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西郊,一处地图上不存在的园区。
这里没有名字,只有编号。高墙耸立,电网密布,入口处荷枪实弹的警卫,以及随处可见的360度无死角监控探头,都昭示着此地非同寻常的保密级别。这里,就是沈哲为陈敬明量身打造的“天穹核心实验室”。
实验室内,是另一番天地。
全球最顶尖的设备,从莱茵联邦进口的超高精度质谱仪,到星条合众国订制的粒子对撞模拟舱,应有尽有。整洁明亮的无尘环境,恒温恒湿的舒适体感,以及一个由盛唐集团高薪聘请的、唯他马首是瞻的“助手”团队,共同构成了一个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天堂。
陈敬明己经在这里待了三天。
三天里,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盘古计划”的研究之中。高院士交给他的课题,是一个关于“新型储能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也极具挑战性的领域。
他沉浸在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推演中,感受着思维火花碰撞的。这里没有商业上的纷扰,没有外界的打扰,只有纯粹的科学探索。这种感觉,让他无比着迷。
然而,在这份近乎完美的科研体验之下,一丝微不可察的违和感,却像一根扎进皮肤的木刺,隐隐作痛。
太顺利了。
所有的设备申请,都能在半小时内得到批复。所有的数据需求,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他带领的那个所谓的“团队”,与其说是助手,不如说是服务人员。他们能做的,只是记录数据和打下手,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他在学术层面,进行哪怕最浅层的探讨。
这不像是一个国家级的攻关团队,更像是一个……为他一个人服务的私人研究所。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与外界联系。他给林微发过邮件,报过平安,也表达过歉意,但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他想打电话,却被告知,为了防止信息泄露,园区内所有的外部通讯,都受到了严格的管制。
他唯一能联系的,只有高院士。但每次通话,高院士都只是勉励他安心研究,为国争光,对于其他问题,则总是语焉不详。
一种莫名的烦躁,开始在他心底滋生。
这天下午,他正在进行一次关键的模拟演算。电脑屏幕上,无数的数据流瀑布般滚落,构建出一个复杂的能量模型。就在他全神贯注之时,一个助手模样的年轻人,端着一杯咖啡走了进来。
“陈博士,辛苦了,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吧。”年轻人脸上挂着恭敬而标准的微笑。
陈敬明点了点头,目光却没有离开屏幕。
年轻人将咖啡轻轻放在他手边,转身离去时,“不小心”将手中拿着的一个U盘,碰掉在了地上。
“哎呀,不好意思。”他连忙蹲下身去捡。
陈敬明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黑色U盘,没有任何标识。
年轻人捡起U盘,有些慌乱地揣进口袋,抱歉地笑了笑,快步离开了实验室。
陈敬明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重新将注意力投入到了工作中。
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他需要调取一份基础材料的物理特性参数。他习惯性地将手伸向自己常用的那个加密U盘,插进了电脑的USB接口。
电脑屏幕上,弹出了一个文件读取的窗口。
然而,窗口中显示的,却不是他熟悉的文件列表。而是一份……他从未见过的,名为“HX-7原始数据记录”的加密文档。
陈敬明愣住了。
这不是他的U盘!
他立刻想起了刚才那个助手掉落的U盘。颜色,款式,一模一样。显然,是那个年轻人在慌乱中,拿错了。
他本该立刻叫人来,将U盘还回去。但“HX-7”这个代号,却像一个钩子,瞬间勾住了他的好奇心。这是“盘古计划”核心材料的内部代号。而“原始数据记录”,对于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犹豫了片刻,鬼使神差地,双击点开了那份文档。
文档没有密码。
映入眼帘的,是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实验记录。记录的,是一种超高能量密度材料,在进行惰性化处理时的各项参数变化。
陈敬明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他像一个饥渴的旅人,发现了一片绿洲,贪婪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数据。这份记录的详尽和严谨,远超他手上拿到的任何一份参考资料。其中关于稳定剂配比和能量衰减曲线的描述,更是给了他巨大的启发。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一组关于“中子逸散率”的记录上时,他那高速运转的大脑,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他皱起了眉头。
不对。
这个数据,有问题。
根据记录,该材料在特定压力和温度下,会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反常中子跃迁”。这个数值,虽然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法则。
这就像有人告诉你,一加一,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等于二点零零零零一。
这不可能!
陈敬明的第一反应,是记录错误。他立刻调出自己的演算程序,将这份数据输入其中,试图进行验证。
电脑的处理器开始高速运转,屏幕上,复杂的公式和图表飞速闪现。
五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程序显示:数据模型,无法成立。逻辑,不兼容。
陈敬明靠在椅背上,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绝不是简单的记录错误。这份报告的制作者,水平极高,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颠覆理论根基的错误。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这份数据,是真实的。但是,它所揭示的物理现象,却超出了他现有的认知体系。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难道……自己正在研究的这个“盘古计划”,其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这个念头,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劈开了他那被理想和荣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世界。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迷茫。
他立刻想到了高院士。他必须马上联系老师,向他求证这个颠覆性的发现。
他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老师,是我,敬明。”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地颤抖,“我刚刚看到一份关于HX-7的原始数据,里面提到了一种‘反常中子跃迁’现象。这……这怎么可能?这完全违背了……”
电话那头,高院士的声音,却并没有他预想中的震惊和激动,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和闪躲。
“敬明啊,你……你在哪里看到的这份数据?”
“一个助手的U盘里,他不小心拿错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陈敬明甚至能听到高院士那沉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敬明,”高院士的声音,重新响了起来,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沙哑和沉重,“有些事情,你不要多问。你只需要记住,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那些……那些不合常理的数据,可能是早期实验的废弃样本,不要去深究。你只要,按照我给你的研究方向,继续走下去,就可以了。”
说完,高院士便匆匆挂断了电话,仿佛是在逃避什么。
陈敬明握着话筒,呆立在原地,如坠冰窟。
老师在撒谎。
他那躲闪的语气,那句苍白无力的“不要深究”,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陈敬明的心上。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在面对足以颠覆现有理论的“异常”时,绝不该是这种逃避的态度。他应该是兴奋的,是激动的,是迫不及待要去探寻真相的。
除非,他早就知道真相。但他,不能说。或者说,不敢说。
为什么?
那个年轻人“不小心”掉落的U盘。
这份恰好出现在他面前的、颠覆性的“原始数据”。
老师那反常的、欲盖弥彰的反应。
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块块散落的拼图,在他的脑海中,开始缓缓地拼接起来。
一个巨大的,冰冷的阴谋轮廓,正在取代他心中那个宏伟而神圣的“盘古计划”。
他慢慢地抬起头,环视着这个窗明几净、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这里的一切,曾经是他眼中的天堂。但现在,这些冰冷的仪器,高高的墙壁,在他眼中,却变成了一根根精致而坚固的栏杆。
他,好像真的是被关进了一个笼子里。
而那个给他送来U盘的年轻人,那个看似无意的失误,到底是真正的巧合,还是……有人从笼子外面,给他递进来了一把,用来撬开锁孔的钥匙?
如果是后者,那个人,会是谁?
一个名字,不受控制地,从他心底最深处,浮现了出来。
林微。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到门口,用力地拉了一下那扇厚重的金属门。
门,纹丝不动。
门边的电子锁上,红灯闪烁,发出了冰冷的警告音。
他那颗滚烫的、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心,在这一刻,彻底凉了下去。
夏日微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9U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