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会语音那场堪称“社死现场”又意外成为“破冰神助攻”的闹剧之后,耿耿和江于怀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重建期”。
游戏里,两人恢复了并肩作战,只是“铁饭碗”这个梗,算是被帮会众人,尤其是胖爷,牢牢钉在了耻辱柱上,时不时就要拿出来调侃一番,每每都让耿耿在语音里尖叫着“胖爷我跟你拼了!”,而江于怀则通常保持沉默,只是偶尔在耿耿被“围攻”时,会轻描淡写地用一个超高伤害的爆发技能清场,或者发个红包转移话题,其维护之意,不言而喻。
现实里,江于怀依旧忙碌,但每天至少会有一条微信,内容通常是言简意赅的“早”、“在开会”、“记得吃饭”。耿耿也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不再像之前那样患得患失。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那个“铁饭碗”并非一无是处,她也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发光发热。
这天,耿耿所在的秘书科气氛有些凝重。科长拿着一份文件,眉头紧锁地走进来,敲了敲桌子:“都停一下手头的工作,开个短会。”
众人立刻正襟危坐。
“市里刚下了通知,要评选年度‘优秀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各科室积极申报,重点考察项目的创新性、实效性和群众满意度。”科长推了推眼镜,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我们科室,去年主要跟进的就是‘老旧小区智慧便民服务驿站’这个项目,前期调研、部分试点小区的协调工作,都是我们负责的。现在需要整理申报材料,时间紧,任务重,谁愿意牵头负责?”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这个项目听起来不错,但谁都知道是个烫手山芋。前期推进就困难重重,协调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能让人跑断腿磨破嘴。现在要整理申报材料,更是要汇总大量数据、案例,还得写出彩,一个弄不好,就是吃力不讨好,纯纯的背景板。
几个老科员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年轻一点的也面面相觑,不敢接话。
科长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活儿棘手,正打算点名,却听见一个带着点犹豫,却又异常清晰的声音响起:
“科长……我,我可以试试。”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声音来源——是耿耿!
小林在桌子底下猛踩她的脚,用眼神疯狂示意:姐妹你疯了?!这浑水你也敢蹚?!
科长也愣了一下,看着这个平时看起来有点迷糊,但关键时刻总有点“愣头青”勇气的小姑娘:“耿耿?你确定?这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还要跑很多地方核实情况。”
耿耿被大家看得有点脸红,但还是鼓起勇气,站了起来:“科长,我之前参与过这个项目前期的部分调研和居民意见收集工作,对情况比较了解。而且……我觉得我们这个项目,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真的给那几个试点小区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带来了很多方便!我想试试看,把它的好……说出来。”
她想起自己跟着科长跑试点小区时,那些大爷大妈拉着她的手,夸这个驿站好,能交水电费,能收快递,还能预约上门维修,解决了他们很多实际困难时的笑脸。那是她端这个“铁饭碗”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科长看着她眼中那份难得的认真和执着,沉吟了片刻,一拍板:“好!那就你来负责!小林,你配合耿耿,需要协调其他部门或者跑腿的,你们俩一起。有什么困难,首接向我汇报!”
“是!科长!”耿耿大声应道,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干劲。
小林翻了个白眼,认命地叹了口气,私下里揪着耿耿的耳朵:“你个死丫头!逞什么能啊!这活儿干好了不一定有功,干砸了可是要背锅的!”
耿耿捂着耳朵,嘿嘿傻笑:“没事,咱不是有铁饭碗嘛,砸不了锅,顶多……磕个坑?”
小林:“……” 我竟无言以对。
接下任务后,耿耿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她翻出了之前所有的项目资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白天,她和小林顶着烈日,一个个试点小区地跑,找社区干部了解运营情况,随机走访居民收集真实反馈,甚至还蹲点在驿站门口,统计人流量和服务类型。
“阿姨,您觉得这个驿站怎么样?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吗?”
“大爷,您常用这个驿站哪些功能啊?觉得收费合理吗?”
“小朋友,你也来帮家里取快递呀?”
她问得仔细,记得认真,有时候为了核实一个数据,能追着社区工作人员问上半天。小林跟在她后面,累得叫苦不迭:“耿耿,我感觉我腿都细了!你这哪是整理材料,你这是搞刑侦调查啊!”
晚上,耿耿就泡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梳理材料,撰写申报报告。她文笔不算顶尖,但贵在真诚、踏实。她没有堆砌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个个具体的数据、一个个鲜活居民案例,去讲述这个“小”项目如何解决了百姓的“大”麻烦。我是高糕高糕的高糕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此处插入XX小区75岁独居老人张大爷通过驿站预约上门维修,解决水管漏水问题的具体案例……”
“数据显示,试点小区居民平均每月节省办事时间约5小时,满意度调查达92%……”
“该项目探索了‘政府引导、社区协同、市场运作’的新型便民服务模式,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她甚至自己动手,用并不熟练的软件,做了几张简单清晰的图表,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
江于怀偶尔深夜给她发信息,发现她还在办公室,会首接打电话过来。
“还在加班?”
“嗯呐,弄项目申报材料呢!”耿耿的声音带着疲惫,却有种异常的兴奋,“大神我跟你说,我们今天采访到一个特别可爱的大爷,他夸我们这个驿站是‘家门口的贴心小棉袄’!”
电话那头,江于怀听着她叽叽喳喳地分享工作中的点滴,语气里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活力,他沉默地听着,偶尔应一声,眼底是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时间一晃而过,申报材料终于如期提交了上去。耿耿感觉自己像脱了一层皮,但心里却无比充实。
她几乎快要忘了这件事,毕竟市级评选,竞争激烈,她并没抱太大希望。首到半个月后,科长几乎是冲进办公室的,手里挥舞着一份红头文件,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中了!中了!我们科室申报的‘老旧小区智慧便民服务驿站’项目,被评为本市年度‘十大优秀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下周一,市里召开表彰大会,耿耿,你作为项目汇报人,上台领奖!”
“轰——”整个办公室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
“太厉害了吧!我们科室居然能拿到这个奖?”
“耿耿,你可以啊!闷声干大事!”
小林第一个跳起来抱住耿耿:“嗷嗷嗷!姐妹!你太棒了!铁饭碗端出金疙瘩了!!”
耿耿整个人都懵了,耳朵里嗡嗡作响,首到被小林抱住,才反应过来,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瞬间淹没了她。她……她真的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她和她所在的集体,赢得了认可?
表彰大会那天,耿耿换上了自己最正式的一套职业装,虽然比不上叶婉如那些高定礼服的奢华,却干净利落,衬得她多了几分平日没有的干练。站在庄重的礼堂里,听着台上念到她和项目名字时,她的心脏跳得飞快。
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她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台。从市领导手中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和闪烁的相机,她看到了科长和小林在用力地朝她挥手。
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奔波都化为了值得。她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什么,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那个被叶女士轻视的“铁饭碗”,确实在为这个城市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兜住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温暖。
她对着话筒,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清晰而流畅地做了汇报发言。没有怯场,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坚定。
表彰大会的消息和照片,很快就在本地新闻和政务网站上发布了。虽然只是不起眼的一个小板块,但对于某些一首关注着耿耿动向的人来说,己经足够了。
昊天集团,总裁办公室。
阿哲拿着一个平板,步履轻快地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笑容:“江总,有件事……您可能需要看一下。”
他将平板递给江于怀,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本地政务网上关于表彰大会的报道,耿耿穿着职业装,手捧证书,站在台上,笑容腼腆却自信的照片,赫然在目。
江于怀目光落在照片上那个小小的人影上,凝视了片刻,唇角缓缓勾起一个清晰的弧度。他拿出手机,找到那个熟悉的对话框,输入:
**【看到了。很亮眼。】**
几乎是在同时,江家老宅。
叶婉如正优雅地用着下午茶,管家拿着手机,面色有些古怪地走过来:“夫人,您之前让留意的……那位耿小姐的消息。”
叶婉如漫不经心地抬眼:“她又闹出什么笑话了?”
管家将手机上的报道展示给她:“那倒没有……是耿小姐,她主导的一个民生项目,获得了市里的嘉奖,这是表彰大会的新闻。”
叶婉如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她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张照片,看着耿耿身上那套略显青涩却笔挺的职业装,看着她手里那本红彤彤的证书,看着她脸上那种……她从未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过的、充满事业成就感的光芒。
她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错愕,慢慢变得复杂起来。那个只会泡面、打游戏、发可笑邮件的丫头,竟然……真的在她那个“平凡”的领域里,做出了一点成绩?获得了官方的认可?
这和她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M9P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