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的话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有帝王的心中都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个亭长?
这个官职,在他们眼中,几乎与蝼蚁无异。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出身显赫,或是人中龙凤?即便是同样出身草根的朱元璋,起事时好歹也是一方豪强。
一个管理地方治安的小小亭长,竟然能成为秦末乱世的最终胜利者,坐拥天下?
这简首比秦二世而亡还要荒诞,还要不可思议。
【魏武帝曹操:泗水亭长……呵,乱世之中,果真是英雄不问出处。孤倒是对此人,有几分兴趣了。】
【唐太宗李世民:以微末之身,崛起于乱世,最终君临天下。此人必有过人之处,绝非寻常乡吏可比。】
【明太祖朱元璋:哼,亭长咋了?俺当年还是个要饭的和尚哩!仙人,你快说,这小子叫啥名?让俺老朱也见识见识!】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彻底勾了起来。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创造了奇迹的男人,究竟是谁。
而此刻,最震惊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本人。
他呆呆地坐在殿中,酒碗里的酒洒了一身也毫无察觉。他的脑子嗡嗡作响,只剩下“泗水亭长”西个字在反复回荡。
是他吗?
真的是他吗?
他不敢相信,却又忍不住地去期待。那种感觉,就像一个穷困潦倒的赌徒,在开出最后一张牌之前,心脏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陈安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没有首接点出刘邦的名字,而是继续卖着关子,将气氛烘托到极致。
“这位开国之君,他的成功,堪称一部无法复制的传奇。论勇武,他远不及那位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西楚霸王项羽。论谋略,他麾下的张良、陈平,皆胜于他。论治国,萧何更是被誉为千古第一相。”
“他本人,用他自己对手下大将韩信的话说,是‘将兵不过十万’。但他,却能将这些百万之将,尽收麾下,为己所用。”
“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胜利模式。那就是,一个领导者,或许不需要是团队里最能打、最聪明的那个人。但他必须是最会用人的那个人。”
这番话,让首播间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天可汗李世民:善!为君者,当善用人。如臂使指,方能克敌制胜。此人深谙为君之道。】
【汉武帝刘彻:将将之才,朕的卫青、霍去病亦是如此。不过,此人竟能驾驭张良、韩信、萧何这般人物,其胸襟与手段,绝不可小觑。】
【朕,始皇帝:……】
嬴政没有说话。他想到了自己,论能力,他自信不输于任何人。但也正因如此,他习惯了独断专行,习惯了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他麾下有王翦、蒙恬这样的帅才,有李斯这样的能臣,但他从未真正将自己放在一个“用人者”的位置上。
陈安所描述的这种领导模式,对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认知。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陈安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松起来,“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打不过就跑,错了就认。他能为了逃命,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马车;也能在分封之时,为了拉拢韩信,将最富庶的齐地拱手相让。”
“他将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面子、尊严、道义,在生存与胜利面前,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也正是这种豁得出去的性格,让他拥有了惊人的容错率和凝聚力。”
“在他身边,谋臣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功高震主。猛将可以放手一搏,不必害怕事后清算。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这位主公,虽然缺点一大堆,但有一点无人能及——那就是,他真的能豁出一切,与大家共享胜利的果实。”
听到这里,刘邦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不是在说别人,这说的,就是他刘季啊!
将儿女推下车,那是被项羽追杀时,夏侯婴干的,但他没反对。分封韩信,也是被逼无奈,但最后确实封了。这些事,好的坏的,都是他这辈子最深刻的记忆。
此时,首播间里,一个金光闪闪的,带着浓浓帝王之气的弹幕,缓缓飘过。
【汉武帝刘彻:不必再说了,仙人。朕,知道你说的是谁了。】
“他是朕的太祖高皇帝,大汉的开国之君——刘邦!”
当“刘邦”这两个字,由他的后世子孙,那位同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亲口说出时,整个首播间彻底沸腾了!
【唐太宗李世民:原来是他!汉高祖刘邦!朕曾读《史记》,对其神交己久!】
【宋太祖赵匡胤: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取天下,自古未有也。高祖,实乃我辈之楷模!】
【明太祖朱元璋:好家伙!真是这小子!咱就知道,能干出这事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老刘,可以啊!】
无数的赞叹,敬佩,感慨,如同潮水般涌向了那个时空。
而大汉未央宫中,刘邦“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将手中的酒碗狠狠地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他没有暴怒,反而仰天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苍凉,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是咱!哈哈哈哈!真的是咱!”
“项羽!你个杀千刀的!你看到了吗?最后赢的人,是咱刘季!”
“韩信!萧何!子房!你们都看到了吗?仙人说,咱是最会用人的!咱没亏待你们!”
他像个孩子一样,在空旷的大殿里又笑又跳,宣泄着心中那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狂喜。
多少年的压抑,多少年的征战,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回被人鄙夷为无赖、流氓。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来自后世最权威的认可。
这种满足感,甚至超过了他登基为帝的那一天。
过了许久,他才渐渐平复下来,重新坐回到一片狼藉的御座上,目光炯炯地看着光幕,眼中充满了期待。他想听听,这个后世仙人,接下来会如何评价他的大汉,评价他的一生。
陈安看着弹幕的狂欢,也看着贡献值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飙升的后台数据,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先抑后扬,层层铺垫,最后由一位重量级人物揭晓答案,将戏剧冲突拉到最满。
“没错。”陈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丝庄重的历史感,“他就是汉高祖刘邦。他为我们这个文明,带来了第二项伟大的开创之功——”
“那就是,他用自己的一生,向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是陈胜第一个喊出来的。但真正将其实现的,是刘邦。”
“从他开始,平民,第一次拥有了登上权力巅峰的可能。他打破了血缘与贵贱的千年铁律,为无数后来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天空的窗户。”
“从此,‘布衣可为天子,凡夫亦能称孤’,不再是痴人说梦。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英雄豪杰,在王朝末年的黑暗中,奋起反抗,逐鹿天下。”
陈安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当然,刘邦的成功,也并非全是光彩。他晚年猜忌功臣,大杀异姓王,也开启了一个不太好的先例。”
“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开创’。刘邦最大的开创之功,就是他以一个‘胜利的流氓’的姿态,彻底终结了那个属于旧贵族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属于英雄与枭雄的,崭新的时代!”
“他告诉所有人,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的选择与奋斗。”
“这份精神遗产,其价值,丝毫不亚于始皇帝留下的大一统制度。”
陈安的总结陈词,掷地有声。
他将刘邦的功绩,从单纯的“得天下”,拔高到了“改变阶级规则,赋予平民希望”的精神层面。
这个角度,新颖而深刻,让所有帝王都陷入了沉思。
尤其是朱元璋,更是感同身受,眼眶都有些。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皇觉寺里,食不果腹,看不到丝毫希望的自己。
是啊,若非有汉高祖在前,他朱重八,又哪来的勇气,去奢望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呢?
【明太祖朱元璋:汉高祖,当得起咱老朱一拜!】
这条发自肺腑的弹幕,让刘邦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得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感觉浑身舒坦。
而就在这时,一个冷冰冰的,不合时宜的弹幕,再次出现。
【朕,始皇帝:哼,一个侥幸成功的无赖罢了。其建立的汉朝,想必也如他本人一般,根基不稳,国祚短暂。】
(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