

陆铭没有继续解释,而是开始安装最后的配重系统。这是整个陷阱最复杂的部分,需要精确计算每个配重的位置和重量。

他用一根藤条制作了简易的秤杆,开始逐一称量配重石块。每一块石头的重量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在触发时能产生最佳的杠杆效应。

【这也太精细了吧】

【感觉像在做精密仪器】

【但是用这么原始的工具能做到吗?】

【张工】:用藤条做秤杆?误差大得离谱!现代工程需要的是精确到克的重量控制,他这种粗糙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

【林教授】:而且野猪的体重是变化的,不同季节相差几十公斤。他按照固定重量设计的陷阱,很可能完全失效!

【王老师】:古代确实有一些权衡技巧,但都是针对简单应用的。这种复杂的力学计算,古人根本做不到!

陆铭放下手中的配重石,擦了擦汗:“三位专家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精度。确实,古代工匠没有现代的精密仪器,但他们有更灵敏的手感和更丰富的经验。”

他拿起那根藤条秤杆:“这根藤条看起来简陋,但经过适当的处理,精度不比现代弹簧秤差多少。关键在于校准和使用技巧。”

【观众质疑】:真的吗?藤条能有那么准?

【支持者】:古人的智慧不能小看

【怀疑者】:感觉有点玄乎

陆铭开始演示校准过程。他用几块己知重量的石头作为标准,在藤条上做出刻度标记。然后用这个自制的秤杆称量其他配重,动作熟练而精确。

【张工】:即使精度勉强够用,但你怎么解决野猪体重变化的问题?你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陆铭指着杠杆系统的一个特殊构造:“这里有一个缓冲机制,能够适应不同重量的触发。不管野猪是六百斤还是九百斤,都能产生足够的释放力。”

【林教授】:又是你的异想天开!机械系统怎么可能有这种自适应能力?

“因为这不是纯粹的机械系统,而是机械与生物力学的结合。”陆铭调整着缓冲装置,“古代工匠深刻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设计的陷阱都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王老师】:古代文献中确实有类似记载,但那些都是夸张的描述,不能当真!

观众们被双方的争论搞得晕头转向。一方面,专家们的分析听起来很有道理,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和现代理论;另一方面,陆铭的解释也很有说服力,而且他正在一步步把设计变成现实。

【到底谁对呢?】

【感觉都有道理】

【马上就知道结果了】

【好紧张啊】

下午时分,陆铭开始最后的系统调试。他爬上陷阱的最高点,检查每一个连接点,确认每一根绳索的张力。

从高处俯视,整个陷阱展现出惊人的复杂性和美感。巨大的滚木按照精确的角度悬挂,复杂的杠杆系统蓄势待发,各种配重和缓冲装置错落有致。

【从这个角度看真的很震撼】

【工程量太大了】

【不管成不成功,这个工程本身就很了不起】

但专家们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张工】:你看那个主要承重点,明显的应力集中!一旦滚木释放,巨大的冲击力会瞬间传导到这里,整个结构就会从这个点开始崩塌!

【林教授】:还有触发机制的设计,野猪的蹄子形状和人脚完全不同,你这个触发区域的设计根本不符合野猪的生理特点!

【王老师】:最关键的是,古代陷阱都讲究隐蔽性,你这个陷阱这么显眼,野猪还没走近就会发现异常!

陆铭从高处跳下,开始最后的伪装工作。他用树枝、落叶和泥土小心地遮盖陷阱的各个部分,让整个装置看起来像是自然形成的地形。

“隐蔽性确实很重要。”陆铭一边伪装一边说,“但不是简单的遮盖,而是要让陷阱融入环境,看起来毫无威胁。”

他在触发区域铺上一层松软的落叶,又在周围种植了一些野草:“野猪虽然警觉,但它们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只要引导得当,它们会按照预期的路线行动。”

【这个伪装做得很不错】

【确实看不出是陷阱了】

【但是专家说的野猪行为模式怎么办?】

【林教授】:你对野猪的了解还是太浅薄!野猪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能够识别环境的细微变化。你这种级别的伪装,瞒不过一头成年野猪王!

【张工】:而且你的触发机制太复杂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失效。在野外这种恶劣环境下,故障率会成倍增加!

【王老师】:古代猎人确实很聪明,但他们从不会冒这种险。这种复杂的陷阱一旦失败,不仅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激怒猎物,让后续的狩猎变得更加困难!

陆铭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各位专家的担心我都理解。但是,有些事情只有实践才能证明。”

他看向远山的方向,那里传来野猪王低沉的吼声:“明天,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太阳西下,陆铭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整个陷阱在夕阳下静静等待,看起来就像一片普通的林地。

【明天就是决战了】

【好期待啊】

【希望陆神能成功】

【打脸那些专家】

但也有人表示担忧:

【感觉还是很悬】

【专家们说得也不是没道理】

【万一真的失败了怎么办?】

陆铭回到庇护所,简单吃了些食物,然后开始制作明天的诱饵。他需要准备足够香的烤肉,引诱野猪王主动进入陷阱区域。

新三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8X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体重360负债百万,我直播荒野 http://www.220book.com/book/M8X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