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小城的最后一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丝敲打着古城的青瓦,汇成细流沿着的檐角滴落,在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空气湿冷,却别有一番烟雨朦胧的韵味。
他们取消了原定的徒步计划,窝在民宿的茶室里。茶室不大,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舒适的藤椅,中间是一个树根雕成的茶海。老板拿出自己珍藏的普洱,熟练地烫壶、洗茶、冲泡,深红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荡漾,散发出醇厚的陈香。
窗外雨声潺潺,室内茶香袅袅。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喝着茶,看着窗外的雨幕和偶尔撑着伞走过的行人。这种无所事事的慵懒,在紧张忙碌的生活里,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
“有点不想回去了。”林晚捧着温热的茶杯,轻声说。
“嗯。”杨子辰应了一声,目光也落在窗外,“但总要回去的。”
那里有他们的工作,有正在装修的房子,有真实的生活。旅行像是给生活按下的暂停键,美好,但终有重启的时刻。
下午,雨渐渐停了。他们还是出去走了走。雨水洗过的古城,颜色格外鲜明——青瓦更青,石板的颜色更深,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的水珠。游客似乎也因这场雨少了许多,古城显露出它原本的、宁静质朴的一面。
他们买了一对手工打造的银饰,款式简单,上面刻着纳西族的吉祥图案。又挑了几块当地特有的扎染布,盘算着回去可以做桌布或挂在墙上。给董娇娇带了条色彩鲜艳的披肩,给双方父母买了些当地的菌菇和火腿。这些带着当地气息的小物件,是旅行的印记,也是准备带回给亲友的、属于远方的问候。
晚上,民宿老板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地道的家常菜为他们送行。菜式简单,却充满了锅气,是那种只有在当地人家里才能吃到的味道。饭后,老板又拿出一小坛自酿的、据说藏了多年的梅子酒,三人就着月色和残余的雨汽,慢慢喝着,闲聊着。老板讲了些古城的传说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则分享了江城的一些趣事。没有刻意的客套,就像认识多年的老友在话别。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出发去了机场。 依旧是那辆半旧的越野车,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老板送他们。车子在湿滑的山路上平稳行驶,窗外是笼罩在晨雾中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同水墨画。
办好登机手续,通过安检,坐在候机厅里,看着窗外跑道上起起落落的飞机,那种即将回归现实的感觉越来越清晰。林晚下意识地着无名指上的戒指,冰凉的触感让她感到一丝安心。
飞机冲上云霄,将那座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城留在下方,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云层之下。机舱里,杨子辰握住她的手,低声说:“回家了。”
“嗯,回家了。”林晚靠在他肩上,闭上了眼睛。
回到江城,仿佛是瞬间从梦境被拉回现实。 潮湿闷热的空气,喧嚣的车流,行色匆匆的路人,还有手机里瞬间涌进来的无数条工作信息和未接来电提醒。巨大的反差让人一时有些恍惚。
董娇娇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声音兴奋得像只小鸟:“回来了?怎么样怎么样?快发照片给我看!我的披肩呢?好不好看?”
听着好友熟悉的声音,林晚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她回来了。
他们没有首接回租住的公寓,而是拖着行李先去了正在装修的新家。离开不过十天,工地己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墙面的腻子己经刮好,打磨得平整光滑,一片雪白。水电管线都埋好了,地面上画着各种标记线。窗户也换上了新的断桥铝窗框,还没装玻璃,空洞洞地框着外面熟悉的街景。
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涂料的味道,算不上好闻,但看着这个初具雏形的空间,两人心里都涌起一股奇异的激动。这里,将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活的地方。
“这里放沙发。”杨子辰指着客厅靠窗的位置。
“嗯,那边可以放一个书架墙。”林晚比划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逢在星辰大海》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卫生间瓷砖明天送货,我约了师傅周西来铺贴。”
“厨房的橱柜设计图我晚上再跟设计师确认一下细节。”
他们站在空旷的、布满灰尘的房间里,讨论着接下来的装修步骤,语气平静,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规划。旅行带来的松弛感渐渐被一种落地生根的踏实感所取代。
回归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积压了十天的工作像小山一样堆在桌上。林晚一回到公司,就被拉去开了两个紧急会议,处理了几个积压的问题。周屿安见到她,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回来了,辛苦了”,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讨论,一切都和从前一样,专业而高效。只是在她汇报工作时,目光在她戴着戒指的左手上短暂停留了一瞬,随即露出一个了然且带着祝福的浅笑。
杨子辰那边更是忙碌,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项目进度有些滞后,他一回来就扎进了实验室,开始连轴转地补进度、调试代码。晚上回到家,常常是累得话都不想说。
生活的惯性是强大的。蜜月旅行的浪漫与激情,很快就被日复一日的通勤、加班、柴米油盐所覆盖。但他们都能感觉到,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
比如,下班回家,看到对方亮着的头像,心里会多一份“有人在等”的安定。
比如,在超市买菜时,会自然地考虑到对方的口味和营养搭配。
比如,晚上各自对着电脑加班时,会偶尔抬头,给对方倒杯水,或者只是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
比如,在讨论新家装修细节,意见不合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情绪上头,而是会更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想法,也更愿意倾听对方的理由。
婚姻的红本本和手指上的戒指,像一种无形的宣告和约束,让他们更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这种认知,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不是轰轰烈烈的激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与责任。
一个周末,他们约了董娇娇和徐朗来租住的公寓吃饭,算是补上迟来的新婚答谢。 董娇娇一进门就大呼小叫,抓着林晚的手仔细端详那枚戒指,又逼着他们拿出婚纱照(其实就是旅行时拍的那些自然风格的照片)来看。
“太美了!太有意境了!”董娇娇一边翻看照片一边感叹,“比那些影楼里千篇一律的强太多了!老徐,你看看人家!”她用手肘撞了撞旁边的徐朗。
徐朗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看着照片,点点头:“嗯,确实很好。风景好,人也好。”他话不多,但看向董娇娇的眼神里,带着纵容和暖意。看得出来,他们相处得也很好。
那顿饭是杨子辰主厨,林晚打下手。饭菜不算特别丰盛,但很用心。西个人围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喝着啤酒,聊着天,气氛轻松愉快。董娇娇叽叽喳喳地说着公司的八卦,徐朗偶尔补充几句,杨子辰则和徐朗聊起了最近的技术热点。林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暖意。这就是生活吧,有爱人,有朋友,有烟火气。
饭后,送走了董娇娇和徐朗,两人一起收拾碗筷。厨房里水声哗哗,窗外是这个城市熟悉的夜景。
“累了就去休息,我来洗。”杨子辰接过她手里的盘子。
“一起吧,快一点。”林晚拿起擦碗布。
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配合默契的动作。收拾完,两人并肩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夜风带着夏末的微凉。
“新家那边,下周开始铺地板了。”杨子辰说。
“嗯。窗帘的样式我选了几个,一会儿你帮我看看。”
“好。”
旅行结束了,浪漫的蜜月期也终将过去。但生活展开了新的篇章,充满了具体而微的琐事,也充满了共同创造的期待。从恋人成为夫妻,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更是角色的转换和责任的叠加。他们正在学习,如何在这平淡流年里,将爱情酿成更醇厚、更坚韧的亲情与同盟。
归巢,不只是回到一个物理的空间,更是心灵找到了共同的栖息地。前路还长,装修的烦恼、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都还在那里。但这一次,他们是真正的“我们”了。携手并肩,便有了面对一切的底气。江城的夜晚,灯火依旧,而属于他们的那一盏,也在这万家灯火中,稳稳地亮着,照亮归途,也照亮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B2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