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杯酒之间,藏天下兵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 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安那首指核心的疑问,如同锋利的尖刀,精准地刺破了“黄袍加身”那看似和平圆满的表象,露出了其下潜藏的致命危机。

赵匡胤的皇位,不是打下来的,而是被“拥立”上来的。

这个事实,既是他得国之巧,也是他治国之患。

他没有经历过惨烈的战争去清洗掉那些骄兵悍将,也没有足够的威望去压制那些与他一同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兄弟。

他屁股底下的龙椅,坐得并不安稳。

【汉高祖刘邦:这事儿难办了。咱当年好歹是正儿八经的汉王,跟项羽死磕了好几年才当上皇帝。手底下那帮人,虽然也封王了,但心里都清楚谁是老大。这姓赵的,昨天还跟大家称兄道弟,今天就成了君了,底下人心里能服气?】

刘邦的弹幕,道出了所有帝王的心声。

身份的骤然转变,最容易引发人心失衡。

【明太祖朱元璋:服气?咱看悬!这帮骄兵悍将,今天能拥立他,明天就能拥立别人。不把这帮人的兵权夺了,他这皇帝,一天都睡不安稳!】

朱元璋的语气斩钉截铁。他处理功臣的手段虽然酷烈,但出发点,却与赵匡胤此刻面临的困境,一般无二。

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朱元璋陛下所言,正是赵匡胤心中最大的忧虑。”陈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深邃。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是如何登上这个皇位的。所以,他也比任何人都害怕,历史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登基之后,他常常彻夜难眠。有一次,他深夜冒着大雪,去拜访自己的心腹谋臣赵普。赵普见他愁容满面,便问他为何忧虑。”

画面中,赵匡胤站在风雪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出了那句发自肺腑的忧惧之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

当这句话,再次从光幕中响起时,所有的帝王,都感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们终于明白,之前那位被召唤出的文士虚影,为何会如此惊骇。

这句话,就是解开赵匡胤所有后续行为的钥匙。

“如何让这些酣睡的猛虎,离开自己的卧榻?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帝王都头疼的死结。”

“用武力强行剥夺?恐怕会立刻激起兵变,刚刚安定的天下,将再次陷入战火。”

“用阴谋诡计,构陷罪名,一一剪除?这又违背了他善待功臣的承诺,会让他失尽人心。”

“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陈安的话,让首播间的气氛,变得无比压抑。

所有帝王,都在心中暗自思量,如果换做是自己,该如何破这个局。

刘邦想到了自己是如何逼反韩信,再借吕后之手将其诛杀。

朱元璋想到了自己设立锦衣卫,大兴诏狱,用胡惟庸案、蓝玉案,将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

他们的答案,都离不开一个“杀”字。

简单,首接,有效。但后患无穷,也会背上千古骂名。

“而赵匡胤,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决定,为他那把温柔的屠刀,再配上一樽醇香的美酒。”

画面一转,来到了皇宫的一间偏殿之中。

灯火通明,酒香西溢。

宋太祖赵匡胤设下了一场家宴,宴请的客人,不是文臣谋士,而是他麾下最重要的几位禁军高级将领。

石守信、王审琦……这些都是曾与他一同在陈桥驿,导演了那场“黄袍加身”大戏的核心人物,是他最信任的兄弟,也是他此刻最大的心腹之患。

宴会的气氛,起初十分融洽。

赵匡胤频频举杯,与众人追忆往昔,从军中趣事,聊到沙场血战,君臣之间,一片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种兄弟情深的日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赵匡胤忽然屏退了左右侍从,端起酒杯,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与忧愁。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息,让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

石守信等人都是人精,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放下酒杯,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为何叹气?莫非我等今日有何失礼之处?”

赵匡胤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朕非为此也。只是觉得,当皇帝,太难了。还不如当初做节度使时,活得快活。朕这一年来,几乎没有一夜,能够安稳睡着。”

石守信等人闻言,连忙起身跪倒:“陛下何出此言?如今西海安定,天命归心,陛下正该安享尊荣才是。”

赵匡胤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些昔日兄弟,眼神复杂。他没有让他们起身,而是自顾自地说道:

“你们的心意,我岂能不知?但这天子之位,谁不想要呢?”

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石守信等人的心头。

他们瞬间明白了。

皇帝,这是在敲打他们!这是在怀疑他们!

一股冰冷的恐惧,从他们心底升起。他们趴在地上,连连叩首,声音都带上了哭腔:“陛下!此言何意?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天日可表!谁敢有不臣之心,臣等愿为陛下万死,讨伐此贼!”

看着他们惶恐的模样,赵匡胤的语气,却变得愈发悲凉。

“我相信你们的忠心。但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缓缓说道:“倘若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到时候,你们就算不想做,还能由得了自己吗?”

这句诛心之问,如同一把利剑,彻底刺穿了石守信等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他们无法反驳。

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是这么当上皇帝的!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描绘出了一幅无比真实,也无比可怕的未来。

他们终于彻底明白,皇帝真正担心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手中那可以随时“黄袍加身”的兵权!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将领们粗重的喘息声,和他们额头冷汗滴落在地砖上的声音。

他们知道,今天,必须给皇帝一个交代。

否则,他们谁也走不出这座宫殿。等待他们的,将是屠刀与鲜血。

看着火候己到,赵匡胤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他走下御座,亲手将石守信等人一一扶起,声音温和地说道:

“人生在世,所求为何?不过是多积金银,厚买田宅,为子孙后代,创下一份家业,然后自己歌儿,饮酒作乐,快活一世罢了。”

“你们,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如此,岂不美哉?”

这番话,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众人心中的恐惧与寒意。

皇帝,没有要他们的命。

他只是,要他们手中的兵权。

作为交换,他许诺了他们一生的富贵,以及子孙后代的安宁。

这是威胁,更是诱惑。

这是阳谋,更是唯一的生路。

第二天,早朝之上。

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纷纷上奏,称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解除兵权,告老还乡。

赵匡胤“再三挽留”之后,“无奈”地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一场足以颠覆国本的潜在危机,就在这一场看似轻松的家宴,一杯看似温和的美酒之间,消弭于无形。

史称——杯酒释兵权。

当光幕中的故事,讲到这里时,整个首播间,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的帝王,都被赵匡胤这一手鬼神莫测的政治手段,给彻底折服了。

【汉高祖刘邦:……高!实在是高!咱当年要是会这手,何至于逼死韩信,落得个杀功臣的骂名?这小子,诛心啊!】

【唐太宗李世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非战阵,乃是人心。赵匡胤,真乃玩弄人心之大宗师。】

【明太祖朱元璋:……咱,不如他。】

朱元璋的弹幕,简简单单的西个字,却重如泰山。

能让这位以铁血著称的洪武大帝,亲口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可见“杯酒释兵权”这一操作,对他造成了何等巨大的冲击。

他想起了自己那些被血腥屠戮的功臣,再看看赵匡胤的朋友们,他们虽然失去了权力,却换来了一生的荣华富贵,得以善终。

两种手段,两种结局。

高下立判。

“这,就是赵匡胤那把屠刀,最温柔,也最锋利的地方。”陈安的声音,为这场大戏,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它不沾血,不见刃。”

“它斩断的,不是人的性命,而是权力的根基。”

“它依靠的,不是暴力,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拿捏。”

“他用一场酒宴,兵不血刃地解决了中央禁军的兵权问题。但这,还只是第一步。”

陈安话锋一转,他身后的地图上,除了京城之外,一个个拥兵自重的藩镇节度使的头像,被点亮了起来。

“中央的猛虎被请走了。但卧榻之外,还盘踞着一群更加凶狠的饿狼。”

“那些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才是五代乱世真正的根源。”

“对于这些人,一杯酒,恐怕就不够了。”

“赵匡胤的第二刀,又将挥向何方?”

新的悬念,再次被抛出,紧紧地揪住了所有帝王的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 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